分享

一片惘然幻梦中

 江山携手 2015-07-13

 午餐后匆匆转乘公交车赴青岛六十六中听课学习。一路上都是冬天灰蒙蒙的天空,灰头土脸的树木,缺少雨露滋润的草叶,显得瑟瑟而干枯,没有勃发的生机,缺少生命的张扬与姿势。人造的河道,河水浑浊,像是受伤的孩子对母亲哭泣的眼泪。一片小树林上的几个鸟窝,勾起我对童年、对童心、对历史的回忆当中。这次去听教师的古典诗歌教学,也聆听诸位的评课及专业讲座,让人茅塞顿开。诗歌教学的河流一下了变得跌宕起伏起来,促使我揣摩如何读懂诗歌,如何做好诗歌教学的设计。

又到了《锦瑟》生花的季节,课堂里的我,沉浸在年轻的璐璐老师钩织的绵密开合的诗歌情感世界中。上课的老师模样俊秀,笑靥如花,气质绝佳,教师舌吐莲花,循循善诱,让学生去读,去比较,去合作,去表达,去书写。教师往讲台那儿一站,就站成了一篇锦瑟,站成了一个春天。似乎老师的这一站,就是美好的化身,让学生找到言说的另一个参照。课堂里这一阵阵诗歌的教学春风,涤荡了多日雾霾的缠绕,让人的心情豁然开朗起来。老师教学的步调很稳,素养不错,基本功相当扎实。我在想,像我这般老气横秋,嘴拙口讷,脑木词穷的老师,与之比照,不仅羞愧不已,这该是多么大的差距。

钱梦龙先生说,在进入教学过程之前,老师要问自己:我教的是一门什么课?为什么要教这门课?怎样教这门课?这样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什么意义?这种追问应成为一种自觉,一种习惯。而诗歌教学,要给学生什么,要抵达何方境地?都值得我们老师思考。古语说,画里移舟,诗边就梦,诗歌的学习,就是要由表及里进入诗歌,体悟诗歌内里,让青春的学生摩挲文字,碰撞心灵,得到诗歌的洗礼,一首好诗成为电光石火,成为学生在语文学习旅程中的持续推动力。当然,这需要我们老师先要仔细读读诗歌,读到心里去,研究得深入,然后形成自己的教学策略。

璐璐老师的课堂教学思路沿着读通了、读通了、读透了的基本阅读策略在推进,遵循着: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这样的教学足迹往前延展着,这合乎课堂的思维流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诗句节奏的把握,初读的体验感悟,意象的解读,改编比较意思的差异,同时引入诗人相关的历史掌故来辅助解读,强调抓住诗歌关键词和重点意象来品析,领着学生将这首七言律诗改编成五言绝句等等。这些教学步骤,无不体现出教师对文本的研究与对课堂教学脉络的清晰把握,这是一堂是充满语文味道的课堂,属于语文范畴的东西,没有枝蔓蔓延,外突泛化。但我感觉课堂好像稍缺了点什么。仔细想想,这不是教师的素养问题,或者是教学设计问题,主要是在诵读方面读得相对不多,诵读的策略方面少了些,这使得诗歌的情感传达不是那么自然地渗透出来、流淌出来,味道相对不够浓厚,与诗歌本身的氛围契合得情感稍欠点火候。课堂细节分析不少,整体的把握收束缺了点,就是教学从整体走起,再到局部赏读,再回到整体的架构,给人一种浑然的感觉。好的作品都是一个圆润的整体,无论局部如何分析细致,最终还要回到整体上来。而我们要读好一首诗歌,特别需要一种精神的充盈,需要与诗歌感情契合的情感在课堂升腾着,有开有合,不刻意设定“套子”,走向一个又一个的教学波浪的高潮。当然,需要老师多年的努力,在这方面不断思考并实践,这其中也需要持久的人生历练与生命熏染。

《锦瑟》的文本本身及其内涵的解读,历来是各家纷纭,新颖观点频出。无论怎么解读,还是要扎根于文本本身,从诗歌的文字出发进行把玩,美好的文字就已让人爱不释手,甚至让人痴迷不已了,可以说形成了一种“锦瑟”学。名家的思想我们要吸收,更关键的是我们老师自己要有自己的阅读“立场”。你的阅读,你的教学,就要吸引学生成为诗歌爱好者,痴情于诗歌进行探秘,让学生迷恋上优秀的古典文学,这是教学需要思考的。

“读其书,想见其为人”,一个人的文章写得让人爱不释手,背后肯定有其独特鲜明的人生与天才的创作能力。李义山的生平的复杂性绕与情感的丰富性,独树一帜的写作思想和不落窠臼的写作技巧,这都值得细细玩味。阅读《锦瑟》总会有强烈的阅读撞击,这种感受,我在读曹雪芹及其《红楼梦》、读张爱玲及其中短篇小说的时候,都有过欲罢不能的深刻感受,并且在不同的年龄段,读这些作品,都会有迥异的阅读心得,也许这就是文学的魔力所在,也是这就是文学让人如此痴迷的缘由。文字的力量超越演说家的嘴巴,超越画家的彩笔,交织出别人想说而说不出来、想画而画不出来的美妙东西。

初读《锦瑟》,第一感觉就是朦胧迷幻,有一种被阳光灼伤、被波涛冲刷的痛感,这是原初的阅读体悟。诗歌中那丰美的意象,多样的典故,人情的挂碍,情丝焚断的痛楚,只有曾经沧海的人,有过肝肠寸断的人,才会有这种海枯石烂、天长地久的真实体验。作为学生来说,要越过的文本障碍则更多,比如各种典故与传说,比如体裁与格式,比如作家的生平与爱恨,比如一定的人情与练达,需要老师的扶持,唯有跨越这些障碍后,才能慢慢进入诗歌的艺术世界。这给教师的任务很艰巨,你要对文本有自己的独立阅读体验,你要整合名家的研究成果,你要具有自己的教学观点,你要形成合宜的教学设计,你要相机而动的教学机智,你要有足够耐心等待着学生的迈步,不能急躁,不能驱使,不能生硬,而是慢慢让学生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再进一步,渗透出自己的阅读体悟,流淌出自己的阅读心得,真正实现学有所得,学所有获。

就诗歌本身而言,老师让学生读通诗歌,把握诗歌节奏,甚至熟读成诵不是大问题。课堂的初读体验一定要保留,这很珍贵,对于后面的教学是一个参照,也是一个起点,洞烛诗歌精髓,深入诗歌内核却非易事,通过自己的读再来传达出对诗歌的理解,则是更高层次上的要求,更是对教师的教学智慧的考验。人生不断历练后,才能读得更透,实际上可以这样说,你的人生能走多远,你的解读能走多远!才能产生心灵的共鸣,找到灵魂的知音。

在难懂的诗歌面前,教师不是无所作为,你要是把这首诗歌读到自己的心里去,读到自己泪眼朦胧,心领神会,独到自己欲言又止,怅然若失,仿佛自己与诗歌唇齿相依一般,难分难舍,融入进自己的生命中。这样你的阅读体验就能燃烧到课堂上,进入到学生心耳当中去,传递出语言文字的生命质感,将课堂经营成有诗歌温度的磁场。教师的深彻感悟一定会催发孩子的情思,让课堂散发出语言文字的芳香,让孩子喜欢上《锦瑟》,喜欢上诗歌,去主动诵读,去主动体悟,我想我们的教学成功了大半。

每读《锦瑟》,都惊其为天人的作品,总有惊世骇俗般的抚膺长叹。诗歌从“锦瑟”切入,这一意象本身充满巨大的隐喻,为何作者选择这种乐器?仅仅是乐器吗?指代的是什么东西?这个绝非单纯物质意义的华美乐器,有难以向外人言说的美好的感情在其中。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写作,这一点学生是应该了解掌握,因为在《诗经》中有过学习。“锦瑟”的意象,让我不由想起张爱玲在其“自古以来最好的中篇小说”《金锁记》的开头:“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最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李商隐与张爱玲,虽然隔着上千年,然而惺惺相惜,都是有“华丽缘”的人,都是一世浮沉的人。让“锦瑟”像贮满感情的鸡尾酒,容纳了一生的爱恨荣辱。所以“锦瑟”弹奏的不光有爱情曲子,还有其它的情感,否则这首诗的内涵可能会走向窄化,不够那么地光芒四射、珠圆玉润,正是多种复杂情感的交织,将这杯酒酿造得更加地齿颊留香,浇成独一无二的千古“锦瑟”。

这首诗歌有很明显的一条脉络线索,就是沿着睹物起情、梦幻勾连、回忆想象、梦醒现实的脉络在摇曳着,曲径着。这是文本解读时,学生可以逐渐触摸到的层递性很强的主线。原本是一个平实的诗歌写作套路,而在“鬼才”李商隐这里,却将其经营成锦绣华章,天上神曲。

为什么是无缘无故地说是“五十弦”?“五十”是说苍老的年纪还是细如发的情丝?“华年”中蕴含着什么?这每一弦、每一柱,都在彻夜地思念“年华”,如此登峰造极的思念之情,肯定印证“年华”的非同一般!其中溢满令人艳羡不已,蕴含有诗人神魂颠倒、难以忘怀的时刻,是金榜题名?春宵一刻?夫妻夜雨?把酒言欢?巧遇伯乐?亦或是其它艳遇机缘?一切的一切都充满巨大的悬疑,开头就已经布下了“迷魂阵”,吸引有探究欲的读者缓入李义山的“锦瑟”世界。

再往前走,颔联与颈联,则认为成为本诗中最璀璨的几颗闪耀的明珠,也肯定是诗人花费气力最大的地方、用情最重的诗句,也是最有看头的地方,属于李商隐的诗歌王国开始拉开帷幕:先给读者托出一个“梦”的世界,而这个“梦”无疑可以作为本诗有所作为的主问题,因为下文的许多内容都是像梦一样的“凄婉迷茫”,或者是梦中飘过的“依依往事”。这个“梦”,更带有“幻”的味道,似梦非梦,并且是是早晨的“梦”,更有猝然而逝的意味,让人唏嘘感叹。最后的“惘然”是因为“梦”的破灭,“梦”则是有各种美好的寄托与意象的开阔空间。诗人用“庄周梦蝶”“望帝春心”两个典故,无不充满温润心间的柔美与悲凉难耐的凄美在荡漾着。曹公写《红楼梦》大量运用曲笔,李商隐可能就是其创作的鼻祖了。着一“梦”字,实则带有穿越全诗的“诗眼”力量。此时的人,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么难以分割。梦破后的无奈,只能用望帝的一片苦心孤诣,一片家国情思,用啼血的杜鹃鸟来托付。一个“迷”、一个“托”字,动词的使用有何特点?我体会一切如水中月、镜中花,让人空劳牵挂,无奈之下,意乱神迷的巨大失落感只能寄托到别的事物身上,是仕途不顺、情场失意、家庭变故、友情破裂?让诗歌有很强的包容性,对各种复杂情感的包容,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意味都在其中,若换成其它的动词则是难以达到如此的迷离无奈的表达效果,真是字字珠玑心,一字千金重。而为何用这两个典故,而不是其它的典故传说,其中有作者难以对外人言的衷曲,“梦”“梦寻”“梦破后”,“失”“失落”“失为物”,也许契合了诗人当时的心迹。

“沧海月明”“蓝田日暖”两句,营造出两个极富画面感的动感世界,这是可以让学生去自由地想象的,去循着文本大胆联想的,因为想象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也是审美的内在要求,如此可以“还原”场景,让场面有声有色起来,情感泅染起来。我们可以领着学生,徜徉想象那无边无际的沧海之上,一轮皎洁的月亮慢慢升起来,阔大而渺茫的天地上,不说鲛人流泪,而说珍珠流泪,月亮手帕也无法擦拭泪水的浑浊,这种感情就有了撼天动地的穿透力,可以裂石穿云。是说诗人自己“归期”终“未有期”,还是厮守之间刹那芳华?蓝田的美玉晶莹剔透,在旭日暖风中,充满了生命的灵性,感天动地,不是日光蒸笼,而说是玉袅袅生起了烟来,从玉石中涌出,涌出生命的炽热与缱绻。这“烟”是将往事烧成烟,还是将有情人终化成烟,都是充满了巨大的思考张力,也让整个画面变成立体交融的图卷,不断生发出一片眩魅的光芒。这种美妙时刻,曾经交换的酒杯有些不支,最后杯子碎了一地。每一个碎片上,都有泪雨心伤的凝注。可以让学生思考,这里的“珠”与“玉”指的谁?诗人自己,还是别有所指,还是某种情感?如果是诗人自己,那么他要痛悼自己无人识,最后玉、石俱焚,忧伤逆流成河,自己被往事淹没。如果是指别的人,如此的“珠”“玉”,绝代风华一般的风流人物,当时或以后道路以目。如果是情感,必然是孤标傲世的不羁情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好。而“泪”与“烟”,还有一个共通点,就是时间的短暂,戛然而逝,更显得珍贵,让人“惘然”嗟叹。

如此越过千山万水的“情”,肯定是刻骨铭心,曾经的誓言已成过眼烟云,曾经的疯狂而炽热变得冷若冰霜。诗人一定投入了自己毕生的情感与气力,让这潺潺的感情汇聚成汹涌的河流。但这感情使他难以忘怀和割舍当时的情感,绝不会随风而逝,戛然而止。它当时就让诗人留恋徘徊,心如刀割,回忆时候,更是处于一种迷惘悲悼之中,需要读者不断地去品味,用情思去品味,用生命去品味,读者必须投入全部的气力,才能真正揣摩出其中的滋味。诗歌流香千百年,时光无涯的语境中,“惘然”一词则是很恰当地诠释诗人的心境,具有一种诗歌的定海神针的作用,要牢牢地抓住揣摩。诗人对内心的“情”追悔莫及,言说苍白无力,说了又有谁人能解?他的内心深处一定堆满了无数的欲望冲动,只能强烈地压抑着。教学可不可以让学生不断地读读,读到最后,老师可以问:诗人最后的心情是怎样的?一般是“惘然”,这里的“惘然”在前面的诗歌中,“梦”的迷离“幻”的失落,椎心痛恨的心如刀绞,无不是可以往前追溯探寻的,感情凝聚在一个“锦瑟”身上,更让诗人逼仄进“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不待言说的窘境。

诗歌中,充满一连串的“斯芬克斯之谜”,构成《锦瑟》“多米诺骨牌式”的思考链条,曲径般走进文本的深处,更深处。我们只能试着沿着诗人编织的文字,把它的文字注满情感,让他们游走起来,走向诗人的前生后世,走向历史掌故交织的迷离幻境。诗意不是展示给人看的,更是需要让人走入进去的,发现五彩斑斓的诗情画意,获得审美的享受。课堂不同阶段的诗歌诵读,学生都会有不同的审美享受。这些孩子十六七岁,倘若他们随着阅历的增加,这种新鲜的认知感觉更加明显。关键是诗人有一颗敏感的心,有一个倾注人情的心,因为它太沉重,太有味道,促使诗人用情感当笔,用诗歌当载体,将其曲折地写下来,留存于后世,无疑是我们文坛的幸运之事。而读者无疑是需要唤醒自己对历史的记忆,厚重自己的情感面庞,和诗人的“情”进行对接。我们不能给学生设置解读的框架,因为本身这首“无题诗”就有多重意味在其中,这种多义性,让诗歌充满了解读的巨大发挥余地。诗无达诂,不同的解读视角,会有不同的解读成果,就像鲁迅看《红楼梦》的解读一样“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这是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候,必须考虑到的问题。

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事,通过文学手法让它抽芽拔节了,让它斑斓绚烂了,这就是文学的功能,也是文学的魅力所在。你可以带领学生在文字中徜徉,再语言中徘徊,辗转反侧出不一样的阅读体悟。感情洋溢在文字当中,缓缓地、慢慢地去诵读,去唤醒,去渗透,不能着急地读,一旦慌张起来,必将破坏诗歌得美丽世界。《锦瑟》是一座葳蕤灵动的太虚幻境,大声吆喝将会完全破坏诗歌的意境状态。唯有与之协调的音调、音色去深情地诵读,用你全部的才情去吟唱,去传达,融入生命之中,才会把作者内在的情感意味细致而传神地传达出来。

弯弯曲曲的诗歌河流,随着你的气力不断向前发展变化。明显作者是聚焦于“无”的东西,这比聚焦于“有”具备更大的包容性和模糊性。各种“无不”的存在,让人产生无法自拔的境地。李义山简直就是贾宝玉的化身,经过了巫山云雨,饱经了一世沧桑,领略了人间冷暖,儒道释都有过交集,他如今站在记忆的高峰上,揣着千百斤的情感担子,回顾自己往昔的路途,自然心中有很多的话语要说。诗歌凝练的表达,则增加了读者阅读的难度,唯有这难度的呈现,让诗歌变得更耐咀嚼,更有看头。

文学的终点是哲学,哲学的终点是宗教。现实的五彩斑斓,晦暗枯涩的情感,可以用文字传达出来,但这一切如果倒过头来看,充满着“空”“幻”。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得知我幸,失之我命,一切无法确切地传达追溯,一切都是处于可望而不可即的“空”“幻”状态,无疑这是本诗歌内在的脉搏,但却隐藏在字里行间,不显山露水,不轻易示人,需要你再静心潜入文本去逐一探索,去次第发现。虽然挂着泪珠却很凄美,在挣扎中绽放笑颜,伤了才懂什么是珍惜,醉了去折磨麻痹自已,笑了去忘记曾经的哭泣,昨夕今朝,一切已不可言说,不知从何说起。

李商隐开当代朦胧诗歌的滥觞,他的诗歌绝非第一眼就能望穿的显性作品,而是带有袅袅娜娜、纤柔百转的隐性作品。人就是这样奇特复杂,愈是难懂的诗歌,愈是能让人产生欲罢不能的探究渴求。《锦瑟》是一首常读常新的诗歌,一首韵味无穷的诗歌。它像寒夜中的电光石火,烛亮了匆匆夜行人的眼睛,每一夜行人都有埋藏在人的内心深处的故事,拿起自己心爱的锦瑟来,唱起那动人的歌谣旋律,将夜晚斑斓,将心灵翻腾。但教师要思考的是,如何让这种对诗歌的欲望在学生头脑中种下诗歌探究的种子,使得学生自发走进诗歌的继续学习中,不断发现那一道又一道美妙的风景,并且是学生独立的思考创见,则是老师需要深入考虑的问题。

从文本出发,沿着属于本身的特色推动教学,而不去搬别人的思路或方法,教师可以不断寻觅到教学的立足点在哪里?名家的主要观点有哪些?不同版本的文字或注释有哪些不同?若是改换字词会有哪些不同的效果?典型的修辞或技巧有哪些?有什么效果?为什么要这样用?这一些,无疑都可以作为生发出有效问题的教学点,促使教学的路径向前蜿蜒着。

不同文体要有不同文体的教学策略,比如这是一首典型的诗歌,就应该用诗歌的方法来教学诗歌,从师生的语言表达到教学方法,从不同层面的诵读到抵达人心深处的策略,旁敲侧击与诗意的点拨手法,到诗歌诗歌王国中遨游,用诗歌的方法去漫溯求索。同理,如果推而广之,用文言文的方法教文言文,用小说的方法教小说,用散文的方法教散文——这是给我们老师的教学启示,也是一块块有待于开垦的教学处女地。

   

一片惘然幻梦中——20150116《锦瑟》听课手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