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贵与斯文:张家四姐妹的“朋友圈”

 圆角望 2015-07-14
周前,102岁的张充和女士在美国离世,引发众多人怀念。很多人带着崇敬、羡慕,甚至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心情,再次集中打望文化界这段传奇的佳话。
  张家这四个有才有貌的女子分 别 于 1907 至1914年出生,“穿越”多个时代存身,与昆曲、书法、诗词、文学等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美、最好的东西为伴。而且,虽然她们都精于昆曲,文采斐然,但并没有成为一般意义的职业昆曲演唱家或书法家、作家,而是将艺术与人生结合起来,用艺术滋润人生,人生艺术化,形成了一种极其稀罕的修养:云淡风轻,有趣有识。耐人寻味的“朋友圈”
  1921年冬,苏州知名教育家张武龄,请来一位专业人士给他的四个女儿教昆曲。二女儿张允和把这段早年往事记录了下来:“那天是除夕……他(父亲张武龄)说,如果我们不玩骨牌、赶老羊等,就可以跟老师学昆曲,等到可以上台唱戏了,就给我们做漂亮衣服。过了两天,他就为我们请来了老师,从此每星期我们都在爸爸书房里学唱昆曲。”张武龄的决定让他的家庭与昆曲结缘,也让张家四姐妹的人生,虽然各自轨迹不同,但都各自精彩,犹如昆曲一样优雅。
  张家原籍安徽合肥,后移居苏州。“张家四姐妹”曾祖父张树声为晚清重臣、淮军名将。父亲张武龄家有良田万顷,热衷文化与教育,与蔡元培等人交往颇深。出生于名门望族的张家四姐妹,从小便生活在安逸富足的环境中。这种安逸富足不但没有养成她们娇惯的性格,反而浸润出一种高贵的大家气度。
  除了张家四姐妹,她们所选择的人生道路、生命伴侣,所组成的亲戚“朋友圈”,也耐人寻味。比如张家的二女婿周有光是著名的语言学家,三女婿沈从文则更是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四女婿傅汉思则是著名汉学家,是另一位也非常著名的汉学家史景迁的老师。“四姐”张充和自幼被叔祖母带大,而叔祖母是李鸿章亲弟弟的女儿。叔祖母的父亲李蕴章,是李鸿章的四弟。而李鸿章唯一的女婿张佩纶,则是张爱玲的祖父。
  我们怀念张家四姐妹以及她们的亲戚“朋友圈”,其实是怀念一种斯文。怀念一种优雅美好的生命形式。这在当下浮躁匆忙的时代,尤为可贵。
  张家四姐妹“斯人远去,风范犹存”,阅读她们、她们的伴侣、朋友圈所写的文字,感受那种幽幽的远香,无疑是对一种渺然远去的古典文化、传统精神最好的亲近。
父亲,张家女儿的精神缔造者
  要了解张家四姐妹,除了读她们自己的著作或口述史,由美国历史学家、耶鲁大学历史教授金安平写的《合肥四姐妹》,不能不读。金安平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汉学家史景迁的华裔美籍妻子,而史景迁则是张家四姐妹中四姐的丈夫傅汉思的学生。金安平得以结识张充和,并开始对她们四姐妹及大家族的命运进行了长期的探访和研究。她逐一深入采访了四姐妹,参照家庭信件、日记、家谱和家庭杂志《水》。最终把握住这个家族最核心的精神命脉,进而升华成一种“合肥精神”。金安平的写作很有志向,她不仅是通过自己的便利去打听一些传奇故事或逸闻轶事,而是通过写一个家族的编年史,借此把握整个变动的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侧面。
  在这部作品中,金安平表现出非同寻常的细节洞察力。比如她发现,张家四姐妹的父亲张武龄为晚清重臣张树声的长孙,却没有世家子弟纨绔少年的恶习,他把祖传的遗产拿来开办苏州女学,他“尊重生命”,希望每一个人“在生命中有所作为”。这位视人性比抽象原则更高贵的宽容的父亲,是张家儿女真正的精神缔造者。这位温和的乡绅对于古典之学尤其是古文字学造诣不浅。
  张家保姆们是一群来自合肥乡间没有受过教育的寡妇,有着自己的传统信仰和见解。张家四姐妹的童年生活,她们的家族教育,亲自带她们长大的各位有姓无名却充满爱心的“干干”(保姆),被金安平在书中都有描述:这些“干干”们,1930年代就批评巴金、老舍的作品“稀松平常”,“比旧小说、唱本差多了”,甚至张家三女婿沈从文,还不入三小姐保姆的法眼呢。
  在《合肥四姐妹》中,我们能看到张家四姐妹的情感和家庭、艺术与生活,也可以窥见二十世纪中国私人生活的真实面目和传统仕宦家庭的起落浮沉。横跨百年的家族史,我们从一些细节中追认出那个时代的优雅生活和文明生活细节。
四姐妹对昆曲都有精深造诣
  张家四姐妹对昆曲都有精深的造诣。但对昆曲投入最深的,还是当数大姐张元和。她甚至嫁给了风靡上海滩的昆曲演员顾传玠。
  在金安平《合肥四姐妹》中,关于她的介绍,也是较为简短。可算是张家四姐妹中最低调、最神秘的一位。晚年的张元和与女儿女婿生活在美国纽约,半个多世纪以来她虽身处异乡,但仍忘不了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她在国外创办曲社,致力于弘扬昆曲,常与曲友一起登台义演。
  顾传玠,扮相清秀,音调清丽委婉,抑扬自如。上世纪30年代,他在上海、苏州算是一位名伶。1930年11月,上海某宅寿宴,遍请在沪名伶演剧庆贺。顾应邀与梅兰芳合演大轴全本《贩马记》,其精彩绝伦的表演赢得满堂掌声。
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腕儿
二姐张允和:自称“做了四十六年标准的家庭妇女”
  比起大姐张元和,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历史系的“二姐”张允和,显得活跃得多。她当过高中老师,做过报纸文艺副刊主编,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过历史教材。1952年她离开公职,回归家庭,自称“做了四十六年标准的家庭妇女,真正成了一个最平凡的人,也是一个最快乐的人。”但她对昆曲的热爱,并没有中断,反而有精力沉浸在昆曲中。1956至1964年,她任北京昆曲研习社联络小组组长,工作属义务性质。晚年致力于写作,著有《最后的闺秀》《昆曲日记》《浪花集》《多情人不老》《曲终人不散:张允和自述文录》等书,在八十六岁高龄,重新编印张家久已停刊的《水》,凝聚亲情,互通声气。
  在相夫教子、研习昆曲之余,进入中晚年的张允和也开始写文章。《最后的闺秀》《曲终人不散》正是收录了张允和写于50年代到90年代各个时期的文章的不同结集单行本。在这些散文集子里,她写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姐妹情长》)、儿孙、老师(《张闻天教我国文课》)等等。其中包括沈从文(《沈二哥》),她的丈夫、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以及与昆曲相关的人事等等。
  张允和文笔清新雅致,又不失俏皮幽默,处处体现着乐观与豁达,一如她的人。张允和在文章中透露,俞平伯曾夸赞她的散文写得比诗好,“他尤其喜欢我的散文《入场》,他说:“张允和的文章结尾悠悠不断的,很有味道。”在《温柔的防浪石堤》一文里,晚年的张允和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幸福地回忆了年轻时与丈夫周有光初相恋时候的情景:两个人第一次约会,沿着长长的石堤走,走到一块大石头旁,他拿出一块手帕铺在石头上让她坐,然后又从口袋里取出一本英文小书《罗密欧与朱丽叶》,‘别有用心’地翻到两个恋人相恋的那一页,抓住她的手。然后在深秋的时节,她的手出汗了,于是“他从口袋里又取出一块白的小手帕,塞在两个手的中间。她想,手帕真多!”
二姐夫周有光: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
  在张家四姐妹的四位夫婿中,周有光作为张家的二女婿,在世俗名声方面,或许不如作家沈从文那么为大众所知,但其才华和成就,并不亚于他的连襟。早年主攻经济学,曾做银行家,1955年开始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参加并主持拟定《汉语拼音方案》。在他的主导下,中国建立了汉语拼音系统,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由于敬佩周有光的博学,沈从文曾送他“周百科”的外号。周有光晚年依然精力旺盛,新作频出。在100岁、104岁、105岁、108岁时分别出版《百岁新稿》、《朝闻道集》《拾贝集》《周有光文集》。2015年初,迎来109岁生日的周有光推出新书《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
  在《逝年如水》中,周有光从自己的家庭渊源开始谈起,细数清末至今日之历史演变,以现场亲历者的身份,透过敏感的眼光和超强的个人记忆,讲述包括抗日战争、太平洋战争、文字改革、“大跃进”、尼克松访华、唐山大地震、改革开放、香港回归问题等百年中国历史的关键时刻及其对个人、社会的深刻影响。内容覆盖家庭、教育、国家、社会、战争、经济、文化、爱情、晚年生活等方面。《周有光文集》责编叶芳曾说,“他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一生无论面对荣或辱,也不管人生有多大起伏,他都能淡然视之,并且越是困苦的生活,他越能从中发现大欢乐和大自在。这也是他之所以长寿很重要的原因。”
  在《逝年如水》中,周有光回忆了他与张允和的相识相恋。周有光的妹妹周俊与张允和在苏州乐益女中同学并成为好友。当时周家已中落,而张家富庶,张允和的父亲张武龄即乐益女中的创办人。
三姐张兆和:沈从文《边城》翠翠的原型
  “我这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年龄的人。”沈从文写给妻子张兆和的这段深情句子,让很多人对张家四姐妹中的这位“三姐”,印象很深。在沈从文眼中的张兆和,在他心中的形象就像是湘西大山里的翠翠,淳朴、可爱、自然、生动。事实上,有研究者分析,翠翠的形象就是根据张兆和创作的,皮肤黝黑,相貌清秀,这样的形象描写透露着沈从文对张兆和深深的眷恋。
  张兆和1932年毕业于中国公学大学部外语系。毕业后任中学教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师大二附中教师和《人民文学》编辑。从《从文家书—从文兆和书信选》中两人率性至情的灵魂对话中,我们不光欣赏到沈从文的深情,贴近沈从文曲折深邃的心路历程,也领略了女主角张兆和的文笔。不过,较少为人知道的是,张兆和自己也创作小说,她194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湖畔》。在文学史上,张兆和的这篇文章,也被一些研究者重点研究,被视为“中国女性文学作出贡献的一员”
  2013年,张兆和的绝版小说《湖畔》再版,这也是她唯一一部传世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费家的二小》、《小还的悲哀》、《湖畔》《招弟和她的马》《玲玲》等。小说取材各异,都细致刻画和表达了年少时的一种朦胧的悲与喜,青春之际的一种莫名的哀与愁,那一份对年少情愁的特殊体验,那一份对青春爱恨的适意感知,独具旖旎温婉的风韵与意蕴。
三姐夫沈从文:黄永玉追忆“一生的领路人”
  关于沈从文,似乎已经不必要去介绍,他已经足够为大家所知。除了他的那些传世作品,最近他的表侄、作家兼画家黄永玉,用笔追忆他与表叔沈从文一生交往的故事,写作出版的新书《沈从文与我》可以一读。黄永玉动情追忆一生的领路人、表叔沈从文对他的栽培、鼓励与帮助。他钦佩表叔精神层面的坚韧,欣赏表叔那种从容不迫的人生姿态。但他写表叔,不愿意用溢美之词,更不愿意将其拔高至如伟人一般高耸入云。他要写活一个真实、立体的沈从文。读者可以从中感受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与人格魅力。
四姐张充和:国学功底最深厚一生“游于艺”
  刚刚离世不久的张充和,虽然长居美国超半个世纪,但她一直钟爱中国文化,并将这种热爱表现到生活当中。
  她的丈夫、汉学家傅汉思曾透露,张充和在公开场合总穿旗袍,在家里接待访客时,她又爱穿带纽扣的青花色中式上衣搭配深色裤子,从侧面看就像一幅“仕女图”。她生活得十分精致、优雅、清洁。
  张充和幼年被过继给了一位叔祖母,在老家合肥长大,受到过很深的古典教育。她在吴昌硕弟子朱谟钦指导下学习古文和书法,直至16岁。因而在四姐妹中,张充和在国学方面功底可谓最为深厚。在张家四姐妹中,张充和被公认为才华最全,工诗词、擅书法、会丹青、通音律。
  难能可贵的是,张充和虽然造诣颇深,却很不喜欢被人“戴高帽”,她平时喜欢说“玩”这个字,无论唱
  昆曲,还是作诗写词,都抱着“游于艺”的态度,不提“使命感”、“传承”这种大词。张充 和 口 述 史《天涯晚笛》采访人、执笔者,也是张充和晚年的“忘年交”苏炜说:“如果20世纪的历史是一幅真山真水的画卷,她就是真山真水之间的留白。她一直强调自己不是一个大人物,但她的分量反而就是体现在这个轻上面,她的云淡风轻、淡泊名利。”
  在《天涯晚笛》中,张充和回忆龙门巷的童年记事,姑苏城外浓雾里的母女情深,青岛海边的绮丽旅程,曹操点将台的古意回归,拙政园里的昆音袅袅……《曲人鸿爪:张充和曲友本事》记录众多曲人以曲会友的盛事,荟萃他们丹青墨韵的精华。当时近百岁高龄的张充和本人口述,孙康宜笔录曲人本事,钩沉演艺传承,再现当年沙龙诸多令人神往的情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而近百幅张充和书法佳作、封面题字,由耶鲁大学孙康宜教授精选编注,并辑入张充和自选的手书诗词、工尺谱和条幅等作品,独具创意,别开生面,汇为《古色今香:张充和题字选集》。
  张充和丈夫傅汉思是德裔美国籍犹太人。著名汉学家、耶鲁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教授,一口汉语极流利。他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学术著作《梅花与宫闱佳丽》,在美国已经成为很多人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教材。华西都市报记者 张杰
  实习生沈羽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