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医的力量——河北玉生堂 脉针探讨我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叫邢洪起,家是河北衡水,目前在山东德州,今天晚上很有幸和各位老师一起探讨学习,之前没有什么准备,不是讲课,就是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今天咱们要交流的话题就是脉针,顾名思义,脉针就是脉和针结合在一起。这个话题说起来挺大,可能一下子也说不完,就是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我不知道,大家平时用针用灸或推拿时以什么为依据,我只说一下自己的看法。在《灵枢经》里说:“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在《素问》里面也说:“不曰针法,而曰针道,言针当顺气血往来之道”,又曰“凡刺者必先别阴阳”。其实古人给我们指出来一条路:扎针的时候,以辨证为基础,以舌脉症四诊合参为基础。先别阴阳,就说一个病,你最少呢,先辨清虚实顺逆,然后才可以下针,这样下针,它就有补泻。不知道虚实,无从谈及补泻;不知道经络顺逆,更无从谈起是顺是逆。 先简单地从脉说起,就说我对脉的理解,然后再说如何把脉与针相对应起来。我们说脉,不是说成一个病,不是通过一个脉去摸他是什么病。我们摸脉是在摸什么呢?摸的是病机,一个整体的病机,就是人的气血在人体内升降出入循环的一个病机。 借助《易经》的几个术语说一下脉理。我们说这个脉,其实他是一个整体,是对一个患者整体综合的辨证分析,然后根据这个辨证分析去用针去用药。从哪着手呢,无极,就说借助适用性原理,天地混濛,虚无生一气。就是我们中医教科书里的整体观念,这整体观念以后就是太极,整体说的是一。在这个整体过程当中分阴阳,就是两仪。是说一气以后,清则升,浊则降。 脉,左脉和右脉,最关键的就是三才。这个三才,不是说天人地整体结合的一个三才,这个三才,在脉里面是非常关键,因为它是一个依据,一个标准。你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去区分,分完后才能辨别是有病还是没病?是病在阳还是病在阴?所以三才非常重要。 掌握三才以后就是四象,即气血在人体内的升降出入。 然后是到了五行,五行分开来讲,是金木水火土。其实五行合起来以后,它是说人体的气机,就说整个气在人身上循环到某一个方位,某一个位置,所代表某一个状态,我们称之为五行。合起来,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一;分开以后,还是一个五行。 四象和五行,四象运转以后就是五行。左尺脉主升,右寸脉主降,右尺脉主入,左寸脉主出。但这是以中焦为基础的,没有中焦的运化,就没有升降出入。 再说六气,六气在脉里面是有对应的。六气,说起来还是风寒暑湿燥火,就是人立于天地之间,上面是天,下面是地,地气上升,天气下降,人在天地之间,感受天地气机的感应。所以六气,笼统的说,就是阴阳的进退。我们摸脉,总体辨的就是一个阴阳。气血在人体内循环,摸脉可以摸出来气血在人体循环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你在哪个环节轻微的松一下,让气血恢复周流即可。 摸脉的时候,摸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变化,摸什么,首先是摸血管的宽度、深度、力度、速度、上下、左右、内外,然后取类比象,分析病机。我们摸脉就是通过这几项分析一个病症,以浮沉迟数为总纲,四季法则为总要,脏腑本性为标准。通过脉去辨证,辨病机,通过病机分析证,然后治疗。还一个就是脉络和脉管,就是经络的意思。其实是在摸气机在人体整体循环的一个过程,气机在人体循环,分开后是阴阳,再分开是四象,再分是五行、六气,合起来还是一个整体,还是从无极划分太极,到无极的一个过程。 中医讲的是气化,扎针讲气化。什么是气化呢?打个比方,我们把一根针分解,切开是两半,再分四半,无限分解是什么呢,是夸克,再分是什么呢?针无限分解,最后什么也没有,是空气,所以说你分是无形,合起来以后就成形,是一个针。我们今天说脉是一个整体,一个气化的过程。然后我们所有的病就两种,要不在阴、要不在阳;要不虚、要不实;左阴出于阳,右,阳入于阴。一个地气上升,一个天气下降,这一切在中焦淡渗的情况下,在无形无端的运化。我们在治疗的时候,只是找在这两个过程中,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处理哪个环节就可以。 比方说,普通的颈椎病,头晕,有两种原因,一个脑供血不足,影响压迫,左寸脉沉相,另一种情况,气血在上,右脉不降,弦脉也能头晕。这就是一个病,都是颈椎病,都有头晕的症状,如果不辨证就治疗,都用一个方法,那么一个不升,一个不降,这个头晕能治好吗?用一个针法能不能达到治愈?肯定不行。最起码左脉不升,气血瘀滞在下面上不去,首先打开大椎、风府穴,就可以治疗这种疾病。气血瘀滞在上面不降,影响寸脉大,尺脉小,气血瘀滞在上面,肯定是越供血越难受,这时只能是往下降。治头晕什么时候用风府,什么时候用曲骨,一个风府,一个曲骨,他俩虽然不同的经络,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不同的穴位,都能治这个头晕的症状,都是颈椎病,可病因病机不一样。如果辨证不清,用一种方法治疗,效果就不好。 我们刚才说的是脉,然后说下脉络。人身上有十二经脉、任脉、督脉,也可以说是十四经脉。督脉统诸阳之脉,任脉统诸阴之脉。十二经脉中有一个非常奇妙的组合。我们人体气血是无时无刻都在升降出入过程中循环、运行。通过什么运化、通过什么气化?通过经络、经脉、气血、气血循环。看看十二经络走向,第一个循环肺经从胸走手,是出的过程;肺经接大肠经,从手走头,是入的过程;大肠经接胃经,从头走足,是降的过程;胃经接脾经,从足走胸,是升的过程。这个组合中包含升降出入。在这一个组合中,所表现的道理是先天。第二个组合,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如果说单纯分开以后,大家看是不是这个规律,它包含是不是也是升降出入。第三个组合,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其中蕴含的又是什么道理。 大家看这三个组合,从中医的角度怎么区分?我个人理解,这三个组合内含天地之道,天地运化之通道,里面包含先天后天运化通道。我们扎针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有机地运用这个规律去治病,我们是不是通过摸脉,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具体的分辨病是在先天还是在后天,是少阴还是趺阳?还是呢走一个通道?(未完待续) 文字整理 马增斌 聂文彬 巩本辽 小鲍 邓同安 蔡果宏 颐仁中医 微信号 YRzhongyi 为中医往圣继绝学,为生民正心立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