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侯瑞鹤丨 妈妈的“坏”也是孩子心理成长的动力

 小猪电子业 2015-07-16

文丨侯瑞鹤(微信号:zitengqinzi)

“妈妈,我要这个小手枪。”“宝宝,家里已经有好多了,你昨天刚买过一个一模一样的,我们不买了好吗?”“我就要,我就要,你是坏妈妈”。孩子哭着开始用语言攻击妈妈。几个回合过后,妈妈终将敌不过孩子,“宝宝不哭了,妈妈给你买”。

这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当然现实比上面的描述通常要复杂惊险多了。孩子好像特别知道妈妈的软肋在哪里,一句“坏妈妈”就可以迫使妈妈就范,答应自己很多无理的要求。

孩子说的 “坏”妈妈,通常是太好的妈妈

一般而言,孩子所说的这个“坏”,攻击的不是真正的坏妈妈。那些对孩子从小就疏离、控制、限制、需要孩子听话服从的妈妈,实际上很少有机会听到孩子这样攻击自己。正如儿童精神分析师温尼科特所说的“只有完美的客体才值得攻击”,我的理解是,只有曾经给予婴儿完美、敏感照顾的好妈妈才值得攻击,坏妈妈不值得攻击,因为坏妈妈不曾赋予婴儿力量。

好妈妈担心因为自己的“坏”,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基于这个恐惧,容易一再让渡权利,结果却可能换来孩子的变本加厉,更难安抚。

这些妈妈通常在养育孩子时,可谓鞠躬尽瘁、全身心投入、对孩子的许多要求会尽力满足。她热爱学习,不断反思,知道要尊重孩子,和孩子做朋友,遇事与孩子商量,少违背孩子的意愿做事等。但情绪底色通常是焦虑的。

太好的妈妈,心中只有尊重孩子,却忘了尊重自己。

这种状态对小婴儿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妈妈眼中只有婴儿,忘我地投入养育婴儿的幸福中,这是婴儿人格健康的底子。然而,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妈妈还想回到母婴融合的状态中,完全地满足孩子的需要,不但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这种想做绝对“好”妈妈的需要,通常会投射给孩子,孩子认同,形成亲子之间隐秘起作用的心理过程。

妈妈对 “坏”的拒绝,也是对父母角色的背离

传统父母角色中,父为子纲,强调父亲的权威;母慈儿孝,强调母亲慈爱,当然并存的还有儿孝,还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等古训。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儿童的心理需要是未被看见的,养育即是教化的过程。

随着儿童心理学以及现代育儿观念的逐渐为妈妈们所知晓,尤其是独生子女政策,改变了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作为对过去养育的一个矫正,强调爱和自由、尊重、接纳儿童等理念极容易深入人心,于是,一个孩子为大的家庭环境逐渐构建起来。

爱和自由、尊重儿童、接纳儿童这本来都是极好的,然而,从理念到实践层面不只是从脑到手的距离,还有最重要的是心,即和自己的经验相结合,消化理念并创造自己的育儿方法。否则,育儿过程容易变得僵化挫折和疲累。

父母从管教者变成了保姆,错把尊重当顺从。

爱孩子并不等于要尽力满足他的所有要求,自由也并非放任地随他长,接纳和尊重并不代表事事听孩子等。

爱孩子是指爱他这个人的生命本身,而不是只爱他给你带来的光环和面子,以及他的优秀和符合你理想小孩的样子。

自由是让孩子成长为他自己的自由,他就像一颗小树苗,父母要做的是提供小树苗合适的阳光和水分,等待孩子长成他自己的样子。这个部分我想强调一点,我认为这个过程,父母要根据情况做些适当的修剪,即管教,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真正的自由总是受到必要的限制的,而不是想干吗就干吗,如果这样,自由就成了空谈。

接纳和尊重面向的是完整的人,完整的通常有好有坏,有阳光有阴影,即他优秀时是人,不优秀时也是人;做了好事,爱他,他错时,你仍然爱他。情绪是被接纳的,人是被尊重的,但行为并不一定认同。

父母无限制地被迫满足孩子,孩子容易自我中心,只爱自己,不懂得爱人。

父母从权威变成了讨价还价者,没有权威,缺少力量,无法实施管教。

原来父母是权威,孩子是跟从者。一句和孩子做朋友也误导了不少父母。和孩子做朋友绝不是凡事都要和孩子商量解决。和孩子做朋友是从人格层面上而言的,并非从现实层面上而言。在现实层面上只和孩子做朋友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事实是父母在养育孩子。

让孩子自己做决定也要分哪些事情。孩子有权决定在安全的条件下怎样玩自己的玩具,但他不能决定是否要去上学,也不能决定父母周末的安排。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他自己可支配的空间和范围,父母可支配的空间和范围。哪些事情需要商量决定等,父母和孩子做的决定要与年龄、能力以及义务相匹配。当然,这个度到底怎样把握,依赖父母自己的实际情况。

事实上,从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而言,他们需要父母的权威,能够让自己信赖并感受到安全。否则,孩子的内心实际上是焦虑的,就像我们跟着一个没有权威,没有核心理念、摇摆不定的领导一样。

父母是孩子的外在自我,帮助孩子学习管理自己,如果缺少权威的示范和引领,孩子较难约束和管理自己的行为。

当然,此处的权威不是冷酷的发号施令者,而是自信的、有爱并能够温柔坚持的父母,在体验到与父母有情感联结的基础上,学习管理自己的行为。

父母缺少力量,孩子可能需要强迫性地让自己获得虚幻的力量,或者变得和父母一样无力。

妈妈的“坏”,也是孩子心理成长的动力

儿童心理发展需要通过“坏”妈妈的出现,以打破幻想,接触现实,看到他人的需要。

就像儿童成长过程中需要适度的挫折一样,儿童也需要妈妈适度的“坏”。因为随着孩子的成长,妈妈从全情投入的原始母爱状态中逐渐开始对除了孩子以外的世界感兴趣,对孩子的回应和照顾自然会变得没有那么及时,有时会忽略甚至拒绝孩子的需要。

这些对于孩子而言,变成了“坏”妈妈的一部分,许多好妈妈害怕接受这一部分,可能通过尽力满足、顺从、无奈时采用哄骗的方式暂时答应等以逃避体验“坏”妈妈的感觉。这实际上阻碍了孩子打破全能幻想(早年建立的)的过程,无法看到他人有不同的需要,并逐渐接纳他人与自己的不同,这实际上阻碍了孩子心理的成长。

自然的生活本身,会提供恰当的“坏”妈妈经验,但妈妈如果过度执着于做孩子眼中绝对的“好”妈妈,就阻碍了孩子接触现实,看见他人的需要。

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古训“慈母多败儿”,或许可以给太好的妈妈一些启示。

儿童需要学习整合“好”妈妈和“坏”妈妈的经验,把世界看成黑白并存的整体。

母亲是婴儿认识世界的第一步,从这个意义上,母亲不仅把世界带给孩子,同时也是世界的代言人。世界是黑白并存的,妈妈是世界的一部分,也是好坏并存的。如果妈妈拒绝接受自己身上“坏”的部分,就等于让孩子拒绝看到世界的“坏”。

小婴儿的眼中,满足自己的是好妈妈,未满足自己的即是坏妈妈,婴儿认识世界采用的是分裂的心理机制,因此,在婴儿的眼中,好妈妈和坏妈妈不是一个人。随着婴儿认知能力和千万次的经验积累,逐渐看到好妈妈和坏妈妈是一个人,整合体验就开始了。而适宜的“坏”妈妈则恰恰提供了一个机会,如果妈妈能够容忍自己的“坏”,在孩子攻击的过程中,能够存活下来(即仍然爱自己也爱孩子,并没有因此而崩溃或产生对婴儿而言毁灭性的体验,如生气、愤怒、伤心、拒绝孩子、觉得自己失败差劲等),就是一次把整合机会变成整合经验的过程。

儿童精神分析中提到的足够好的妈妈,即是从以上意义上来理解。然而,足够“好”被强调了很多,并存的适宜“坏”则未有强调和澄清。这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实际上,为了区别绝对好或完美妈妈,国内精神分析师曾把足够好的妈妈译为及格妈妈或60分妈妈。

帮助孩子整合好和坏的经验。让孩子知道,生气的妈妈,开心的妈妈,愤怒的妈妈,都是爱你的妈妈。生气的宝宝、开心的宝宝、哭泣的宝宝都是妈妈爱的宝宝。我曾经和儿子互动的过程中,采用儿子的语言使用“臭妈妈、香妈妈、臭宝宝、香宝宝”替代好和坏之说。

整合是一个逐渐成熟的心理过程,甚至一生都在不断整合。

妈妈请坦然接受自己的“坏”,对孩子需“共情情绪,管教行为”

父母如果不在父母的角色,就无法进行真正的养育。父母要敬畏的是孩子的生命,而不是孩子这个人。如果事事太小心,则无从谈养育,实际上那不是养育,那是侍君。因此有爱的、放松的、能够接纳自己在孩子眼中可以是“坏”的父母,比有知识对自己要求很高、焦虑无法享受生活的父母对孩子成长而言更重要。

共情、尊重孩子的情绪,就是尊重孩子这个人。因此,爱可以通过尊重情绪得以体现。比如,孩子没有得到满足生气,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他有生气的理由,父母要做的是肯定和理解孩子的情绪。但这并不代表就必须顺从或实际在行为层面上满足孩子的要求。

看到孩子的情感需要,尊重孩子的欲望,有选择地满足孩子的行为,具体怎么选择,要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决定。

一次,带儿子逛商场,儿子看到各种玩具一会儿要这个,一会儿要那个,对于我而言,动辙几百元的小玩具,我无法在现实层面满足他的需要。刚开始直接拒绝,他开始对我吹胡子瞪眼,无效后就酝酿准备哭了。看到他准备拉开架势大干一场,我开始认真对待了。

我问儿子:“你想要这些玩具是吗,恨不得把这些好玩的玩具都买回家吧”。儿子点点头,被理解和接纳的样子。

我:妈妈理解,你知道吗,我和你一样,我恨不得把这商场所有漂亮的衣服都买回家,我想穿哪件就穿哪件,如果那样就太美了。儿子看着我咯咯地笑。

我:但是,妈妈没有那么多的钱可以随便买回来,而且真是那样的话我照顾这些衣服会累死的;要不你长大了工作了,也可以再买。

儿子:妈妈,那你给我买一个吧,或者拍个照片在网上看看再买。

当然,孩子也可能哭闹,没有关系,允许孩子哭就好了,他有权利表达他的情绪,成人只需要温柔的坚持,容纳他的情绪,限制他破坏性的行为。

因为欲望是需要得到尊重的,欲望是生命力的表现。但是,满不满足则看实际情况,这两者一定要分开。否则,父母因为无法接受自己不能满足孩子的感受,就可能不由自主地否定孩子的欲望,孩子可能对自己的欲望感到内疚或羞愧,长大后不能自由地感受,这常常是心理困扰所在。

一个小女孩看到别的小朋友吃冰淇淋,妈妈说“我们不爱吃冰淇淋,不健康,我们是好孩子”。小姑娘一边咽着口水一边喃喃地说“我不爱吃”,妈妈看到这情境问了一句:“你想吃呀”,小姑娘生气地说“我不爱吃!!”。

妈妈通过否定孩子的感受,而免于体验不满足孩子的“坏”妈妈,妈妈把平静留给自己,把冲突留给孩子,自我的斗争模式就开启了。“我知道想吃不是好孩子,但我为什么会想吃,我不应该这样想。”吃不吃不是最重要的,能不能想吃才是最重要的,这是许多成人心理困扰的模板。

父母爱孩子,孩子懂得自爱;父母爱自己,孩子懂得爱人。

本文主要对太想做好妈妈的妈妈而言,放松自然就可以了。对于给孩子带来太多创伤性体验,吝啬满足孩子的父母而言,千万不要当作自我安慰的依据,如果你对孩子太苛刻,只让孩子服从,看不到孩子需要的父母,此文不是为你而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