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臣《北溟图》的自由精神

 阴山工作室 2015-07-17


周臣《北溟图》的自由精神

明 周臣 北溟图 绢本设色 135.928.3cm 美国纳尔逊-埃特金斯美术馆藏 


       明代画家周臣的《北溟图》 所体现的是一种自由的精神,或者说对自由的向往。
       溟,海之意。“北冥”就是“北溟”,是北方的大海,是指传说中阳光照射不到的大海,在世界最北端。
     “溟”就是冥,因是大海天池,所以才又添了水写成溟。为何汪洋大水称之为冥?是因水虽然透明无色,但众多透明无色的水加到一块儿,却成了大阻隔。水深了,就什么都看不见,光也遮蔽了,成为一片漆黑。在那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在那漆黑的深处,究竟隐藏着什么?


周臣《北溟图》的自由精神

明 周臣 北溟图 局部

    “北溟”一词源自《庄子》的首篇《逍遥游》开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这样的: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周臣《北溟图》的自由精神

明 周臣 北溟图 局部

     《逍遥游》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它的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庄子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文章先是通过大鹏与蜩、学鸠等小动物的对比,阐述了“小”与“大”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无论是不善飞翔的蜩与学鸠,还是能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的大鹏,甚至是可以御风而行的列子,它们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从而引出并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道理。文章最后通过惠子与庄子的“有用”、“无用”之辩,说明不为世所用才能“逍遥”。
     《逍遥游》想象丰富,构思新颖,雄奇怪诞,汪洋恣肆,字里行间里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这种浪漫主义精神也正是画家周臣在《北溟图》里所要极力表现的精神。波涛汹涌的大海,和安详静谧的村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静与动、虚与实的相互交织,让人想起太极图中的阴阳鱼。世俗与幻想,现实与理想,在艺术家的心里便延伸成为桎梏与自由的碰撞。艺术家无不向往自由,但在强大的文化和社会力量面前,却又不得不屈服于传统。

周臣《北溟图》的自由精神

明 周臣 北溟图 局部

       周臣的作品在前期和后期有很大的不同,前期严谨而细腻,用笔稳健凝重、墨色浑朴厚重。忠实于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等人的南宋院体画风, 构图基本袭用南宋院体构图特点,用笔尖劲,皴法结合了李唐的刮铁皴和马远、夏圭的小斧劈,但多了些润泽气息。 
       周臣晚期的画风则有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用笔、用墨还是整体结构都更加自由甚至有些粗犷。构图周密中透现清旷,用墨也趋于清秀。皴法在刮铁皴的基础上,吸收了北宋郭熙一路山水画的拖泥带水皴,一部分山石的营构则借鉴了学生唐寅的画法,让基本造型元素倾斜扭曲,以加强整体结构的生动性。
       周臣画风的变化,或许正是《北溟图》所表现的对自由的向往所致。大半辈子在传统画法里讨生活的周臣,似乎明白了自由对于艺术的重要性。
      但是向往毕竟只是向往,周臣画风的变化相对于他的整体风格并不是很大,“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正统观念在他的艺术生涯中成为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他在对自由的追求上并没有走得太远。而真正把理想变成现实的,是他的两个学生——唐寅和仇英。


【画家简介】

       周臣(?—1535) 字舜卿,号东村,约生活在成化至嘉靖年间,吴(今江苏苏州)人。周臣早年师从陈暹。陈暹是吴门画派的先驱,被朝廷“诏赐冠带”,《名画录》称其在“成化间以名画者六十年”。周臣与陈暹住处相邻,拜其为师可谓近水楼台。进入陈氏门下之后,周臣得到了老师的悉心指导,经由学习老师的元人画风,上追宋代的李唐、马远、夏圭等诸家笔法,最终使自己的画风更近于南宋院体的路数。明代何良俊《四友斋画论》中评价他道:“亦是院体中一高手”。“明四家”中的两位——唐寅和仇英,都出自他的门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