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象-脾

 美好生活谷 2015-07-19
  三、脾

  【脾,居于膈下,属中焦,后天之本,太阴湿土。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注意,这里脾胃何在一起共同称为仓禀之官。脾在五行中属土行,与长夏相应。脾在志为意,在体为肉,其华在唇,在窍为口,在液为涎。脾和胃是表里相应,常常一起来说。脾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主运化和统血。】建议根据五行来推演记忆。

  这里说一下,肾在液为唾。怎么区别涎和唾呢?前面我已经和大家介绍过,解答这样题的思路和技巧了。我再讲解一下。

  第一步,写出各自的概念。

  涎:脾主运化,运化水谷之水液为涎,五液之一。

  唾:肾主藏精,精气化生为唾,五液之一。

  第二步,写出他们的不同点:

  涎:在唾液中质地较为清稀,脾经连舌本散舌下,涎为津液上溢于口而化生,涎能保护和清洁口腔,湿润和溶解食物,使之易于吞咽和消化作业。

  唾:在唾液中质地较为稠厚,肾经上挟舌根通舌下,唾为肾精上乘于口所化,唾具有溶解食物,以利吞咽和保护滋润口腔的作用。

  第三部,写出他们的联系:

  涎和唾都是在口中化生的,统称唾液。

  以上就是一个完整的“区别A和B”题型的完整简答模式,这个对中医生有很大的用处,对于不参加考试的中医爱好者也同样有很大的用处,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不能准确区分概念的名字,遇到这种情况,就用我和大家分享的解答模式写出来即可轻松解决。

  1、生理功能。

  (1)主运化。“运化”从字面上不难理解,脾的功能就是先对食物进行运行、运输、传输,再变化、转化,使食物通过消化最终变成精微物质,并且把精微物质再逐步转变成人体所需要的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我们都知道,吃东西是为了让自己不饿,为了让身体获得能量,为了让机体进行代谢、发育、生长、维持稳定等。而脾就是对食物进行加工,让食物变成能量的工厂。脾主运化主要有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运化水谷】,水谷,就是指一切能吃的东西。运化水谷,是指脾把人吃进的食物进行运输、消化、吸收、布散、转化的过程。我们把食物吃进肚子,首先是在胃里装着的(讲胃的时候再详细说明),通过胃的腐熟后,脾开始把食物中有营养的部分分辨出来并且把这些有营养的物质进行布散,把营养布散到机体各个组织器官,最后这些营养物质转化成了能量,供机体使用。这就是脾运化水谷的一个大致的过程。这里要知道,脾为后天之本,是人一生的营养能量的来源地。肾是先天之本,是先天父母给的营养精微。肾精是人一生下来就带的,是先天的不可改变的。而后天之本的精微是可以改变的。你多吃些饭,机体获得的水谷精微就能多一些(想增肥的成员们,一定要多吃饭啊),相反你吃的少,机体获得的能量肯定也少。前面讲心的时候说过,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行血,能把血液运输到各个组织器官,供给营养。而这血的来源是我们吃进的食物,是靠脾来运化才能转化的。简单说,“食物”经过“脾”,变成“血”,通过“心”主血脉,营养全身。当然,不要忘了脾主运化的“运”,有很大一部分水谷精微是脾自己运化到各个组织器官的。《素问·经脉别论》所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这句有歧义,读者可自行查阅理解),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通过内经原文,我们可以看出脾运化功能的具体体现。

  脾,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脾本身的功能正常,全依赖脾气是否正常,是否调畅。只有在脾气强健通畅的条件下,水谷精微才能发挥作用,否则你吃再多的食物也没用!就好比一台打印机坏了,你在里面放再多的纸,也打不出带文字的纸张来。《脾胃论》中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气虚,会出现食物不能被消化运化的情况,出现腹胀,腹泻,便溏,食欲不振,面黄肌瘦等症状,久而久之气血生化不足还会转生他病。脾在中医里是非常受重视的,有很多医家都有单独关于脾的论述,像脾胃论,景岳全书,内经等等,有想深入研究的成员可以看看。

  2015年4月27日 中医部落 大酋长 D.白 所文

  可加中医药交流群进行交流:414207819

  360pskdocImg_0_xyz

  今天我们继续来看脾的功能。

  【运化水液】,是指对水液的吸收、转化、布散的过程。脾的运化水液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把水摄入体内,另一个是把水排除体外。

  人体吃进食物中的水分和直接饮入的水,会被脾摄取到脾内,经过脾气化作用,使水转化成机体所需要的津液,再通过心肺功能作用,使津液布散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这一过程就是运化水液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水”吸入“脾”内,转变成“津液”,再布散周身。

  运化水液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把体内经过代谢产生的水和废用液体排除体外。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液体会通过脾来吸收,而后上输于肺,下至肾膀胱,最后以汗和二便的形式排除体外。

  以上运化水液的两种形式就共同维持了人体的水液代谢平衡。水液代谢平衡需要阴平阳秘,有进有出。若只有进无出,那机体就会出现浮肿症状,出现水、湿、痰、饮;若只有出无进,那机体就会出现脱水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脾运化水液功能正常发挥,有赖于脾气是否强盛。脾气强盛,脾才能有效的运化水液,防止痰饮、湿浊水肿症状发生。《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医宗必读·痰饮》所说:脾为生痰之源。脾如果失去运化水液的能力,那痰湿必然会随之而生。

  理解【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运化水谷可以理解把食物变成能量的过程,运化水液理解成维持体内水液代谢平衡的过程。

  (2)脾主统血。脾主统血即是统治、统摄、化生血液。脾统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脾通过脾气来固摄血液,使血液在脉内流动而不外溢;另一个是脾通过运化水谷精微来化生血液。一个是摄血,一个是生血,统称脾统血。

  脾统血,其实是脾气统血,因为气能摄血。脾统血功能正常与否,要看脾气是否强盛。脾是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气主要来源之一,脾如果不健康或者说有病变,那脾必然不能生化足够的脾气,脾的摄血生血功能也随之受影响。“肝藏血,心行之,脾统摄,脾生血”,若脾气不足,除了会有食欲不振、便溏、消瘦、面色萎黄等症状外,还会出现便血、尿血、鼻衄、齿衄、崩漏、紫癜等症状。像有些痔疮患者便血,很多情况下是因为脾虚造成的。《难经·四十二难》说:脾裹血。沈自南《金匮要略注》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之统摄。可以肯定的是,脾气不足,脾统血功能必然受影响。

  引起出血的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种,是因为气虚气不摄血导致的出血;第二种,是因为气盛气逆气冲导致的出血;第三种,是受外界因素导致的出血。像脾气不足就属于第一种情况。

  对于失血的患者,中医多采用“补气养血”的药物进行治疗,对于伴有倦怠乏力,面色萎黄,食少便溏的患者,多采用“补脾养血,补脾摄血”的药物进行治疗。因为“有形之血难以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补血要先补气来稳定病情。

  最后要理解【脾统血,既包括摄血,也包括生血】。

  2015年4月30日 中医部落 大酋长 D.白 所文

  360pskdocImg_1_xyz

  由于个人原因未能及时更新,抱歉。

  (3)脾主升清。升清,从字面就能理解是上升清阳的意思。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升清的对象是对水谷精微。脾将精微物质上升于头目心肺来维持机体稳定。脾位于中焦,上有心肺,下有肾膀,与其他脏腑整体来看像是一个枢纽的脏器,调节脏腑直接的联系。

  脾主升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升清精微和维持脏器位置。脾会把水谷精微上升运输到头部,滋养诸窍,并且会运输到心肺,通过心肺的功能,会将精微继续运输到机体各处,滋养四肢百骸,营养周身。《临证指南医案》述:脾宜升则健。【这里延伸一个记忆脏腑功能的技巧】:世间万物,有阴有阳,脏腑也如此,有升则有降,和脾相表里的脏腑是胃,那么脾是升则健,那胃当然是降则健,都是对应的,这样能瞬间记住两个脏腑的特点,比死记硬背强很多吧。脾为太阴湿土,胃为阳明燥土,还有其他的也是相互对应,可以留意一下方便记忆。我们都知道脾胃不好的人,面色是发黄的,严重就是萎黄,暗淡无光泽,这都是因为精微物质不能上升于头面部,不能滋养肌肤而致。脾的升清功能如果异常,会直接影响到爱美的成员,特别是对于女性,要多注意保养自己的脾胃。如果水谷精微不能上乘,那就得走下路了,这就会出现腹胀,腹泻,便溏等症状,这就是为什么“清气在下,则生飧泄”了。

  脾主升清的第二个功能体现是维持脏腑位置的稳定。人体各个脏腑的位置都是相对固定的,不会受重力影响下垂。这是因为,在人体健康的情况下,每个脏腑器官周围都是有筋肉相连(按解剖学所述是与脏腑相连的韧带与肌肉),通过牵拉固定,维持稳定。如果这些筋肉不能被水谷精微所滋养,那么筋肉就会萎退,像花草一样就会萎黄,发蔫了,失去了原有的牵拉固定功能,脏器自然会受重力影响出现下垂。中医里的中气下陷证,就是指因为中气不足,脾失健运,不能升清水谷精微,营养筋肉,使脾的升托作用即筋肉的牵拉固定作用减弱,导致脏器下垂。比较常见的,胃下垂,子宫下垂,直肠脱垂,肾下垂等。出现了中气不足的情况,我们就要对症的用补中益气的办法来解决。

  看到有很多成员正催促我更新,未能及时写帖对此我深表歉意,特别是要考执业医师的朋友,我这里给出一些考试建议,希望能帮助你通过考试!

  1、按照大纲来。相信你肯定买了正规的考试书籍,手里也有大纲,一定要简单设计一个看书复习计划,按照大纲的范围来。

  2、先看考技能操作的内容。一定要先看操作,如果你技能操作过不了,那是没有笔试的资格的。考操作不用紧张,正常知道什么说什么,当然也要会察言观色。

  3、要全面的看每一科。我写的中基帖子,写的再多,他也只是《中医基础理论》这一科,不能只盯着这一科来学,也不能只盯着中医的学科来学。西医学科有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这几科重点看西医诊断和西医内科,无论是考笔试还是考操作,都占不少的分值。传染病要次之来看,伦理学,卫生法记住些知识点就行。

  4、看书与做题相结合。看书与做题的目的都是一个,就是验证你是不是真的理解的这个知识点,考试的题从来就没有重复的,但是知识点都是一个,换汤不换药,万变不离其宗,抓住了知识点,怎么出题你都会做。

  5、考试一定不要抄袭他人的题!!!切记切记!我考试的时候坐在我前一座的是个女生,考试的过程中看似学习肯好,因为她答题的时候很稳而且也挺快,长得也带学霸的气质,有时候难免心生想抄几道题的心里。但是在考最后一科的时候,她竟然开始睡觉了,直接放弃,自己顿时暗暗庆幸没有抄她的。所以考试一定不要抄袭他人的,不仅是因为抄袭会取消考试资格,更重要的是别人还不一定比你学的好呢。

  6、认真考每一科。不要没考完就放弃了,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看了许久的书,即使知道自己考不过也不要放弃每一科,认真的答题也是在为下一次做准备。

  2015年5月19日 中医部落 大酋长 D.白 所文

  360pskdocImg_2_xyz

  2、生理特性。脾的生理特性有三点,前面都有提过。第一,脾宜升则健。第二,脾喜燥恶湿。第三,脾之气与长夏相应。

  (1)脾升则健。升,是指脾的气机上升向上。人体各个脏腑的气机都是有方向的,心肺居于上焦,其气宜降;肝肾居于下焦,在下其气宜升;脾胃居于中焦,脾气宜升,胃气宜降,一升一降,脾胃共同成为了气机升降的枢纽。再回头看脾的功能,脾主升清,主运化,主统血,其实脾的这些功能都是有赖于气机的上升的。如果气机没有按应有的方向走会发生什么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胃气不降反而逆气上行,会引起呕吐,这是因为:人吃进的食物,本应该顺着胃向下走,最后消化吸收,废物被排除体外,但是胃气上逆,那食物自然会被推向上,从口而出,出现呕吐症状。这是胃气上逆证。

  (2)脾喜燥恶湿。燥,即干燥,水少;湿,即湿润,水多。这里的燥和湿是指的,人体全身的水分多与少,不只是包括脾本身。脾喜燥恶湿,是说脾的功能问题,是脾功能正常与否的反应。如何理解呢,前面说了脾为太阴湿土之脏,主运化(运化水液,运化水谷),调节水液代谢平衡,湿邪还宜困脾,脾功能正常,运化水液自然也能正常进行,使人体水液有进有出,达到动态平衡,这是燥;脾不能运化水液,引起肢体水肿,水湿停聚于体内,这是湿。燥与湿是相对的,燥代表脾运化功能正常,体内没有多余的水分;湿则是代表脾运化失司,水液停留于体内过多。再简单的说,就是【燥反应脾功能正常,湿反应脾功能异常】。为什么湿邪宜困脾呢,是因为“同气相感,物以类聚”,本身脾就是湿的,运化水液的,湿邪也好聚集在脾脏,物极必反,湿过多的聚集在脾,就会出现病态。理解了脾喜燥恶湿,不妨再想下为什么胃喜润恶燥。胃阳明燥土之脏,喜润,恶燥。润反应胃功能正常,燥反应胃功能异常。

  (3)脾气与长夏相应。根据五行属性不难推出,按木火土金水的顺序,相应的季节是春,夏,长夏,秋,冬。到了相应的季节,就要预防相应的脏腑疾病,春季预防肝病,夏季预防心的疾病,长夏预防脾的疾病,秋季预防肺的疾病,冬季预防肾的疾病。还是因为“同气相感,物以类聚”,长夏正值炎热,天阳下迫地气上蒸,暑多夹湿,此时的湿邪要比其他季节都要重,所以要预防湿邪困脾的情况。其他季节与脏腑也是如此。春易动肝,引肝火肝阳上行,扰心扰脑,必要时要平肝潜阳;夏易扰心,影响神志等等,必要时要宁心宁血;秋燥易伤肺,引肺失宣降,必要时要滋阴润肺;冬季寒凉易伤肾,注意保暖,保护好阳气,肾阳受损则四肢不温,小便不利等,必要是要温补肾阳。注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再说人正常无疾病的情况下,养生准则,但是在病态下,比如冬季肾阳受损,就一定要在冬季补肾阳,不是说必须在春夏季补阳,秋冬季补阴。

  2015年5月20日 中医部落 大酋长 D.白 所文

  360pskdocImg_3_xyz

  3、生理联系。

  (1)脾在志为思,藏意。按照五行属性归属(怒喜思悲恐,魂神意魄志)不难推出,脾志为思,藏意。思,即思考、思索,也有思虑、思愁的意思。注意要分辨思考与思虑的区别。思考,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属认知范畴,例如一位考生在考试答题过程中,进行的“思”的活动即“思考”。思虑,是人的情感活动,属情感范畴,例如一位独守家中的妇女总会思念漂泊在远方的丈夫,这时进行的“思”的活动即“思虑”。一定要分清楚“思”是指的哪个。这会让你在阅读和理解经典原文的时候大有用处。“因志而存变谓之思”,这个“思”是指的思考;“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这个“思”是指思虑。

  正常情况下,思考问题是不会对人体生命健康构成危害的。而思虑过度,则会使人生病,甚至对生命构成威胁。“思则气结”,对人体最明显的危害是影响机体“气”的运行,导致气滞,气结,进而影响脾的功能,如运化功能,升清功能,统血功能,出现相应的病症。运化功能障碍,易出现消化不良,脘腹胀满等症状;升清功能障碍,易出现面色萎黄,肌肉消瘦,甚至萎缩等症状;统血功能障碍,易出现齿鼻出血,唇甲苍白,甚至鼻衄、齿衄、贫血等症状。

  意,是指人的精神活动,是“神”的一种表现,具体多指意识、未见预先思考的思维活动。爱好球类运动,竞技游戏的成员们应该深有体会,意识好的人和没有意识的人技术水平有明显差别。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化生营气,营气升于头面心肺,滋养意,“脾藏营,营舍意”,即意为脾所藏。所以说,脾功能正常与否,会直接影响意的活动功能。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一个脾功能正常的人,“意”就一个强么?个人认为脾功能正常是“意”强盛的一个必要前提,意的健强还有赖于后天的个人锻炼培养。

  (2)在窍为口。还是根据五行属性(目舌口鼻耳)退出,脾开窍于口。口是食物进入人体的必经之路,像一扇门一样,口开则食能入。口既能摄取水谷,也能排出水谷。摄取与排出都是脾健康的体现。“摄取水谷”不多解释了,脾功能不好的人吃的一定不多。我们来想一下为什么“排出水谷”也是脾健康的体现。

  口排出水谷食物,是因为食物本身不适宜消化吸收,比如食物过硬、变质等,脾与胃发现食物的异样后,共同协助参与,把不宜消化吸收的食物水谷,以“吐”的方式从口排出体外。假设这个人的脾虚胃弱,不能进行呕吐,这时不宜消化的变质的食物会继续停留在体内,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比如变质的食物继续释放毒素,坚硬的食物继续向下走阻塞肠道等。所以说,“排除水谷”也是脾健康的体现。

  用简单的话总结一下,就是“能吃说明你脾功能正常,能吐也说明你脾功能未丧失”。

  “口”除了摄取排出水谷,还有辨五味的功能。《素问·脉度》中述: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脾气顺畅,则口知五味;脾失健运,则口淡无味。有些成员可能想到了,舌才应该是辨别味道的器官啊。没错,但是舌不是唯一的器官,口和牙都有识别味道的功能(有过修牙的经历的人应该知道,牙神经如果没有了,吃饭会感觉味道欠佳,因为你少了一颗识别味道的牙齿)。

  所以说,“要想吃饭香,舌润齿全口健康”。

  2015年5月22日 中医部落 大酋长 D.白 所文

  360pskdocImg_4_xyz

  (3)在液为涎。在讲脾的开头部分,已经把“涎”和“唾”进行对比分析了,再简单说一下涎。涎为水谷精微上乘于口所化,量的多少能侧面反应脾运化功能是否正常。涎在唾液中质地较清晰,能保护滋润口腔并且在吃东西的时候多分泌,帮助食物的吞咽和消化吸收。举个例子,每家酒店宾馆都有前台接待员,酒店就好比“脾”,接待员比作“涎”,来的客人比作“食物”,客人来到酒店,首先接待员要进行接待、登记等,然后接待员会帮助客人顺利的进自己的客房。这就是现实版“涎”在如何工作。客人多的时候,前台接待人员也会多,反之,客人来的少,接待员也会相应减少。若,脾胃虚弱,脾失健运,脾胃不和,就有可能出现口涎自溢等现象。

  (4)在体合肉。脾在机体方面主要表现在肌肉上。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四肢百骸的营养来源都有赖于脾运化水谷精微滋养。《素问·萎论》中述:脾主身之肌肉。《素问集注·五脏生成篇》述: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肌肉。同样,若是脾胃虚弱,脾失健运,脾胃不和,就有可能出现肌肉萎软、萎缩,肢体消瘦,甚至无力、废用。举个例子,脾好比是土地,农作物好比是肌肉,农民在耕作之前都会对土地进行处理,翻地,养地等等,因为有肥沃的土地才能有丰收的果实;同样的道理,我们要注重养脾胃,因为有健康的脾才能有强健的体魄。否则,脾胃虚弱,你吃再好再有营养再多的食品,因脾不能正常运化吸收,吃也是等于没吃,水谷精微没能被脾留住。“生命在于运动”,平时要合理安排作息和运动的时间,全身肌肉得以运动收缩,可以促进全身气血运行,有助于脾的运化功能,脾运化正常又可以滋养肌肉形成良性循环。所以说,要按时作息,按时运动。

  《素问·痹论》中述: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我们想想,这也是否试用于其他脏腑和与它们相对应的“体”。

  (5)其华在唇。唇的色泽,主要是反应气血是否充足、充盛。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健康,气血才能充盛。气血充盛了,唇的色泽才能红润。所以唇的色泽是脾运化功能是否正常的外在体现,这就是藏象的概念实例,藏于机体内的脏腑器官,在外的表现生理病理现象。《素问·五脏生成篇》中述: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

  有个规律和大家分享一下:五脏中讲“华”的(比如心其华在面,肝其华在爪,脾其华在唇),都与人体的“气血”关系密切。肾和肺后面就说到了,留意一下它们的华与气血的紧密联系。

  2015年5月25日 中医部落 大酋长 D.白 所文

  可加 中医部落群 进行交流 36173414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