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街道同仁: 下面我代表上地街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简要汇报: 第一,2012年网格化建设工作简要总结为“三步走”: 一是夯实基础,建章立制,摸清底数 依托海淀区相关文件精神,上地街道科学四至划分了12个社区网格和56个单元格,明确了网格和单元格格长,下沉了区委办局、街道职能科室、各类协管员三级网格力量和街道10大工作组,同时建立起街道领导包片制度,明确职责,积极参与,细致梳理,摸清底数。 二是试点推进,下沉力量,具体落实 依托西里社区试点,上地街道完成了网格单元电子示意图划分,同时高标准为12个社区网格统一制作了三级网格力量公示展板。在具体工作中,逐步探索出上地街道“三级网格五级管理”模式,即:区(网格)—街道(网格)—社区(网格)—单元格—自治小组,充分调动12个网格、56个网格单元、142个小组内800余人的自治力量,逐步实现自我管理目标。 三是完善管理,整体运行,初见成效 依托全员培训,上地街道重点实施信息采集、立案受理、分类派遣、任务处理、核查反馈、结案归档、综合评价“七步闭环流程”和社区“微循环”、街道 “小循环”、区级“大循环”平台运行,目前系统运行良好,特别是社区“微循环”基本实现了“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和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截至12年底,街道社区民情上报和走访日志上报数量均排在全区前列。 第二,2013年网格化建设工作简单概括为“12345”: 一是抓住一条主线 明智建设,睿智管理,仁智服务 二是树立两种观念 1、服务方式便民利民 2、管理模式高效创新 三是推进三化进程 1、专项活动网格特色化 2、重点区域网格专治化 3、常规工作网格常态化 四是落实四项工作 1、统筹规划综合平台 2、强力推进网格管理 3、积极整合三级力量 4、充分发挥社区自治 五是深化五个结合 1、网格化建设要与本部门日常工作相结合 2、网格化建设要与创建国家文明城区相结合 3、网格化建设要与加强基层党建相结合 4、网格化建设要与社区自治相结合 5、网格化建设要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第三,四点建议: 一是建议统一平台建立 目前由于各街道网格化分中心成立、挂靠部门不一,工作协调、沟通很不顺畅,不利于整体推进,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街道统筹协调能力,确保网格化工作取得实效的初步建议(征求意见稿)》和《2013年海淀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方案》中提出关于完成城市管理系统(或整合三中心:综治维稳中心、城管监督分中心、群众事务呼叫分中心)与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整合的要求,建议可以统一建立街道网格化分中心,明确落实责任部门,从而实现统一平台、集中管理、信息共享、分布应用的资源共享,节约运行成本。 二是建议增加人员编制 由于实施网格化管理后,来自各方面的案件很多,街道和社区相关人员工作量大增,人员编制却没有增加,这样不利于网格化管理在精细化方面的高要求,因此必须破解网格化管理的人力短缺瓶颈,建议应该适当增加街道和社区网格化专职干部职数,不断充实基层的执法力量。 三是建议提高经费保障 通过向湖北宜昌等网格化先进省市学习,在推进街道网格化管理过程中,明显感觉到经费短缺、装备匮乏,因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网格化工作的经费投入,不断更新执法装备,提高网格工作人员的待遇,为网格化管理的有效实施提供扎实的物质保障。 四是建议完善评价机制 目前,各级网格力量由于认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有名无实、不走动办公致使工作还没真正下沉延伸到社区网格,解决重难点问题难以形成合力,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难以取得实效。因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多开展有关网格化管理方面的培训,进一步明确职责,统筹协调,在评价激励机制方面尝试引入非政府机构对网格内各职能部门进行考核,有效破解当前网格化运行浮于表面的瓶颈,从而真正实现条块有效对接,提高执法工作效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