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的应用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李时珍《本草纲目》对人参疗效功能作了全面的阐述:“人参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自汗,眩晕,反胃,吐食,疾疟,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崩,胎前产后诸病。”书中并对人参的命名作了形容:“人参年深见长成者,根如人形,有神,故谓之 人参、神草。”人参之所以长期为世人喜爱与珍视,皆因它具有独特的医药疗效。
用于急救大剂量的人参(15~60克)煎服或炖服,或以人参注射液2~4毫升肌肉或静脉注射,可用于心源性休克的急救及其他一时极端垂危的病人,人参与附子合用中医用以治疗“亡阳虚脱”。 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 人参对高血压病、心肌营养不良、冠状动脉硬化、心绞痛等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治疗胃和肝脏疾病对慢性胃炎伴有胃纳过少者,中医认为“胃阴不足,胃火过抗”者,服人参可使胃纳增加,症状减轻或消失。急性肝炎病人使用人参少量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防止转为慢性肝炎有一定的效果。 治疗糖尿病 中医“消渴”病使用人参能使烦渴虚弱症状缓解,降低血糖,调节胰岛素用量,人参有一定的作用。 治疗神经衰弱现代药理证明,人参对神经系统有显著的兴奋作用。能提高机体活动能力,减少疲劳,可使患者的全身乏力、失眠、头痛等症状减轻或消除。对不同类型的虚证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治疗阳痿早泄 人参一味,大补元气,增强性腺机能的作用明显,尤其对“气虚”引起的阳痿,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其他疾病 人参对“气虚”型的精神抑郁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提高视力及增强视暗适应的作用。 人参的种类繁多,因产地、加工炮制各异又有许多名称,故不可不辨。首先根据采集来源区分,有野山参和移山参(人工培植)两类。野山参为参中上品,功效最强,但资源缺,其价高昂。移山参(亦称园参)产地有吉林参(产于吉林、黑龙江),高丽参(产于朝鲜),东洋参(产于日本),西洋参(产于美国、加拿大)等。
红参园参经加工洗刷剪去须根,放入适量红糖汁,蒸2~3小时至半透明状呈黄色,烘干而成。主要成品有东北红参、朝鲜红参、石柱参等,其性味温热,适用于气虚伴畏寒肢冷,心律减慢等阳虚病证。 西洋参 西洋参产于美加,性味偏凉,适用于气虚热病或气阴两虚、津液不足的病症。 生晒参鲜园参洗净后,日晒24小时后再用硫磺薰白,成品有小枝、中枝、全须生晒参等。其性味甘平,用途较广,适用于各种气虚不足的病症。 糖参 鲜参洗净,在沸水中浸泡3~7分钟,取出晒干,刺小孔泡于浓糖汁中24小时,烤干。成品有糖参、白人参等,作用同生晒参。 此外,尚有掐皮参、大力参、白干参等等,其作用同生晒参相近。
煎汤饮用 将人参切成薄片,冷水将参片浸泡5~10分钟,煎熬40~60分钟,取汁饮用。 泡茶饮服 取参片5~10片,置于保温杯中,冲入沸水,闷盖20分钟,代茶饮服。可连泡数次,待汤味变淡,可连渣一起吃完。 隔水蒸服 参片6~10片,放入带盖瓷杯或盖碗中,加水适量,隔水蒸煮60分钟,亦可加入桂圆肉、红枣、冰糖同时蒸服。 研末吞服 将人参研成粉末,装入空心胶囊或糯米纸内,每服2~3克,温水送下。 细嚼噙化 每次参片1~2片,放入口中慢慢噙化嚼服,每日5~6次。 浸酒饮服整枝人参或切片,10~20克,500克白酒浸泡,紧塞瓶盖,每天将瓶器振摇一次,15天后即可饮服,每天10毫升左右。 人参虽为补中之王,但亦忌滥用,同时在服用期间不宜饮浓茶,吃萝卜、绿豆、螃蟹等食品,如有感冒发热、胸满腹涨等疾病时,应暂停服用。必要时应找医生指导。(区中医院区养生保健协会 朱启堂) (来源:番禺日报) (责任编辑:袁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