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营养学调理(一)

 《经络与营养》自然养生 2015-07-20

接下来我会用糖尿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为例讲解中医营养学的调理思路,并说明营养素的配伍使用方法。但决不仅仅只是讲这两类疾病,而是重点引出这种全新的思路。这种思路可以推广到很多我们曾经认为是慢性病的疾病方面,籍此打开另一扇门。

不过在开始之前,我们还是先提个小问题:营养学到底在研究什么?很多朋友在学习营养学的时候会抱怨说无从下手,又是维生素又是矿物质又是氨基酸什么的,眉毛胡子一大把。而且每一类又有很多种,每一种又有很多功能,根本记不住。

其实它还是有规律的,我建议大家学习的时候从能量的角度入手。或者用能量作为串起营养素珍珠的项链。能量就是纲,纲举目张。纲和目都是渔网上的结构,不懂撒网的人,力量不知怎么运用,拼命把网甩出去,可结果却是团成一团沉入水里。有经验的人撒网,力道全用在纲上面,抡圆了甩出去,只要纲打开了,目自然就打开了。而营养学的这个纲就是能量。

我们知道能量最初的来源是恒星的核能。这个能量从级别上来讲太高级了,摧枯拉朽,世间万物没有什么可以承受得了。生物是不能直接利用的。那么生物就得把这种能量降级使用,而植物与动物之间,又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生存策略。

前文我们曾经提到植物体内一种与动物体内线粒体功能类似的东西,叫做叶绿体。它的前身是一种细菌,在远古时代感染了植物,造成很多植物的绝种。但活下来的植物却意外继承了叶绿体对光能的处理能力。叶绿体通过其中的叶绿素,将光能降级成化学能使用,而化学能是需要载体来储备的,或者换句话说,这些化学能是储备在某些化合物这种能量载体中的。

以我们目前所知,这些载体分三大类,它们分别是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我们将其称之为三大产能营养素。更严禁的称呼应该是三大储能营养素。这三大类营养素因为携带着宇宙能量,因此是最重要的营养素。其中又以蛋白质最为重要,因其本身携带氮元素,可以转化为其它两种载体,但另外那两种载体却不能转化为蛋白质。

这三种营养素原本已经可以为生物提供能量了,而只要存在能量,生物的生化反应就可以进行下去。但遗憾的是这样的化学反应速度太慢,慢到什么程度呢,地球上的化学元素储备,在有水和雷电存在下,或许要经过亿万年才能合成一点点这类物质。以这样的方式合成这些物质,生命进化节奏太慢,因此生命会寻找突破口。其结果就是生物利用蛋白质,逐渐转化出很多其它的物质出来,去加速产能营养素的合成速度。这些转化出来的物质除了酶之外,还有一大类可以催化生化反应的,我们称之为维生素。这样一来,植物的生命节奏明显加快,以前需要亿万年时间才能合成出来的东西,现在也许只需要百万年就能实现了。但即使这样的节奏,对我们来讲还是太慢了。因此植物又寻找到一种解决方案,那就是利用根系从地下土壤中摄入矿物质,再利用这些矿物质再一次加速生化反应。如此一来,效率大大提高。以前需要百万年时间的反应周期,现在只需要几年、几天、几个小时就够了。甚至有些化合物只需要几秒钟时间就够了。

以上是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矿物质,以及自我合成维生素等物质,加速能量转化的生化反应的速度。动物在对能量的利用上,同样也是借助这些物质。只不过动物因为不能直接合成以上产物,只能是从植物中获取,然后分解在利用。也就是说,植物的叶绿体捕获光能,而植物负责为其提供加速能量转化时需要的维生素矿物质。动物利用线粒体释放能量,而动物本身负责为线粒体提供加速释放能量时需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如果我们了解了这个大的框架的话,我们就能明白哪些东西是必要条件,哪些是充分条件。有了主次之分,就不会再眉毛胡子一把抓,却谁都抓不住了。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下面这个东西


它就是我们每天要吃进肚子里的脂肪。它还有一个更加大名鼎鼎的官方名称——就写在你的化验报告上——叫甘油三酯。这些脂肪我们每天都要吃进肚子里,但我们也许吃的是猪油牛油,可我们身体需要的不是猪油牛油,我们只不过是把它消化分解成更小的物质,然后用它来充当原材料合成人的脂肪。我们会用胰液中的脂肪酶把它们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具体的消化过程我们在前一章讲到脾经和小肠经的时候讲过。


这里面的脂肪酸是饱和脂肪酸,它的所有碳原子都与氢原子形成化学键,因此是直链的。


如果脂肪酸上碳与氢之间没有完全形成化学键,而是其中某个位置上的氢原子“消失不见”,或者说那里有个空位的话,那么它就成为不饱和脂肪酸。有一个这样的空位,叫作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多个这样的空位,就叫作多不饱和脂肪酸。这样的脂肪酸不是直链。


关于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区别,我们会在接下来的论述中加以说明。

经过消化之后,甘油以及脂肪酸都会经小肠的吸收通道进入淋巴系统,经肠系膜静脉汇集到门静脉进入到肝脏中。我们在前文中提到,肝脏目前已知功能有500多种,其中一个是代肾经收藏营养,另一个就是利用这些营养合成化合物(气血)。肝脏可以利用甘油来作为一个母体,嫁接其它脂肪酸合成人的脂肪。这些经过人们自身肝脏合成的脂肪,就是大家在医院拿到的化验单上的所谓甘油三酯了。而不是之前猪啊牛的了。

但还有另外一个选项,甘油母体的三个键中连接了两个脂肪酸,另一个键连接的不是脂肪酸,而是一个磷酸,此时与磷酸连接的这个键还没达到饱和,于是它又连接了一个胆碱。于是形成了这么一种东西:


这个东西有两条腿是脂肪酸,而另一条腿则变成了磷酸加胆碱。看起来四不像。但实际上它是不存在的。道理很简单,我们知道,两条脂肪酸的链是没有极性的,或者说是脂溶性的;而而那个胆碱属于B族维生素,是有极性的,或者说是水溶性的。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我们知道这两种东西是不能在一起出现的,我们曾经形象地形容其为婆媳关系。怎么办?只好分开喽。变成下面这个样子:


大家看,现在它是不是漂亮多了。两条脂肪酸细腿站立着,高昂着胆碱大脑袋。经过如此整形美容之后,它就具有一个男神女神级响当当的名字了——卵磷脂。

卵磷脂可是近年来大红特红的明星之一。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卵磷脂为什么这样红?

还记不记得,我们前文曾经提到,结构决定功能。卵磷脂功能强大,是由其独特的功能决定的。现在我们来简化一下卵磷脂的外形,让它看起来更好辨认一些:


两条修长的脂肪酸细腿,顶着一个胆碱大脑袋。是不是更加形象了?好了,现在我们假如端过来一盆水,将这个漂亮的卵磷脂分子丢进水里,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是的,你没看错,它像一个花样游泳运动员一样,倒立在水里。


现在我们再拿一个半透膜出来,用针在上面扎一个小孔,把一些卵磷脂分子放进去,再把这个半透膜放到水里面去,我们会发现,这些卵磷脂竟然自动地整整齐齐排列起来。


现在我们再设想一下,如果这个放在水里的膜是个虚拟的球面,而这个球面又遍布卵磷脂呢?

是的,没错,卵磷脂分子竟然自动排列起来,形成了一个双层的球面膜。这种自动排列的机能,在生化上称之为“膜的自发装配”。可能很多人已经想到了,是不是这就是细胞膜呢?是的,卵磷脂自发装配出来的这个双层膜,就是细胞膜的雏型。但它还不是细胞膜,它的上面还缺少很多必须的功能物质。

我们先把这个球面膜上的某个局部放大,看看卵磷脂的排列状态,如下:


如果作为细胞膜的话,这些卵磷脂需要具备三种活动状态,这个细胞膜才能具备初步的活性。第一种状态是自体旋转。比如卵磷脂A自己向左、向右、向后转。第二种状态是同一侧膜的两个相邻卵磷脂之间互换位置。比如卵磷脂A与卵磷脂B之间相互换位。第三种状态是两侧膜的两个相邻卵磷脂互换位置。如卵磷脂A与卵磷脂C之间的位置互换。只有卵磷脂具备这几种活动状态,才能保证物质传递以及膜的修补等功能。

卵磷脂如果要想具有这三种活动状态,具有这样的自由度,那么它们之间的距离就不能过于紧密,否则大家就没有足够空间互换位置。而直链的卵磷脂们好比是正在立正并且还向右看齐的队列士兵,每个卵磷脂都肩并肩地挤在一起。它们很难做到上述三种活动状态。

假如是真的正在列队的士兵,它们要想保持一定的距离,教官一定会大喊:向前看,稍息!这样士兵之间就会互相修正位置,使队形整齐紧凑而又不会过于致密。那么卵磷脂怎样才能稍息呢?



没错,借助前面提到的不饱和脂肪酸。我们发现,不饱和脂肪酸如果作为一条腿的话,刚好是弯弯的做稍息状。如果肝脏在开始组装卵磷脂的时候,其中的一条细腿用的是不饱和脂肪酸的话,那么加工出来的卵磷脂就会是上面这个稍息的样子。

这就是我们所吃的食物当中为什么一定要有不饱和脂肪酸的其中一个原因,当然还有另外的原因,后面会讲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