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州的发现:山海经地理考(扶永发著)

 负鹏载舟 2015-07-20

神州的发现:山海经地理考(扶永发著)

(武陵老君2012-08-16 16:58:10)


    简介:《山海经》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书,经研究,它记载的地理与今日云南西部地形相吻合,这表明其地理的记载是准确可靠的。既然该书记载的地理实有其地,那么书中与地理有关的人和事,自然也是真实可信的历史。《山海经》较为集中的记载了我国历史黎明时期的炎帝、黄帝、尧、禹等伟大人物的事迹。他们生活和活动在昆仑山上,死后并埋葬在那里。显然他们不是虚构的神话中的人物,而是实有其人,是历史人物。他们所在的地方,是远古时代中国所在的标志:他们生活和活动在昆仑山上,而这古昆仑山位于今日的云南西部,显然远古时代的中国是位于云南西部,而不是在所传的黄河流域。
  《山海经》比近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还要久远,它是我国目前古籍中一部最为古老的、惟一记载了“五帝”时代真相的宝典。研究表明,该书中记载的中国远古时代(“五帝”时代)的历史,是准确的,是可真实可信的。我国远古时代的历史应当以谨言该书中记载的历史为准来加以叙述,才是正确的。由于司马迁对该书中记载的地理和所谓的“怪物”不能理解,他便没有使用该书中的有关史料,而是用了西汉初年的人写的《大戴礼·帝系》和其他材料作了《史记·五帝本纪》。

    当代学者扶永发在《神州的发现——山海经地理考》一书中,对山海经图为地图一说有详细的说明。作者的观点可概括为:

   (1)《山海经》有图有经,先有图,后有经;图为地图,经是图的说明。

   (2)山海经图为地理图,该图显示了远古时代的中国所在之地——古昆仑一带的概貌。根据《山海经》记载的三种地理现象(即:北面有“冬夏有雪”之山,西南有“炎火之山”,又有“正立无景”的寿麻国),可证此古昆仑在云南西部。《山海经》记载的是云南西部远古时期的地理。

   (3)山海经图上的怪物是象形图画,是地图符号。以“地图符号”而不是以“怪物”的形貌去解读《山海经》是打开此书宝库的钥匙。

   (4)山海经图的制作时代当在大禹之世。该图为一人所作,而《山海经》则为多人写成:但该书的第一个作者是山海经图的制作者,而其余的作者只对书中的世系、传说等内容加以补充。原始的山海经图于周末已失传。

神州的发现 《山海经》地理考_扶永发著-电子图书

第一章 “奇书”读法

第二章 昆仑地望的确定

第三章 水道考索

  一、黑水(一)

  二、流沙(水)

  三、赤水(一)

  四、青水

  五、河水(一)

  六、黑水(二)

  七、赤水(二)

  八、黑水(三)

  九、河水(二)

  十、宪翼水

  十一、融水

  十二、甘水

  十三、湘水

  十四、荥水

  十五、黑水(四)

第四章 “海外四经”解说

  一、海外南经解说

  二、海外西经解说

  三、海外北经解说

  四、海外东经解说

第五章 “海内四经”解说

  一、海内南经解说

  二、海内西经解说

  三、海内北经解说

  四、海内东经解说

第六章 实地考察

后记附录

说黄帝大禹治水

夸父逐日巴蛇食象

“蛇骨”探源巫山溯源

汤谷.扶桑.十日

“夔一足”说蚩尤

不周山西王母其人

醴泉瑶池丝乡探源昆仑渊

一部奇书《山海经》

古代神州何处寻

话说太子雪山

初访西王母故居

女娲之葬

《山海经》的结构

从青丘国看《山海经》地理与滇西的吻合

古黑水.古三危

《山海经》中的里的长度的推定

“五帝”葬地考

地理、地图知识与《山海经》研究

说钟山女子国

“五帝”的正确人选及其排列顺序

倭人之源生十日及生月十二

今日气候、地形与《山海经》研究

说三苗《山海经》与云南

《山海经.东次三经》在鹤庆、永胜、宾川三县的位置

《山海经.北次二经》在鹤庆、丽江二县的位置

《山海经.南山经首经》在大理、宾川、祥云三市、县的位置

《山海经.中次三经》在丽江的位置

《山海经》地理与滇西吻合的坚强证据

少昊国与程海流黄酆氏国

结匈国流波山传说中的员丘

赤水.周水.怒江

“帝立子生商”试解说?人

甘山.甘水.甘渊.羲和国考

后稷葬保山坝――令人神往之地

蕃泽古漕溪

《山海经》之第一山――招摇山

 

 

    读《神州的发现——<山海经>地理考》 -何文进   

  数千年来,人们一直以为今日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才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然而,随着炎黄文化的不断深入,情况并非如此! 

  被顶礼膜拜的木板

  1989年8月10日,一位戴着眼镜,身材装束平平的男士,来到了云南西部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金顶镇驻地文兴街的寺庙“三圣宫”内向寺内的工作人员索要笔墨并在一块不很大的木板上用红油漆写下了“轩辕黄帝故里”的文字,并一再嘱咐寺内的工作人员:“这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圣地,我希望当地政府和民众保护好二五山的现状,不要动该山的一草一木一土一石,也不要在山上搞新的建筑!” 

  此事不胫而走! 从此,写有“轩辕黄帝故里”的木板便堂而皇之地在“三圣宫”内的观音老母前供放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供人们朝拜! 

  千古之谜

  两千多年前的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录有“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赫然将黄帝名叫轩辕,生于轩辕丘等故事写入了《史记》并流传至今。然而,黄帝是什么地方的人?故乡在哪里?《史记》中没有明确记载。 

  黄帝的故乡在哪里?后来的史学家们也多有探讨,但说法不一。传说黄帝生于寿丘,在今山东阜县城东;有说黄帝生于轩辕谷,在今甘肃天水县街子乡柳家坪村东;有说黄帝居于轩辕丘,在今河南新郑市城区西北;有说黄帝出生在今山  西洪洞县公孙堡村等。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在炎黄文化的发掘与研究中,不时传来新信息:三峡建设中发掘出大量有关巴蜀文化的资料以及从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竹简文物表明,中华文明更早的发祥地可能在长江流域,但同样是一个不确定的答案。千古之谜谁能破解? 

  谜底现滇西

soso_tc_slider_img  1989年,云南省测绘局工程师扶永发利用自己多年的航测、地图编绘与地名普查等方面的知识积累,长期研究古地理书《山海经》后,重新审视了炎黄文化并提出:黄帝诞生地就在云南省西部,就是今日的云南滇西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境内的金顶镇驻地文兴街!并于1992年出版了《神州的发现----[山海经]地理考》一书(由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出版了第1版。印数2000本)后又于1998年重新修订再版(即第2版。印数4000本)2006年1月第3次出版。印数3000本)。以全新的视角与方法,得出了全新的观点:兰坪金顶(即文兴)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金顶街西北面的二五山麓便是轩辕台遗址。这是中华民族的圣地,这才是中华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真正故乡!上述被顶礼膜拜的木板正是扶先生于1989年8月10日在兰坪金顶实地考察后所留。 

  地学诠释千古谜

  正如扶先生所说:“历史以地理为舞台;而地图(特别是地形图)又是地理的最直观的表现。只有用地理学和地图学的知识才能破译《山海经》的‘千古之谜’”(见修订本p358页:附录:地理、地图知识与《山海经》研究  )。 

  就这样,一个测绘工作者,走出《山海经》中的“巫妄”与“神话”的偏见。走出伪史,拨开笼罩在远古社会真相上的层层迷雾,用前人不曾使用过的地学知识,解读中国古代的“第一奇书”《山海经》,这是很有创见的,也是前无古人的! 

  扶先生从武汉测绘学院毕业后分到西安国家测绘总局第一分局工作,后又到湖南某航测队从军,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地理比较熟悉。同时,又十分爱好钻研古书。在《山海经》中,他发现古神州是一个多山的山区而不是平原地区。再说,古代中国北方的“冬夏有雪”(终年积雪)之山,西南的“正立无景(影)”之地和“投物辄然”之山(即火山),以及山川则又多为南北走向等。这些带关键性的地理条件,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根本找不到的。就整个中华大地来说唯云南可以得到满足。因此,从宏观上找到了定位《山海经》的地理位置应是在今日的云南西部横断山一带(见修订本p1页:自序)。显然,古昆仑山(应是许多山的总称)也应该到那里去找寻。于是,扶先生按《山海经》所记载的山河在室内勾划出相应的《山海经图》。然后,再利用《山海经图》到横断山区去实地验证。最后证明古代《山海经》记述的地理与云南横断山区的地理相吻合。古昆仑山即在今高黎贡山以东、云县县城以北,金沙江以南及纳溪河——达旦河和毗雄河 ——苴力河以西的以洱海为中心的横断山区。(见修订本p297页:西王母其人)。从而,否定了古昆仑山在今日的中国西北或北方的黄河流域的说法。更不是指今日新疆西南界塔里木河源头处的喀喇昆仑山!     

  扶先生用“以水(河流、湖泊)定山”的方法又进一步找到了不周山(在今丽江县九河乡河源行政村水塘箐之北山垭口处。海拔为2790米,是老君山的一部分)、姑灌山(即今日丽江的玉龙雪山。海拔为5596米,是北半球纬度最低的终年积雪之雪山)、钟山(即在今老君山之第二高峰附近有一峰形若古钟而得名,是从周边民间口碑中获悉)以及古代江山(或叫穷山)即今金顶镇驻地文兴街北沘江东源与沘江西源间之山(即如今的三角山这一带)或穷山等名山。 

  《山海经》中的地名与今日云南西部的地名有许多也是相同相近的。如“长脚国邑所在地,今名长脚寨;西王母所居的玉山,今名玉狮山(在今日兰坪县河西乡玉狮行政村境内);黑水所出地附近的大玄山,今名大黑山;龙之死地枫木,今名枫木桥(在今巍山县城北约7公里处);太子长琴所居之山,今名太子雪山”(即今云南德钦县西南,海拔为6740米,中国地图上注的梅里雪山便是)。 

  扶先生根据《山海经》记述的我国古代“五帝”的历史地理,又进一步地考证出“五帝”与葬地。如黄帝(又名帝俊、帝喾)葬地在今弥渡寅街乡境内的景东坡山上;炎帝(即帝尧)亦葬于今弥渡寅街乡境内的景东坡山上。帝舜(即黄帝之孙)、帝丹朱(又名帝鸿、帝江为黄帝之子)葬于今弥渡寅街勤劳行政村的仓房山之上。帝颛顼(即黄帝之曾孙)葬于今丽江县大具坝上。女娲之葬地在兰坪县通甸乡黄木村南之山。后稷(黄帝之子,他是中国农业种植的发明人。)葬地在今保山市西北皇家坟山上。至于三皇中的伏羲其人在历史上是否存在,扶先生还持怀疑态度,故未考定。 

  扶先生还将古昆仑众多的部族或国家的国邑都一一地找到并落实在地图上(如图2所示)。如今丽江县的“龙蟠乡兴文行政村驻地上元村处为夸父国国邑”故地(见修订本p383页:“附录:倭人之源”)。黄帝有一个名叫黑齿的儿子,建立的黑齿国在今“云南宾川县南部乔甸乡境内的乔甸坝中”(见修订本p289页:“附录:汤谷·扶桑·十日”)。“羽民国国邑故地在今永平县南部水泄乡境内狮子窝行政村驻地核桃坪一带”(见修订本p62页:“第三章水道考察六黑水(二)”)。今日的大理州云龙县“白石乡松水行政村的水城(村)为《山海经》中的‘女子国’国邑故地”(见修订本p380页:“附录:女子国”)。滇西北永胜县境内的程海处为《山海经》中少昊国的故地(少昊为黄帝之子而未在位者。名契,是商朝统治者商族的始祖)(见修订本p269页:“后记”)。氐羌国国邑故地在今维西县叶枝乡驻地叶枝(村)处(所载同前)。位于祥云县境内的城川坝之北的山丘,为《山海经》中的青丘。青丘国国邑在今祥云县城西南的清华古洞处(见修订本p328页:“附录:从青丘国看《山海经》地理与滇西的吻合”)。流黄辛氏国故地在今保山市杨柳乡境内的罗明坝(见修订本p74页:“第三章八黑水(三)”)。聂耳国国邑故地在今丽江县石鼓镇驻地石鼓街处(见修订本p160页:“第四章三海外北经解说”)。厌火国(即讙头国)国邑故地当在今昌宁县东北境耉街乡耉街(村)一带(古为交通要站)。还有耿马孟定坝中的寿麻国、兰坪县金顶镇驻地文兴街的二五山之南(文兴街的西南角处)为古轩辕国国邑等,都一一找到并落实在地图上见(修订本p277页:“附录:说黄帝”)。 

  生命科学的佐证

  扶先生的《神州的发现—{山海经)地理考》一书引领了现代学者们用地学方法挖掘出华夏民族发轫的新貌与谱系,可以算是一个标 新立异之说。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穷根究底自身的起源。如今,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进化生命科学)已经亅基本搞清人类的近祖是数百万年前的非洲古猿序列”(见《中国国土资源报》2002年9月2日第3版陈金风撰《追寻人类的远祖》一文)。 

  智能脊椎动物最古老远祖的故乡在哪里?  从我国生物工作者们多年的研究得出“横断山是地质史上动物的避难所,物种演化中心”的结论看来,滇西所处的良好地理位置与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显示了她也应该是古人类栖息、生存和繁衍的理想之地(载《中国鸟类研究史话》)。 

  从震惊世界的5.3亿年前的澄江“三叶虫”到被誉为“世界最大活态侏罗纪公园”的禄丰恐龙;从中国最早的古人类——170万年前的元谋猿人到“中国西南文明最灿烂表征”的古滇国青铜文化;都一一说明了云南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文明起源于云南一点也不奇怪!古昆仑山在滇西,轩辕黄帝的故乡就在兰坪金顶就更不足为怪了!

  古代云南方志史书之佐

  扶永发先生根据《山海经》所述的地理特征:即古神州是一个 山的山区而不是平原地区;山川走向是南北走向而不是东西走向;以及“‘冬夏有雪’之山、炎火之山、‘寿麻正立无景(影)”’等理由而定位古昆仑山和远古时代的中国应该是在今日的云南西部。应该说这是无可厚非的自然地理的客观存在。 

  我们还可以从古云南地方史志书中有关古昆仑山的记载来进一步佐证扶氏之说的正确:如在《正德云南志》中有“高黎贡山,本名昆仑冈,夷语讹也,在永昌西,越东”。《读史方舆纪要》中有“高黎贡山在永昌府腾越东北一百二十里,一名昆仑冈,夷语讹为高良弓山”。1984年版的《保山市地名志》中有“高黎贡山,在腾冲东120里,旧名昆仑冈,界潞江龙川江之间,蒙氏曾封为西岳”(见2004年5月19日《怒江报》李道生《怒江大峡谷——远古中华文化的摇篮》一文)。 

  胡蔚本《南诏野史》中也可以找到“高黎贡山”名叫“昆仑隅”的记载:“异牟寻以点苍山为中岳,乌蛮(东川)乌龙山为东岳,银生府蒙东山为南岳,又封南安州神石为南岳、越赕(腾越)高黎贡山(名昆仑隅)为西岳,雟州雪山(一名玉龙山)为北岳。封金沙江、澜沧江、黑穗江、怒江为四渎,各建神庙”。

  这些均说明高黎贡山为狭义的昆仑山的考证是正确的,它与扶氏关于滇西横断山区为古昆仑山或昆仑丘的广义考证相吻合。

  “三江之门”的物证

  上世纪20年代末,当记载人类起源最重要的物证——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在北京房山的周口店发现时,中国一度成为探寻人类起源的主战场。如今,探索人类起源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过。 

  在对远古人类留下的头肌形状及脑容量大小的考古研究中发现:只有“能人”(即早期智人)与现代人相近,他们是石器的制造者,也是最早制造工具的人。1984年, 位于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大门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在进行普遍的文物普查时发现:沘江河边有出土的石斧16件、石锛3件,弧形石刀数件,,孔石刀18件;通甸河边数件;澜沧江两岸的中排(10件),石登(11件),营盘(12件),兔峨(9件)等乡镇都均有新石器文物出土。经云南省博物馆测定,年代均是距今4—7千年前留下。证明了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就在兰坪的澜沧江、通甸河、沘江河流域繁衍生息。 

  “三江之门”的“文化名片”

  位于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大门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不但是轩辕国故址,而且,也是西王母故地、女娲葬地所在地。这些,可以说是《山海经》研究的新突破对兰坪——这一国家级贫困县最具有价值的地方所在!它比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被我国的地质工作者们探明的亚洲第一大铅锌矿——兰坪铅锌矿更具开发价值,是一个取之不竭的“文化金矿”! 

  为弘扬民族文化,开发这一历史资源,兰坪县政府于1992年6月率先在兰坪金顶二五山麓的轩辕台故地竖立了“历史遗址保护区”的标志碑以示保护。接着云南省委宣传部于1994年6月28日在春城昆明东风广场民族风情园举办了关于《山海 经》考察的新闻发布会。公开昭示新时期炎黄文化的新发现,并号召各专家学者以及有志之士到兰坪考察探迷!  2000  年11月云南省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彭永岸向省人民政府提交了《关于考证滇西古神州发祥地和修建(山海经)公园的项目建议书》。这一桩桩一件件振奋人心的喜事,激励着生长在轩辕故里的人民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开发这一历史文化资源。 

  兰坪县金顶镇文兴老年协会与文兴村委会不忘先人寄桑梓于“文化兴盛”的厚望,深感舍弃文化而求繁荣发展无异于椽木求鱼,光依托自然资源求发展,并非长远之计。他们借西部开发为契机,以扶先生的观点为依据,紧紧抓住历史文化、传统文化这个根本,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终于在黄帝诞生的二五山麓建设了一座气势恢宏的轩辕祠,以供世人来寻根拜祖,也了却轩辕故里的人民应尽的义务! 

  2003年,轩辕祠已基本竣工。这个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物化成果,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旅游观光者和海内外的投资商们来寻根祭祖或商贸洽谈。 

  轩辕祠,成了“三江之门”的文化“名片”! 炎黄文化,历久弥新,它期待着更多的专家学者来参与研讨!

  开发祖国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让它为当今的社会经济服务

  今日的滇西就是《山海经》中的古昆仑地区,就是我们远古时代的中国所在地。那里有我国历史黎明时期的炎帝、黄帝及尧、舜、禹等人的事迹。他们生活和活动在古昆仑山上,死后也埋葬在那里,形成了非常丰富的炎黄文化……

  《史记·大宛列传》载:“太史公(即司马迁)曰:《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瑶池”为“醴泉瑶池”的省称,指今日点苍山顶的黄龙潭、黑龙潭及洗马潭等冰碛湖。 

  昆仑(山)及其山上的瑶池、悬圃为传说中的仙境,是自古以来令世人向往的地方,也是“我中华之第一山”。是一个兼有历史人文与生态旅游的胜地。 

  洱海(古称西海、昆仑渊)中的金梭岛,古时有冰夷居其上。“冰夷人面,乘两龙”。大禹或其之前时代的“冰夷移植为黄河的水神”,这是历史的神话化,也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而下关北六华里的阳平村的灵塔(又名蛇骨塔)为远古时代巫彭等六巫用“不死之药”救治“窦窳之尸”处。历史上曾赋予了它许多的远古神话。而位于今鹤庆县县城云鹤镇为中心的鹤庆坝子是《山海经》中的倭人之源处(见p383页附录:倭人之源)。今日日本民族与中国的哈尼族同源于《山海经》中的倭人。这对开展类似这方面的学术研讨、会展或科考旅游等便是极好的资源。 

  要进一步地对黄帝、炎帝、帝丹朱、帝舜、帝颛顼及帝禹等的冢墓地的探寻与确认,并在这些地方搞一些保护性设施或公园,供人们休闲旅游。对已探索出的一些历史遗迹,如宾川县乔甸乡的海稍水库处可建设“汤谷公园”。永平县城郊的富足山处可建一个“巴蛇公园”。丽江县龙蟠乡星明行政村驻地仁河村处可以建设“邓林公园”,该园中还可塑一夸父雕像,以昭显我国早期为科学献身的科学家夸父的形象等等都可以开发打造成旅游景点供人们休闲娱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