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方三年,便为天下无病可治,及行医三年,方知无药可用。” 孙思邈这句话非常经典,我们刚学中医的时候,会以为中医很多病都能治,办法、方子非常多。可是当一个病人正儿八经坐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就傻眼了。 中医之难,难在应用!
“我前两天看了一篇文章,治咳七法,每一个法里面有四五个方子。如同我们问路时,别人一下子告诉了我们十条不同的道路。但是这些都只是知识。当我要开一个方子的时候,除了知识,带来决策的是我的经验和我的思路。这个才是重要的。”深圳市名中医,从医34年的曹田梅老师如是说。
面对高热持续不下的病人,曹田梅老师是如何在临床上分析判断的呢?同样是高热症状,两位病人的诊断思路完全不同,我们特别节选出视频,与众多中医爱好者们一起交流分享。
我以前的老师说:“学中医很难,不是你下了功夫就能学好的,得要有悟性。” 我常常思索这个问题。为什么张锡纯带出来的学生最后都能悟的出来,成为大名医,而我们中医学院的很多学生,很难悟出来?为什么我在二十岁非常努力的时候,没有悟出来,后来我就悟出来了呢。其实还是方法的问题。
我以前没经验的时候,讲课语速非常快。我恨不得把我所有知道的,在有限的时间里都教给你。其实灌输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不是最好的方法,如果没有实践,根本掌握不了知识。方剂、中药、诊断、中医基础都学过,用的时候到底拿什么来用呢?最重要的是临床思维的训练。 所以,我一直有一个愿望,能不能用一些办法,把想学中医的人,带到这条路的入口处,然后你自己去走。只要你不停的在走,你总能走到比较远的地方,但是最关键引上路的这个路口,我要把你带到。
透过正安文化可一老师的《书法禅》课程,我得到一个很大的启示:他在我们最初学习书法时,让我们去用最好的纸和笔写字,与之前我们在报纸上练字完全不同。 做为初学者摆正心态很重要,从一开始你就把自己当做是明医,而不是初学者心态,随便丢一个方,先试试看,看老师怎么说,怎么讲解。 以后在课堂上你们每一个人每一次开的方都要记录在案。没有后悔,也不存在模拟练习,因为下一次坐在你面前的病人就是要让你解决问题的。在课堂上你一定要把自己的问题暴露出来。哪个方子没有背熟,或者是药物不清楚,模棱两可,我都会给你揪出来,毫不留情。如果在这里都是模模糊糊,将就凑合,以后就会害人。 学医不能有一点点的失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病人,你开的每一个方,第一安全,第二有效。这样才行。以后课堂上我也会选你们开的方子给病人用,如果病人觉得有效,你们应该也会很开心。
不把上课当演习,而是将每次课程看成实战,不容许学生们马虎大意,曹田梅老师的一番良苦用心只是为了用最严苛的要求,对学生负责,对病人负责,对中医负责。 《中医临床跟诊》课程,首期即将开课,如果您有志成为未来的名中医,相信曹田梅老师能成为您学医路上的重要指航灯。 |
|
来自: zhangshengli86 > 《发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