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毒为什么偏偏祸害你? | 女医谈女医(五)

 为什么73 2016-04-12


这是一个允贤手到擒拿治疗皮肤病的医案。更有意思的部分在我们的讨论中:


中医常常提到的、西医往往不承认的“火”,它到底是个什么鬼? 

“火”为什么只祸害你而不搭理其他人? 


先看医案。


第七案:火丹大发
中医对付皮肤病的治湿毒法


一位43岁的太太,膝下无子,老公纳一小妾。这也罢了,居然带着新宠外出游玩。正房太太又气又恨,两腿间火丹大发,高热,脉跳又急又快。有医生以忧愁郁结治疗,都无效果。


允贤询问得知,太太出嫁前就有火丹症,遇到劳碌的时候,生气、忧愁的时候,火丹必定复发,但不久会自行退出。只有这次,已经三个月了仍未有好转。


于是她采用对付湿毒的方法治疗。一贴防已饮服下,高热退了;再一贴服下,火丹也退去大半。随后用点刺方法在红点处放血,并继续服用防已饮,终于消去全部火丹。继续开出四物汤、二陈汤调理,半个月后大获全胜。


原文

一妇人年四十三岁。其夫因无子,娶一妾,带领出外。夫忧愤成疾,两腿火丹大发又加热甚,其脉大而极数。医者多以忧愁郁结治之,皆不获效。



某询其火丹之故,云:自为室女时得此症。每遇劳碌忧愤必发,不久而退,唯今三月不愈。


余意谓湿毒治之。先用防已饮一贴出《丹溪方》,其热速退,又服一贴,火丹亦退大半,又于火丹红点处刺出恶血,又服前药二帖,火丹全退。又用四物汤二陈汤 出《局方》加砂仁一钱、人参二钱、苍术二钱、香附一钱,又水二钟、姜三片空心服。调理半月而愈。


曹田梅大夫曾经收治过一位火丹病人。第一次发作他找了西医,用抗生素治疗,很快好了。


但病人一喝酒,丹毒就复发;一吃辣椒,又犯了,变成慢性丹毒,痛苦不堪。他打电话求助曹大夫。


“我说,先把白菜捣烂敷上!大白菜性寒败火。接着给他用药,病情很快控制。加上后续调理,这几年他再也没有发作了。“

 

中医认为丹毒是“火邪为患”。西医也用“丹毒”的名称,实际上来源于中医。西医认为丹毒是皮肤的一种阳性菌感染。


这点大家经常搞不明白,西医宣称为皮肤感染, 也找到了确凿证据——某种细菌,甚至可以让你通过显微镜清晰看到。中医认为是“火邪为患”,发病原因是“火”,这“火”到底是什么? 在哪里?看得到吗?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接下来的讨论就拓展得比较宽了。


西医说丹毒是细菌感染,没错!但是我们人体有免疫力,为什么你感染别人不感染?

可见西医最终还是没有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


再问一句:为什么免疫力下降了,就得“火”这个病,而不是别的病?免疫力下降有可能得各种病啊。

 

往往碰到有人生气的时候,你会劝导:你别着急上火啊!说明一生气就有'火'。你内有郁热,加上情绪特别不好的时候、你特别劳累的时候、你饮食不节乱吃辛辣刺激食物的时候,就是免疫力下降的时候,“火”就出来作怪。

 

通过这个病例我们应该明白,中医对这个病的认识有一套自己的可以合理解释的理论,火瘀于内导致火丹,而且这个“火”以前就有,或者生气郁而化火,或者生气又吃了助火的东西,再度爆发。

 

从发病的原因,到治疗,到预防,在这个病案中我们看到,中医绝不是像有些人说的,只是一个粗浅的学问,一个朴素的学问,简单、落伍、原始。中医的学问是非常高深的。经常见到西医学上一些新的进展,过一段时间就被否定了,但是中医的治疗办法,几千年来依然有效,能够“自圆其说”:饮食,能吃啥不能吃啥;吃哪些会加重病情……总结出一类规律,比如火邪致病的,吃了辣椒一定会引发。

 

中医就是这样在每个病的基础上,站在相当的高度,了解人体、掌握发病的根本规律。


清热下火与化湿补气


再回到允贤的治疗方法。

对付丹毒,中医的基本治法是清热解毒。慢性丹毒容易反复发作 ,后续要继续调理体内环境。允贤用了多种手段综合治疗。其中的防已饮在高热、丹毒退去前后,先后使用四帖。看看防已这味中药。


防已

味辛、苦,性寒。

功效祛风止痛,利水消肿。

主治风湿痹痛,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


允贤记载,使用的防已饮“出《丹溪方》”,明显是一个错误。前文中她曾把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归于丹溪,由此可见她当时能应用的医书资料还是比较有限的。目前流传下的的防已饮出自《圣济总录》,由防己、葶苈、赤茯苓、陈橘皮、玄参、黄芩、泽漆 、杏仁、猪苓、白术、大豆、桑根白皮等组成,主治妇人因经水断绝所致水病浮肿。显然与火丹发作病人不符。

 

防已之外,允贤又通过点刺方法排掉恶血,病人体温完全正常后,追加四物汤加二陈汤调养。


四物汤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妇科第一方”之美誉,是补血方剂之首。

由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四味药组成。

补血配活血,动静相伍,补调结合,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伤血。


二陈汤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由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组成。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是一个燥湿化痰的基础方。


四物汤补血养血,二陈汤化痰祛湿,允贤这个用法稍微有点不可理解。可惜允贤没有记载,我们也无法看到病人当时的舌脉,现在”以药测症“,分析允贤一定是看到病人有血虚痰凝的情况,人在发热大病之后必定是有一些虚的。她在二方基础上巧妙加裁。其中的苍术健脾化湿、人参补气,借助香附行气,砂仁化湿行气,温中和胃。


我们应该如何进补?


说到“补”,曹田梅大夫认为应该展开说说。

 

有相当一部分人一味认为:做了手术,生了大病,就该大补一场。这是没有了解中医的真谛,“补”也要看每个人具体是什么问题


允贤《女医杂言》医案中,有各种“补”:病后阴亏的,用大补阴丸;反复发作的丹毒,可能身体里有痰,或者血虚,就从祛痰除湿的方面治疗。

 

但是,有一个现象让我非常忧虑,大家学中医,若学的不对,盲目拿来用,其实在害中医”。听到阿胶是养血的,月经后都吃阿胶,“我最近接诊好几个病人,因为盲目吃阿胶,出现了很多问题,舌苔特别厚。”当一个人体内湿很重的时候,首先需要除湿,不需要吃阿胶。这是虚不受补的典型状态。

 

补得不对的情况还有一哄而上吃薏米祛湿。有的人吃后舌苔淡淡。薏米偏寒,中医讲的,任何药物、食物,你要考虑“我真的需要吗?每个人体质都不一样,对证即是补。

 

所以要是真的喜欢中医,还是要耐心下来,认认真真学习,不能一知半解。


“中医应该是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基本修养之一,也是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对自己各方面的帮助非常大,哪怕自己不开方,至少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身体,不胡闹不乱来。”



《女医谈女医》系列文章:

三年的咳嗽是如何治好的| 女医谈女医(之一)

非常好用的补中益气汤 | 女医谈女医(二)

保胎 中医绝对有优势 |  女医谈女医(三)

就让它烂掉吧 中医的煨脓生肌法 | 女医谈女医(四)



女医 曹田梅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导。正安文化学院特约教师。

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深圳市首届优秀中医专家。国医大师传承人才,博采众长,独有心得。

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治疗各类内科疑难杂症。


——  编辑:曦悦 ——

联合全球优秀中医
共筑互助交流平台


正安聚友会


微信ID:zanclub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