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疸危害大,名老中医有妙招摆平

 真心人8 2015-07-25

小编导读

黄疸是一种在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一般多发于新生儿与孕妇。这种病症会引起患者身体的多处不适,是一种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某些肝脏病、胆囊病和血液病经常会引发黄疸的症状。那么如何治疗黄疸?且看国家级名老中医李延怎么说。

黄疸是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同为黄疸,病因病机各不相同。黄疸一词始出《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曰:“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灵枢·论疾诊尺》曰:“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黄疸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后世医家对此也多有论述。西医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皆可参照本病论治。

一、病因病机

黄疸多由于感受外邪,或饮食不节所引起,受病脏腑主要是脾胃和肝胆,发病因素主要是从外感受,或自内而生之湿邪,分湿热和寒湿两种,致病机理主要为湿邪内阻中焦,阻遏气机,影响胆汁的正常循行,外溢肌肤而发黄疸。湿邪的致病特点是遇冷则凝,遇热则蒸。由于有夹热夹寒之不同,个体虚实之差异,因此病理表现也就不一样。

二、辨证论治

黄疸治疗因病因病机不同,治则也不同。朱丹溪说:“疸不必分五,皆有湿热。”湿热型黄疸清热利湿。这里要分清湿与热的关系,有热重于湿、湿重于热和湿热并重三种类型。

1.热重于湿

症见口渴喜饮,汗出,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方用栀子柏皮汤,清热兼以化湿。岳美中曾评价此方为主治“湿热之主方”。

2.湿重于热

症见汗出不畅,黏腻黏身,胸闷呕恶,大便溏,舌红苔腻外罩黄色,用茵陈五苓散,化湿兼以清热。

3.湿热并重

症见口渴不欲多饮,胸闷呕恶,大便溏黄,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治疗多用藿香、厚朴、柴胡、茵陈蒿、丹参、车前草、大黄等。

寒湿也可导致黄疸,其较湿热黄疸难治。湿热黄疸,身、目、小便黄色鲜艳,而寒湿黄疸颜色多晦暗。可用茵陈术附汤、茵陈四逆汤加减。辨别寒湿和湿热很重要,两者治法不同,如果误把寒湿当做湿热治疗,用大量苦寒药物,则脾阳更加受损,非但不能起到治疗作用,反而会加重病情。

黄疸亦可兼有表证,《金匮要略·黄疸病》曰:“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脉浮是外感表证的脉象,一般治疗黄疸多用利小便的方法祛除湿邪,但是如果有表证,就需改用汗法治疗。外感兼有里实治疗用茵陈蒿汤,如《伤寒杂病论》曰:“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黄疸里实,无外感症状改用大黄硝石汤。

饮酒过多也可导致黄疸,称为酒疸。盖因长期大量饮酒能产生湿热,湿热蕴里,心中烦热,可用栀子大黄汤加减治疗,但必须禁酒,方可痊愈。

黄疸失治误治可转变为黑疸,其表现为颜面黑中带黄,身黄,小便不利,腹胀,足心热,便溏,此为黄疸晚期,预后多不良。

三、验案举例

李某,45岁,200983日初诊。

该患者颜面、目睛、皮肤均黄如橘色,右上腹疼痛如针刺状,脘腹胀满,不能食油腻食物,常常感到恶心欲呕,四肢乏力,大便黏,小便颜色金黄。舌苔黄厚腻,脉弦滑带数。总胆红素3mg%

西医诊断:急性黄疸型肝炎。

中医诊断:黄疸。

辨证:湿热并重。

治则:清热通腑,利湿退黄,和胃降逆。

处方:藿香20g,厚朴20g,姜半夏20g,陈皮20g,栀子15g,柴胡15g,茵陈20g,薏苡仁10g,丹参15g,车前草15g,山楂15g,大黄10g20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药后诸症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

【按语】李延教授认为,治疗黄疸时一定要细致辨证,要分清湿热与寒湿,湿热本身又细分为三种,还要辨别缓急,另外黄疸日久可致血瘀,用药时要酌加活血药,如此多获得良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