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片段赏析:透过“望” 读“父亲”,小学语文,语文课堂,语文教学设计,语文论文,课堂实录

 长青欢欢马 2015-07-25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组课文的阅读专题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笔者执教该课,以下面的教学片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对革命先辈崇高品质的敬仰。
  〔教学片段〕
  师:课文中哪个词描写了“父亲”留给亲人的最后一个动作?想一想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做这个动作的?
  生1:“望了望”这个词描写了“父亲”留给亲人的最后一个动作。
  生2:“父亲”在说完“是的,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这番话的时候,做了“望了望”这个动作。
  (师生共同朗读“父亲”的这番话。)
  生3:是在“我”机智勇敢地抢在父亲前头说出我是父亲最大的孩子的情况下,父亲“望了望”我们。
  生4:父亲是在“我”的“多嘴”激怒了法官,法官怒气冲冲,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的情况下,“望了望”我们的。
  (朗读相关语句,读出法官的“怒”与“狠”。)
  生5:父亲是在我们即将被押下法庭的时候“望了望”我们的。
  生6:父亲是在与亲人见最后一面的最后时刻“望了望”我们的。
  师:同学们会联系上下文读书,真不错!让我们放眼整篇课文,进一步透过“望了望”这个动作,去仔细体会藏在父亲内心深处的那份深厚的情感。
  师:“望了望”这一动作背后,是一位深沉的父亲和丈夫。我们来讨论交流:透过这“望了望”,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父亲?
  生:我看到了一个慈爱的父亲,他不忍心丢下年幼的孩子。所以,忍不住“又望了望我们”。
  师:多么独具慧眼的见解啊!从这一点看,他还是一位什么样的父亲?
  生:他还是一位有责任心的父亲。他更不忍心把抚养三个孩子的重担压在妻子一个人的身上。
  师:你真是学习中的有心人,连李大钊有几个孩子都被你读出来了。不过根据表达的需要,作者李星华没有把她的家庭成员一一写出来,确切地说,李大钊有五个孩子,他被捕时其他三个孩子因不在场而幸免牢狱之灾,李大钊被害时大儿子葆华18岁,大女儿星华16岁。
  师:是啊,往后抚养三个幼子的重担就全落在妻子那单薄的肩头上了,这个比李大钊大5岁多的乡下女人质朴厚道,深明大义,长年默默地为他分担了不少苦累忧愁,献出了最深沉、最伟大的爱。眼下她将面临的艰辛就可想而知了……作为丈夫的李大钊怎么忍心把一切都丢给她一人扛呢?此时此刻,李大钊要传递的是——
  生:自责、愧疚、感激、深爱、牵挂、眷恋……
  师:让我们以朗读的方式,来为李大钊传递深藏在他内心的复杂感情。
  (学生训练有感情地朗读。)
  师:作为父亲与丈夫,李大钊是有责任感的,是深爱着他的家人的,他理当为自己的家庭挑起那份责任。可是,李大钊仅仅是一位父亲,一位丈夫吗?
  生:不是。
  师:他还是——
  生1:一名共产党员。
  生2:一名党的地下工作者。
  生3:一名领导北京地下党工作的革命者。
  师:说得不错!李大钊还是党的领导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从父亲对母亲说的话里读出来的。
  师:你很善于揣摩人物的语言。
  生:我知道。我是查阅资料知道的。
  师:勤查资料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好方法。
  师:作为一位革命者,作为党的领导人,李大钊最后这一望又望出了什么呢?(要求学生先把自己的理解写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师:现在请各小组推举的代表在班上发言。
  生:李大钊这最后一望,望出了一个革命者对亲人的嘱托。
  师:他想嘱托些什么呢?
  生:他想嘱托妻子教育好孩子,让他们长大后像他们的父亲一样为革命工作。
  师:他希望革命后继有人。
  生:这一望,还望出了一个革命前辈看到革命后继有人的那份自豪。
  师:说话是要讲依据的。能说说你的依据吗?
  生:在父亲的影响下,“我”变得勇敢机智,在凶神恶煞的法官面前,我敢于站出来掩护哥哥,抢着说自己是父亲最大的孩子。这说明“我”变得坚强起来了,革命后继有人了。
  师:革命的后代成长起来了。铁铮铮的事实,确实令人信服!其他同学还有要说的吗?
  生1:这一望,还望出了一个革命前辈看到革命后继有人的那份欣慰。
  生2:望出了一个革命前辈对革命后代所寄予的厚望。
  师:革命前辈对革命后代所寄予的厚望是什么呢?
  生1:是勇敢、是坚强。
  生2:是在敌人面前的沉着冷静,不慌不忙。
  生3:是沿着革命的道路走向胜利,去享受革命成功的快乐和幸福。
  师:本文作者李星华已经去世,如果李大钊和李星华在地下有知,他们一定会为遇到你们这样的知音而获得安慰。我要替他们谢谢你们!迎接红旗招展的崭新时代是李大钊梦寐以求的渴望,虽然他没能看到这一天,但是他坚信这一天必然到来。他相信他的后代们会迎来这一天,珍惜这一天。他这一望还有别的意思吗?
  生:他这一望,还望出了一个革命前辈对亲人的安慰和鼓励。
  师:很有见解,能说得更明白些吗?
  生:父亲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他觉得自己参加革命是正确的,哪怕为革命献身也是光荣的。他要安慰家人别为他难过,也要鼓励家人坚强地面对一切。
  师:多么深刻的理解,多么了不起的李大钊。他对自己选择革命的道路无怨无悔,他坚信革命一定会取得胜利,为了革命,哪怕献出宝贵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在绞刑架下,他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师生齐声慷慨激昂地读):“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将要得到光荣的胜利!”
  师:这深情的一望,还望出了什么?
  生1:这深情的一望,还望出了一个革命者坚定的革命信念。
  生2:这一望,还望出了一个革命者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生:望出了一个革命者忠于革命、舍家为国的——
  师:谁来帮帮他?(学生纷纷补充:气概、品质、情怀、高风亮节……)
  师:同学们的理解越来越有深度了。此时此刻,李大钊百感交集,将千言万语融入最后这“望了望”里面。他的女儿李星华用如此朴实自然的语言抒写了内心深处的那份最真挚的情感——对生身慈父、对一位德高望重的革命先驱者的深切怀念。好一个“望了望”,它因承载了一位父亲的深情和一位革命先驱者的高尚而显得深沉,甚至神秘,读来意味深长……
  〔教学反思〕
  本教学片段的成功之处可归结为以下三点:(1)深入研读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十六年前的回忆》以父亲和革命者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来写李大钊,体现他是慈祥的父亲,也是杰出的革命者。作为领袖人物他生命价值的体现应侧重于一个革命者的层面。因此,我把教学的重点指向引导学生体会一个革命者的高贵品质。(2)体现“双主”地位。就体现教师教的主导地位而言,我抓住聚焦李大钊情感的动作“望了望”这个点,从父亲与革命者两个层面设计了两个有层次的话题,由浅入深,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对话和探究,把学习的关注点辐射到整篇文章,甚至延伸到课外,收到牵一词而动全篇的效果。教学中,我密切关注学情,不失时机地点拨、引导、评价、小结,甚至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就体现学生学的主体地位而言,我尊重学生的个性,倾听他们的见解,欣赏他们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灵性,用包含赞美之意的语言激励他们。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鼓励学生互相帮助,营造集思广益的学习氛围,让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把问题探究得更加深入。(3)读、悟、写、说、诵结合。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写一写李大钊作为一个革命者,他最后的“望了望”有什么深刻含义。接着,让学生充分地说,深入了解李大钊,在学生入情入境,沉浸在对李大钊的敬仰与怀念中的时候,我让学生动情地诵读。整个课堂张合自如,进展有序。
  从教学效果看,本教学片段的不足之处是学生参与面还不够广。问题的根源在于一部分学生对李大钊的事迹知之甚少,他们不能完全听懂别人对李大钊的评价,无法做出积极的反应。虽然我课前布置了学生去了解李大钊的事迹,但疏于检查、督促、组织交流,致使部分缺乏自觉性的学生没有完成任务。看来,教学的每个环节都疏忽不得,尽管有的学习任务安排在课外,教师还须有必要的措施来落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