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夫妻不和大多源于与父母不和

 乖乖鱼1996 2015-07-26

    NLP导读:我们的夫妻关系像极了我们和母亲/父亲的关系,不和谐的夫妻关系的根源在于我们和母亲/父亲的关系。

  我们所经历的种种不和谐的夫妻关系(亲密关系)的根源在于我们和母亲/父亲的关系。作为女儿,主要是和母亲的关系。作为儿子,主要是和父亲的关系。一般来说,我们总是比较难以接受和自己相同性别的家长。

  每个孩子都非常恨自己的母亲/父亲,这是毫无例外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孩子不爱母亲/父亲(下文不考虑性别,都简称为她)。孩子仍然是非常爱她的。我们常常认为有爱就没有恨,事实上,爱和恨一直是并存的,它们是一体的两面。不可能只有爱/恨,而没有恨/爱。我们之所以没有意识到过多的对父母的恨,是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我们认为恨父母是大逆不道的,所以我们将这种恨深深地压抑到了无意识里。留在我们意识里的,是我们爱父母。压抑在无意识里的恨并没有消失,它还是在那里,只不过我们没有意识到而已。

  在选择伴侣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选择与自己母亲/父亲性格上最为接近的人。这是因为母亲/父亲对待我们的方式是我们对爱最初的记忆。所以潜意识中,我们会选择有这些相同特质的人作为我们的伴侣。尽管在恋爱过程中,可能会很甜蜜,但是真正生活在一起之后,我们内心会不断地把伴侣投射为自己的父母,我们会越来越多地在伴侣身上看到我们不能接受母亲/父亲的那部分特征。因而夫妻关系会出现很多困难的情境。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夫妻关系像极了我们和母亲/父亲的关系。

  我们可以做个实验,写下来你最不能接受母亲/父亲的地方,再写下来你最不能接受伴侣的地方,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地方非常相似。

 

  由于我们对于母亲/父亲的恨没有消失,只是被压抑了,它仍然在我们的头脑里。我们不能向母亲/父亲表达恨意,但是我们可以向伴侣表达。因为我们在和伴侣相处过程中,无意中把他们投射为我们的母亲/父亲。所以我们在和伴侣相处的时候,才会充满困难,一再地遭遇同样的问题。我们以为一切都是伴侣的错。所以有些人选择了离婚,但是离婚之后,即使再婚,可能仍然会遭遇同样的问题。这是因为尽管我们更换了伴侣,但是我们交流/沟通的行为模式没有改变,我们还是会重演以前的故事。所以,归根结底,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想要解决问题,还是得从自身做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