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成为你自己的圣人

 傅佩荣 2020-10-20

人有认知能力,认知可以展示“区分”与“避难”的作用,最终可以提升到“启明” 的层次,领悟“道”的真谛,成为老子笔下的启明者,又称为“圣人”。

这位圣人有一个特殊身份,即统治者,所以在《老子》书中,圣人是指悟道的统治者。简单说来,圣人即是道的化身。 

一般谈到“圣人”,我们总认为那是儒家对完美人格的描述,是凡人成为君子之后的至高向往目标。

出乎意料的是,古代经典中,使用“圣人”一词比例最高的却是道家的《老子》一书。《老子》全书八十一章,有二十四章出现“圣人”一词,还有十二章出现“圣人”的同义词,如“我、吾、有道者、善为道者”等。

“圣”字在《尚书‧洪范》的原始含义是“思曰睿”与“睿作圣”,亦即一个人善于深思,因而睿智到极点,以致无所不通晓。《老子》的“圣人”做为悟道的“启明者”,正合古义。

以下依次说明圣人的角色,他的修练方法以及具体的作为。

圣人是怎样的统治者?

道家主张“无为”与“顺其自然”,为何会出现圣人这个统治者?

在老子看来,人的社会,即使是小国寡民(第八十章),也同样会有“统治者”这样的角色,亦即老子所谓的“侯王、万乘之主、王公”等。但由于这些世俗的君王未能悟道,甚至背道而驰,以致百姓苦不堪言,造成天下大乱。

既然天下不可能没有统治者,老子便虚拟了一个“悟道的统治者”,以他为道的化身,为世间所有君王作示范。从这个角度来看,老子是个理想主义者,不但没有避世隐居,反而积极建构一个理想的社会。

圣人总是与“百姓”或“民”对照使用,因为能够面对百姓或民,并使治理与教化产生重大效果的人,当然非统治者莫属。这也是圣人做为统治者的最明显证据。

譬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五章)。

意即:天地没有任何偏爱,把万物当成刍狗,让它们自行荣枯;圣人没有任何偏爱,把百姓当成刍狗,让他们自行兴衰。

所谓“刍狗”,是以草扎成的狗,为古人祭祀时的用品;当用之时,备受重视;用过之后,随即丢弃。

这表示在依循自然规律时,完全超然,不必存有个人的好恶。

圣人是悟道者,具有完整而深远的智慧,所以在治理百姓时能有这样的表现,就像天地对待万物一般。所有的一切,其实都在“道”的安排之下,“道”才是唯一的统治者。

从“道”的角度看来,天地也是万物之一,而圣人也是百姓(人类)之一。差别在于:天地与万物已经处在“规定好的”位置,但圣人却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经由某种修练,再悟道而启明的。

那圣人是如何从一个凡人修炼悟道的呢?

圣人是怎样修炼的?

圣人的修炼方法,主要有三步:

第一步:“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第七十一章)

只要把缺点当作缺点,如此时时警惕,就不会有缺点了。

凡人最常见的缺点是什么?无法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十九章)。亦即凡人无法做到“表现单纯、保持朴实,减少私心、降低欲望”,所以修炼中要做到,时时警惕这些缺点。

第二步:“去甚、去奢、去泰”(第二十九章)

亦即去除极端,去除奢侈,去除过度。这“三去”显然是减法,要消除一切外加的东西。

老子清楚表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第四十八章)圣人是“为道者”而不是治学的人,所以要“为道日损”,减损到最高点,即是“无为”

但为何又说“无为而无不为”呢?

“无为”有两义,一是无所作为,二是无心而为。后者才是正解。如果真的无所作为,双手一摊,什么都不管,变成懒惰主义者,最后怎么可能会有“无不为”的结果?

至于无心而为,则全然不同。“心”是指刻意的目的,一个人做自己份内的事,该工作就工作,该休息就休息,没有任何刻意的目的,最后一切事情各就其位、顺势而行,不是和谐圆满吗?不就是“无不为”吗?

第三步:“致虚极,守静笃”(第十六章)

这一步老子谈到的修炼方法,是这三步中最具体的,即追求虚,要达到极点;守住静,要完全确实

关键即是“虚、静”二字。

何为“虚”?

老子说:“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第三章)意即:简化其心思,填饱其肚子;削弱其意志,强化其筋骨。让人身强体壮,但心思单纯、意志模糊。

“虚”即是单纯,有如小孩一片天真,没有任何成见,然后可以容纳一切。虚之后,能空能明,才有可能领悟道的真谛。

何为“静”?

动是有所求而行,自然比不上静之自安。静胜热(第四十五章),静为躁君(第二十六章),牝常以静胜牡(第六十一章)。静为归根(第十六章),清静为天下正(第四十五章),圣人好静则民自正(第五十七章)。静之后,能安也能观,由此可以看出道的运作方式

经过修练虚与静,圣人才可以进而“抱一为天下式”(第二十二章),这个“一”即是道,圣人持守之,以做为天下的准则。在具体表现时,则有“三宝”之说。

圣人应该表现出怎样的作为?

老子笔下的“我”是“圣人”的代名词。他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第六十七章)

“慈”是指母亲的爱

老子主张“道生万物”(第四十二章),所以道是万物的母亲。

圣人是道的化身,以慈母之心对待万物,尤其是对待自己的百姓。这种慈爱产生无比的勇气,所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第二十七章),疼爱人类与既存的一切。

“俭”是珍惜的心态

任何一物之存在,皆获得道的肯定与支持,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低估其价值,轻视或浪费之。

在今日,“垃圾变黄金”的例子举不胜举,其实天下无所谓垃圾,只有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功利角度看来,才有垃圾与黄金之别。

老子说“俭故能广”,意即只要节俭,则可推广物质使天下都够用。今日听来,特别有道理,因为世间的问题不在资源不足,而在分配不均。若能做到“俭”字,世间将更为和谐。

“不敢为天下先”代表谦虚自抑的态度

在任何场合都需觉知:没有谁是不可或缺的。所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不论如何意气风发、领袖群伦,若是少了老子所说的这份自觉,就根本无从品味人生的可贵。

如果忽略这三宝,却想在人间求取“勇敢、推扩、领先”,则注定失败与灭亡。

圣人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圣人没有任何执着,总是表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第二章,第十章,第五十一章),而这些正是道所展现的“玄德”(神奇的德)。

最简单的类比是:父母对于子女,能否做到“生养子女而不据为己有,作育子女而不仗恃己力,引导子女而不加以控制”?

同理,老师对于学生,领导对于部属,是否能做到呢?推而至于我们目前拥有的一切,又该如何?循着此一思路,不难领悟我们应该选择何种生活态度。

圣人是悟道的统治者,我们今天不必期许在政治上有这样的圣人,而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管理生活的圣人。

自知者明,自胜者强,自足者富,人生尚有何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