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3日(星期四)11:30:25,阴历六月初八,太阳到达黄经120°,斗指丙,进入大暑节气。
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季节,正值中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此时北方多高温闷热桑拿天,但时有大雨,南方雨水更多,沿海地区或有台风。 天气酷热难耐,可以寻些凉快的地方避暑,竹海、森林、深山、瀑布……「清风不我留,月亦无一言」,亲近自然,宿在山野间,感受宁静与凉意。 《历书》说:「大暑,斯时天气甚热于小暑,故名大暑。」大暑的热与小暑相比,更显得蒸郁,人的心情也容易郁郁不舒。就等着大雨时行,才有难得的清凉。 初候 腐草为萤 萤卵产在腐物败草之上,幼虫孵化后,就靠食取这些腐殖物作营养而成长。大暑时,萤火虫孵化而出,所以古人以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 二候 土润溽暑 「溽」是指土之气润蒸郁而成的湿,「暑」就是热的意思。 三候 大雨时行 前一候蒸腾的水汽降下来了,时常有大雨,天气变凉。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阳气达到鼎盛,天地之气将由阳转阴。此节气高温闷热,且多有暑雨湿气,易耗津伤阳,更要重视健运脾阳。 阳盛于外,不可贪凉 大暑时节,阳盛于外,身体腠理开泄,体表温度高,身体内部反而虚弱。阳气外散,内阳不足,特别是平素脾胃虚寒的人,更容易腹泻。晚上睡觉要用毛毯盖好脐、腿、足,日常饮食要多食生姜以温里,不可贪食冷饮。如果想吃冰镇的东西,可以冷藏姜汁撞奶,生姜大枣汤这类性温的甜点、汤水。 大暑切忌骤然冷水冲澡,不要使自己的体温迅速下降。要循序渐进,开散荣卫,防热闭气郁。时饮热茶,促进汗腺分泌,帮助身体散发热量,降低体温。 清热解毒,可食苦味 对于湿热、痰多的人来说,大暑养生重在「清」。大暑炎热,身体代谢旺盛,最适宜排热毒。平素阴虚、湿热、痰湿的人往往发热心烦,口渴起痘。这时候要多食苦味,苦瓜、苦菜、莴笋、油麦菜等。如果没有食欲,多以醋佐餐,能生津、开胃、行气,醋泡生姜、醋泡黑豆、白醋浸时蔬等等。 要多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养护脾胃。如山药、莲藕、绿豆、薏仁等。具体可参见 app「过日子」。 艾灸太白,养护脾阳 艾灸温阳,最适于养脾,可艾灸脾经太白穴。 如果能在脾经当令时(上午9点~11点)内艾灸,效果更好。脾性升清而胃性降浊,二者为气机升降的枢机,养脾之升要同时养胃之降,可配合艾灸胃经足三里穴,以健脾养胃,化湿理气。 材料: 芦根21克、扁豆21克、生薏米21克、炒薏米21克、茯苓11克、太子参9克,蜜枣2颗,猪排骨500克。 做法: 1. 猪排骨冷水入锅,煮沸后灼白沥干。 2. 砂锅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放入猪排骨,加入其他食材,武火煮沸后,文火煲两个小时。 3. 饮汤时调入适量盐到碗中,猪排骨蘸生抽。 功效: 芦根清肺热祛痰排脓,清胃热生津止呕;扁豆健脾和中,消暑化湿。最能预防暑湿吐泻,脾虚呕逆;生薏仁健脾渗湿,清热排脓,炒薏仁能理气解郁;太子参益气健脾,生津润肺。脾虚体倦,食欲不振都格外适合;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蜜枣甘甜又补血,加上滋阴补肾的猪排骨,既祛湿健胃,又解暑,最适宜大暑节气饮用。 贴士: 清真者可用鸭肉取代猪排骨;素食者可用冻豆腐取代猪排骨。 原料: 苦瓜、紫薯、蜂蜜。 做法: 1. 紫薯去皮切小块,苦瓜洗净。 2. 紫薯块放保鲜袋里,洒入一点儿水,高火微波炉转3分钟;微波炉转熟的紫薯块用勺子按碎; 然后淋入蜂蜜,搅拌均匀成泥。 3. 苦瓜洗净去两头,中间切两段,去瓤。 4. 水烧开,焯一下苦瓜。焯好的苦瓜用凉水冲凉。 5. 往苦瓜里填满紫薯泥,压紧实。 6. 切片装盘即可。 苦瓜又叫凉瓜。大暑时期吃苦瓜,自然凉风有习。《随息居饮食谱》说苦瓜:「涤热,明目,清心。可酱可腌,鲜时烧肉,先瀹去苦味,虽盛夏而肉汁能凝,中寒者勿食。熟则色赤,味甘性平,养血滋肝,润脾补肾。」 苦瓜榨汁饮用大概是最自虐的吃法,凉拌苦瓜、清炒苦瓜、苦瓜炒蛋、苦瓜酿肉就平常得多了。汪曾祺说有一盘炒苦瓜,加青辣椒、豆豉,少放点猪肉,湖南人可以吃三碗饭。湖南暑气重,喜欢吃苦瓜的人大概不少。 - 还有更多精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