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作文,在万众瞩目中步履蹒跚&

 sanmin 2015-07-30
        高考作文,在万众瞩目中步履蹒跚              余党绪

 

在很久以前的一篇文章中,我这样评价我们的作文教学: 

写作教育刻意回避现实的社会与人生,热衷于抽象概念与虚假命题的讨论,专注于写作技术与修辞技术的训练,结果把作文搞成了凌空蹈虚的道德口号、大而不当的人生讨论、抽象虚无的哲学玄想以及矫揉造作的造势煽情。

 

看看今年的作文命题,面对网络上鼎沸的吐槽声和嘲弄声,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不得不说,我们在进步,尽管依然有缺憾,依然步履蹒跚,依然超负荷前行。但我坚信,教育的进步,就在于这一点一滴的改良,一步一步方能脚踏实地。那种凌空蹈虚的狂舞和大而无当的跃进,只会带来“进一步,退两步”的恶果。教育领域里的“哥白尼式革命”,灾难往往是滞后的,或许在数十年之后,我们才发现,当初我们得意洋洋播下的“龙种”,不过是一些令人恶心的“跳蚤”而已。

     患了教育焦虑症的人们,也请稍稍放缓您的脚步,等一等我们这些命题专家和我们这些教书先生,让我们有足够的尊严,保持优雅的姿态,一点一滴地改良和推进我们的语文教育。

请您心平气和地听听我的看法—— 

矫揉造作的造势煽情终于退场了,这让我舒了一口气

世人为文,最高境界是声情并茂;最让人恶心的,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为文而造情。情感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但也是最危险的东西,它容易伪装与包装,容易煽动与鼓动,容易沉溺和蛊惑。在人类历史上,不乏个人或者整个民族被邪恶的感情所鼓动而陷入迷狂和疯癫的记录。伪装的、缺乏道德和理性基础的情感,往往具有极大的破坏力。情感贵在一个“真”字,但恰恰在这个“真”字上,我们常常无从判断,无所适从。批阅学生作文,我们不太吝惜“感情真挚”这样的评语,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因为我们缺的,就是那双洞穿感情真伪的“慧眼”。同样,作文命题,若要在感情上做文章,必须慎而又慎,要创造真情流露的氛围,让学生能够自然而然的表情达意。否则,考生就只能造势煽情了,只能“伪抒情”了。这不是很可怕吗?从某种角度看,虚伪的情感比冷漠更可怕。

 但是,高考写作,考生缺的恰恰就是这样一个自然表达的氛围和环境。

“抒情”几乎是安徽卷的标识。2008年,他们“带着感动出发”;2012年,他们“提篮春光看妈妈”。无论是“感动”,还是对“母爱”的礼赞,立意都无可厚非。但不要忘了,情感是私人化的、隐秘的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验与理解,而且也很难说有好坏是非之分。一旦将其纳入公共考察的高考,要按照固定的标准来评判分数,复杂性就来了。就以“母爱”为例,人皆有其母,但未必人人都体会过“母爱”。对于孤儿、弃儿这样的人,这样的题目或许太残酷了。前不久有个新闻,说某地有个被遗弃的孩子,被人收养后上了美国名校,回来寻找生母,竟然一下子来了好几位女士,自称是她的生母。我不知道这个孩子该怎样理解“母爱”,至少她的理解会与众不同吧?倘若这个“弃儿”写“提篮春光看妈妈”,她究竟该怎样着笔呢?她若真实地表达了对“母爱”的另类理解,会否被考官们判为感情不健康呢?

至少,这样的题目对她来说是不公平的。

其实,母爱对于孩子,就像阳光、雨露和水,自然而然,身在其中而不自知,天天沐浴而不觉察。正是在这样的水乳交融中,才形成了自然的母子之爱。如今,在一个高考考场上,让几十万考生集中“火力”地抒发对母亲的感恩,并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取进入高校的资格,这让我产生了很多不太友好的联想。某校将几百个家长召集到学校大操场,让学生为父母洗脚,行跪拜礼,我不知道那些家长能否泰然自若地领受这样的大礼?这也让我联想到了鲁迅先生那篇著名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抹煞了‘爱’,一味说‘恩’,又因此责望报偿,那便不但败坏了父子间的道德,而且也大反于做父母的真情,播下乖剌的种子。”这种表演式的感恩教育,恐怕正好亵渎了无私的“母爱”。孩子或许会误解:父母养育我,劳心劳力,好像就是为了得到加倍的感恩和报答,而不是出于对子女的无私的爱。

 这样的作文,无非鼓励学生为文而造情,甚至为文而造假。当年为了写“战胜脆弱”,就有学生编造父母患癌的谎言。不恰当的追求崇高,必然陷考生于不义的境地。当我们谴责考生们撒谎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该反思我们的命题,这不是逼良为娼么?

退一步讲,即便学生表达的感情是“真”的,也未必一定是健康的、理性的、合乎道德的,应该推崇和奖励的。不得不承认,这世界上有许多自私自利的爱,尤其是父母之爱,有的甚至是相当盲目和狭隘的。教育,就是要引导人们认识这本能感情的局限,而将狭隘的爱转化为大爱、博爱。正如孟夫子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不是说情感不重要,而是说情感不适合考试,不适合标准答案,不适合僵硬切割。能够通过考试来检测的,主要是一些公共知识与公共逻辑。

因此,抒情类作文,命题要慎之又慎。

理解了这这一点,我们就要高度评价今年的命题了。今年有两个题目与亲情相关。一个是全国卷(一),另一个是重庆卷。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全国卷一)

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请公交司机等一等他妈妈。过了一分钟,孩子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开始埋怨,说母子俩耽误了大家时间。这时,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沉默了。(重庆卷)

   这两个题目让人眼睛一亮。它不是局限在私人情感的层面讨论亲情,它的价值,恰恰在于它将私人的亲情置于公共的社会领域,引导考生重新审视“私情”与“公理”的关系。女儿举报父亲,在传统观念看来是大逆不道的,所谓“子为父隐,父为子隐”是也。传统社会将孝道作为国家治理的手段,在家做孝子,出门做忠臣,忠孝要两全。“以孝治天下”,必然要父子相隐。“隐”与国家法律是天然冲突的,即使在古代也受到了诸多挑战。《史记》记载有石奢的故事,石奢父亲杀人犯法,使石奢陷入了忠孝不能两全、情法不能兼顾的境地。他先放走父亲以尽孝心,再拔剑自刎来表白忠心。用自己的性命来实践“父子相隐”,足见私人情感与国家法令之间的紧张程度。

在现代法治社会,这个观念受到了强烈冲击。法治社会,意味着公民们首先要服从国家法令,遵循社会的公共规则。命题者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命题上做了精心的设计。小陈是在父亲“屡劝不改”、“陈迫无奈”的情况下,“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举报父亲的,而且她的举报也讲究方式,是通过“微博私信”举报的,保护父亲的名誉和脸面。换句话说,这女生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借助公权力的干预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这自然与传统意义上的孝道相违背,也与现代人所极端厌恶的忤逆与叛卖不同。还有人说小陈是大义灭亲,其实也谈不上“灭”,只是“兵谏”而已。这样的行为有人质疑,有人赞叹,并不奇怪。事实上,无论是赞叹还是质疑,都是有道理的,因为行为本身就具有复杂的内涵,很难用道德高调“一言以蔽之”。命题者大概也希望看到各种观点,真是大费心机,匠心独运,值得赞扬。

第二个材料,表面看是乘客们缺乏人情味,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一开始小男孩请求司机等待一分钟,大家并无怨言;过了一分钟,其母还未上车,大家才开始抱怨;而当乘客们发现这位母亲“腿有残疾”后,又“都沉默了”。可见,乘客们也有爱心,有同情心,有自责、自省之心。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那些乘客中的一员,谁也不该受到无端的责备。残疾人应该得到尊重和优待,乘客们也尽到了道义上的责任,大家都没错,但却都感到别扭。我们可以责怪乘客们太性急,一分钟也耐不住。但谁能说这一分钟对他们来说就是不宝贵的呢?根源在于,个体的特殊需求与公众的一般利益之间,在这里产生了冲突。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责备残疾人耽误了大家的时间,或者谴责乘客们不讲公德,都是不公正的。在这里,粗暴的道德审判毫无意义。可贵的是,命题人显然并不指望考生做出简单的结论,居高临下的指责人们自私、无情与冷漠。这里没有什么对错,需要的只是互相理解与宽容,互相帮助和支持。命题人看重的,就是这样一个思考的过程。

这两则材料的设置,稍有不慎,就会成为一边倒的煽情,在情感的宣泄中迷失了自我的思考与理性的判断。但命题者通过精心的语词暗示,将写作指向了对“情”与“理”的思考。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中国人重情,在乎人际与人伦关系;但在现代社会,在公共领域,我们需要更多的理性与法治,需要公共的逻辑。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这一点更是弥足珍贵。

矫揉造作的造势煽情终于退场了,这让我松了一口气。在我看来,这两个题目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凌空蹈虚的道德口号与抽象虚无的哲学玄想,终于开始收敛了

传统写作是代圣人立言,最典型的八股文,阐发“四书五经”的经义,其主题都是既有的权威论断,都是不可更改的真理,写作不过是用文字重演一遍圣人的思路罢了。这种凌空蹈虚的道德口号与抽象虚无的哲学玄想,曾经非常盛行。我曾经将这些命题称之为“菜根谭式作文”。这种命题引导学生谈论一些为人处世的大道理,命题总是离不开名与利,进与退,功与过,执迷与顿悟,拿得起与放得下,想得开与看得透……而学生写的,也大都像《菜根谭》,像《增广贤文》,像《呻吟语》。这样的文章大都会否定人的现实欲望,向往隐士们的逃遁与逍遥;否定功名利禄,肯定淡泊与闲散;要看破红尘,否定人生进取;肯定云淡风轻,否定风起云涌。说到底,都是《增广贤文》《菜根谭》之类读物所宣讲的那些孔孟式、老庄式、禅悟式的道理。你去看看,都是好道理,都是大道理,都是人精儿们的处世经验,都是得道高僧们的生命体验,都是宦海沉浮吏道纯熟的官宦人家的心得体会。但是,当这些话从成千上万个年轻人的嘴巴里,齐刷刷说出来的时候,你总觉得有些不大对头。18岁的人,已经这么老道了?已经如此圆滑了?已经这般娴熟了?真是如此?似乎又不是。他们还没真正进入社会,怎么能体验到进与退的酸甜苦辣?比如,2005年的湖北题,不写这样玄乎玄妙的禅悟,那还能写什么呢?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人生也好,事业也罢,都是如此。根据以上文字作文。

对于内外、出入、进退、得失,成长中的年轻人究竟能有多少体验和感悟呢?他们能做的就是空谈。空谈很轻松,看起来也很高尚,很智慧,但无论对于现实的改进,还是对于他自己的心理建设,都毫无用处。

谈论道德与人生问题,最忌讳绝对化,忌讳简单的、非此即彼的善恶选择。人世间本来很复杂,谁也没有权利站在道德法庭上居高临下,审判别人。正如康德所说,道德即自由,道德最重要的就是心悦诚服的信念,就是自觉自愿的道德行为,任何被迫的道德行为都是对道德的反动。正如奴隶的美德一样,那样的美德是毫无意义的。表现在写作中,就应该给考生预设自由选择的空间,让他们在具体的认识冲突中做出明智的选择。

    可喜的是,从整体上看,凌空蹈虚的道德口号与抽象虚无的哲学玄想,终于开始收敛了。

不妨比较一下2012年北京卷与今年的全国卷(二)。两个题目很相似,但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20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敬礼,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敬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2012年北京卷)

像老计这样的劳模式人物,我相信所有人都和我一样,心里满是敬佩和尊重。但作为一个作文命题,它给考生留下的写作空间极为逼仄。对于老计,我们除了敬仰,还能有什么呢?这社会要是没有千百万个老计这样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连正常运转都会成问题,任何对老计的不恭,都会是一种亵渎。从写作的角度看,似乎除了讴歌和赞颂,别无他途。问题是,那么多考生在讴歌和赞颂的时候,真的理解了老计的精神和价值了?真的与老计产生了精神上的共鸣了?

相比之下,今年的全国卷(二),内容近似,但写作空间就大多了。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这三个人都了不起,他们职业不同,贡献不同,人生取向也不尽相同,都是响当当的“风采人物”。有人质疑,既然三个人都是“风采人物”,还有什么好“思考、权衡和选择”的呢?显然,说这话的人忽视了个体的选择权利。每一个成功者,每一个高尚者都让我敬仰,但我不一定愿意效仿。人的出生背景、文化教养、性格气质不同,人生观与价值观也有别,完全有权利依照自己的愿望选择偶像。承认每个个体的权利,这是时代的进步。不同于只能给“老计”歌功颂德,考生对三个风采人物的态度可能是不同的:他们都值得尊重,但我在三者中只选择其一,这就鲜明地体现了选择的多元化。

与此异曲同工的还有北京卷(一):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自选一位中华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 

 

这个题目可贵之处在于,为了避免生硬的说教和空洞的歌颂,命题人从写作形式上做了限定:虚拟与英雄人物生活一天。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空话与套话。你必须对所写人物有充分的了解,有一定的理解,比如你写岳飞,你就不能将其写的像林则徐。英雄不是高大全,英雄首先是个活生生的人,你要与他生活一天,就必须写出他的精气神。材料特别强调“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你不写出他们的喜怒哀乐,搞得像神一样,那算是“生活一天”吗?郁达夫在鲁迅去世后写到,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而一个有了英雄而不知道珍惜的民族,则让人绝望。应该承认,我们在英雄人物的宣传和表彰上,确实存在应该改进的地方,导致英某些英雄在青年心中是苍白的,甚至不食人间烟火的。这个题目,就是要考生写出具体可感、栩栩如生的英雄来。

这让我想到美国200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作文题:

想像你是某两个著名人物的后代,谁是你的父母呢?他们将什么样的素质传给了你?

 

   显然,这个命题希望将历史、人物、知识等因素聚合在一起。为什么要选择这两个人而不是那两个人做你的父母呢?因为他们身上有某种你渴望的品质,或者特点。这就不是空洞的歌颂所能承载的了。你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和理解。这就逼迫考生,逼迫他们放弃凌空蹈虚的道德口号与抽象虚无的哲学玄想。

    当然,要想彻底摆脱这千年痼疾,还需漫长的时日。不得不承认,即使是某些出彩的题目,也还散发着几分陈腐的酸味。

 

    最让人欣喜的是,批判性思维终于集体登场了 

今年的高考命题有一个鲜明的追求,那就是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品质,这其中以“批判性思维”最为耀眼。上述全国卷(二)就有浓厚的思辨色彩。倘若材料只提供一个风采人物,像“老计”那样,写作极有可能成为平面的、单向的从而也是表面的歌颂。一旦有了选择,有了比较,有了权衡,也就有了思辨的可能,就具备了“批判性思维”的基本因素。

 得益于孙绍振、吴格明等老学者和专家的呼吁,“批判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方面,上海、福建、广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今年广东卷、福建卷一如既往,走的依然是思辨“范儿”,四川卷、湖北卷也在靠拢。“批判性思维”终于集体登场了,这让人欣喜。领头羊还是上海,一直做着艰苦的探索与有益的积累,每年题目一出,都让人刮目相看,得到了众多同行的认可和欣赏。

从写作检测看,偏重知识性,必然导向材料、典故、史料的炫耀,上品是旁征博引,等而下之的就是掉书袋了;偏向价值演绎的写作,多半会陷入教条与主义,或高谈阔论,或深挖狠批,上纲上线。从思维方式入手改进写作教学,不仅在乎结论,在乎观点,更在乎得出结论的依据和过程,在乎那个思路展开的线路,在乎思路展开的逻辑。在阐释与分析的过程中,立场得以呈现,知识得以运用,掉书袋的作文,假大空的作文,或许能因此而减少。

比如上海卷2013年,说人们都在作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但似乎往往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存在。当然你可以去批评人的短视与狭隘,只顾眼前,只顾今天。这个思路恐怕是多数人的本能反应吧。但若换个角度看,哪个人不是处在这样的状态?人是理性的,当然要去做自己此时此刻认为最重要的事了。但从长远和大局看,很可能你做的并非最重要的。人的悲哀,正在于我们都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或者“事后诸葛亮”。既然人人如此,那么责骂有什么价值呢?对于人性的弱点,我们要警惕,但不能诅咒。“思辨”一下,这个命题其实反映了人和人类的局限性。庄子说,井蛙不可语于海。对于井蛙来说,如何舒适地呆在井里当然是最重要的事儿,此时此刻,它能想到的世界上最美好的状态,就是呆在井里。有一天它到了海边,它才会像庄子笔下的那个河伯一样,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与浅薄。问题是,当它呆在丼里的时候,它无论怎样都意识不到大海的存在。这当然是人类的悲哀,但事实确实如此。这是一个典型的思辨型命题,足以考察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素养。

今年的上海卷依然独树一帜: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这个题目出现了三个关键词:硬、软、和谐的自我。这是个隐喻性命题,立意的关键,就是要赋予“软”“硬”以明晰的精神内涵。这一组矛盾对举的概念,给了考生很大的想象空间,比如理性与感性、道德与情感、原则性与灵活性,等等。但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一分为二,更不是和稀泥,因为它最终要统一在“和谐的自我”之上,这才是命题的题旨所归。我们的学生大都学会了那种“不硬不行,太硬了也不行”“不软不行,太软了也不行”的“伪辩证法”,但这种公式化的分析,解决不了“软”与“硬”的矛盾。什么是“和谐的自我”?和谐并不是没有矛盾,“和谐的自我”也不是消弭了“软”与“硬”的对抗。软与硬,并不是一个简答的比例问题,分寸问题,关键在于人的掌控,关键在于人的自我调节。

我国的高考命题走过了一个曲折的演化过程。从话题范围看,早前主要是政治与道德话题,政治与道德是刚性的,原则性强,自主发挥的余地与空间极为有限;现在逐渐转向人生与文化话题,写作的天地越来越广,表达的自由度也越来越大。从写作导向看,先前注重间架结构修辞文采,现在则越来越关注思维品质,注重考察逻辑分析与展开、论证与思辨、证明与证伪的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的素养,培养他们理性、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今年的浙江卷,就是对一个颇为流行的旧观念的重新思辨: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则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格有可能是背离的。

 

思辨意味着打破迷信,对“文如其人”的重新理解,正是“批判性思维”的功效。在世俗的生活中,在文化的浪潮中,我们常常被各种现象、口号、教诲、思潮蒙蔽了双眼,被利益所支配,被情感甚至情绪所左右,让我们变得肤浅、偏狭、固执和盲目。我们的生活中不乏模棱两可的圣哲之言,不乏看起来很智慧的滑头。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俗话又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俗话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你让学生写“细节决定成败”,学生洋洋洒洒,将细节的决定性作用讲得头头是道;你让他写“大局决定成败”,他同样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让你相信大局确实重要。到底是细节决定成败,还是大局决定成败?鲜有人去追问,去质疑。如此人云亦云,进入了社会怎能不随波逐流?思维惯性是很可怕的,它极大的钝化了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文如其人,无论是从事实上,还是在逻辑上,都是不完全成立的,但它却在生活中左右了很多人的思想。拨云见日,拨乱反正,这正是“批判性思维”的价值之所在。

    

重大考试,几个败笔也是那么刺眼

今年的命题,也有几个败笔,因了高考的特殊意义,这些败笔显得那么耀眼。

在命题上每有创意的江苏卷,今年是遭遇了滑铁卢,他们的题目太大了,太空了,太无从下手了:

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让一个18岁的人谈智慧,显然超越了他们的人生经验和社会体验。而且,将智慧说成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对智慧也是一种简单化和矮化。智慧是什么?它是一个人面对社会与人生时所显现出来的一切知识、能力与境界的总和,这个概念恐怕哲学家也说不清。这不是为难考生吗?估计多数学生也只能将“经验”当做智慧,将“能力”当做智慧了。

与江苏卷的大而化之相比,安徽卷太复杂了。

 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领略科技的魅力,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众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活动期间,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显微镜,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

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到底要说什么呢?有些莫名其妙。高考命题一定要语言凝练,内涵清晰,方能给考生以明确的导引。这样云里雾里的话,估计考生们要大费周折了。

    还有个“励志型”的命题也太鸡汤了。鸡汤是个不错的东西,但在这么重大的考场上让几十万人喝这样的鸡汤,也会让很多人倒胃口。这就是湖南卷: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憩息场所。飞禽、走兽们经常讲它们旅行的见闻。大树听了,请飞禽带自己去旅行,飞禽说大树没有翅膀,拒绝了;请走兽帮助,走兽说大树没有腿,也拒绝了。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中包着种子。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地。

    

     高考作文命题,可以看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未来人才的心灵期待和精神描画。

 高考作文,在步履蹒跚地前行。虽然步履蹒跚,它毕竟在进步。让我们给它以更多的宽容与期待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