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山水画色彩简述/黄公望 《写山水决》

 GOGOTOO 2015-08-02

 色彩简述

    传统山水画的设色注意物象的固有色,即“随类赋彩”,不大理会光线的变化,常常凭主观意向设色,也不顾及对象所处的时间与地点产生的光源色、环境色。设色要求以色不碍墨,墨不碍色,色墨相互辉映为好。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设色方法:

    1.水墨山水

    有时在墨中调入极淡藤黄或花青或赭石,略使墨色偏暖或偏冷。

    2.水墨淡彩

    水墨为主,画好后稍着淡色。

  3.浅绛山水

  墨稿画好后,以赭石为主调,加染淡汁绿、墨绿、花青等透明色。

  4.小青绿山水

  在浅绛或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施石青、石绿、朱砂、朱磲等矿物质颜色。

  5、大青绿山水

  以色为主,(主基调大都为石青、或石绿色)勾勒成形后少用皱或不用皱法,清、沈宗骞说“用青绿者三四分是墨,六七分是色。淡青绿者六七分墨,二三分色。”(另:大青绿中另分一类为金碧山水,其体格与大青绿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成形后用泥金勾皱外轮廓及形体紧要处,树叶树声都可以泥金相勾,这也就是古人的勾金法。)

    注意事项:(1)淡设色可以一次完成,也可将不同色分几次完成(待上一层色干后再渲染其他色)。(2)一般情况下植物性颜料(如花青、汁绿等透明色)和矿物质颜料(如石青、石绿等覆盖力强的颜料),不可调合使用,以免影响色泽的纯和明亮。(3)使用矿物质颜料,一般应先打底色,再饱矿物质颜色。还可根据画面需要罩透明状颜色(具体方法请注意彩色图例),矿物质颜料一定要薄施,不可厚抹,如要厚色可多施几层。同类矿物质颜色有深浅之分(如石绿分头绿、二、三、四绿,头绿最深,四绿最浅)。底色的浓淡深浅直接关系矿物质色的施用,底色重,矿物质色可相应地重。(一、石绿底色可设赭石、汁绿、花青等。二、石青底色可为赭石、汁绿、花青、石绿、朱砂等。三、朱砂、朱磦底色为赭石洋红等。)(4)设色一定要有主调,或青或绿或红或赭都要在设色前想好。

 

[转载]色彩简述      [转载]色彩简述 

小青绿1                                 小青绿2

[转载]色彩简述    [转载]色彩简述 
    大青绿1                        大青绿2                       

[转载]色彩简述      [转载]色彩简述  
   水墨淡彩1                 水墨淡彩2
[转载]色彩简述     [转载]色彩简述
  水墨山水                  浅绛山水 

《写山水诀》(元)黄公望 
  ◆黄公望画论:写山水诀
  近代作画多董源、李成二家笔法,树石各不相似,学者当尽心焉。
  树要四面俱有干与枝,盖取其园润。
  树要有身分,画家谓之纽子,要折搭得中,树身各要有发生。
  树要偃仰稀密相同。有叶树枝软,面后皆有仰枝。
  画石之法,先从淡墨起,可改可救,渐用浓墨者为上。
  石无十步真,石看三面,须方多园少。
  董源坡脚下多有碎石,乃画建康山势。董石谓之麻皮皴,坡脚先向笔画边皴起,然后用淡墨破其深凹处,着色不离乎此。石着色要重。
  董源小山石谓之矾头。山中有云气,此皆金陵山景。皴法要渗软,下有沙地,用淡墨扫,屈曲为之,再用淡墨破。
  山论三远,从下相连不断,谓之平远;从近隔开相对,谓之阔远;从山外远景,谓之高远。
  山水中用笔法,谓之筋骨相连;有笔有墨之分,用描处糊突其法,谓之有墨;水笔不动描法,谓之有笔。此画家紧要处,山石树林皆用此。
  大概树要填空,小树大树一偃一仰,向背浓淡,各不相犯,繁处间疏处,须要得中。若画得纯熟,自然笔法出现。
  画石之妙,用藤黄水浸入墨笔,自然润色,不可用多,多则要滞笔,间用螺青入墨亦妙。吴妆容易入眼,使墨士气。
  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记之,分外有发生之意。登楼望空阔之处气韵,看云采即是山头景物。李成、郭熙皆用此法。郭熙画石如云。古人云“天开图画者”是也。
  山水中唯水口最难画。
  远山无湾,远人无目。
  水出高源,自上而下,切不可断 ,要取活流之源。
  山头要折搭转换,山脈皆顺,此活法也。
  众峰如相揖逊,万树相从,如大军领卒,森然有不可犯之色,此写真山之形也。
  山坡中可以置屋舍,水中可置小艇,从此有生气。山腰用云气,见得山势高不可测。
  画石之法,最要形象不恶,石有三面,或在上,在左侧,皆可为面,临笔之际,殆要取用。
  画一窠一石,当逸墨撇脱,有士人家风;才多便入画工之流矣。
  或画山水一幅,先立题目,然后着笔;若无题目,便不成画。更要记春夏秋冬景色:春则万物发生,夏则树木繁冗,秋则万象肃杀,冬则烟云黯淡,天色模糊。能画此者,为上矣。
  李成画坡脚,须要数层,取其湿厚。米元章论李光丞后代有儿孙昌盛,果出为官者最多,画亦有风水存焉。
  松树不见根,喻君子在野;杂树喻小人峥嵘之意。
  夏山欲雨,要带水笔。册上有石,小块堆在上,谓之矾头。用水笔浑开,加淡螺青,又是一般秀润。画不过意思而已。
  冬景借地为雪,要薄粉晕山头。
  山水之法,在乎随机应变,先记皴法,不杂布置,远近相映,大概与写字一般,以熟为妙。纸上难画,绢上矾了好着笔,好用颜色,易入眼。先命题目,此之为上品。胸次宽阔,布景自然,合古人意趣,画法尽矣。
  好绢用水喷湿,石上捶眼匾,然上帧子。矾法:春秋胶矾停, 夏日胶多矾少,冬天矾多胶少。
  着色,螺青拂石上,藤黄入墨画树,甚色润好看。
  作画只是个理字最紧要。吴融诗云:“良工善得丹青理。”
  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分出畦径远近,故在生纸上,有许多滋润处。李成惜墨如金也。
  作画大要,去邪、甜、俗、赖四字。
  山水之作,昉自汉唐,古笔遗墨,不复多见。米南宫评品称董北苑无半点李成、范宽俗气,一片江南景也。厥后僧巨然、陆道士皆宗其法,陆笔罕见,然笔往往有之,亦有逼于董者。其有学于然者曰:“江贯道用墨轻淡匀洁,林木树叶,排列珠琲,宋人亦珍之,视然则大有迳庭矣。”作山水者,必以董为师法,如吟诗之学杜也。
  ◆元□黄公望 《寫山水訣》
  1.近代作畫。多宗董源李成二家。筆法樹石。各不相似。學者當盡心焉。
  2.樹要四面倶有幹與枝。蓋取其圓潤。
  3.樹要有身分、畫家謂之紐子。要折搭得中。樹身各要有發生。
  4.樹要偃仰稀密相間。有葉樹枝軟。面後皆有仰枝。
  5.畫石之法。先從淡墨起。可改可救。漸用濃墨者爲上。
  6.石無十歩眞。石看三面。用方圓之法。須方多圓少。
  7.董源坡脚下多有碎石。乃畫建康山勢。董石謂之麻皮皴。坡脚先向筆畫邊皴起。然後用淡墨破其深凹處。著色不離乎此。石著色要重。
  8.董源小山石。謂之礬頭。山中有雲氣。此皆金陵山景。皴法要滲軟。下有沙地。用淡墨掃。屈曲爲之。再用淡墨破。
  9.山論三遠。從下相連不斷。謂之平遠。從近隔開相對。謂之闊遠。從山外遠景。謂之高遠。
  10.山水中用筆法。謂之筋骨相連。有筆有墨之分。用描處糊突其筆。謂之有墨。水筆不動描法。謂之有筆。此畫家緊要處。山石樹木皆用此。
  11.大概樹要填空。(去聲)小樹大樹。一偃一仰。向背濃淡。各不可相犯。繁處間疏處。須要得中。若畫得純熟。自然筆法出現。
  12.畫石之妙。用藤黄水浸入墨筆。自然潤色。不可用多。多則要滞筆。間用螺靑入墨亦妙。呉妝容易入眼。便墨士氣。
  13.皮袋中置描筆在内。或於好景處。見樹有怪異。便當模寫記之。分外有發生之意。登樓望空闊處氣韻。看雲采。即是山頭景物。李成郭煕。皆用此法。郭煕畫石如雲。古人云。天開園畫者是也。
  14.山水中惟水口最難畫。
  15.遠水無痕。遠人無目。
  16.水出高源。自上而下。切不可斷脈。要取活流之源。
  17.山頭要折搭轉換。山脈皆順。此活法也。衆峯如相揖遜。萬樹相從。如大軍領卒。森然有不可犯之色。此寫眞山之形也。
  18.山坡中可以置屋舎。水中可置小艇。從此有生氣。山腰用雲氣。見得山勢高不可測。
  19.畫石之法。最要形象不悪。石有三面。或在上。在左側。皆可爲面。臨筆之際。殆要取用。
  20.山下有水潭謂之瀬。畫此甚存生意。四邉用樹簇之。
  21.画一窠一石。當逸墨撇脱。有士人家風。纔多便入畫工之流矣。
  22.或畫山水一幅。先立題目。然後著筆。若無題目。便不成畫。更要記春夏秋冬景色。春則萬物發生。夏則樹木繁冗。秋則萬象粛殺。冬則煙雲黯淡。天色模糊。能畫此者爲上矣。
  23.李成畫坡脚。須要數層。取其濕厚。米元章論李光丞有後代兒孫昌盛。果出爲官者最多。畫亦有風水存焉。
  24.松樹不見根。喩君子在野。雑樹喩小人崢嶸之意。
  25.夏山欲雨。要帶水筆。山上有石。小塊堆其上。謂之礬頭。用水筆暈開。加淡螺靑。又是一般秀潤。畫不過意思而已。
  26.冬景借地爲雪。要薄粉暈山頭。
  27.山水之法。在乎臨機應變。先記皴法。不雜布置。遠近相映。大概與寫字一般。以熟爲妙。紙上難畫。絹上礬了好著筆。好用顔色。易入眼。先命題目。此謂之上品。古人作畫。胸次寛闊。布景自然合古人意趣。畫法盡矣。
  28.好絹用水噴濕。石上槌眼匾。然後上幀子。礬法春秋膠礬停。夏日膠多礬少。冬天礬多膠少。
  29.著色螺靑拂石上。藤黄入墨。畫樹甚色潤好看。
  30.作畫只是箇理字最緊要。呉融詩云。良工善得丹靑理。
  31.作畫用墨最難。但先用淡墨積。至可觀處。然後用焦墨濃墨。分出畦徑遠近。故在生紙上有許多滋潤處。李成惜墨如金是也。
  32.作畫大要。去邪甜俗頼四箇字。  


 

1.近代作画。多宗董源李成二家。笔法树石。各不相似。学者当尽心 焉。
2.树要四面倶有干与枝。盖取其圆润。
3.树要有身分、画家谓之纽子。要折搭得中。树身各要有发生。
4.树要偃仰稀密相间。有叶树枝软。面后皆有仰枝。
5.画石之法。先从淡墨起。可改可救。渐用浓墨者为上。
6.石无十步真。石看三面。用方圆之法。须方多圆少。
7.董源坡脚下多有碎石。乃画建康山势。董石谓之麻皮皴。坡脚先向笔 画边皴起。然后用淡墨破其深凹处。着色不离乎此。石着色要重。
8.董源小山石。谓之矾头。山中有云气。此皆金陵山景。皴法要渗软。 下有沙地。用淡墨扫。屈曲为之。再用淡墨破。
9.山论三远。从下相连不断。谓之平远。从近隔开相对。谓之阔远。从 山外远景。谓之高远。
10.山水中用笔法。谓之筋骨相连。有笔有墨之分。用描处糊突其笔。谓 之有墨。水笔不动描法。谓之有笔。此画家紧要处。山石树木皆用 此。

 

黄公望 《九峰雪霁图》


11.大概树要填空。(去声)小树大树。一偃一仰。向背浓淡。各不可相 犯。繁处间疏处。须要得中。若画得纯熟。自然笔法出现。
12.画石之妙。用藤黄水浸入墨笔。自然润色。不可用多。多则要滞笔。 间用螺靑入墨亦妙。呉妆容易入眼。便墨士气。
13.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记之。分外 有发生之意。登楼望空阔处气韵。看云采。即是山头景物。李成郭 煕。皆用此法。郭煕画石如云。古人云。天开园画者是也。
14.山水中惟水口最难画。
15.远水无痕。远人无目。
16.水出高源。自上而下。切不可断脉。要取活流之源。
17.山头要折搭转换。山脉皆顺。此活法也。众峰如相揖逊。万树相从。 如大军领卒。森然有不可犯之色。此写真山之形也。
18.山坡中可以置屋舎。水中可置小艇。从此有生气。山腰用云气。见得 山势高不可测。
19.画石之法。最要形象不悪。石有三面。或在上。在左侧。皆可为面。 临笔之际。殆要取用。
20.山下有水潭谓之瀬。画此甚存生意。四邉用树簇之。

 

【名称】元 黄公望 天池石壁图



21.画一窠一石。当逸墨撇脱。有士人家风。纔多便入画工之流矣。
22.或画山水一幅。先立题目。然后着笔。若无题目。便不成画。更要记 春夏秋冬景色。春则万物发生。夏则树木繁冗。秋则万象粛杀。冬则 烟云黯淡。天色模糊。能画此者为上矣。
23.李成画坡脚。须要数层。取其湿厚。米元章论李光丞有后代儿孙昌 盛。果出为官者最多。画亦有风水存焉。
24.松树不见根。喩君子在野。雑树喩小人峥嵘之意。
25.夏山欲雨。要带水笔。山上有石。小块堆其上。谓之矾头。用水笔晕 开。加淡螺靑。又是一般秀润。画不过意思而已。
26.冬景借地为雪。要薄粉晕山头。
27.山水之法。在乎临机应变。先记皴法。不杂布置。远近相映。大概与 写字一般。以熟为妙。纸上难画。绢上矾了好着笔。好用颜色。易入 眼。先命题目。此谓之上品。古人作画。胸次寛阔。布景自然合古 人意趣。画法尽矣。
28.好绢用水喷湿。石上槌眼匾。然后上帧子。矾法春秋胶矾停。夏日胶 多矾少。冬天矾多胶少。

 

【名称】元 黄公望 丹崖玉树图


元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名称】元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29.着色螺靑拂石上。藤黄入墨。画树甚色润好看。
30.作画只是个理字最紧要。吴融诗云:良工善得丹靑理。
31.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分出畦 远近。故在生纸上有许多滋润处。李成惜墨如金是也。
32.作画大要,去邪甜俗頼四个字。

33、山水之作,昉自汉唐,古笔遗墨,不复多见。米南宫评品称董北苑 无半点李成、范宽俗气,一片江南景也。厥后僧巨然、陆道士皆宗 其法,陆笔罕见,然笔往往有之,亦有逼于董者。其有学于然者 曰:“江贯道用墨轻淡匀洁,林木树叶,排列珠琲,宋人亦珍之, 视然则大有径庭矣。”作山水者,必以董为师法,如吟诗之学杜 也。




宋徽宗(1082-1135)

宋徽宗赵佶是一个“不爱江山爱丹青”的皇帝,也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宋徽宗酷爱艺术,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升到在中国历史上的最高位置,成立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催生了像米芾、张择端等等一代大师。


宋徽宗赵佶传世人物作品
宋徽宗 赵佶 听琴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宋徽宗 赵佶 文会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以下宋徽宗赵佶摹张萱 虢国夫人游春图卷,请把手机横过来欣赏:
宋徽宗赵佶传世山水作品
宋徽宗 赵佶(传)溪山秋色圖軸 台北故宫藏
以下是宋徽宗赵佶 雪江归棹图卷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请把手机横过来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