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Baudet (1976) 首先进行了游离移植的报道。以后临床广泛应用,成为最常用 的游离皮瓣之一。 皮瓣特点: 血管分布恒定,蒂部管径在1.5~2.0毫米。 血管蒂长:6~8厘米。 易于剥离和切取。 供区范围大:8~15Χ20~40厘米。 供区不遗留明显的功能障碍。 皮瓣血运丰富。 可形成单纯的肌瓣。 可用于进行肌肉功能的重建。 应用范围: 带蒂移植:胸部、上肢的组织缺损,屈肘功能重建,乳房再造等。 游离移植:头、面、颈、四肢、躯干等部位均可应用。用于感染、缺血的创面和组织缺损及腔隙的填塞优于其他皮瓣。 应用解剖1 应用解剖2 胸部动静脉 及神经解剖 皮瓣的设计: 后背阔肌皮瓣:轴线为腋窝顶与骶髂关节上缘的连线,面积可达15X35厘米。 前背阔肌皮瓣:轴线为腋窝顶与腹股沟韧带下方股动脉搏动处连线,可连同腹股沟皮瓣一同切取,形成最大的皮瓣供区,面积可达12~15x40~42厘米。 皮瓣的切除: 麻醉:全麻或高位硬膜外麻醉。 体位:侧卧上臂外展位。 探察血管蒂。 于背阔肌深层剥离。 结扎前锯肌支和旋肩胛血管。 将胸背动脉的两个或一个主干分支包含在肌皮瓣内。 全部或部分切断背阔肌上端。 皮瓣的切除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