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知识 >茶叶辞典(四十)

 飞云阁0811 2015-08-03

德宏茶

德宏茶[Camellia dehungensis Zhang et Chen] 茶树种名。张宏达分类的一个种。1984年张宏达等根据云南省潞西县和瑞丽市野生茶树特征定名。小乔木或乔木,树高3~6米,嫩枝无毛;叶椭圆或长椭圆形,长12~17厘米,宽4~7厘米,先端渐尖,稀急尖,叶基楔形,叶背无毛,侧脉11~15对,叶柄长6~9毫米,无毛;鳞片和嫩芽全秃;花腋生和顶生,白绿色,冠径2.5~4.2厘米;花梗长5毫米,无毛;苞片2~4个,早落;萼片5~6片,无毛;花瓣6~7(8)瓣,无毛;雄蕊无毛;子房3室,全秃,花柱3中裂,无毛;蒴果三角形,果径2.8~3.4厘米;种子近球形,种径1.4~1.5厘米。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及南部。芽叶可制茶饮用。

膜叶茶

膜叶茶[Camellia leptophylla Liang] 茶树种名。张宏达分类的一个种。1956年梁盛业根据广西龙州县大青山等地野生茶树特征定名。灌木,嫩枝有毛;叶薄革质,长椭圆或椭圆形,长8.O~9.5厘米,宽3~4厘米,先端短尖,尖头钝,基部楔形,无毛,侧脉7~8对,脉络显,叶缘疏锯齿,叶柄长约1厘米,有毛或无毛;花1~2朵,顶生或腋生,白色,花梗长4~6毫米,无毛,苞片2个,早落;萼片5片,长6~7毫米,无毛,宿存;花瓣9瓣,长9~11毫米,无毛,基部略连生;雄蕊近离生,基部与花瓣连生,无毛;子房无毛,花柱无毛,柱头3裂。主要分布在广西南部及西南部。芽叶可制茶饮用。

秃房茶

秃房茶ECamellia gymnogyna Zhang] 茶树种名。张宏达分类的一个种。1981年张宏达根据云南西畴、广西凌乐、广东高州、贵州雷山、四川筠连等地茶树特征定名。灌木,嫩枝无毛,芽体有毛;叶革质,椭圆形,长9.O~13.5厘米,叶宽4.O~5.5厘米,先端急尖,叶基楔形,叶片无毛,侧脉8~9对,叶缘有疏锯齿,叶柄长7~10毫米;花腋生,花梗长1.O~1.4厘米,无毛,苞片2个,早落;萼片5片,长6毫米,无毛;花瓣7瓣,白色,背面无毛,基部连生;雄蕊多,离生,无毛;子房无毛,花柱3裂;蒴果l~3室,每室有种子1粒,果爿厚3~7毫米,中轴长1.4厘米。芽叶可制茶饮用,品质差异大。

长城

长城[Changcheng]  旧县名。即今浙江长兴,晋置县,唐乾元间属湖州,五代吴越时改名长兴至今。唐时置贡焙于顾渚,紫笋茶最负盛名。陆羽《茶经·八之出》注:“湖州生长城县顾渚山谷,与峡州、光州同。”明万历《湖州府志》:“紫笋茶生长兴顾渚山,发以充贡。”境内产茶历代著名。

龙泓

龙泓[Longhong]  旧村名。明代《煮泉小品》:龙泓今称龙井,因其深也。位于今杭州西湖风篁岭下,龙井茶主产地。据传,北宋释辨才筑亭于此,认为龙井水质清洌,附近产茶又佳,从此龙井茶始为人知,明开始著名。明代《遵生八笺》:“茶之本性实佳,如杭之龙泓茶,真者,天池不能及也。山中仅有一二家,炒法甚精。近有山僧焙者,亦妙。但出龙井者方妙,而龙井之山不过十数亩。此外有茶,似皆不及。”清乾隆《浙江通志》引田艺衡《煮泉小品》:“武林诸泉,惟龙泓人品,而茶亦惟龙泓山为最,其上为老龙泓,寒碧倍之,其地产茶为南北山绝品。”现西湖龙井茶即源于此。

东白山

东白山[Dongbai Mountain]  山名。位于今浙江东阳。陆羽《茶经·八之出》注:婺州东阳县东白山,与荆州同。唐代贯休《酬周相公见赠》:境陟名山烹锦水,陲忘东白洞平茶。唐代李肇《国史补》将东白山茶列为名茶。现东白山产的东白春芽和太白顶芽仍负盛名。

高火 high-fired

微带烤黄的锅巴或焦糖香气。

老火 over-fired

火气程度重于高火。

陈气 stale odour

茶叶陈化的气息。

钝浊 stunt

滞钝不爽。

闷气 sulks odour

沉闷不爽。

粗气 harsh odour

粗老叶的气息。

青臭气 green odour

带有青草或青叶气息。

劣异气 gone-off and tainted odour

烟、焦、酸、馊、霉等茶叶劣变或污染外来物质所产生的气息。使用时应指明属何种劣异气。

温山

温山[Wenshan Mountain] 乌程

乌程

乌程[Wucheng]  旧县名。在今浙江湖州境内。陆羽《茶经》引南朝宋山谦之《吴兴记》称:乌程县西二十里有温山,出御拜。是浙江茶叶产地之一。

乌瞻山

乌瞻山[Wuzhan Mountain]  山名。位于浙江长兴西。清康熙《长兴县志》:乌瞻山,有二岭,在县治西三十里。高八十丈,围二十里,峰峦秀拔。亦宜茶,名云雾。”清嘉庆《长兴县志》:“茶之属。顾渚、罗蚧、向岘蚧、岩山、禁浦、乌瞻云雾。”

石笕岭

石笕岭[Shijian Mount]  山名。位于浙江诸暨境内。清乾隆《诸暨县志》引《剡录》称:越产之檀名者,诸暨石笕岭茶。清宣统《诸暨县志》:邑茶之著者,石笕岭茶。民国《浙江续通志稿》记载诸暨之石笕岭茶。

平正 normal

较低,但无异杂气。

低 low

低微,但无粗气

卧龙山

卧龙山[Wolong Mountain]  山名。位于浙江绍兴境内。宋嘉泰《会稽志》:今会稽产茶极多,佳品惟卧龙一种,得名亦盛,几与日铸相亚。卧龙者出卧龙山。明万历《绍兴府志》:山阴卧龙山,旧名种山,越大夫种所葬处,又日重山……产佳茗,芽纤短,色紫味芬,称瑞龙茶。明嘉靖《山阴县志》:卧龙山产茶最佳,名瑞龙茶。”

茶山(1)

茶山(1)[Chashan Mountain]  镇名。①在浙江温州东南大罗山西麓北部。境内有茶山,产茶。村以山名。②在浙江宁海东北部,亦名盖苍山,以昔日多茶树得名。今建有茶山林场。

武林

武林[Wulin]  山名。即今杭州西湖灵隐、天竺诸山。明万历《钱塘县志》:老龙井茶品,武林第一。”“茶出老龙井者,作豆花香,色青味甘,与他山异。为名茶西湖龙井主要产地。

杭州

杭州(Hangzhou]  地名。陆羽《茶经·八之出》注:杭州临安、於潜二县生天目山,与舒州同;钱塘生天竺、灵隐二寺……与衡州同。唐时杭州辖境相当于今浙江省兰溪、富春江以北,天目山支脉东南地区及杭州湾北岸的海宁等地。陆羽曾多次到过杭州,并写有《武林山记》和《灵隐天竺二寺记》等专著。明代陈耀文《天中记·杭州茶》:“杭州宝云山产者名宝云茶,上天竺香林洞者名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者名白云茶。”清康熙《临安县志》:於潜黄岭山,每年额“贡御茶二十斤”。其地所产的天目云雾、径山茶、西湖龙井等,均属历史名茶,久盛不衰。

宝云山

宝云山(Baoyun Mountain]  山名。位于浙江杭州西湖北侧葛岭左。清《湖山便览》:宝云山在葛岭左,东北与巾子峰接,亦称宝云茶坞。宋咸淳《临安志·物产》:茶,岁贡,见《旧志》载:钱塘宝云庵产者,名宝云茶。现为西湖龙井的主要产地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