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己终究道行浅

 汉青的马甲 2015-08-06

从深夜到拂晓,读李静的批评随笔集《必须冒犯观众》,心里有震动。这本书按年份编排,收录了她从2003年至2013年十年之间所写的文章,大多关于文学与戏剧。

我一向对批评家没有好感,因为这个行当里有太多人拿着文学理论的工具把作品大卸八块,写出来的文章没有可读性,对作品本身也没有一颗心。现在,因为读过李静,我恐怕要纠正这一偏见了。


其实李静2011年的时候就有耳闻,当年她出版了第一本批评文集《捕风记》,并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年度批评家大奖,我也在书店里碰到过这本书,但因为所谈论的是当代作家,本身没有兴趣,就没有细看,是错过了。今次买来《必须冒犯观众》是想看看李静到底是谁,结果一看,却是让我不得不反躬自问:我是谁?

是的,读完这本书,李静对于各种书的评价,对王小波和木心的深爱,在我这里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看到一个用心用力真实写作的批评者,她的写作让我突然发现,一个人不可以这样轻盈,你必须站立到你的土地里去,才能有真正的力量。

在这个“意义蒸发”的年代,李静像堂吉诃德面对着“风车”,一只长矛还是要挥舞出去,并且衣冠不乱,做一个真正的骑士。她强调,文学批评必须“持续不断地表述对美、真实、意义与自由的体验,对心灵形式和精神生活的个体性与复杂性的探索。”她也一直在这么做。

她对当代文学的现状感到失望,但是仍然写下《2005年文学面孔》《2008年文学一瞥》《中国文学2012:长钙的一年》等文章,这些对当年中国文学的个人总结,现在回头来看,更显出价值。同时她还主编了十年时间的《中国随笔年选》,留存时代中匆匆而过的闪光。这些工作,需要大量阅读,同时也需要“光亮、博识、澄澈、理解他人”。

她在许多文章里陈述批评的要义和边界,但在后记里却说,“经过十余年的批评写作,我才确切地知道自己并不适合批评写作。批评家需要轻盈、博识和系统知识,我的视线却沉重、集中,缺少对系统知识的兴趣”。这本书里的文章“是一个作者的一己偏见,源于持续不断的执拗注视。”

她所言的偏见,在书中可以很清楚的找出脉络,她对王小波和木心的深爱,一点不掩盖,不遮饰,对于面目可憎的东西,也毫不吝啬批评。但我喜爱这种偏见,因为她来源于真心,并非人情或者利益,关键,她功力深厚。读完她对王小波、张爱玲小说的解读,使我想要赶紧重新去读一读它们,因为,“在他的解剖下,作品的轮廓愈发清晰,原来目光未及的地带也一一浮现;你对杰作的感应如难言之痒,却偏偏被他搔中;更重要的,你发现他的观念不是木乃伊,而是跟作品一样一有着摄人魂魄的肉身美感”。(这本是她评价许志强的句子,但放在这里,也非常合适)

阅读李静的文章,让我感到震动外,还有自我怀疑。当然也知道,书评、随笔和文学批评的不同,正如萧乾在《书评研究》里说的,文学批评的对象是为创作者,而书评的对象是普通读者。就我自己来说,还不仅仅是为读者,更是为自己而写。但终究,道行深浅,一望即知,还要修炼。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