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陵的那些石头……(下)

 nzpeach 2015-08-06


大狮子,两腿加固铁圈儿,看着像蹲了禁闭似的。。囧 俺冤啊。。


陵墓石像生中有狮子,始自东汉,《水经注·滍水篇》记载,汉安邑长尹俭墓西有石庙,“庙前有两石阙,阙东有碑,阙南有二狮子相对。” 帝王陵前置石狮最早出现在北魏孝庄帝静陵,而自唐乾陵开始,狮子作为帝王陵前的主要石像生,开始成为定制。
唐代狮子石像生的产生,应该源自唐朝与西域联系的加深所致。唐之前,狮子虽有自西域进贡者,但多不易存活,留下的形象多仅有真实狮子的一部分特征,中原人对狮子形象的认识还是很模糊,由此还产生了狻猊、貔貅等形似狮子的神兽形象出现。隋唐时期,丝绸之路日益繁盛,西域国家向李唐皇家进贡狮子的记载不绝史书,大唐禁苑中豢养的狮子让人们再也无需通过想象去臆测它的形象,唐代工匠也熟悉了狮子的体貌特征,塑造的艺术形象从此不再神秘。
乾陵原置有石狮四对八尊,分别位于内城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门之外,其中以朱雀门石狮最为引人注目。这两尊石狮为蹲式,皆用整块青石雕刻而成,体量宏大。两尊石狮底座四周均有精美的线刻蔓草、祥云、瑞兽图案。狮子较为写实,昂首挺胸,身躯饱满,前肢粗硕,筋骨强壮。狮头巨大,毛发卷旋,身躯后蹲,稳坐如山,显示出封建王权的稳固和强大。

圆润、宽大的胸脯,富有弹性,体现了中国狮子石刻的逐渐成型。


两侧石像皆无保护,游人可以任意触摸爬骑,越摸越光。。


宾王石像六十一尊,位于朱雀门阙楼之北,分东西两廊排列。东列二十九尊,西列三十二尊,皆石灰岩质,圆雕。关于它的设立,有说是参加高宗葬礼的番王,或说是谒陵吊唁客使,也有说是入侍宫禁的番王,为武则天刻立以彰威仪。其实正确解释应是唐中宗仿效高宗为“阐扬先帝徽烈”在昭陵刻立蕃酋石像的做法,于景龙初年在乾陵所立,其目的同样是为了阐扬高宗和武后的“徽烈”,并非神道石像生的组成部分。
石像旧称“蕃酋”像、“番臣”像,近世改为宾王像以示尊重。从其服饰和容貌分析,我推测唐人是以各国的实际地理位置来排列石像的,即东边石像最东侧应为朝鲜半岛或东北诸属国,由此而逐渐往西,至西边石像最西侧,则为最西边之波斯等国人。
东侧石像分东西四行站立,石人头全部被毁,有四尊身躯仅残存下半截,其中二十六尊身穿团领窄袖袍,右衽袍二十四尊,左衽袍两尊,双手拢袖胸前作抱笏状,笏已不存。腰革带,脚穿靴,腰间配有鞶囊或鱼袋。

蹀躞带上疑似刀子,手中笏板已空,看痕迹笏板可能为插入石条。


六十一尊石像都没有头部,起先我以为是遭遇了昭陵一般的命运,民国年间被文物贩子贩卖出国所致。旁听导游,则有所谓嘉靖大地震震毁说,明初番国使者唆使村民击毁说,还有导游说是文革给砸毁的。。现在各述中,以嘉靖大地震说比较“科学”盛传。不过我却以为很可能是百姓所致,不过却是与番使无关。因为在早在正德年间,就有游人感慨,蕃酋石人“仆竖相半,背有刻,皆剥落,不可读”的记载,同时期诗人描写乾陵的诗句中,也有提到石像倒落道旁的记述,可知在嘉靖大地震之前,石像损坏就很严重了。
而村民毁损石像生,则是我国的一项传统民俗。自古民众多愚昧,常住陵墓前者,常将庄稼之低产或出现糟害等情况怪罪于石像生,于是往往陵墓前之石马、石羊最早遭到破坏,被砸毁嘴部甚至头部,意欲防止偷吃。其实陵墓多处草木茂盛之地,其中多禽兽蛰伏,就近耕地往往被其扰害是为常态,因而陵墓之食草类石像生往往被作为替罪者毁损严重。其次则有石人像之被毁,往往源自无知者之谣言,如明末之耶律楚材墓,【在今颐和园东门处】墓前石翁仲因为夜晚有萤火虫聚集头部,村民传言石像成精甚至吃食小儿,于是蜂起而将其头部砸毁。又有清东陵之陪葬王公墓,石像甚至有2000年后被砸毁头部者,缘系附近居民感觉石像正对自己家门,每天外出给人以压迫及恐惧感,妇女小孩多有惊吓而夜晚做噩梦者,故而肆行砸毁,而文保部门无能于此。
因上,我觉得这些石像之损毁原因,可能即如民间传说所述,在明初被村民因某种谣言而集体毁损,因而头部多有砸毁痕迹,以及有砸毁半截者,如若专业盗窃者则不可能如此劣手,地震则不可能如此齐整只毁人像头部,食草的石马少有被毁,因此也不可能是基于祸害庄稼。至于嘉靖大地震及之后的兵燹毁坏,则已为辅因而已,只是加速了石像的断裂破损。

因为“贪吃”,而被惨遭“灭口”的十三陵思陵门口的石羊。


此人着团领宽袖右衽袍,三袍相接,手持弓箭,应即东国来人。


东侧石像之东南角,有一尊穿团领宽袖右衽袍,袍身加襕,凡三重。左手持弓挂于左肩上,形象和东方朝鲜半岛之新罗、百济、高丽的官样服饰相似,【也像日本奈良、平安服饰,但日本非唐属国】据考证当时有百济王扶余隆、高丽王高藏、新罗王金法敏、高丽国大莫离支泉男生四人,可能在六十一像之中,此像可能即其中之一人。像之北部,尚有空位可排列三座石像,猜测可能原有四尊最东侧的唐代属国,如新罗、百济等属国石像建立于此,而今只剩此一尊遗世。

可见所着宽袖长袍,腰结束带,和他石像迥异。东国衣冠仅剩此尊。


日本奈良时代文官礼服的复原蜡像。


梁元帝《职贡图》及章怀太子墓《礼宾图》中之百济使者形象。


石像肚子大多微挺,不知显示富态还是爱喝酒,此像腹部横挂匕首。


蹀躞带上挂着的应该是鞶囊吧,用来装印绶及各类杂物。


近处可以看见残损严重之石像,只剩底座、脚部石材或上半截。


西侧石像三十二尊,亦分东西四行站立,其中二十九尊头部被毁;四尊仅残存下半截;两尊有头,残存半截;一尊不知下落,只剩底座残存。内二十七尊身穿团领窄袖袍,右衽袍二十二尊,左衽袍五尊,亦作抱笏状,皆腰束带脚穿靴,腰垂鞶囊等物件。

西侧末尾一像着翻领窄袖左衽袍,卷发八字胡,或即西域波斯首领。


这尊较为完整,外穿翻领窄袖左衽袍,内着紧身团领衣,辫发胡人。


此像颧骨高耸,内着辫线盘领紧衣,应该是蒙古高原的民族形象。


石像头梳十三条小辫,貌似以抹额裹缚,抹额本源自北方少数族。


这尊也很突出,穿翻领窄袖袍,头戴风披即风帽,从风沙大处前来。


风帽,应该是这个形象。翻领,我再找找。。


章怀太子墓壁画,两个穿翻领襕袍的侍从,戴幞头巾子。


章怀太子墓出土胡人陶俑,翻领窄袖袍扎系腰间,下身着长襦及裤。


吐火罗王子特勤羯达健,特勤为突厥官号,时吐火罗为西突厥属国。


六十一尊石像的每尊背部,都镌有该像名衔。随着日月流逝,文字逐渐缺损。北宋元祐年间,游师雄将所有名衔分刻四碑,以图永存。到元时,四碑只剩三碑,而且碑上文字也多漫漶,时人李好文将这三碑能看清的文字录于《长安志图》中,共得三十九名,后经历代研究考证,订正为三十六人。其中至今仍模糊可辨者有以下六尊:朱俱半国王斯陀勒、于阗□【王】尉迟璥、吐火罗王子特勤羯达健、吐火□□□□□□督阿史那忠节【即“吐火罗叶护咄伽十姓大首领盐泊都督阿史那忠节”】、使□力贪汗□干【疑即默啜使移力贪汗达干】、□仙□□何□□延【即“播仙城主何伏帝延”】。

明显的蹀躞带,带板上的孔眼明晰可见,佩带的好像是鱼袋。


朱俱半国王斯陀勒。朱俱半,地在葱岭,其国中心约在今新疆叶城。


献殿遗址之上有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立石碑一通,隶书。


站立乾陵山巅,遥望双乳峰,真是贴切啊O__O'…


乡村小道,寻常野郊,却有盛唐旧础,阙楼夯土,感慨千年一促。


陵寝内城之玄武门即北门,有阙楼夯土堆残存,双阙相对。阙北设置六马,现仅存一对,其他或仅留基座。又有石狮,残损严重,看着像只石虎。据说青龙门和白虎门的石狮还较完整,然自朱雀而至玄武上下山皆脚力,走到此时已心有余而力不支,未能前去。

这货哪像个狮子。。连老虎都有点勉强,像个蜥蜴什么的。。


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只玄武门石马,狗尾巴草在四周放肆摇曳。


玄武门乾陵文保碑,一九八四年的旧物,这也可以算个文保物件了。


黄巢沟,可见一侧裸露出来的大片石头,四十万人挖掘所致。


唐末动乱,黄巢因缺少军资,曾动用四十万将士盗挖乾陵,但因为军中没有专业的中国墓葬史研究人员,只是盲目的穿山挖掘,于是只是在梁山主峰西侧挖出一条四十余米深的大沟,却没有找到墓道口,黄巢无奈只好撤兵,这条深沟至今仍被称为“黄巢沟”。五代时,温韬为后梁耀州节度使,此人堪称唐陵大盗,“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之所藏金宝。”太宗昭陵即毁于此贼之手,其中“惟乾陵风雨不可发。”也就是挖乾陵是遇到大风雨,众心恐惧这才放弃了盗掘。到了民国初年,又有西北军孙连仲部意图盗陵,用炸药四处爆破寻找墓道口,结果也是忽然雷雨大作,数日不歇,军中一时传言四起,称武则天显灵了云云。眼看人心惶惶盗掘不成,孙连仲只好匆匆率部离开,乾陵方才免除了一场大祸。

回望司马道。然后走往永泰公主、章怀太子、懿德太子墓,走死。。


永泰公主墓前直阁将军石像,袍加下襕,双脚着舄,很明显。


章怀太子墓石狮,螺旋状的鬣毛已具备了中国狮子的定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