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我们练拳多年没有明显气感

 zula999 2015-08-07

        为什么我们练拳多年没有明显气感、不能内劲贯通?为什么拳架总是打不好?或者自认为很好,其实相差很远。为什么功夫总是上不去呢?这主要原因是你是否掌握了太极拳的理论和正确的练习方法,如果没有理论的指导,没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很难练出效果来。其实我们每天一遍遍地练拳,却忘了一个最基本的方法,也就是最传统的方法没有练,那就是太极拳的基本功。

        太极拳“基本功”的提法在太极拳界似乎比较模糊,但是传统方法就是由单式的单独练习开始的,有人把一些动作叫:“太极拳的基本动作”或“基本练习方法”,只是把它当做初步的动作练习,而陈氏太极拳的正宗传人是把它当成“精雕细刻”、长期细心研究的对象,这是问题的关键,如:正面单手缠丝功法,也叫“单云手”。我是通过切身体会发现这一点的,因此我把站桩、采气、基本缠丝功合起来,叫“太极拳基本功”。 
 
  关于太极拳的理论问题,古人及先辈已讲得再透彻不过了,我们现在只需要把理论和方法仔仔细细、常年不断地,一边练习,一边反复地琢磨,按照老师的正确传承方法坚持练习就是了。我们练习太极拳要想学到太极拳运动的真正内涵,就要掌握太极拳的运动规律,了解劲力的根源在那儿,中节在那儿,梢在那儿,运行路线怎么走,怎样做到节节贯串、虚实转换、不偏不倚,做到“无过不及,随屈就伸”,其关键问题是抓住根本性的东西,才能纲举目张、举一返三、一通百通。不然的话,盲目练拳,错着练、练着又错,或是只注意枝节问题,不抓住主要问题,十年、八年也练不出什么名堂,这叫做“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所以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只要抓住一个动作把它“吃透”、练透,就能从中找出太极拳的运动规律。掌握了这个运动规律,就好比做好了一个人像雕塑的骨架子,有了这个骨架,再练套路时,就等于在骨架上添肉,添衣服,“活儿”越做越细。不过做出来的作品有一般的、有优秀的、也有精品,所以这是个细致“活儿”,很吃功夫,许多人没有此番耐心,所以难取“真经”。其实越是最简单、最基础的,也就是最根本的,我们今天就来解开这个“秘密”。
  
  “太极拳基本功是练好太极拳的根基”!让我们从太极拳的站桩、采气、基本缠丝功开始吧!“提纲携领,纲举目张”!掌握太极拳精髓功法!

         注重内在感觉,促进健康长寿

          提到太极拳的功夫,人们立刻会联想到擂台上的技击,或者联想到太极拳竞赛中的演练,往往会忽视太极拳的健身。这时一个错误概念,因为太极拳健身也是功夫,而且是最重要的功夫。如果将技击太极拳和运动员太极拳称之为“术”的话,那么,养生太极拳就可以称之为“道”(有理论、有系统)。正如“十三式行功歌诀”的结尾句所讲:“详推用意终何求?益寿延年不老春。”
  
  那么怎样才能掌握太极拳的养生功夫,从而充分发挥太极拳最大健身效果呢?太极拳健身与其他健身运动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太极拳是内家拳,我们常说:“太极拳在内不在外”,特别是对于我们中老年人来说,练拳要多在太极拳的内涵上下功夫。不建议一味追求套路的多少。杨禹廷:“太极拳就有两势:阴和阳”。王培生:“会一套等于会一百套,一百套多打不好等于一套也不会。”
  
  究竟什么是太极拳的“内”,我们又怎样去练才能得到它?
  
  十多年前包铭老师问我们:“太极拳练的究竟是什么?”练的就是三个字:精、气、神。精:血肉之躯--身体及动作;气:呼吸及劲力(能量);神:大脑思维和精神状态。
  
  武式太极拳家郝为真对习练太极拳提出了三个境界:初级水平好像是站在水底、中级水平好像是游在水中、高级水平好像是走在水面。牛翰章诗:“一、如站水中齐项深,身体正中气下沉。四肢动作有阻力,姿势变换要慢匀。二、如在水中身悬空,长江大河浮游中。腰如车轮精神涌,滔滔不断泅水行。(故太极拳有“空气中游泳”之说。)三、身体如在水上行,如临深渊履薄冰。全身精神须合注,稍有不慎坠水中。这里还有个寓意:拳应越打越轻松,越打越沉重就错了。
  
  怎样从“精、气、神”三个方面去下功夫?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要找到太极拳良好的内在感觉。
  
  通过练拳找到了感觉,才算你真正掌握住了相关的拳理,而拳理又是在感觉中得以体现。不上身(没有感觉和体会)的拳理是死的,是书本上的,是别人的,只有上了身的拳理才是活的,是自己的。因此说:练拳贵在悟拳,悟拳贵在找感觉。太极拳的内在感觉是“心悟”到“体悟”的升华。因此,打拳时的内在感觉反映了习拳者太极拳水平的高低,是关系着我们能否能步入太极拳殿堂、获得最佳健身效果的关键所在。缺少内在感觉,练拳如同做操,费力而不讨好。有了内在感觉,我们就能在享受太极拳的快乐中健康长寿。生命不息,练拳不止,在享受太极拳快乐的同时,获得健康和长寿。这也是养生太极拳与技击太极拳或运动员太极拳的最大区别。
  
  练太极拳不要“盲练”,学拳—练拳—悟拳—找感觉。一个阶段要有一个阶段的目标,循序渐进,打一遍拳要有一遍拳的收获。
  
  我想通过今天的汇报,向拳友们揭开太极拳内在世界之一角,并通过内在感觉去认识和体会拳理的真正含义。因为感觉是个性化的产物,因人而异,千差万别,但这并不是说太极拳的内在感觉无规律可循,笔者根据自己练拳的体会,参考前辈们的论述,以拳理分析、归纳,挑选出以下10种主要感觉,按照精--气--神的顺序汇报如下。内在感觉难以描述,用了一些比喻,使大家易于理解。为使大家便于掌握要领,尽快找到相关感觉,我会介绍一些习练方法,并举了一些例子来加以说明,希望能够对大家练拳有切切实实的帮助,希望一些拳友在明天的晨练中就能发挥作用,有所收获。
  
  一、“精”:太极拳的动作要领
  
  1、身法感觉:“骨升肉降”和“骨肉分离”的感觉。(见文章)
  
  2、步法感觉:“坐板凳,靠墙根,溜缸沿,倒水桶”(讲座补充内容,文章中没有)
  
  (1)“溜缸沿”的感觉:“坐板凳(松胯,如簧),贴墙根(身正,如碑),溜缸沿(圆裆,如拱)”的感觉。重点讲圆裆,举例:24式步法(弓步过渡、揽雀尾),42拳的捋挤式。圆裆的作用:利于承担重量,“裆下无桥,立身不牢”;利于松胯;利于腰部的转动;消除身体起伏,保护膝关节。
  
  怎样保护膝关节?
  
  打拳时一定要注意:无论是弓步、虚步或是仆步,实腿(支撑体重的腿)的膝关节方向应于脚尖的方向保持一致,因为膝关节横向只能转动6~11度,举例:虚步时实腿膝关节的方向。圆裆能够使实腿的膝关节与脚尖方向一致起来。
  
  用股四头肌保护膝关节,如“仆步穿掌”,用股四头肌蹬腿推动身体前移,如竹篙撑船,切不可先前压身体。不要追求下得低,根据自己的膝关节情况定,切不可勉强,也不要弯腰凸臀。松胯后能沉到哪儿算那儿,如钟下落,以自然舒适为度。
  
  老年人的膝关节软骨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所以打拳时要格外注意保护膝关节。判断一个动作是否正确,首先看是否符合生理,其次再看是否符合拳理。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打拳,必要时要有点“3*8=21”的哲理—抓主要矛盾,如“低蹬脚,高下势”,又如24拳的“倒卷肱”退步,千万不可勉强自己。宁可违背拳理,不可违背生理。
  
  护膝“**过”:不过低,不过量,不过急,不过扭、不过弓。
  
  董英杰在教拳中(杨氏太极拳)强调身体重心在5点位置上转换,在4点上落实。分清虚实。吴式则不同,张耀忠讲吴式太极拳的步法是“解放3/4”(单腿支撑身体),王培生说:“实腿粗如缸,虚腿细如发”,这就不是37开了。陈式也不同,上步靠腿部缠丝。
  
  (2)“倒水桶”感觉来自王培生大师:两腿虚实转换时一腿多1分,另一腿就少一分,渐变过渡,如两桶水互相捯饬。
  
  从以上感觉去体会步法要领:松胯圆裆,虚实分明,渐变过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