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ZMXXX995 2015-08-07

一、课堂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1、学生对语文学科某些文体内容学习兴趣不足。大部分学生对诗歌、小说类的文章比较感兴趣,而对散文和应用文体内容不大能提起兴趣,缺乏预习,加上教研组在分配课时,这类文体课时数非常少,上课讲的只是一两个知识重点,分析很快就过去了。不少同学思维处于被动状态。这样一来,上课时他们就容易注意力分散,掌握知识的情况不理想。文言文课时安排较多,教材所选都是名篇,大多篇幅很长,对于高一学生来说,不少篇目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谏太宗十思疏》、《<指南录>后序》等,而且一个文言文单元教完大概在一个月左右,这样也会造成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疲劳感。

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教育星空 - 教育星空

2、学生课堂主动探究的习惯和意识不强。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中,仍然有部分教师主要采用的是讲授式教学手段,特别是文言文教学,这也是长期以来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大部分情况下是老师一人扮主角,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所以,久而久之,不少学生就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部分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基本文学常识积累不够,缺乏系统的文学基础知识,如诗歌、小说等。我们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分析诗歌的写作方法,如果学生对这些基本手法不了解的话,那么在听课过程中会感觉有一定的难度,相关的诗歌内容了解不多,知识面窄,思维打不开就容易短路,只好死记硬背,不能举一反三,互相融通。这就给他们的鉴赏分析能力的提高设置了很大的障碍。散文、小说等也是如此。

二、应对策略

1.教案设计要新颖。教师要时刻不忘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充分调动、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因此,备课不能单纯以传授教材的知识为对象,而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水平,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打破老套的教案设计,精心设计能够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新颖教案。比如:在导入时吟咏一首诗或结合一些新鲜时事的讨论等就能激发学生的热情,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能旁征博引,切合现代中学生的知识兴趣,学生带着热情、带着疑问进入一堂新课,就能全神贯注地听课,整个课堂气氛就会轻松愉快。

2、连锁提问,发散思维,推动学生积极思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少说多做,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回答问题、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创造一个民主、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

3、变陈述式教学为启发、讨论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则是在抓住教材重点的前提下,变教材重点难点知识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对之分析论证。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充当的是提醒、启发的作用,而学生则在老师的帮助下,主动地进行探究,发散思维,综合文本信息,归纳要点,得出个性化结论,最后老师进行总结。通过这种教学活动,学生们既在准备过程中获取了大量的知识,又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4、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语文学习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思维的训练,文化的熏陶,最后要通过说和写的表达体现出来。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资源,适当地进行改写或专题写作,展示学生写作成果,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也有效地达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同时要加强课后广泛有效阅读的引导,加强积累,延伸课堂知识,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中首先要增强学生学习动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将解决问题的钥匙交给学生,即:一些思维方式、读写能力、解题方法等。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反思、改革,我们的教学会越来越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现代中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