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生作文心理过程初探

 江山携手 2015-08-09

小学生作文心理过程初探

株洲健坤外国语学校  武开龙 

内容摘要体验、情感、思维、想象、构思在作文活动中各有特点,而又互相渗透、彼此关联,自然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体。体验是写作活动的动力;情感是写作活动的生命;思维是写作活动的核心;想象是写作活动的翅膀;构思是写作活动的方向。认真研究学生作文的心理过程,有助于克服作文教学中学生的消极畏难情绪、教师的无效指导。

关 键 词体验  情感  思维  想象  构思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师难以突破的教学难点。就学生来说,作文的重要性人皆知晓,但愈重要愈害怕,愈害怕愈将作文视为重荷;就老师来说,作文教学究竟是怎么回事?作文教学究竟要做些什么?也似乎一直在摸索之中。

然而,作为语文教师,我认为认真研究学生作文的心路历程,有助于克服作文教学中学生的消极畏难情绪、教师的无效指导。

笔者作为一名小学高年级语文老师,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儿童心理学,对学生的作文心里进行了初探,感受如下:

一、体验——写作活动的动力。

心理学家认为,体验和心灵的关系非常密切,任何的体验,都会产生特定的心理活动,反之,特定的心理活动,也会产生相应的感体验。体验越深,写出的东西越能刻骨铭心,体验越强烈,越能引发写作欲望,感受越细腻,写出来的东西越生动。因此,让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是写作活动的基础。

1、课堂体验。优美的文章、生动的讲解可以让学生如临其境、真切体会,和作者产生共鸣。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在讲述课文的时候,作为老师要抓住文章的中心,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写作心路。如在教学《开国大典》这篇文章时,我利用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把学生带到这感人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况,初步体会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人们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借此,我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参加的活动,重拾当时的心里感受,为写作教学作铺垫。

2、生活体验。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学会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不仅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会思考的过程。“生活处处皆文章,”一花一草、一人一事都能给人以启迪,学生的生活感受就是他们写作素材的积累过程。作为语文老师来说,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感受资源,辅以正确地引导、挖掘、归纳、总结。如:某位学生参加学校的活动得到了好的成绩,我就会让他说说参加活动的感受、获奖后的开心;某位学生犯了错,我就会让他谈谈自己的想法;某个学生做了好事,我就会引导他说说自己的心情;某位学生看到了什么有意思的事物,我都会引导他们和同学分享;自然界的花草的色、香、形……当然,我还会及时要求他们用日记或者其他形式记下来。久而久之,学生就培养了观察积累的习惯,也就具备了一定的表达能力。

二、情感——写作活动的生命。

作文教学中有句话——“我以我手写我心。”有情感才有生机,古人云“有必不可解之情,才有必不可朽之人。”调动和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是作文教学之本。心理学课程中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

这就告诉我们,从人的情感特点上来说,人需要表达、需要倾诉。学生天真烂漫,对世界充满好奇,内心情感丰富多彩。尤其是高年级学生,激动、欢愉、快乐、兴奋固然是他们情感的主旋律,但也开始品尝到苦闷、犹豫、伤感、孤独的味道。只要是属于真实的生命体验,就会闪烁动人的人性光辉。班上有位性格内向而多愁善感的孩子,有事没事总喜欢哭。我知道这件事后,就告诉他放松自己的心情不只是哭,还可以用笔和纸宣泄。从此这位学生就开始用日记记录自己的情感。不久后的一次,他在日记中是这么写的——“我以后再也不哭了,哭固然可以放松自己的心情,然而用笔来表达让我同样能解脱痛苦,并且就像雨过天晴,自有一种明朗清爽。”我给他的评语是——“你对生活的感悟在率真中绽放着灿烂,你内心的善良在文字中散发着芳香”。

培养引导学生对同学、对老师、对家人、对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真实而丰富的情感,就是赋予学生写作活动的生命。

三、思维——写作活动的核心。

人类之所以成为宇宙的主宰,就是因为具有强大的思维能力。作文的过程是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寻求表达依据并加以清理、整合、提炼、升华的过程。

作文教学中,求真求实理应追求,但作为小学生,由于受生活阅历的限制,不可能处处皆到、事事皆晓。因此,指导他们借助合理推想,大胆加工未曾感知的事物形象,是写作活动的必需。

在一次人物描写训练中,有位学生是这样写新老师的——“站在讲台上的是一位四十来岁的汉子,据说是我们的新老师。他中等身材,稍微有点胖,显得很结实,皮肤黑黑的, T恤配短裤,留着一头乌黑的短发,一眼看上去有点像武术学校的教练。仔细一看,新老师似乎显得更黑了,那栗色的皮肤就像刚从烤箱里拿出的面包,光亮紧致。我猜老师肯定是刚从非洲回家的吧,要不怎么那么黑呀。好在他的鼻梁上架了一副黑框眼镜,这才让他显得有点学问,透过眼镜,我发现原来老师的眼睛很大、很有神,眼睛里似乎藏着许多故事。不知不觉,我有点喜欢这位老师了,我很想从老师那里学到写作文的诀窍,听老师讲那些有趣的故事。”我给他的评语是——“你的推断是如此的合情合理,你的思维是如此的周密大气,因此,你的文章生动而丰满。”

在作文活动中,学生思维的方向、思维的条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是我们训练的目标,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写作活动的核心。

四、想象——写作活动的翅膀。

想象是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当展开想象的羽翼时,记忆中的一切才会由模糊变得清晰,由单薄变得厚重,由暗淡变得明朗;文章内容也会由贫乏到丰富,狭隘到宽广,散乱到严密。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想象能力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老师首先要“解放思想”,“关注”写作题材而不“关住”表达方式,所以,我们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自由的写作氛围。

1、在内容上要大胆开放,让学生放飞自己的思想,容许自由发挥,只求自圆其说。有一次,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口头作文题——《我想……》。有位学生站起来脱口而出:“我想做小偷。”顿时全班哗然。那学生却不紧不慢,娓娓道来:“我真的很想做小偷,做一个超级小偷,偷走天下所有的痛苦和灾难,偷走所有的病痛与不愉……”霎时,全班想起了热烈的掌声。

2、在体裁上要让学生扬己之长、畅所欲言。平时的小作文练习中,我喜欢给学生布置如《感动》、《爱》、《诚信》之类的题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可以写成记叙文、议论文、诗歌、散文、甚至寓言童话故事。这样,学生就会按照自己的思路,写出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文章。

3、在语言文字上要让学生展现个性、自由表达。只要表现的中心是积极向上的,表现的内容是完整的,就无需限定字数。恰当地运用网络语言和曲解词语会让文章更生动幽默。有一位学生是这样写新老师的——“老师完全是一个‘囧’形,囧身材、囧肚子、囧脑袋、囧脸庞、囧鼻子、囧眼睛,就连戴着的眼镜也是囧囧的,真有趣。他神采奕奕、风度翩翩,似乎很有学问。我猜,老师一定平易近人,因为他的眼睛里满是慈祥和蔼的光彩;老师一定才华横溢,因为他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我想,这么拽的老师我一定会喜欢的!”我在他的作文本上也写了一句——“哈哈,你也很拽的!”

私下认为,作文教学应该少点清规戒律,把自由奔放的思想空间还给学生,这样我们才可以看到百花争艳的作文局面。这样写人才会生动;写事才会具体;写景才会真实;状物才会形象。

五、构思——写作活动的方向。

要完成好一篇质量较高的文章,立意、选材、布局谋篇和技巧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不加思索、条理紊乱当然写不出好文章。这就要培养学生反复思考和认真推敲的作文品质。

我认为正确的习作思路应该是围绕中心,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合理选择材料、严密安排结构、灵活运用技巧。

在实际教学中,我喜欢用课本上或者课外读物上构思精巧、立意深刻、选材独特、布局巧妙的文章作为范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仿写,有针对性地进行点的训练。如:训练构思,我选用泰戈尔的《金色花》;训练立意,我选用屠格涅夫的《乞丐》;训练选材,我选用朱自清先生的《春》;训练布局,我会选用贾平凹的《丑石》……

这样,学生就有了一个参照文本,降低了习作难度,从而不至于迷失写作活动的方向了。

总的说来,体验、情感、思维、想象、构思在作文活动中各有特点,而又互相渗透、彼此关联,自然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体。认真研究掌握学生习作的心里过程,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和文字表达逐步走向完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