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芪桂枝五物汤血虚痹证研究

 寂寞在繁衍 2015-08-11

祖国医学对痹证的认识

第一部分文献研究

痹证属于祖国医学范畴,包括现代医学200多种风湿性疾病风湿性疾病是指一大类病因各不相同,但均累积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疾病。中医认为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关节、肌肉、筋骨疼痛、肿胀、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甚至关节僵硬、畸形为主要表现的病症。该类疾病的患病率及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其中的类风湿性关节炎( RA) 、强直性脊柱炎( AS) 、骨性关节炎( O A) 、痛风关节炎( Gout) 等病,分属于风湿性疾病的结缔组织病、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骨关节炎及晶体性关节炎,涵盖了风湿性疾病的四大类疾病。

中医学对痹证病名的认识

对于痹证,《金匾要略》在痉湿喝篇、中风历节篇、血痹虚劳篇等有较为详细的阐

述。痹的病名,最早见于《内经》。《素问· 痹论》指出:“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者也。《痹论》认为:风寒湿邪留连于筋骨,则疼痛难已:病深日久,营卫之行涩,皮肤不营,则麻木不仁;病邪深入,内传于五脏六腑,则导致脏腑之痹。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在《素问· 痹论》的基础上,把痹证分作“ 风湿痹"“ 风痹"“ 风不仁"“ 风

冷"“ 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等证候,其论述对唐宋医家影响很大,唐《千金方》《外台秘要》,宋《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重要著作,都遵巢氏之说,把痹证和历节加以分别,而都纳入“ 风"病门中论述。

RA以关节肿痛,晚期出现关节僵硬、畸形为主要表现。属中医“ 痹病"范畴,与痹

病中的“ 历节"、“ 骨痹” 等病相似。现代医家称之为“ 旭痹"、“ 顽痹” 等。AS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其特点为几乎全部累及骶髂关节,常发生椎间盘纤维环及附近韧带钙化和骨性强直甚至丧失劳动能力。中医学多称为“ 竹节风” 、“ 骨痹” 、“ 龟背",在古医籍中虽无AS的病名,但关于脊柱病变的诊治,中医学积有丰富的经验,理论阐述也早有记载。O 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O A属中医学“ 骨痹"、“ 膝痹"范畴。中医早就有“ 痛风” 之称,如朱丹溪《格致余论》中就曾撰“ 痛风论"专篇,并设有“ 上中下通用痛风方",不过此言痛风,大抵指风寒湿邪乘虚侵袭,致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及活动障碍,实为“ 痹证"。

中医学对痹证病因病机的认识

有关痹证的记载,早在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中就明确指出:“

风、湿、寒、热、挫闪、瘀积,皆标也:肾虚,其本也。"因肾为水脏而寓元阳,督脉总督一身阳气: 肾阳不足,督脉失固,风寒湿邪亦可乘虚而入经络,阻遏阳气运行,致阳虚邪恋,虚实互见。RA中医认为此病的发生主要是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诸邪所致。内因是本病发生的基础,素体虚弱、正气不足、胰理疏松、卫外不固是引起本病的内在因素,正如《灵枢· 五变》篇说“ 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刘英等认为在RA整个活动期始终有毒的存在,包括寒、湿、瘀、热( 湿热、痰热、阴虚热) 毒邪,邪毒痹阻肌肤经络筋骨乃至脏腑而发病。焦树德提出要深入理解“ 合"的涵义。《素问· 痹论》说:“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指出风寒湿三种邪气混杂而至,合起来致人生病,则为“ 痹’’病。这是历代医家所遵循的痹病理论,也是大家都公认的解释。但是,焦老认为“ 合而为痹” 的“ 合"字,除上述的意义外,还有以下的涵义:

l 、痹病不仅是风寒湿三气杂至合侵入则为痹,而是还要与皮、肉、筋、骨、血脉、脏腑的形气相“ 合” ,才能为痹。因有各种不同的“ 合",故形成各种不同的“ 痹";不能与三气杂至之气相合者,则不能为痹。

2、风寒湿三气杂至不但可与皮、肉、筋、骨、血脉、脏腑之形气合而为痹,并且还因与四季各脏所主之不同的时气相合而为不同的痹。《素问.痹论》:“ 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 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故风寒湿三气杂至之邪因合于不同的时气,也可为不同的痹病。

3、“ 合"还有内舍于五脏之合的意思。

《素问· 痹论》“ 五脏皆有合,病久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刘氏认为本病为脾胃虚弱,湿毒内生,气血不足,营卫失调,痰疲互结,脉络阻滞。金氏认为湿邪在RA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湿邪贯穿于RA病程始终,风、寒、热、痰、瘀则出现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陈氏认为RA病机为风寒湿热之邪痹阻肝肾筋骨,加之寒湿、痰浊、瘀血、风邪等互为影响,凝聚不散,经络痹阻,血气运行不畅。黄氏认为RA的发生与先天禀赋不足,内脏亏虚,外感热毒,久病血瘀相关。

AS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素问· 生气通天论篇》说:“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楼。"《素问· 脉要精微论》说:“ 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行则楼附,筋将惫矣。"《诸病源候论· 背偻候》说:“ 肝主筋而藏血,血为阴,气为阳,阳气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阴阳和同则气血调适,共相荣养也,邪不能伤。若虚则受风,风寒搏于脊背之筋,冷则挛急,故令背偻。"《诸病源候论· 腰痛不得俯仰候》说:“ 肾主腰脚,而在三阳、十二经、八脉,有贯肾络于腰脊者,劳损于肾,动伤经络,又为风冷所侵,血气捕击,故腰痛也,阳病者不能俯,阴病者,不能仰,阴阳俱受邪气者,故令腰痛,不能俯仰。"《证治准绳》论腰胯疼说:“ 若因伤于寒湿,流注经络,结滞骨节。气血不和,而致腰胯脊疼痛。"《医学衷中参西录》说:“ 凡人之腰痛,皆脊梁处作痛,此实督脉主之。肾虚者,其督脉必虚,是以腰疼。"综观以上论述,可知此病的发病是因“ 阳气不得开阖,寒气从之’’而形成。

O A在中年以后多发。临床上以关节肿痛、骨质增生及活动受限最常见,O A的发病无地域及种族差异,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因素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韩氏认为该病的病因病机为本“ 痰"标“ 痹” ,人至中老年肝肾渐衰,气血失充,肝虚则筋失 濡养,肾虚则骨髓化生不足,气血不畅则筋脉痹阻,加之外伤、劳损及风寒湿邪等乘虚而入发为本病。李氏认为内因主要是肝肾亏虚和气血不足,外因主要是感受风、寒、湿之邪。风寒湿邪入侵人体经脉,留于肢体、筋骨、关节之间,痹阻不通发而为痹。

《素问· 痹论》说:“ 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泣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仲,在于肉则不仁” 《素问· 逆调论》又说:“ 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

痛风关节炎常表现为拓趾关节、跺关节等处红肿热痛,甚至活动障碍和关节畸

形,迁延难愈,令人苦不堪言。痛风关节炎属中医“ 痹证” 范畴。饮食不节、形体肥胖、起居不慎为基本病因,脾肾亏虚、清浊不分、热毒为患是病机关键,热毒、痰浊、瘀血交相为患是主要病理产物。何氏等认为本病为平素过食肥甘厚味,以致湿热郁结,日久累及脏腑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瘀阻经脉而成。许氏认为痛风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应从湿热阻痹(脏腑功能失常,湿浊内生)、瘀热阻滞等来辨证。廖氏认为本病之邪来自脾胃湿热,久而酿生痰瘀,以致湿热痰瘀流注凝涩,故本病当属内伤实证之范畴。王氏认为,无论是六淫诸邪,还是痰浊、瘀血,对本病而言,最终均可归结为“ 毒",其邪毒的来源主要有三:一是饮食偏嗜致毒,二是六淫之毒,三是七情化毒。

中医学对痹证治疗的研究进展

辨证论治

李氏将16例RA患者辨为寒湿阻络、湿热滞络及肝肾不足三型治疗,其中寒湿阻络型,方拟乌头汤合桂枝汤加减方( 制川乌、制附片、麻黄、黄芪、桂枝、白芍、细辛、川芎、炙甘草) ;湿热滞络型,方拟宣痹汤合二妙加减方( 防己、芭仁、蚕沙、连翘、滑石、焦黄柏、苍术、木瓜、忍冬藤、甘草) ;肝肾不足型,其中偏阴虚,方拟骨质增生丸合二至丸加味方( 生地、骨碎补、淡大芸、莱服子、仙灵脾、鹿衔草、鸡血藤、女贞子、旱莲草、甘草) ,偏阳虚者方拟骨质增生丸合附桂理中丸加减方( 熟地、骨碎补、仙灵脾、鹿衔草、鸡血膏、制附片、桂枝、干姜、土鳖虫) :结果临床治愈4例,显效6例,好转5例,无效l 例,总有效率达93.75%。焦树德根据AS的发病特点把它定为“ 大偻"中的“ 督虚寒盛证’’,制定了AS的治疗大法,要以补肾驱寒、强督助阳为主,辅以化湿疏风、养肝荣筋、活血通络。并时时注意调护脾胃,以固后天之本。若出现邪气从阳化热之证者,则需要暂时补肾清热法,待标热得清后,仍转为补肾强督祛寒治本之法以收功,并创组了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基本方药一补肾强督治尪汤( 熟地、淫羊藿、金狗脊、制附片、鹿角胶、川断、骨碎补、羌活、独活、桂枝、赤芍、白芍、知母、地鳖虫、防风、麻黄、干姜、怀牛膝、制山甲、制草乌、杜仲、白僵蚕 ,用于临床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何氏等采用补肾强督治尪汤加减方治疗AS病例l 例,服药2年后患者自觉症状基本消失。张氏把AS分为6型,阳虚督寒型,治以温补肾阳, 佐以活血祛风止痛,方用右归丸合桂枝汤加减;肝肾阴虚型,治以滋补肝。肾,佐以养血通络止痛,方用左归丸合芍药甘草汤加减;血瘀型,治以活血祛瘀,佐以理气疏经止

痛,方用身痛逐瘀汤合活络效灵丹加减;寒湿型,治以温经散寒,除湿通络,佐以助阳行气止痛,方用。肾着汤合薏苡仁汤加减;湿热型,· 治以利湿清热,佐以疏经通络止痛,方用四妙散加减;痰瘀痹阻型,治以化痰祛瘀通络,佐以扶正固本,方用桃红饮加减,均配合手法及药浴。结果总有效达95.20%。段氏用自拟益肾健骨汤( 桑寄生12g,川断12g,怀牛膝12g,熟地黄10g,骨碎补10g,补骨脂10g,龙骨15g,伸筋草

15g,木瓜5g,血竭5g。加减:颈椎病加葛根10g,腰椎病加杜仲10g,狗脊10g,膝关节病加牛膝10g,地龙10g,肩周炎加桑枝15g) 口服并外用薰洗剂、黑膏药治疗,有效率97.2%。王氏以补肾法为主治疗O A,自制骨痹威灵丸(威灵仙、乌梢蛇、当归、

狗脊、骨碎补、透骨草、防风、血竭、杜仲、桑寄生、川断、土鳖虫、穿山甲等) ,3次/天,用黄酒15m l 和开水冲服,治疗骨关节炎160例,总有效率98.12%。方氏将痛风关节炎辨证属湿热蕴结者治以活血散结、清热解毒,方用四妙散加减;瘀热阻滞者治

以清热散瘀、通络止痛,方用枝藤汤加减;痰湿阻滞者治以涤痰化浊、散瘀泄热,方用涤痰汤加减;肝肾阴虚者治以六味地黄汤加减,效果良好。

病因病机

血痹一名,首见《金匮要略· 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篇》:“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也,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血痹是以肢体局部麻木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

现代中医内科亦未将血痹作为疾病名,但就其主症而言,历代医籍及临床中常见,

多将其归属与中医“ 麻木” 、“ 痹证"、“ 痿证"范畴。正如《内经· 痹论》云:“ 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营,故为不仁。"隋· 巢元方等所著《诸病源候论》认为“ 营气虚,卫气实,风寒入于肌内,使血气行而不宣流。"唐宋时期,始见麻木一词。金元时期,《兰氏秘藏》认为麻木多由气虚而引起。在治疗上主张“ 补其肺中之气,则麻木自去矣。” 在辨证上,汪机《医学原理》认为麻木虽是邪在肌肤,但“ 有气虚不能导血荣养筋脉而作麻木者,有因血虚无以荣养筋肉,以至经隧涩而作麻木者";追至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指出:麻的病因,“ 气虚是本,风痰是标’’;木,则由“ 死血凝滞于内,而外挟风寒,阳气虚败,不能运动。"由此观之,本病多属本虚标实之证。在治疗上,一般多主张以补助气血为培本之要,伸气行血畅,顽麻自除,不可专用消散。岳美中认为:血痹以顽麻为特征,不似“ 风痹"顽麻疼痛均有;“ 又不似“ 历节” 唯疼痛而不顽麻。既为“ 血痹",故不能从风痹治以表散,又不能从历节治以温通,所以在治疗上,主张补卫和营,继以和阳养阴,最后用养血补气。现代有人认为血痹证即气虚致瘀血。

治法治则

在对风寒湿痹的认识上,明清医家很有特色,以《医宗金鉴》作者吴谦为代表的医

家主张用虚实归纳诸痹:“ 痹虚者,气血虚之热诸痹也。 吴鞠通所谓“ 大抵不外寒热两端,虚实异治"而已,皆极明晰。李中梓在《医宗必读-痹》中阐明了“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并提出了三痹的治疗大法,如行痹以散风为主,佐以祛寒理湿,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同时配伍一些养血活血的药物;痛痹散寒为主,佐以祛风祛湿,同样配伍一些养血活血之品,着痹散湿为主,佐以祛风散寒,酌配养血活血之品,对临床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叶天士提倡“ 久病入络"之学说,对久痹不愈者,以活血化瘀法治疗,并重用虫类药剔络搜风,对临床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现代医家对血虚痹证的认识

现代医学家刘渡舟在《金匾要略论解·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日:凡尊荣之人,则养尊处优,好逸恶劳,多食肥甘,而肌肉丰盛,不事劳动则筋骨脆弱,以致肝肾虚弱,阳气虚,血行不畅,重因疲劳则汗出,体气愈疲,此时加被微风,遂得而干之,则风与

血相搏,阳气痹阻,血行不畅。

阎瑞兰认为血痹是以局部肢体麻痹或轻微疼痛为主症,因体虚而感受风邪导致血行

涩滞,痹于肌肤而成。其本质是虚,外因仅起诱导作用.由于气虚而导致血行痹阻,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以温阳行痹。血痹包括现代医学脑血管病后遗症、面神经麻痹,风湿性关节炎或增殖性脊椎炎等多种疾病在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效果满意,并认为血痹病多属慢性病,病程较长,若针药并投效果更著。

周健认为血痹之发病,是由外盛内虚、气血不足之人,外感风寒之邪,血行不畅而

成。故治疗血痹不仅要祛风,而且要散寒脚J 。朱家鲁认为血痹乃风寒湿邪痹着血分,血凝痹阻,经络不通,营卫行涩而致,从血痹脉象“ 寸口关上小紧” 和“ 尺中小紧"分析,应为寒邪入中、正气拘急之表现,症状是疼痛顽麻相兼。其与风痹的区别在于:血痹是血为寒凝,其麻痛固定不移,随血凝痹阻之处而发生,同时可以由局部向一定部位引伸,脉象小紧;而风痹之证,因风为阳邪,善行数变,故其痛麻游走无定处,其脉应浮缓。血痹的治疗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主方。

杨霞认为因病邪性质的不同和病邪侵入人体闭阻血脉的部位不同,血痹证又有种种

不同,如寒痹、胸痹等,其主要病理变化可概括为心肺主血气功能失常,血脉空虚( 所谓体虚) ,外邪乘虚入于血脉,气血运行迟滞,瘀血阻于身体某一部位,即致各种血痹证。

卢继业认为血痹之病,非“ 尊荣人"独具之症,但凡阳虚、阴血不足之体皆易引 发,临床尤以40岁左右妇女为多见,症状以肢体肌肤发凉、麻木、疼痛为主,或唇、舌、面半侧发麻,麻木状如蚁行,以手搓之可减,劳则汗出,恶风甚,常觉风寒彻骨,或伴肌肤挛急疼痛,或关节弹响,舌淡红少苔,或净红舌,或舌面龟裂,脉沉细或涩弱。黄芪桂枝五物汤为血痹首选方剂,根据不同兼挟症可随症加减。

宋明会认为血痹成因复杂,见证各异,气血运行不畅为病机关键,但有虚实之分,

有不足与不达之别,并将血痹分为气血两虚、气虚血疲、寒凝血脉、痰湿阻络4型,分别用八珍汤、补阳还五汤、当归四逆汤、二汤加减治疗。


主方及方药分析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于《金匮要略·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也,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黄芪桂枝五物汤即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加黄芪组成。桂枝汤乃仲景群方之魁“ 为

滋阴和阳、调和营卫…之总方也。"( 《柯琴· 伤寒来苏集》) 。桂枝汤调和营卫的实质是振奋中焦气血之化源,故无论外感内伤,皆可用之。用药阴阳相配,气血兼顾,营卫双调。方中桂枝辛温,辛能发散,温通卫阳,能“ 温筋通脉"( 《别录》) ,在本方主要具温阳助卫,行营通滞之功;芍药酸寒,酸能收敛,寒走阴营,能“ 固膝理,和血脉,收阴气” ,具有敛阴和营之功,桂枝配芍药,一阴一阳,一散一收,一开~合,使外邪得解,里气以和,协同共奏调和营卫,解肌通脉行血气之功。生姜倍用,取其辛温宣散,能增强温煦宣发之力,通畅营卫运行道路,佐桂枝增强桂枝通阳行痹、宣达卫阳之力:大枣配芍药,酸甘合化,增强敛阴和营之功;姜枣相配,辛甘发散,助卫和营。营血痹阻,应加速鼓舞卫气,使气血畅通,故去甘草之缓,加补益之黄芪,黄芪补营卫之气,益营卫之源,其能“ 浚三焦之根,利营卫之气,故凡营卫间阻滞,无不尽通"( 《本草经疏》) ,增强调和营卫功能,以黄芪冠于桂枝之上而名方者,意在“ 治血先治气,气行则血行"。

从全方来看,以辛甘发散助阳为主,实在促进卫气的功能,加强营卫之力。尤在泾

日:“ 黄芪桂枝五物汤和营之滞,助卫之行,亦针引阳气之意。.吴谦云:“ 主黄芪桂枝五物汤者,调养营卫为本,祛风散邪为末也"。


本文转载自http://user.qzone.qq.com/17162021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