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關於仲景方用藥劑量的問題

 gzb975 2015-08-14
由於從漢代至今,二千年來,度量衡的標準屢有變更,仲景方的用藥劑量,一直困擾著業界。即以“傷寒論”,“金匱要略”中用得最多的劑量單位“兩”而論,就有許多不同的說法。遠的不說,同是明代人,張介賓說:“古一兩,為(今)六錢。”李時珍則說:“古之一兩,今用一錢可也” ,相差六倍之多。清人徐靈胎說:“古一兩,今二錢零”,王樸莊則說:“古一兩,今七分六厘也”,章太炎又說:“漢之一兩,當今三錢四分“。日本學者採用公分制,也有一兩等於 1.42克和2克的不同說法。這真叫人無所適從了。 

二。有了一個標準 

高等中醫院校教材“方劑學”(1995年版)在“古方藥量考證”中說:古今醫家對古代方劑用量,雖曾作了很多考證,但至今仍未作出結論。但漢,晉時期的衡量肯定比現在為小,且用法亦不相同。仲景之方每劑只作一煎,多數分3次服用,今則每劑作兩煎,分2至3次服。所以其用量差別較大。本教材對古方仍錄其原來的用量,主要是作為理解古方的配伍意義,組方特點,以及臨證用藥配伍比例的參考。在臨床應用時,須參考“中藥學”和近代各家醫案所用劑量,並隨地區,氣候,年齡,體質及病情需要來決定。 

茲將該書提出的古今劑量折算列表於下: 

漢代劑量折合中藥秤十六兩制劑量折合米製劑量 

1兩 1錢 3克(尾數不計) 

1升3?9兩 + / -9?27克+ / - 

一合0.3?0.9兩 + / -0.9?2.7克+ / - 

一方寸匕5?8兩 + / -2?3克+ / - 

一錢匕3?5兩 + / -1?2克 

在“傷寒論講義”(1985版)中,也有這樣一張折算表: 

古今劑量折算表 

漢代劑量折合中藥秤十六兩制劑量折合米製劑量 

一兩一錢 3克 

一升六錢至一兩 18克至30克(若作容量計算,則折合60?80毫升) 

一方寸匕二錢至三錢 6克至9克 

一錢匕五分至六分1.5克至1.8克 

除了採用李時珍的說法,一兩折合一錢即3克相同,其它仍然與“方劑學”(同一套教材!)存在出入。特別是在一升和一方寸匕上,出入太大。今日中醫處方用克計量,劑型也以湯劑為多,目前漢一兩等於今一錢即3克的說法,基本上是合符臨床實際的。例如桂枝湯,仲景原方用桂枝三兩,折合今9-10克,麻黃湯用麻黃三兩,亦折合今9-10克。十棗湯,原方用大戟,芫花,甘遂等等,搗為散。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減半,今用1.5-1.8克/日,不效,次日可增至2.5-3克,小建中湯用膠飴(飴糖)一升,合今60-80毫升,也是可以的。這就為初涉臨床者提供了一個具有指導性的標準。 

三。還有若干疑問 

僅管有了這樣一個大致可行的標準,但在許多問題上還有疑問,需要探討。例如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一兩十六銖,芍藥,生薑,炙甘草,麻黃各一兩,大棗四枚,杏仁二十四枚,按6銖為 1分,4分為一兩,即24銖為一兩計,雖說是小汗之方,但劑量就太輕了。 

又如桂二越婢一湯:桂枝十八銖,麻黃十八銖,芍藥十八銖,炙甘草十八銖,石膏二十四銖,大棗四枚,生薑一兩二銖。折合下來,桂枝0.75兩,麻黃 0.75兩,芍藥 0.75兩,炙甘草0.75兩,石膏一兩,大棗四枚,生薑 1兩(2銖無法折算)。再按1 / 10的比例折合現代用量,則桂枝,麻黃,芍藥不過 2克,石膏不過 3克。 

徐靈胎“傷寒論類方”說桂麻各半湯就按他的“古一兩,今二錢零”折算下來,已經是很小劑量,還要分三服,“猶勿藥也” (等於不吃藥),看來他也感到惶惑。今人郭子光“傷寒論湯證新編”可能也看到折算下來劑量太小,乃將桂麻各半湯的桂枝用6克,芍,姜,甘,麻,杏各3克,棗 4枚,桂二越一湯,桂,芍,麻,甘各3克,石膏12克,棗 4枚,姜3克。 

這就提出一個問題:“古一兩,今一錢”的標準,對某些方也許差不多,但對以上這些方,就有疑竇了。 

再如石膏的用量,“傷寒”“金匱”均有“雞子大一枚”之方,而在大清氣熱的白虎湯中石膏用量為一斤,照現在這樣的藥量折算則為一兩,而且還是 16兩歸斤的一兩,實折今31.25克,去掉尾數,則為 30克。雞子大一塊石膏,今日實秤為 50多克,而作為小青龍加石膏湯的變方,方中用石膏不過是清其鬱熱的厚朴麻黃湯,卻用雞子大一枚,比白虎湯的的石膏還多,有是理乎?從前,我曾就這個問題請教過姜春華先生,姜老也覺得不合適,他開玩笑說:“可能漢代的雞蛋比現在小,但漢代的雞蛋是多大?我們怎麼知道?”今人於急性熱病,當用石膏者,遠不止30克之量,張鍚純治“腦膜炎”用至每劑 120克;蒲輔週治“乙腦”暑熱型,雖 9歲兒童亦用至60克。因此,按漢 1兩約等於今一錢即3克的折算法, 1斤等於 16兩,則仲景白虎湯之一斤只合今30克就恐怕是“病重藥輕”了。 

又如仲景書中附子的用量,四逆湯用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強人可大附子一枚。桂枝附子湯用附子三枚,炮,去皮,一枚破八片。附子是我家鄉四川江油的特產,四逆湯的附子,常人取中者即使如乒乓球大,也在15克以上,大者則在20克以上。桂枝附子湯用三枚,則有50克-60克之多。 

再如麻黃湯中,杏仁七十枚,實秤為 27.5克,此方君麻黃,臣桂枝,杏仁是佐藥,沒有用如此大量的道理。桂枝湯中,桂枝,芍藥,炙甘草,生薑劑量都照“古之一兩,今用一錢”,改了,但大棗原方是以“枚”計,無法改?只好照原書寫上十二枚,這麼一來,大棗用量就大大超過君藥。 

至於百合病諸方,俱用百合七枚,炙甘草湯,用大棗三十枚;桃核承氣湯,大黃牡丹湯桃仁俱用五十枚;扺當湯用水蛭三十個,這些都說明一個問題:仲景藥量比今天重。這恐怕是不爭的事實。 

四。應當因時因地因人制宜 

於此,前人早有認識。如“活人書”雲:“桂枝湯,西北人四時行之,無不應驗;江淮間唯冬及春可行之,春末及夏至以前,桂枝證可加黃芩一分,...夏至後可加知母半兩,石膏一兩,或加升麻一分。“張錫純認為:古今氣化或有不同,古人禀賦比今人強,故其分量與藥味,恆有所增減。古今氣化有多大的差異?古人的禀賦是不是強於今人?不太好說,但是,他又說用藥要因時,因地,因人制宜,“不必定以三錢(指麻黃湯麻黃的用量)為準也“,卻真是一位臨床家的通達之論。(於此可見他也早就接受了古一兩,今一錢的說法)。繆仲淳也說:淮陽荊廣,天氣炎熱,即使冬天也不太冷,故仲景之法須遵,而其用藥(包括藥量),可改。徐靈胎雖然說過:“古一兩,今二錢零“,但他為麻黃湯定的分量卻是:麻黃一錢,桂枝一錢,杏仁二錢,甘草五分,蓋其為江蘇人也。從近代經方大家曹穎甫的三則醫案,更能看出在辨證論治前提下藥物用量的靈活性: 

範左,傷寒六,七日,形寒發熱,無汗而喘,頭項腰背強痛,兩脈浮緊,為不傳也,麻黃湯主之。 

麻黃一錢,桂枝一錢,杏仁三錢,甘草八分 

黃漢棟,夜行風雪中冒寒,因而惡寒,時欲嘔,脈浮緊,宜麻黃湯。 

生麻黃三錢,川桂枝三錢,光杏仁三錢,炙甘草一錢五分 

俞右,傷寒,頭項強痛,惡寒,時欲嘔,脈緊,宜麻黃湯。 

麻黃五錢,桂枝五錢,杏仁三錢,炙甘草三錢 

“經方實驗錄” 

方中的麻黃由一錢至五錢不等,桂枝的用量也與之相應。說明用量的變化,要因人而異,視體質之強弱,病情之輕重,結合時地而定,不可拘執。 

再以筆者治驗為例: 

北京百歲老人傅某,2000年冬某日,因開窗透風而受寒,發熱,惡風,汗出而喘,脈浮緩,舌紫,苔白。此桂枝加厚樸杏子湯證也。用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厚朴10克,杏仁10克,大棗三枚,生薑三片。一劑知,二劑愈。 

李某,男,52歲,馬來西亞華人。93年8月15日。在非洲打工,得熱病(具體不詳),治療無效,乃返大馬。往來寒熱,一日二,三次發作,噁心欲吐,乏力,不思食,舌質淡紅,苔黃膩,脈弦數。此小柴胡湯證也,柴胡24克,黃芩18克,姜半夏15克,黨參 10克,炙甘草4克,大棗 4枚,生薑三片。二帖。8月17日複診:寒熱已除。不思食,尿黃,苔黃膩依然。 

原方合平胃散,加滑石,車前,茵陳,焦楂曲。 

傅案桂芍等藥用量是常用量,與“古一兩,今一錢,即3克”相近。但大棗只三枚,杏仁只用10克;李案大棗也僅用 4枚,不照原方的大棗 12枚。這樣整個處方就是協調的了。

應當指出:也有一些醫家,認為古今藥量,並無不同之處,看見“傷寒論”用細辛四兩,附子四兩的,也照量使用。(原文如此 - 何)這就是清末民初的廣東名醫陳伯壇,譚彤輝,易巨川與黎庇留。陳伯壇疏方僅三,五味,湯分量奇重,如附子,乾薑等藥,每味動輒數兩,或多至12兩者。黎庇留也善用辛熱藥乾薑,附子,虛寒痼疾,往往一劑而起,但誤用也可殺人。因而譽之者稱其為“活神仙”,毀之者則稱他是殺人狂。(以上,見謝永光“香港中醫藥史話”及劉筱雲“近世名醫憶述”(載“香港現代中醫藥”))。看來,嶺南四家是與四川的“火神派“遙相呼應,有一些共同之點的。由此也可見,無視古今度量衡的差異,固然是一種偏見,而不免食古不化之譏,但有一些重要的藥,如石膏,附子,其用量是否都要按“古一斤,今一兩,約等於 30克”去用,則大有可啇,例如現在許多研究傷寒金匱的書,白虎湯的石膏用量都是30克,四逆湯,芍藥甘草附子湯,麻黃附子細辛湯,大黃附子湯,桂枝加附子湯,附子湯等方的附子一律都是10克(如黃煌“張仲景五十味藥證”,北京人衛,1998年) 。是不是會直接影響療效?我認為值得進一步探討,從中汲取一些有益的東西。 

五。某些特殊的劑量標準 

常用劑量標準之處,還有一些特殊的劑量標準。 

仲景有用“分”者,如防已黃耆湯用黃耆一兩一分,氣上衝加桂枝三分,下有陳寒者加細辛三分。這裡的“分”,是10分= 1錢的“分”。但是在他的筆下又有不同的“分”,如“白散”用桔梗,貝母各三分,巴豆一分。侯氏黑散用菊花四十分,白術防風各十分,桔梗八分,黃芩五分,細辛,茯苓,牡蠣,人參,礬石,當歸,乾薑,芎藭,桂枝各三分。薯蕷丸用量也用“分”計,二十一味藥中,薯蕷用三十分,甘草十八分,阿膠七分,乾薑三分,白斂二分。這裡的“分”,卻是漢制一分為今二錢半即7.5克之“分“。此外,還有用”尺“的,如麻仁丸,厚朴大黃湯都用厚朴一尺。這些,可視作仲景在”博採眾方“中留下的一些痕跡,似可以通過和方中其它藥用量的比較去確定一個合適的劑量。 

六。看原方用藥的比例及藥量的增減 

學習仲景用方,還特別應該注意原方中用藥的比例。如桂枝湯,如果桂枝,芍藥都用9克-10克,大棗還用十二枚就不合比例。旋覆代赭湯(旋覆花,人參,生薑,代赭石,半夏,甘草,大棗),原方人參二兩,甘草三兩,??大棗 12枚,為什麼代赭石的用量只有一兩?原是汗吐下後,胃氣已傷,胃虛而濁氣上逆,胃虛為本,濁氣上逆為標,故重點放在補虛上,用赭石是降胃逆,但用量獨輕,則唯恐其重墜傷胃。 

方中藥量的增減,也不能忽視。如桂枝湯加桂,即用以治療寒氣上逆的奔豚病;桂枝湯倍芍藥加飴糖,即變解表調營衛之方,為溫中補虛緩急止痛之劑,小承氣湯,厚朴三物湯與厚朴大黃湯用藥完全相同,但因分量不同(煎服法也不同),主治的重點也不同了。 

方名藥物組成及原方分量主治 

小承氣湯大黃四兩,枳實三枚,厚朴二兩痞滿實,實熱阻滯,熱結旁流,重點在盪實 

厚朴三物湯厚朴八兩,大黃四兩,枳實五枚痛而閉,腑氣不通,脹重於積,重點在行氣 

厚朴大黃湯厚朴一尺(約合八兩),大黃六兩,枳實四枚支飲,胸腹脹滿,飲熱互結,重點在逐飲瀉熱 

難怪過去日本學者要感嘆:“漢方之不傳之秘,在劑量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