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 外行看中医药III:中医的转折 上回说到,由于古人条件所限,以及缺乏最基本的... - 雪球

 bigalfu 2015-08-14
上回说到,由于古人条件所限,以及缺乏最基本的实证精神,所以,古代中医经典,里面有很多荒诞不羁的内容,不值得盲目崇拜,视为不容置疑的经典。

即便如此,在1922年以前,中医还算是一种经验科学。说经验科学,是因为几千年来,古中医们面对各种不同的病症,按照自己想象的药理和药因,不断试错,也尝试出来了一些虽然药理荒谬、毒副作用不明、但实践中仍然有效的药方,在历史的长河中,多少起了一些作用。当然,实际作用远远小于想象,古人依然主要靠运气和自身免疫能力生存。平均寿命,与没有中医庇佑的欧洲人,没什么显著的区别。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即便那些曾经有效的药方,也因为今天有了病理更清晰的、经过临床测试,更有效、更安全的现代解决方案,而变得没有了价值。

1922年以前,中医的心肝脾胰肾,指的依然人体内看的见摸得着的真的心肝脾胰肾;1922年以前,中医的经络,依然明确的指出,就是运输血液的血管。虽然观察粗陋一些,也加进了一些想象,但仍然承认是肉眼可见的管道。将皮肉之间的大者称之为经脉(大动脉和静脉),小的称之为络脉(浅表静脉和毛细血管)。中医的经典书籍,不仅清楚的表达了这种认识,并且勾画出简单的图形来描述脏腑经络的形状和位置。此时,中医还是一种尊重事实的,可以用证据来证实(或证伪)的经验科学。

在现代医学诞生之前,西方也同样靠着古希腊医学、古罗马医学……等类似中医和古非洲跳大神一样的、今天业已消失的传统医学,生存着。而现代医学,大致是以比利时医生和解剖学家安德烈.维萨里(1514~1564)的《人体的构造》、英国生理学家和胚胎学家威廉.哈维(1578~1657)的《心血运动论》、荷兰人列文虎克(1632~1723)发明了显微镜为基石发展起来的。

清末,现代医学挤进了封闭落后的大清王朝境内,无情的事实、清晰的证据,告诉老中医们:

千年来所画的脏腑图,错了。

想象中“首尾相连,闭环无端”的经脉,错了。

脑渗为涕,错了。

心主神明,错了。

胆主决断,错了。

脾主统血,错了。

错了错了错了……

……。

老中医们想反驳,可残忍的现代医学,可以:

把尸体剖开给你看心肝脾胰肾的形状和位置,

给你看精确的血管走向和分布,

向你展示截肢者,切断了12条想象中的经脉,照样生存,

大脑流出来后,绝不变成鼻涕,

换了心而一样想事(2006年,居然有用机器泵换心的病例),

切了胆一样做决断,

切了脾不会全身血崩,

……

错了,很正常。本该认错,向先进者学习,去伪存精求发展。可惜,自诩天朝上国,陶醉了几千年,怎可以承认被洋夷--据说一种腿都不能打弯的劣等种族--超越。一个人物,在历史最不需要他的时候,横空出世了。

铛铛,铛铛铛,铛里个铛,恽铁樵(1878~1935)大师登场。此君于1922年发表了《群经见智录》,石破天惊的提出:中医所说的五脏,不是血肉的五脏,而是四时的五脏。中医的五脏六腑二十四经络,都是看不见的,根本不是你们这帮洋鬼子展示给我们看的那些。

从此书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它延续了和李时珍老大爷一样的老中医著书传统:无需实证,无需经验,只要阅读古典经籍,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便可提出一套用以治病救人的理论来。

话说恽大师的“中医之某某,非解剖之某某,而是某某之某某“论,横空出世后,中医所有理论基础,都可以由中医自说自话,无需提出证据论证,也就不怕洋鬼子的显微镜和解剖图了。甚至中医甲和中医乙对同一个病人同一个病症,做出不同结论,也是对的。因为中医甲之某某,非中医乙之某某。

既然中医的五脏六腑经脉血气,和现代科学所指,根本不是一回事。那么你就是看不见,找不到,也不能证明它不存在。由此“西方科学不是唯一之途径,东方医学自有立脚点“(恽大师语)。中医,发现了自己的葵花宝典,并将立足于此,屹立于东方而不败!

《群经见智录》一出,中医理论体系中的脏腑、经脉、外邪、气血……全部变成了虚拟的。任何证据都无法否定它。自此,中医顺利的从经验科学升级为哲(pian)学(shu)。这种号称的医学,其疾病的病因、传播途径、人体的运行规律,统统建立在无法证明或证伪的想象基础上。看官,您真的放心把自己和亲人之健康性命,交付于它之手?

附上恽铁樵大师简历。其背后含义,各位看官自行品味:

恽铁樵,生于1878年,16岁中秀才。

据说聪慧,20岁以前就读完了全部科举经典。

受乡风影响,涉猎医书。

26岁考入上海南洋公学,攻读英语,29岁毕业。

后任教于上海浦东中学。

教学之余翻译外国小说数篇,35岁任《小说月报》主编。

39岁,14岁的大儿子死于伤寒。

40岁,二儿子,三儿子亦死于伤寒。遂苦读医书。

41岁,四儿子又得了伤寒。恽大师自配方剂,四儿子活下来了。

至于究竟是因为恽大师的方子,还是因为小四改变了嘘嘘的方向所致,反正人是活了。一时,求医问药者众。

至某日某同事之子,被恽铁樵治好,遂登报感激云:小儿有病莫心焦,有病快请恽铁樵。恽大师名声大振。

43岁辞职,开医馆。

45岁发表著名的《群经见智录》,提出“中医之五脏,非血肉之五脏“论,扬名华夏。

48岁,创办中医函授学校,函授中医。

51岁,民国废止中医法案出台,学校被关闭。

中医界及众多社会名流抗议废止中医法案。提出废止中医是违背三民主义的,是帝国主义对中华民国的文化侵略。民国政府迫于压力,后取消了该法案。

56岁,重开中医函授学校。

两年后(1935年)因“溽暑高热“而亡,年仅58岁。因为中医大师不看西医,也不好确定这究竟是个什么病,看样子似乎是中暑热死了。本山大叔的藿香正气 耶,那时没有咩?

恽大师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天才的一生。其学贯中西,不仅精通科举(考上了秀才),还精通英语(会翻译小说),并且在其任《小说月报》期间,慧眼识英才,发现、发表并高度评价了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怀旧》,致使鲁迅非常感激。

(不知鲁迅后来在《<呐喊>自序》里,写下“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一语的时候,有否泛起一股对伯乐的自愧情怀?)

恽大师伤感于三个儿子死于伤寒,遂发粪涂墙,自学医术。三年一小成(辞职开医馆),五年一大成(著书立作)。用读小说的慧眼,读出了古代医典的智慧,石破天惊的提出了改变祖国传统医学命运的重要理论,使祖国传统医学得以立于不败之地。

然后又致力于函授中医(中医可以函授?是不是给几本医书,再教一点“父在母先亡、治病不治命”的话术?)的教育事业。如此大医师,居然被热死了,可惜可惜。魔都的夏天不好过,不好过。就算房价不贵,也居之不易。

相关文章:

外行看中医药I:警惕中成药http://xueqiu.com/8290096439/30031082

外行看中医药II:别迷信古医书http://xueqiu.com/8290096439/30179204

外行看中医药III:中医的转折http://xueqiu.com/8290096439/30179211

外行看中医药IV:中医的兴旺http://xueqiu.com/8290096439/30179219

外行看中医药V:中西医结合http://xueqiu.com/8290096439/30179229

外行看中医药VI:结束语http://xueqiu.com/8290096439/3017924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