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运用

 昵称2040955 2015-08-16

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运用


【摘 要】:要让课堂最优化,让学生学到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如何把自己的知识表达出来,让学生更好的接受,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有较好的教学语言艺术。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具备基本的授课语言素质,也应该掌握富有学科特点的专业语言艺术。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基本语言素质;专业语言艺术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知识、师生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等,最基本的工具都是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2]同时,教师语言的情感也会引发学生的情感。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的每一句话,从语气、语速、用词等方面都会给学生带来感观上和精神上的影响。柔和的语气、恰当的语速、合理的用词,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变学习为一种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技术操作性强的学科,又有其独特而且必须遵守的专业语言。

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授课语言素质

首先,教师授课时语气不能过于生硬,语调不能一成不变,语速不能过慢或过快,要抑扬顿挫,富有感情色彩。就如讲一些新知识时,语速要放慢,讲到重、难点,语调要变得重一些,有时还要结合体态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授课的过程中,还要进行师生互动,提问法是教学中一种很好的方法,不管是设问、反问、疑问还是自问,语调都要各不相同,所以提问的技巧也是很重要的。提问时,语气可轻可重,语速要慢,有时还要故意重复同一句话,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有效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授课语言要准确合理,不粗糙;所表达的意思要完整、清晰。错误的语言,会诱导学生产生错误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导致出错。语言表达不完整或不清晰,又会让学生产生更多的疑问和不解,导致以后再次出错。有些教师甚至把地方方言带到课堂,生硬地翻译成普通话,这就是语言粗糙的一种表现,它也不属于教学语言。语言运用不合理,用词含糊,会造成学生听觉上的疲劳,从而对此学科产生厌恶感。

最后,讲究课堂教学的基本语言艺术。又如用赞赏性的鼓励语言。恰到好处的赞赏是教师引导、调动、激励学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求知欲高涨,心情愉悦,就能更有效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有时还可以结合面部表情、肌肉和目光这些无声语言来传达教师所要表达的意思,充分利用灵活性的体态语言。教师要多走下讲台,亲和到学生中间,课堂往往会变得更有朝气,促进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拉近师生的距离。在学生进行上机操作练习过程中教师徐步而行,逐个检查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表扬夸奖完成得比较好的学生,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要加以个别辅导鼓励。这都是很好的体态语言。

二、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注重富有学科特点的专业语言艺术

(一)专业技术名词用语要准确规范

比如我们教授的是信息技术课,但相当大一部分老师还是说成计算机课或者电脑课。讲课时“单击”经常说成“点击”,“网页”和“网站”经常混为一谈。还有一些比如“对话框”、“快捷菜单”、“标题栏”、“状态栏”专业用语我们平常使用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规范化。再如“单选按钮”和“复选框”,常听到诸如“把这个小方框打个勾”、“点一下××前面那个小圆圈”等说法,这反映出相关教师缺乏必要的信息素养,对一些基本的专业术语了解不多。

(二)琢磨引导语,提高学生注意力和兴趣

信息技术是一门学科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很多知识点都比较枯燥,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教师在进入新课或新知识点时都会做一个相关的引入,如看一些图片或者视频。这个时候,教师的引导语就变得尤为重要。“同学们,请大家看一下下面的这些图片(或视频),从中我们能看到什么?了解到什么?”上面这句话就显得比较生硬平淡,不能引起学生集中注意,换成“同学们,请大家仔细观看下面这些图片(或视频),细心品味,或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哦”或者说“有意外的惊喜在等着你们哦”。这样小小的变化,抖个包袱,买个小关子,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马上就会被你集中起来。

(三)操作演示用语要适当缓慢、重复且准确

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操作演示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阶段。一些老师在讲解时由于用了屏幕广播系统,以为所有学生都有在看他操作,讲解时就变得比较随意了,用语也变得不规范。比如“先点这个,再点这个,然后在这个地方输入***”,学生虽然有在看屏幕知道你在点击哪个,但这样的用语就非常的不规范。第一、我们不能排除部分知识较弱的学生根本就不知道教师在说什么。第二、这样也不利于学生记忆或者做笔记,教师所说的“这个”“那个”究竟是什么,学生很快就会遗忘。演示操作教学时教师的语言应该要相对的缓慢一点,教师边操作边讲解,操作演示步骤要明朗,讲解要清晰准确。关键步骤要适当的重复讲解。所有计算机软硬件都有自己的标准名称,教师应该注意准确用语。

(四)学生操作练习时要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

进入学生操作阶段,这个时候肯定有很多学生提出问题,而指导老师却只有一个人,这必然使老师有点“喘不过气”,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或许学生提出的问题很简单,但教师讲解语气要随和,不能表现出不耐烦或者不屑。带着不屑不耐烦的语气说“刚才没听是吧”,“还是听过就忘记”,“这么简单都不会”,“怎么那么笨的”,这样的语言极会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的厌恶或是都不敢提问题了。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的语言艺术修养,不但直接影响本学科的教学效果,还能潜移默化,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3]语言的运用,可以千变万化。运用得当,就如美妙的音符,灵活又生动,给人的是一种享受;运用不当,就如噪音,随时都可能激怒他人,影响他人的心情。尤其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组织好教师的教学语言,使其成为一门专业性强的语言艺术,甚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3]孙改仙.论教学幽默[J].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4]肖友荣.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教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