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草泻心汤

 寂寞在繁衍 2015-08-17

【原文】   

1.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伤寒论》(163)    

2.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一作嗄),甘草泻心汤主之。《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组成与用法】   

甘草四两,炙  黄芩  人参  干姜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   

上七味,水一斗,煮取 六升,去渣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效】1.益气和胃,消痞止呕。(《伤寒论》)2.清热燥湿解毒。(《金匮要略》)

【医案】

1.妊娠恶阻

初诊:2006年6月7日。陈某,30岁,妊娠2个月,恶心呕吐半月,每次进食10分钟之后即呕吐食物,多涎,口不渴,嗳气少,纳差。初诊投小半夏加茯苓汤合橘皮汤、苏梗5剂,服药期间呕吐已止,停药2天,症状加重,食后即吐胆汁,每日10次左右,多涎,口不渴,嗳气少,纳略减,晨起口苦,胃脘不适,喜温喜按,倦怠,大便溏软。舌淡红,苔薄微腻,脉细滑。西医诊断:妊娠剧吐。

治法:益气和胃,消痞止呕。

方剂:甘草泻心汤合左金丸(《丹溪心法》)加味。

炙甘草9g  半夏10g  炒黄芩6g  黄连3g  干姜3g  大枣5个  党参12g  吴茱萸4g  炒粳米30g,3剂。

二诊:2006年6月10日。恶心呕吐明显减轻,已不呕吐胆汁,每日仅呕吐1次。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

中药守上方以巩固疗效,7剂。

2.阴痒

初诊:2006年12月1日。李某,37岁,毛际部连及外阴瘙痒反复发作已经2年多,伴带下增多如涕状。近半年月经每提前10天左右,5~6天净,纳可,大便软。2002年曾行右侧卵巢囊肿剥除术。末次月经11月12日来潮。生育史:1-0-1-1。妇科检查:毛际部及外阴均无异常,阴道通畅,宫颈中度糜烂,宫体后位,正常大小,活动,质地中等,轻压痛,两侧附件轻压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西医诊断:外阴瘙痒症。

治法:健脾清热燥湿。

方剂:甘草泻心汤加味。

炙甘草9g  半夏10g  黄芩10g  黄连5g  干姜3g  大枣5个  党参12g  土茯苓12g  白鲜皮12g  地肤子10g,3剂。

二诊:2006年12月4日。外阴瘙痒减轻,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续进7剂。

三诊:2006年12月15日。月经按期于12月10日来潮,今未净,外阴瘙痒消失,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续进6剂。

四诊:2007年1月10日。随访,外阴瘙痒未再发生。

3.乳头、阴部瘙痒

初诊:2005年3月19日。应某,45岁,乳头瘙痒6年,时发时止,痒剧难耐时常常搔抓至破,外阴毛际瘙痒10多年。月经正常,带下不多,色白,无异味。生育史:2-0-0-2。乳头检查未发现异常,妇科检查仅发现阴道内有少许糊状分泌物。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清热燥湿解毒。

方剂:甘草泻心汤加味。

生甘草9g  炒黄芩10g  党参12g  干姜3g  炒黄连5g  大枣6个  半夏10g  白鲜皮12g  地肤子10g  苦参10g,5剂。

二诊:2005年3月23日。外阴毛际瘙痒,乳头瘙痒,带下如豆腐渣,舌脉如上。

生甘草9g  炒黄芩10g  党参12g  干姜3g  炒黄连5g  大枣6个  半夏10g  白鲜皮15g  炒黄柏10g  苦参12g  龙胆草5g  土茯苓15g  蛇床子12g,5剂。

制霉菌素栓每日1粒,阴道内置药。

克霉唑软膏局部外抹。

三诊:2005年3月28日。乳头、毛际瘙痒明显减轻,带下除,时觉胃脘不舒,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加砂仁(冲)5g,5剂。

四诊:2005年4月1日。乳头瘙痒未再发生,外阴毛际部偶尔发痒,舌脉如上。

生甘草9g  炒黄芩10g  党参12g  干姜3g  炒黄连5g  大枣6个  半夏10g  白鲜皮15g  炒黄柏10g  苦参12g  龙胆草6g  蛇床子12g,5剂。

五诊:2005年4月6日。乳头、外阴毛际瘙痒均未再发生。

4.乳头瘙痒

初诊:2005年10月6日。刘某,53岁,两侧乳头瘙痒难耐1年多,局部无红无肿,也未见分泌物,由于经常搓痒,自觉乳头有灼热感。月经周期、经量正常,7天净。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清热燥湿解毒。

方剂:甘草泻心汤加味。

炙甘草10g  黄芩10g  黄连5g  干姜3g  大枣5个  党参10g  半夏10g  龙胆草5g  白鲜皮10g  地肤子10g  蝉衣5g,5剂。

二诊:2005年10月10日。乳头瘙痒减轻,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加炒栀子10g、苦参10g,7剂。

三诊:2005年10月17日。乳头瘙痒基本消失,局部灼热感已除,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续进7剂。

5.阴疮

初诊:2005年4月11日。陈某,49岁,绝经8年多,性生活后外阴疼痛伴渗出少量血性分泌物10天,步履维艰。舌红,苔薄白,脉细。妇科检查:左侧大阴唇见6个大约3mm×5mm大小的溃疡面,阴道充血,宫颈充血,宫体后位,活动,质地中等,无压痛,两侧附件无压痛。西医诊断:外阴溃疡。

治法:清热燥湿解毒。

方剂:甘草泻心汤加味。

生甘草9g  炒黄芩10g  党参10g  干姜5g  炒黄连3g  大枣6个  半夏9g  白鲜皮10g  苦参12g,4剂。

锡类散(《金匮翼》引张瑞符方)外用。

二诊:2005年4月18日。阴痛全消,妇科检查时发现,所有的外阴溃疡面均已愈合。

中药守上方续进4剂,以巩固疗效。

6.外阴单纯泡疹感染

初诊:2005年9月14日。冯某,22岁,外阴疼痛8天,触痛明显,白带增多。生育史:1-0-0-1,放置宫内节育环。舌边尖红,苔薄白,脉细。妇科检查:两侧大阴唇红肿溃疡,附有较多脓性分泌物。某医院生物学报告:单纯泡疹病毒Ⅱ型1.1×105。西医诊断:外阴单纯泡疹感染。

治法:清热解毒。

方剂:甘草泻心汤加三妙丸(《医学正传》)加味。

生甘草9g  黄芩10g  党参10g  干姜5g  黄连5g  大枣6个  半夏9g  苍术10g  黄柏10g 川牛膝10g  苦参15g,4剂。

洁阴灵液阴部外洗后,局部锡类散(《金匮翼》引张瑞符方)外用。

二诊:2005年9月20日。经水已转,经量较多,外阴疼痛减轻,舌脉如上。妇科检查,两侧阴唇溃疡好转,红肿已退。

中药守上方加贯众炭20g、侧柏10g,5剂。

三诊:2005年9月26日。经水已净,外阴疼痛消失,舌脉如上。妇科检查,两侧阴唇溃疡已经愈合。

7.外阴肛周湿疹溃疡

初诊:2006年6月9日。鲁某,38岁,端午节生产队里组织划龙舟之后,外阴痒痛至今未愈。妇科检查:外阴连及肛周湿疹,并见一2cm×1cm的溃疡面,局部色红。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清热解毒燥湿。

方剂:黄连粉合甘草泻心汤加味。

黄连粉局部用药。

生甘草9g  黄芩10g  党参10g  干姜3g  黄连5g  大枣6个  半夏9g  龙胆草5g  苍术10g,4剂。

二诊:2006年6月15日。用药2次,肛周湿疹消失,溃疡面缩小,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续进4剂。

药后皮损愈合。

8.干燥综合征

2006年6月27日就诊。孙某,35岁,西班牙华侨,因经行口糜、口唇干燥脱皮20多年,曾于2004年11月16日返里就诊,当时作为顽固性口腔炎给予细辛研成细末,用水调湿外敷脐部,治疗无效;再予玉女煎加味治疗,口唇干燥好转出国;2004年12月27日再次就诊,投用甘草泻心汤加味(生甘草9g、黄芩10g、党参10g、干姜3g、黄连5g、大枣6个、半夏6g、升麻12g、枇杷叶15g、石膏12g),连续服用35剂后出国;2005年7月27日返里就诊,除了经行口糜明显之外,口、鼻、咽喉均干燥,口唇脱皮,还出现阴道分泌物减少,干燥,性生活困难,连续服用甘草泻心汤加味28剂出国。此次返乡就诊,口唇干燥脱皮现象已经消失,口糜偶尔发生,口、鼻、咽喉干燥已不明显,阴道分泌物增多,能够过正常的性生活。现出现两内眦发痒1.5年,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再给予甘草泻心汤加味继续治疗。

【按语】

甘草泻心汤在《伤寒论》中是治疗伤寒中风误下后心下痞硬而满的方剂,在《金匮要略》中是治疗狐惑的方剂。该方在《伤寒论》中取其益气和胃,消痞止呕作用;在《金匮要略》中则取其清热燥湿解毒作用,一方两用,何其妙也。

案1为妊娠恶阻,初诊以痰饮论治,服药之后呕吐已经控制,二诊时病情已经发生变化,吐胆汁频繁,口苦,胃脘不适喜温喜按,倦怠,大便溏软。甘草泻心汤本治“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而痞硬、干呕其症状与恶阻类似,“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便可使用。而该案为胆火上逆,脾胃虚弱,故用甘草泻心汤合吴茱萸汤加味,以芩、连、吴萸清肝胆之火,以参、草、夏、姜、枣、粳米健脾和胃。 

案2为阴痒痼疾,自毛际至外阴,带多如涕,月经先期,便溏,证属脾虚湿热下注。《金匮要略》称“狐惑之为病……蚀于阴为狐”,可见该病发于阴部,且与热毒有关。《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此言痒与疮均发于心火过盛,而痒常为疮之始者,故痒之所治亦当清火泻热。甘草泻心汤既可益胃气,又可清热燥湿解毒,加土茯苓、白鲜皮、地肤子,可以增强清热止痒作用,虽为顽疾,两诊而愈。

案3为乳头及外阴瘙痒,案4为乳头瘙痒,两病相近。乳头、阴部为肝经之所过,故两案均用甘草泻心汤清热燥湿解毒,加白鲜皮、地肤子、苦参、黄柏、龙胆草、土茯苓、蛇床子等药,以增强清湿热杀虫止痒的作用。

案5为阴疮,案6为外阴单纯泡疹感染,案7为外阴肛周湿疹溃疡,三病相类,属于《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阴中乃疡”,尤近“狐惑”,属于《素问·五常政大论》中的“疮疡燔灼”。案5发病于地道不通接内之时,此类疾病并非罕见,因外阴溃疡疼痛又有渗出,用甘草泻心汤加白鲜皮、苦参以清热燥湿解毒;案6症情较重,局部已经肿痛溃脓,时天气炎热,正合《素问·气交变大论》的“炎暑流火……病寒热,疮疡,疿胗,痈痤”,用甘草泻心汤与三妙丸、苦参合用。两案均用锡类散外用,因该药功能清热解毒,祛腐生肌,在促使粘膜溃疡愈合方面,卓有成效;案7为病起于水渍磨损,外阴连及肛周色红痒痛,《素问·五常政大论》有“之温热者疮”之说,意为在温热的地方容易生疮。该案系湿热为患,以黄连粉局部外用清热燥湿收敛治其外,以甘草泻心汤加龙胆草、苍术清热解毒燥湿治其内。内外合治,取效迅捷。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根据某年六气所致,提出“宜以苦燥之、温之,甚者发之、泄之”,可以预防“湿气外溢,肉溃皮拆,而水血交流”的疾病,而甘草泻心汤本身就是一张“以苦燥之、温之”的方剂,以这样的方剂作为基本方治疗湿热引起的溃疡流脓性疾病,当然会有效的。

案8为干燥综合征,该综合征是一个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由于其免疫性炎症反应主要表现在外分泌腺体的上皮细胞,故又名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上皮细胞炎或自身免疫性外分泌病。本症多侵犯成人女性,口、眼、鼻、咽、喉、呼吸道和生殖道粘膜均可出现干燥的一系列症状。临床除有唾液腺和泪腺受损,功能下降而出现口干、多发性龋齿、腮腺炎等症状,因泪腺受累使泪腺分泌的黏蛋白减少,从而出现眼干涩痒等症状。该病的某些表现类似于《素问·气交变大论》中的“口疮”、“口疡”和《素问·五常政大论》中的“嗌干,善渴”。用甘草泻心汤治疗干燥综合征受启发于该方能够治疗白塞氏综合征,虽偏于辨病治疗,但也能取得不错的疗效。

狐惑为何病?经过后人研究考证,发现现代的白塞氏综合征(反复发作的虹膜睫状体炎、滤泡性口腔炎、反复性口疮、急性女阴痛性溃疡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与之相似。狐惑属肝经之疾,《灵枢·经脉》曰:“肝足厥阴之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頏顙,连目系”,而乳头则分属肝经。甘草泻心汤可以清泻肝经湿热之毒,这就是我运用该方治疗乳头瘙痒,阴部毛际瘙痒,外阴溃疡、外阴单纯泡疹感染、外阴肛周湿疹溃疡、干燥综合征的依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