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友推荐】鉴定古瓷器方法剖析:胎釉篇

 私家图书室 2015-08-18

★全国6W收藏爱好者的公益微信平台★

每天为您分享:拍卖资讯、专业鉴赏、藏友推荐、杂谈逸闻、交易资讯。

微信号:snake19890412

鉴定是收藏人必学的一门学问。古瓷鉴定又是鉴定中最难学的一个门类。它要求知识面广,实践要多、分析能力强、逻辑思维活等诸方面的综合素质提高,方可少走或不走弯路。


鉴定书和鉴定文章面世的不少、一家之言和经验之谈很多。其说不一或概念模糊的有,过于片面或教条主义者有,让初学者不知如何是好,知其易行其难,则容易失误。


现代膺品层出不穷,仿技高超,达到真假难分的境界,如果还用教条的方法去鉴别或把'个例'当普遍去推广,必然是真仿难分,多数走眼,损失惨重。


平台系统地针对几方面的实际情况,用科学的、辨证的、可让大家认同的方法来谈鉴定古瓷的一些问题,请同行们和收藏人共同探讨和指正。


二、胎釉篇

胎有密实、松疏之分,又有深、浅色调之别,还有颗粒大小与瓷化程度等不同,均可借以断代。釉色更是千变万化,一朝不同一朝……

磁州窑化妆土胎质

元青花瓷底旋胎

1.胎质比较

宋瓷胎与明、清瓷的胎显然不同。宋瓷胎泥粗松,不如明、清瓷细白。宋瓷胎色以灰白、浅黄、深酱色为主。故官、哥窑有紫口铁足的特征。定瓷松疏浅色胎,上手感到轻飘。均瓷较密实,胎体厚重。建盏胎更为粗糙且瓷化程度高。元代的胎有浅黄的也有纯白,介于宋、明两朝之间。现代仿品皆有现代细而白、瓷化程度高的特点。尽管高仿汝瓷似乎很成功,但其胎质的密度不同还是测得出来的。

素有“白如凝脂,素犹积雪”之誉的甜白釉瓷

故宫馆藏清雍正花鸟珐琅彩纯白釉瓷

2.白釉

鉴定要学会看釉色,任何一种白釉和色釉对各朝代来说都是有差别的。但这个差别无法用色谱来表示,有本事的人能牢牢记住在印象中。先说白釉,现代的白釉除'主席用瓷'较正规,一般瓷的白釉总是泛黄或带灰色。而过去青花用瓷的白釉就不是纯白,有的白中泛兰、或少带黄、绿色。只有清三代开始才有纯白釉。其白色如玉,十分爱人。这种纯白釉只用于粉彩和珐琅彩的瓷器。


3.色釉


色釉更是变化万千,也正好可作断代的依据。如红色釉有宝石红(也叫牛血红)红得发黑,这仅在宣德年才有。而康熙的虹豆红,红中有白,白里有绿这种红是无法仿得了的。粉彩中的洋红,桃红也只有清代才有。万厉年的那种红至今未见有相同的。而成化鸡缸杯杯上的红又是另一个特点。现代的'中国红'虽研究成功却无法鱼目混珠。

'槎紫'是一种不好形容的色,只限于成化斗彩上才有。嫩绿,鹅黄这都是至今无人仿得了的。现代的粉彩器尽管技艺高超,若把清代的粉彩对照一下,便可从某一两种色差中找到不足和区别。(详情请参阅:5月21日【藏友推荐】中国颜色—我们的颜色)


4.青花


别看从元、明、清之后到现代都有青花,也都有叫青花。虽然都是青花,其青花色调也各有不同。

元青花料

明永宣青花料

清雍正青花料

元代初期的青花很灰暗,杂质不少。元代中期比较稳定,色调柔和一些。元代后期有了进口料'苏泥勃'青料才烧制出一批色泽青艳的秀丽出口瓷,但美中不足的是有铁锈斑,永乐青花比元青花略有不同,青艳泛黑但无铁斑,宣德青花因为用料不同,有国产石子青,也有进口料,还有二者混合料,故青花着色有深有浅,不可统一要求。成化青花淡雅,正德青花深沉,嘉靖青花是混合了回青和石子青料,故色泽鲜艳兰中泛紫红。康熙青花有宝石兰之美称,又有叫青花五彩的特性,故兰得很美。雍正青花庄正、色浓。乾隆青花也是如此,至此以后色调慢慢变差,至今更是仿不到位,对一个很有水平的行家来说,只要对各时期青花特点都看过,印像好深的话,现代仿的再高水平还是逃不过行家人的眼光。


5.看釉下气泡


釉下气泡详情请参阅(5月21日【专业鉴赏】微观辨真伪:如何运用气泡鉴定瓷器?)。

这里仅简单的说一下:

一,要用40-50倍放大镜方可看到釉下气泡和'吃土'的情况;

二,大体可以说凡宋代古瓷应该看不到气泡;

三,若釉下有气泡肯定不是宋瓷。但釉下无气泡不能保证是宋瓷,因为仿汝瓷已达到这一标准;

四,元青花初期有没气泡的,中后期则都有气泡;

五,气泡只存在有无之别,对于气泡大小、疏密之分无鉴别意义,釉厚气泡就可能大些,釉薄气泡必然小些,这是一种自然现象,没有什么学问问题。


6.开片


凡古瓷,经过久远年代和环境的变化,釉面老化后自然要开片。自然开片缝中都进去杂物,显得不净。人工开片是新片纹也不自然。仿品多有人工开片,但窖藏品因在定温、定湿下伫存有的可能不开片或少开片。

以 RMB  32,480,000成交的哥窑葵花洗

哥瓷有'金丝铁线'开片,铁线是人工特意做的,金丝是后天形成。明、清瓷就不一定有开片,有的有,有的没有,不重要。粉彩、五彩的色釉上一般不开片,但珐琅彩釉面上必然有开片。

7.桔皮纹(波浪纹)


很多人拿桔皮纹作为鉴定要点。前人总结说,成化和雍正的瓷底部有极美的桔皮纹。桔皮纹美不美且不争论,但桔皮纹有不有并非定论的依据。桔皮纹怎么来的?应该是底平面抹釉较厚,再加上窖内气流速快了一点,是气流吹动了釉面积得厚一些的底平面所造成的。决不是什么窑的特征。即使是同一个窑的器品可能有桔皮纹也可能没有。因此用它来作鉴定印证是不可取的,反而会让真品漏掉。


8.看'吃土'


老货,出土的货必然'吃土'。用40倍放大镜下观察可见分子结构或毛细孔里吃进去了土斑,这是用水泡、水洗也洗不去的。如果在器物上摸上一点水,马上会散发出一种土气味这也是仿品无法做到的。仿品做'吃土'是将胶水调入泥土抹上去的,用水一泡,用湿布一擦即去,很易识别。


9.对接胎缝


大件器一般都是由两节接上的,尤其上头小口(如梅瓶、玉壶春瓶)拉坯时无法下手。 必须小头在下,最后完成大头。这样必须按操作程序产生对接。有对接必有接口缝这很自然。可是拿这一普通工艺作为鉴别古瓷的条件是不对的,这只能误导初学者,结果不少收藏者都当作一条经验。不动脑子想想什么是对的?


10.纹识的真假


粉彩的山水、人物、花鸟都画得十分好。可千万别在美的脚下迷住了自己。
真品一定是手工画的,一笔一笔画出来的。仿品则有印刷品,看起来比真品还好,印刷的就不值钱了。

用一般放大镜就能发现,仿品画的色泽浓淡是由点状构成,浓色点子多排得密。淡色点子少排得稀。而画的作品是有笔的痕迹,显然不同。


11.看釉面酸洗


仿品作旧大多用酸洗过,酸洗的釉面没有'火光',但干涩不自然,还有刷丝痕迹。真品虽然也去了'火光',但内蕴光亮仍可照人。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感谢您将这篇文章分享到您的朋友圈,让更多的藏友加入到古玩圈!


广东瓷器拍卖中心——“以藏会友,有容乃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