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周水金讲《中医基础理论》第十七讲(文字讲稿)

 lin-lian 2015-08-18

 


作者与主讲人:九江周水金//文字整理:尼加、赵芳//校稿:刘琼


讲课整理稿全文:

各位学员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第十七讲体质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听说某人体质非常好,某人体质非常差 。体质非常好在老百姓眼中就是身体非常强壮,不容易生病;体质非常差就是容易感冒发烧,容易生病的这种人。这是老百姓对体质的认识一个全面的正确的完整的体质概念是什么样子的呢?体质的概念其实说起来也非常的简单,包括两个方面: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体质是对个体身心特征的一个概括是单个人体在遗传基础上,在内外环境影响下,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个体的一个特。它通过组织器官精气阴阳之偏差和机能活动的差异反应出来,是人体生理心理活动的一个综合状况的反应。这里涉及几个要素:首先它跟先天有关,也就是跟我们父母的遗传有关二跟后天的调养有关,跟后天的养赋,饮食有很大关系。表现出来是三个方面:个体的形态机构身体功能心理活动。

人和人之间是有很多共性的,在没有发生疾病之前,也就是在一种非疾病的状态下,个体和个体之间表现出来稳定性的差异就是个体之间体质的差异。体质的三个主要要素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心理状态。这三个方面的差异构成了单个个体的体质状况。简单的说即个体组织器官的情况,组织器官它拥有的能力到底达到什么样程度适应社会心理状态是什么样子的,这的差异构成单个个体的体质状况。

我们去判断一个人的体质状况如何,主要是通过下面六方面去判断和考量

一是身体的发育水平

是身体的功能水平,包括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状况

是身体的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水平包括速度力量耐力协调能力攀登基本的活动功能

四是心理的发育水平包括智力情感行为感知能力、、个性性格意志等;

是适应能力,包括对自然界的适应能力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对各种生活紧张事件的适应能力

六是对疾病和其它有害健康的因素的一个抵抗和调控能力。

大家看到课本198到199页,理想健康体质的标准课本上讲了七点:发育正常;②精神状态非常好;③声音洪亮,牙齿清洁,听力正常,脉象和缓,睡眠良好,二便正常;④;动作灵活,有较强的运动和劳动身体活动能力;⑤精力充沛;⑥处事态度积极,镇定,有主见,富有理性和创造性;⑦变能力强,适应环境能力和抗干扰能力非常强。在我们现实社会中几乎没有人能够真正达到这七点,或者说是极少人才能够达到这七个要求的。大家可以对应一下自己去看看,你能达到这七点要求里面的几点,这是非常理想的身体的健康状态。

中医在理想体质方面有自己更简单的表述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生理的健康,一个是心理的健康。生理健康包括:形体壮实有神面色红润呼吸均匀声音洪亮须发韧性、耳聪目明牙齿坚固腰腿灵便二便正常脉象缓匀。心理健康包括:精神饱满情绪和调、、性格随和记忆良好。世界卫生组织也列出了衡量人体健康的一些具体标志,一共有十点,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跟中医的内容其实是很一致的,也就是对人体健康的标准的认识方面中医和现代的西医可以达成一致只是描述和陈述的语言表达不一样而已。

体质有什么特点

首先体质具有遗传性。中医里面讲过,父母两精相交合以后孕育了我们,也就是我们的身体状况首先是来源于父母的,来源于父辈的。所以说身体的最初状况是由父母的身体状况决定的,体质具有先天的遗传性。

第二点,是体质具有多样性,而且是差异的多样性就是说每个人体质都是不一样的。中医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要考虑到每个人的体质状况,然后再去治疗疾病。中医的这种治疗是一种VIP的服务,是个体化的,是量体裁衣的是点菜下锅的,不是吃快餐的方式,大家都一样。这也是中医比西医更具有个体性治疗的一个优势。

第三点,是形神的一体性。形就是我们的形体,身体自身的一个状态。神就包括了精神状态,应对能力,还有情感这块 。

第四点,群类的趋同性。就是在同一个地方居住的或者同一个家族的人,因为饮食文化和生活习惯各方面都比较相似,会有一些共性。体质会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还有生活习惯的影响。不同地域的人体质上会有差异,但是同一个地域的人体质会有一些共同点。

第五点,体质的相对稳定性。我们的体质来自于父母的先天部分是没办法改变的,但饮食、环境等可以改变体质的后天部分,如果我们一辈子所处的环境相对稳定,饮食文化,风俗习惯,生活习惯包括作息时间,养成以后,的体质状况几乎就已经定性比较稳定了。

第六点,体质具有动态可变性。因为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比如从农村到城市,或者从中国到了美国,或者从美国移居到中国包括年龄的变化生病以后对身体状况的损失和刺激药物的治疗对身体的影响,这一系列的变化会造成体质一些改变。

第七点,体质具有连续的可测性。体质虽说可变的,但相对是稳定的。所以身体的体质在形成以后,会循着一定轨迹去运行。根据体质发生的一些变化,可以预测最后会到一个什么样的身体状况。连续可测性有什么作用呢?为我们预防疾病提供一个提前预知,根据何种体质容易产生哪一类疾病我们就可以依照人体的体质情况提前去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

第八点,体质具有后天的可调性。体质虽然是父母最开始给我们,决定了我们最初的身体状况。但是我们可以经过后天的调养,养赋,运动,锻炼,去修正或者增强我们的体质,使体质往更理想健康的方向

体质是怎么形成的

首先,是先天的因素

先天的因素中医叫禀赋,就是指小孩在出生以前在母体内所禀受的一切特征。先天的因素主要包括了四方面:一是父母双方所赋予的遗传性;二是我们在母体内发育过程的营养状态;三是母亲在孕育期间所给予的一切影响,如胎教母亲的情绪,母亲的营养母亲的休息状况母亲的身体状况等,都属于在怀孕时候对胎儿的影响;四是父母生殖之精的质量。父母双方元气的盛衰营养的状况生活的方式精神因素等都会影响生殖之精的质量,从而影响下一代禀赋的强弱。中医遗传的概念包括的范围比现代西医遗传的概念内容更宽泛,更丰富,也是更全面。

影响体质的具体因素大家看一下课本203页,里面有一些详细的论述:先天的禀赋,年龄的因素,性别的差异,饮食的因素,劳逸,情志,地理,还有疾病针药以及其他的因素。我跟大家讲两个方面,一个是先天的因素,刚才我讲了包括四个方面,还有一个后天的因素。先天的因素里面有几点大家需要注意的,我具体讲一下先天因素里面第三点:母体在孕育期间所给予的一切影响。

我具体来讲一下养胎,保胎,胎教这一块对子代体质的一个影响。父母两精篝合以后,母亲就受孕了,子代的就在母体胞宫里面孕育了。这个时候就开始要养胎,保胎和胎教了。养胎是什么意思呢?妊娠期间要注意饮食起居来养赋胎儿的方法,就是指养胎。女性妊娠期间应该做到哪些呢?节饮食,适寒温,戒嗔怒,寡嗜欲,以预防疾病,并注意营养和饮食的宜忌,避免某些不利的食物和药物,从事一定轻体力劳动。

首先强调节饮食,什么叫节饮食也就是《黄帝内经》里讲的“饮食有节”,这个“节”有几个含义首先是要有规律的进食二是要有节制性的,不能过量,大补特补,这样对胎儿也是不利的要按照遵循节气的变化,进食当令的水果蔬菜,不吃反季节的,违反节气变化的食物和食材。

适寒温是什么呢?就是随着天气温度的变化我们要求适应这种变化这样身体才不容易生病。包括穿着饮食,就是在饮食和穿着方面都要适寒适温。比如冬天的时候就不能吃太凉,夏天时候就不能吃太热的,夏天的时候不能穿太多,冬天的时候不能穿太少。这样身体才能保持比较好的状态宝宝在体内才能更好的养赋。

戒嗔怒,精神的状态,情绪要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平和的状态,不能发脾气,不能压抑,不能够过分情绪波动 。

寡嗜欲,不能有一些特殊,特别的嗜好,比如说特别喜欢吃辣的咸的。欲就是欲望,不能有这种过份的欲望 。特殊的嗜好和过份的欲望都会影响宝宝在体内的孕育是不利于养胎的。再是预防不生病注意营养饮食要有禁忌这样可以保证胎儿在一个比较好的状态下去成长孕育。

对胎儿不利的一些食物和药物,包括现在的一些检查项目对胎儿不利的都是不能做的。

再一点从事一些轻的体力劳动怀孕了不能什么都不做,但是也不能做太过份的耗伤气血剧烈的沉重的劳务。

以上是养胎需要注意的一些东西。这里面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胎儿在体内的孕育,都会影响胎儿在出生以后的体质的养成,都会影响体质。

再看一下保胎,保胎跟养胎是有类似的。妊娠的妇女注意起居的规律,劳逸的结合,顺时气而善天和,使身体处于一种最佳状态减少疾病,减少一切可能损伤胎儿的因素,这就叫做保养胎儿,保胎。防止疾病防止病邪侵入避免毒气损伤胎儿,注意饮食居室衣物的卫生,保持生活环境的优良状态,防止环境水源,空气的污染,防止剧烈活动,诸如摔跤损伤这一类对胎儿的意外的伤害。

第三个大的方面胎教中医胎教首先是在养胎和保胎的基础之上的胎教。其次包括了孕妇的言行和应该谨行的一些礼仪,心情的恬静舒给胎儿良好的影响。因为胎儿在母体之中能为孕妇的情绪和言行所感化所以孕妇要特别注意自己的精神情操道德的修养,给胎儿一个良好的生长发育的内外环境保证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

其次,是后天的因素。

后天的因素是指什么呢?就是小孩出生以后,赖以生存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后天的因素可分为机体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心理。外在因素实际上就是环境因素,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先来看一下饮食营养。水谷进入体内经过脾的运化产生水谷精微,是人体后天气血化生的源泉,所以饮食营养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合理的饮食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必须的;二层是适当的。长期的营养不良、营养低下、营养不当或者偏食、偏嗜都会使我们身体发生成份改变,从而影响我们的体质,以至于引起疾病的发生。中医讲“肥者病令人内热”,就是吃多了肥腻性的东西使体内产生内热。“甘者令人中满”,就是甜的吃多了,容易出现腹满,就是腹部胀满的情况。“膏梁之变促生大疔”,就是吃多了营养太丰富的东西,就容易长疔、疮一类的疾病。中医讲的五味,甘、苦、辛、酸、咸,偏嗜某一味就会引起人体的某一个脏器功能的偏盛或偏衰,然后产生体质的改变,甚至产生疾病。

第二个方面,劳动运动。劳动的性质和条件对体质的强弱有着深刻的影响。劳动一般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大类。当代科技发展比较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一般来说,劳逸适度,劳而不倦对体质增强是有积极作用的。过于繁重的体力劳动,在严重污染环境下的体力劳动,精神情绪经常处在紧张状态的劳动,操作分工过细促使身体局部偏面发展的劳动等,这些都是不合理的劳动,对人体的体质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但是,身体过度的安逸,不去劳动,又可以造成机体的气血运行的迟缓,机体的组织脏腑功能的减弱。如手经常不用的话,手的功能就会退化。我们的右手通常比左手更有力度,就是因为我们经常用右手。经常不去劳动或者说太安逸了,正气不够了,会导致体质的虚弱多病。所以,一定要劳逸结合,劳逸适度,古人有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从中可体会出来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中医里有劳逸结合、动静结合的锻炼方式,非常适合养身。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这一类的,包括气功的炼习。过分的运动是不好的,你看,那种剧烈运动的运动员,包括短跑、长跑、特别是马拉松,还包括篮球、足球之类的运动员,他们的运动量特别的大,寿命一般都不会很长。总而言之,人体需要运动,但运动又不能过量,又不能不运动。适当的体育运动锻炼,可以使人体系统更活跃、更灵敏,增强人体肌肉的耐力和收缩力的强度,调整我们五脏系统的平衡,改善我们的血液循环,促进病理性体质向健康体质转化。

第三方面,年龄的因素。年龄是影响体质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肯定的。人体生、长、壮、老、已的变化过程,其实就是我们人从出生到成熟,从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人体的结构功能和代谢随着年龄的发展过程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中医学在这方面是有详细的论述的。《黄帝内经 · 素问 · 上古天真论》篇记述的就是男性和女性从出生到死亡的发展过程的一个变化。脏腑气血的由盛而衰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功能,决定着人体体质的特性,从而呈出现各个年龄期对疾病的反应能力、产生疾病的证型的差异性。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大冬天下着雪,年轻的人穿着单衣在户外走一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如果是老年人或是小不点穿的特别少在外面转悠一会,回来很可能就会受凉感冒发高烧了。这里我强调两个年龄阶段的情况,一个是青春期,一个是更年期。青春期就是以性成熟的过程为特征,这个阶段,人体内的功能代谢和结构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是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时期,人体内的各个生理活动进行着一个整体性的调整。而更年期是从成年期进入老年期的过渡时期,是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人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都在发生衰退。这两个转折点时期如果能够调整、处理好,维持人体的阴阳气血和脏腑功能的平衡,就可以达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目的。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规律,成熟早的东西是很容易凋谢的,就是说早开的花是早谢,早结的果也是早落的。人也是一样的,过早的发育也就过早的衰老。所以,小孩子在发育之前不要吃的过分的好,促使提前发育。一定要在正常的时间段发育,寿命的预期才会更长、更长。

第四个方面,性别。性别对体质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医讲男为阳,女为阴。男人跟女人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况都是不一样的。男性,禀赋阳刚之气,体魄健壮魁梧。女性多具有阴柔的体质,体型小巧苗条。男性以气为本,女性以血为本。女性又有经带胎产的生理特点,女性有月经,要生小孩子,跟男人是不一样的。男人以肾为先天,女人以肝为先天。男人多用气,气常不足。这个气就是阳气。男人病多在气分。女人多用血,血常不足。所以,女人的疾病多在血分。男人的病很多是伤精,女人的疾病多见是伤血。所以,男女性别不同,他们的遗传特征、身体形态、脏腑结构和生理功能,包括心理特点都是不一样的,在体质上自然而然就会存在巨大的差异。

第五个方面,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了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地理环境就是我们生活区域的自然环境。人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受到水土的性质、气候的类型以及水土和气候形成的这个生活习惯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的体质。讲一个简单的例子,我曾经在成都呆了几年,四川是一个盆地,成都在盆地的中间,这个地方的特点是一年四季晒不到什么太阳,阴天为主,下雨也不是特别的多,是一个偏阴的气候状况。为对抗这种偏阴的自然环境,人体需进食偏阳性的食物,这就养成了四川人喜欢吃火锅的饮食习惯。四川这种偏阴的环境,对人的性格也造成很大的影响。偏阴的环境,更适合女性生长,所以四川的女孩子皮肤特别好,长的都漂亮。而男孩子,在这种偏阴性的地理环境,缺乏阳刚之气,脾气一般都非常好。用四川话说“四川就有很多怕老婆的男人”,这跟他的生长的地理环境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再如我们九江本地区,在我们老中医院的边上有一条街,整条街开着都是武宁味的餐馆。武宁是九江地区下面的一个山区县,以山林为主,海拔比较偏高。这种地方的气温比其他地方要略低,湿气偏重。这种偏阴、偏寒的地理环境,养成了当地人喜进食温热性食物的饮食习惯。武宁餐馆的特点就是就是以炖锅为主的,有些类似火锅。因为山里冬季食材比较少,在旺季的时候食材多,当地人就把新鲜食材酿制成干品,如豆角干、干香菇、腊肉,都是精致干燥的食物。长期吃干品食材的地区的人的营养状态肯定没有吃新鲜食物的地区的人营养丰富,导致这个县的人身高都不是很高。所以,一个地区的,包括区域的人的体质状况跟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地理环境会影响人们的饮食、生活习惯。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建立在自然环境之上,通过人类长期的有意识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包括城市环境、工业环境、农业环境、文化环境和医疗养身环境,也包括经济关系、道德观念和人文的文化风俗为主的上乘建筑。社会环境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个标志,随着人类社会的衍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人类生活的环境出现了差异,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了我们的体质。如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人体的体质影响很大。再如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好多人连饭都吃不饱,长期处在饥饿或营养不良的状态下,体质怎么可能会好。而发达国家很多人缺少运动,摄取过多高热量的食物,也会影响人体的体质。又比如工作的愉不愉快,和朋友、亲戚、同事相处的关系怎么样会影响到人的情绪,而情绪的舒畅和压抑,对人体的体质的影响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还有战争状态下人体的体质与国泰民安下人体的体质又是不一样的。所以社会环境对人的体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情志因素。中医的情志包括了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心理活动。心理为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性格和能力的总称。如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有的人能坦然处置,有的人会灰心伤气,这就是不同的心理状态的一种表现。中医的情志是泛指我们的情绪情感活动的一个变化,总是伴随我们脏腑和形体的变化,从而给体质特性的形成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情志活动既不能太过,又不能不及,讲的是阴阳平衡、中庸之道,包括了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的合一,也就是中医讲的形神合一的生命观。我们对体质的一个综合评价,包括生理的,即形态功能素质,和心理的两个方面。分析一个人的体质状况不仅要观察其身体的器官的机能,即器官有没有疾病,功能是不是正常,还要注意他的心理和精神上有没有缺陷,只有身心两方面都健康的发展才称得上是体质健全的,是一个正常的体质状况。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体质我是分两讲。第二讲是讲体质的具体分类,大家就可以去对号入座,这个内容是在课堂上的一个拓讲,包括了体质分类和体质学说的运用。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