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孟頫《秀石疏林图》-竹石水墨画,元代文人画最有代表作品

 百了无恨 2015-08-19

《秀石疏林图》,元代,赵孟頫,横卷,纸本水墨,纵27.5厘米,横62.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秀石疏林图》_描绘竹石的水墨画,元代文人画最有代表性作品


赵孟頫绘竹石,强调“以书法入画”,此幅绘古木新篁生于平坡秀石之间,以飞白法画石,以篆书法绘树,纯用水墨表现,是其“书画同源”之理论在绘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元代文人画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尾纸自题七言绝句:“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这是赵孟頫关于绘画与书法笔墨相通之理论的名句,对后世文人画的影响至深。

《秀石疏林图》画面中央耸一巨石,两旁松木、幽兰、荆棘分布,石及枯树干全用飞白绘出,再用峭利的撇捺法画上竹 叶,章法简练,笔法苍健洒脱,墨色沉厚清润,是将书法笔法融入绘画的典型之作,也是竹石画表现技法上 的一种新尝试。画后有赵孟的自题诗,进一步阐明了书画同源的理论,对元代以后的竹石画产生了巨大的 影响,这也是元代以后许多书法家擅长兰、竹一类绘画题材创作的重要理论。

元代赵孟頫水墨画《秀石疏林图》第一段高清大图

元代赵孟頫水墨画《秀石疏林图》第一段高清大图
如果说唐代王维的“援诗入画”、“水墨渲淡”开启了文人画的先声,那么元代赵孟頫的“画贵有古意”、“云山是我师”、“书画本来同”则完善了文人画的组成要素。“画贵有古意”,就是珍惜历史上的优秀传统,加上“画中有诗”的文化内涵,“云山是我师”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书画本来同”的笔墨情趣,以及北宋米氏的“寄兴游心”,中国的文人画的基本要素趋于完备。

元代赵孟頫水墨画《秀石疏林图》第二段高清大图
元代赵孟頫水墨画《秀石疏林图》第二段高清大图

元代赵孟頫水墨画《秀石疏林图》第三段高清大图
元代赵孟頫水墨画《秀石疏林图》第三段高清大图



名画赏析:赵孟頫 秀石疏林图(高清大图)

名画赏析:赵孟頫 秀石疏林图(高清大图)

赵孟頫绘竹石,强调“以书法入画”,此幅绘古木新篁生于平坡秀石之间,以飞白法画石,以篆书法绘树,纯用水墨表现,是其“书画同源”之理论在绘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元代文人画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名画赏析:赵孟頫 秀石疏林图(高清大图)

尾纸自题七言绝句:“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 这是赵孟頫关于绘画与书法笔墨相通之理论的名句,对后世文人画的影响至深。

名画赏析:赵孟頫 秀石疏林图(高清大图)

释文: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

赵孟頫|秀石疏林图

放大

赵孟頫|秀石疏林图

赵孟頫|秀石疏林图

赵孟頫|秀石疏林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