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石疏林图》,元代,赵孟頫,横卷,纸本水墨,纵27.5厘米,横62.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元代赵孟頫水墨画《秀石疏林图》第一段高清大图
如果说唐代王维的“援诗入画”、“水墨渲淡”开启了文人画的先声,那么元代赵孟頫的“画贵有古意”、“云山是我师”、“书画本来同”则完善了文人画的组成要素。“画贵有古意”,就是珍惜历史上的优秀传统,加上“画中有诗”的文化内涵,“云山是我师”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书画本来同”的笔墨情趣,以及北宋米氏的“寄兴游心”,中国的文人画的基本要素趋于完备。
![]() 元代赵孟頫水墨画《秀石疏林图》第二段高清大图 ![]() 元代赵孟頫水墨画《秀石疏林图》第三段高清大图
赵孟頫绘竹石,强调“以书法入画”,此幅绘古木新篁生于平坡秀石之间,以飞白法画石,以篆书法绘树,纯用水墨表现,是其“书画同源”之理论在绘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元代文人画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尾纸自题七言绝句:“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 这是赵孟頫关于绘画与书法笔墨相通之理论的名句,对后世文人画的影响至深。 释文: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放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