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十七章简释:无为而治,谓我自然

 如水似衡0919 2015-08-20

《道德经》第十七章简释:

无为而治,谓我自然

《道德经》第十七章原文:
太上,下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简释】:
(治理天下)
最高境界者,下不知其有之;(最高境界者,无为而治,不动声色。)
境界次之者,亲近而赞美之;(次高境界者,事必躬亲,有所作为。)
境界再次者,畏之敬之远之;(一般境界者,强权政治,有是有非。)
境界更次者,侮之躲之避之。(更次境界者,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信不足也罢,有不信焉也罢!(注:原文“焉”系语气助词,有罗列之意,亦表玄通之义。)
吾悠然悠兮,守其中贵其言。(注:原文“贵言”指:守口如瓶,一言不发,不露声色。)
功成事遂后,民皆谓我自然(注:原文“谓我自然”指:感觉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感言】本章描写“治理天下”的手法差异,提倡“无为而治,还其自然”。在第十六章《简释》中,博主引用了老子的另一点评,希望博友重温,以悟本章真谛:

老子曰:凡学者能明于天人之分,通于治乱之本,澄心清意以存之,见其始终,返于虚无,可谓达矣。” (见《文子·上义》)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其中“焉”为口气语,全句意思是:“信不足也罢,有不信也罢!(道法自然),悠然悠兮,守其中贵其言,不露声色,守口如瓶。”(老子这段话,不少后人将其理解为“诚信不足,故下有不信之”,应该是一个误解。)

《道德经》作为中国优秀文化,至今为什么传播的不好?究其原因,其一是:许多后人对“无为而无不为”持“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人们出于尊敬,好奇,尽管在研究《道德经》,自身未必相信“无为”可“无不为”,更谈不上认真实践。

我们不妨心平气静的“设想”一下:当我们与对手“下棋”时,若是“事必躬亲”,纵使是赢了,其行为仍属于“有为”。当我们编个“软件”与对手较量,虽有失手之时,我们可借机会修改“软件”再与对手较量。当这个“软件”投入市场使用后,若是“赢多输少”,可称其为“有余()涅盘”版本。一旦达到“百战不殆”的终极版本后,人们利用这套终极版本,作为“替身”与对手较量(或称“冲而用之”),则称为“无余()涅槃”版本。这时设计者“功成身遂”涅槃了,但“软件”还按设计者的意图继续运行,其性质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现时“电脑”已经帮助我们实现了不少类似的目标,其软件运作大量使用“如(if)…则(then)…”等“冲而用之”的对应指令。

以上“设想”说明:“无为而无不为”是现实的。第十章《简释》感言:“看着云卷云舒的天空,看着潮起潮落的大海,看着至今仍然婴儿的月亮。”其就是大自然的很好实例。希望修道人必须坚信“无为而不为”的理念,特别是有志于“治理天下”的修道人。

声明:因道 “妙不可言”,且 “亦不可言尽”,博主博文所言所道,旨在“抛砖引玉”,请博友包涵与体谅。

 

【说明】

■焉[yān]:
[yān]〈原义作名词解〉:
 (1) (象形。小篆字形。像鸟形。本义:焉鸟)
 (2) 鸟名 [a kind of bird]
   
,北而徂山之曲,乃见苍翠一林,其中则楮烟墨宇,椒枥坎地,群焉胙充,飞而不举。 ——唐· 黄滔《唐城客梦》
 (3) 通“颜”( yán)。额 [forehead]

身长七尺,面长三尺,焉广三寸,鼻目耳具,而名动天下。 ——《荀子·非相》。高亨云:“焉,盖颜之借字。”

词性变化(借象喻意):
◎ 焉[yān]〈代词〉

(1) 表示指示,相当于“之” [it]
    草木无知,叩焉何益?  ——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2) 又如:心不在焉(“焉”代词,指“该在的地方。)
 (3) 哪里或那里 [where]
   
且焉置土石。 ——《列子·汤问》
   
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代词,那里,指南海。)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4) 什么 [what]
   
今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  ——《墨子》
 (5) 怎么 [which]
   
食其禄,焉避其难? ——《三国志》
 (6) 兼有介词“于”加代词“此”的语法功能,相当于“于是”、“于此” [so]
   
二陵焉。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不择事而问焉。 ——清· 刘开《问说》
   
伏焉。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 焉[yān]〈副词〉

(1) 如何 [how]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如:焉能;焉得;焉敢;焉知;焉用
 (2) 于是,,,[then]。表示两件事或数个事接连发生
   
始皇巡 陇西、 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作信宫渭南。 ——《史记》

(3) 又如:焉始乘舟
◎ 焉[yān]〈连词〉

于是 [then]。表示前后承接,古代汉语中多与“乃”连用
    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乃观日之出入,一日行万里。——《列子》
◎ 焉[yān]〈助词〉
 (1) 表示结构,用于前置的宾语之后,相当于“之”,“是” [be]

今王播弃黎老,而孩童焉比谋。 ——《国语》
 (2) 后缀,表示状态,用于形容词、副词之后,相当于“然”、“样子”
   
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 ——《书·秦誓》

◎ 焉[yān]〈语气助词〉
 (1) 用于句中表示停顿,相当于“啊” [ho]
   
且以五帝之圣焉而死, 三王之仁焉而死… ——《史记》
 (2) 用于句尾,表示陈述或肯定,相当于“矣”、“呢”
   
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史记》
 (3) 用于句尾,表示疑问,相当于“乎”、“吗”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  ——《诗·唐风》
 (4) 用于句尾,表示感叹,相当于“呢”、“啊”
   
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 ——《史记》

附图:茫茫宇宙

《道德经》第十七章简释:无为而治,谓我自然


(版权保留,转载请注明来源:周有光文化博客/桃李天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