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把讲读课文的时间压下来

 mczjjt 2015-08-21

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现象由来已久,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太重视对教材的“三透”处理,即教者要吃透教材、讲透教材,学生要学透教材。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绝不用一节课或几节课“讲学”一篇现代文,而应用一节课或几节课“导学”一篇或几篇现代文,让学生“多读、多记、多写、多练”仍然是学好语文的最古老、最传统、最有效的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决不是学生“学深学透”教材规定的那几篇文章,就可以有“用武之地”的。教材中的课文只是给人的终身学习选择的一个范例而已,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学习这类文章的必备知识和方式方法,让学生学会质疑,能深入教材,能走出教材。

课堂上仍然要贯彻“讲练结合”的原则。“讲要求精”,强调讲基础知识的重难点,讲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规律,答疑解惑、查缺补漏,拓展联系、举一反三。

“练要从多到精”,明确要求,掌握方法和规律,强调实际运用、熟能生巧,善于质疑问难和归纳总结。

“多练”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并加以指导,以引导学生通过“练”,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自主理解能力和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精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精选习题,切忌讲量不讲质;第二要深化,通过“练”这一环节,使学生的知识才能转化为能力,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精讲多练”和“精讲精练”是一个由初级向高级发展的两个不同的阶段。由“精讲多练”逐渐向“精讲精练”过渡是“讲练结合”所追求的目标。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完成“省时而高效”的大目标。

但语文课堂不能一味的压,要有压有涨,压下来的是“讲”,增加上来的是“量”,即阅读量和训练量。

我在教学中把教材中的现代文当成阅读材料,每单元选取一篇文章作为方法、规律“导读”的例子。由原来的“讲学”变成现在的“导学”。课堂上讲方法、讲规律,明确学习要求,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积累词汇,作练习。练后议议讲讲,整理归纳要点。

讲读现代文压缩下来的时间的一部分用于强化课内经典古诗文教学,增加课外经典古诗文的学习;一部分用于学习课外贴近自己生活实际的精短现代文,增加写作训练量:一部分还可以用来进一步扩大阅读量和综合训练量,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和训练中吸取营养,形成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刊发于2008年第3期《北京教育》普教版,作者:武宏伟)

相关链接:

2008年321日,我在学校图书馆见到了刚刚邮寄来的第3期《北京教育》,翻开一看,在教学频道的新课程栏目中有一“新课改问题与对策(一)——如何解决课时紧张问题”的话题,在这个话题下又以思考一和思考二的形式各刊登了一篇文章,思考之二就是我的《要把讲读课文的时间压下来》。与原文进行了一下核对,发现杜老师进行了非常详细的删改,把原文的1800多字删改成了900多字。文章更精炼了,字句更通顺了,主题也更集中了。

在话题前加了编者按,在文章后又加了编后语。

编者按: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们亲历改革的方方面面,在微观的课堂教学层面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疑问、困惑,由此,也产生了强烈的交流、讨论需求,希望在交流、讨论中获得启迪与指导。

因此,本刊将从本期始不定期的针对新课改中的典型问题,约请早先进入新课改的实验区的教师或北京市在课改探索中走在前列的教师,介绍自己解决问题的经验与思考,希望能给与困惑中的教师某种指导。

编后语:

              “少就是多”

上述两篇文章反映了解决课时紧张问题的两个主要途径:一是在教学内容上做工作,将教学的量由多变少;二是在教学方式上做工作,提高教学效率。改变教学方式,教师们听得多了,实践的也多了。而改变教学内容的量对于习惯了传统“灌输式”教育的教师实是一更大的挑战。

一位校长曾这样描述“灌输式”教学:“灌输式”教学是教师推卸责任的一种表现。教师通过将所有东西一股脑儿的教给学生,来逃避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比如学生考不好时,教师可以说,这不是我的责任,因为该教的我都教了。

但在新课改的今天,模块式教学大大增加了教学内容,这时,如果教师仍要把教学内容一股脑儿的教给学生,课时将变得越来越紧张。

从本质上说,课时紧张不是一个教学量的问题,而是一个教学观的问题,即我们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

中国教育学会“十五”重点课题《多元与和谐——来自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实践研究的报告》指出:课程设计要遵循“少就是多”的原则,要通过少的课程帮助学生把握核心知识与关键能力,促进学生真正理解与学以致用,“少”是为“多”服务的。

同理,学科教师也要通过少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把握本学科的核心知识与关键能力,促进学生真正理解与学以致用。这就要求教师认真整合教材,仔细遴选习题,合理安排教学,该详讲的详讲,该略讲的略讲,该学生自己学习的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当然,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再仅仅只是连接教材与学生的桥梁,而且是引领学生走进教材的导航人,其引领性与指导性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