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禄堂先生的历史贡献

 文渊武海 2015-08-22

孙禄堂先生的历史贡献

(2013-06-18 15:53:53)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河北顺平县(原名完县)是孙禄堂先生的故乡,虽然现在他的村子已经划归望都县,但他早年的活动,特别是著名的<蒲阳拳社>就创立在完县县城,他早年的一些重要的弟子也都在完县。当地要在今天(6月18号)举行纪念孙禄堂先生逝世80周年纪念活动,其中有个高层论坛,请我去讲讲,我答应了,但要求时间给得充足一点,两小时最好,至少要一小时,可是主办方说来宾比较多,每人只能给15分钟,优惠我给30分钟到头了。

我明白了,去的是场面上的人,讲的是场面上的话,走过场而已,既要走,更得过,场面做足就行,讲什么内容其实并不重要,于是我拒绝了,捧场的事没有兴趣去做。话说回来,有场面总比没有好,纪念更比没有纪念好,所以,我虽然不去但还是要感谢当地政府能搞这样一个活动,毕竟孙先生是我们的祖师。

我要多点时间本意是真想借这机会讲一点禄堂先生的历史功绩,把他放到中国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上来评价。基本思路是:

中国传统文化是三大支柱来支撑:文学,武学,医学。这三者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根都是《易经》的太极阴阳学说。

武学在冷兵器时代是以兵法战阵为主,而到了冷兵器退出战场后,徒手拳术应运而生,成为武学的主旋律。

徒手拳术由外家发展为内家,是武术的质的飞跃,它颠覆了大欺小,众欺寡,壮欺老,强凌弱的传统模式,以“以柔克刚”为原理,发展出小敌大,寡敌众,老敌壮,弱胜强的全新拳术。这也是对全世界所做出的贡献,世界其它武术种类繁多,但都是遵从外家力量型的打法,只有中国的内家拳与众不同。这也是东西方两种世界观的反映。

以太极拳为代表的内家拳是王冠上的钻石,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以拳术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它既保留了武术的技击功能,又能修心养性,强身健体,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推广,如今已经成为中华文化最有代表性的符号,风靡世界。

孙禄堂先生抽取、提炼、浓缩、整合了内家拳的精华,把三种形态风格完全不同的拳术熔炼在一起,形成以孙式太极拳为代表的孙氏内家拳或曰孙氏武学体系,完成了内家拳的“三拳合一”,这是武学发展非常重要的一步,它揭示了隐藏在五彩纷繁的外表下面的武术的最本质、最核心的普遍原理,从此武术不再有秘密,也不会再有新拳种产生。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拳与道合”的最终理念,提倡“以拳合道”,追求武学三重功能的合一:强身,技击,悟道,从而大大提升了武术的文化层次,丰富了文化内涵,拓展了应用范围,使得武术从少数人的专长发展为大多数人都可以修习的文化品类。这也是对世界文明历史的巨大贡献,没有哪一种体育运动可以与之相媲美。

由于这样的提升,武术不再是赤膊光背、满脸油汗、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粗鄙事,而是科学,完全可以堂而皇之地在文化殿堂里和他人并肩而坐,毫不逊色。这个工作是几代武术大师努力,最终经孙禄堂先生集其大成而完成的。

清末民初是中国武术发展的颠峰,而后就再无新突破的可能,之所以不断冒出新拳种,新“大师”,新“宗师”,不过是哗众取宠,邀名要利罢了,完全没有新内容。

中国武学始于孙氏(孙子兵法),终于孙氏(孙氏武学),莫非天意!

以上是大概提纲。要想把这些内容说清楚说明白,有许多问题是一定要回答的,比如:

徒手拳术是自古就有的吗?在冷兵器时代它处于什么地位?什么是内家拳?它是从什么时候产生的?在冷兵器时代会有内家拳吗?内外家有分别吗?徒手拳术是何时兴盛起来的?最初的拳术是什么?外家拳是如何演化为内家拳的?太极拳为什么出现最晚?太极拳是张三峰创的吗?目前的五大流派太极拳互相之间是什么关系?孙式太极拳是怎么创立出来的?孙氏内家拳的三拳合一指的是什么?三种风格迥异的拳术能合起来吗?为什么说孙式太极拳是三拳合一的代表?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它的主要内容、哲学内核是什么?拳与道合的道是什么?儒、道、释三家讲的道是一回事吗?为什么内家拳只能产生在中国,只能产生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什么是内劲?它和内力,内功是一回事吗?力、劲、功三者是什么关系?内劲是如何训练的?内劲在中、西医学里是什么?等等,还可以列出不少。

就这些内容足够写本书的,即使讲个大概也需要两个小时以上,既然不去论坛讲,就在以后的博客里慢慢谈拳论道吧。

实际上我们这么多年来对武术、特别是武术史的研究大部分是因循前人的说法,再有就是实用主义,对我有利的就拿来用,不利的就装作看不见,把自己的拳种说的越远越好,达摩,岳飞都嫌不远,要是黄帝轩辕氏发明的就最好,至少也要是春秋战国的,把拳术当成了骨董,自己就奇货可居了。其实研究拳术的发展就和研究生物进化一样,从遗传和变异两方面去探讨就可以清清楚楚,即使在古生物化石里也仍然有迹可寻,拳术再改变也一定有传承脉络可见,不是空口白话就行的,更不是谎言重复千遍就可以成为真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