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惊悸、怔忡五法

 寂寞在繁衍 2015-08-23

惊悸多是因惊而悸,怔忡多是无惊而心动不安。一般说来,因惊恐而心悸不安者,病位浅;五外界因素而心动不宁者,病位较深。总的说,全是心中悸动不安一类疾病。

(一)养血安神,以定心悸

心血不足,心失其养,血不舍神,心神不安,夜寐不宁,面色不华,时或心悸自汗,脉象细弱,用养血安神方法。

党蔘10、天麦冬各10、五味子10、熟地12、远志10、当归10、合欢皮12、生牡蛎30(先煎)、炒枣仁10

加减法:

若纯是血虚,无肝热等其他兼证,方中可加桂圆肉10、炙甘草6、桂心6

若气分也虚,脉虚濡力弱时,可于方中加黄芪30、人蔘粉3()

若有肝热时,方中去党蔘,加太子蔘10、沙蔘15合用,是甘寒与甘微温合用,旣益气而又折热。并可酌情加桑叶10、钩藤10、白芍10,以柔肝折热。

若舌黄苔厚时,可加焦三僊、鸡内金等。

(二)养心阴,滋肾水,求其悸止;泄胆火,育肝阴,以折虚热

肝肾两亏,阴虚火旺,虚热上扰,头晕目花,耳鸣少寐,心悸时作,大便干结,舌质红,脉细数。必须滋阴清热,壮水制火。

沙蔘10、丹蔘10、元蔘15、炒枣仁10、白芍15、生地15、五味子8、莲花头2枚、麦门冬10、淡竹茹10

加减法:

若阴虚火热较重者,必重用甘寒育阴之品,以壮水制火。可酌情选加玉竹10、白薇10、丹皮10、炒山栀3、木瓜10、旱莲草10、女贞子10

若火热较重时,可先用苦泄之剂以折其热,但不可多用。一二剂后,亢热已衰,则改用壮水制火之法。

(三)清肝胆,泄亢热,以止其悸

肝胆郁热,头晕耳鸣,面赤口干,心烦且悸,胸膈灼热,便干,小溲赤,舌红苔黄,六脉弦数有力。宜用清肝胆,泄亢热方法。仿凉膈散。

黄芩10、连翘10、竹叶3、薄荷3(后下)、大黄3、芒硝3、白芍10

加减法:

若肝胆郁热较重者,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大便干结者,用当归龙荟丸。也可于方中加龙胆草3、知母6;大便干时加芦荟1(研冲)

若肝胆郁热而阴伤时,于方中加用木瓜10、知母10、白芍10、生地12,以和阴折热。

(四)温阳以化饮邪,益气而定心悸

阳虚停饮,水气凌心,心中惕惕而悸动,体肥面白,食少乏力,气短腿肿,甚则肢冷,舌胖白润,脉虚无力。用温阳益气化饮方法。

茯苓30、桂枝10、白朮30、炙甘草10、桂心3(研冲)

加减法:

若中气不足较甚者,可于方中加人蔘粉3、黄芪20,以益气助阳。

若命火衰微者,方中必加附子3~10(先煎)、干姜3~10、炒川椒3

(五)温胆和胃,镇惊安神

惊恐之后,心悸烦乱,坐卧不宁,饮食无味,寐中多梦,脉象弦滑。用温胆和胃,镇惊安神方法。

枳实6、竹茹10、半夏12、陈皮6、黄芩10、茯苓12、青黛末1.5()、珍珠母20(先煎)

加减法:

若属热郁较重时,可加黄连3(研冲),或马尾连10

若患者心气不足,体质又弱时,可加远志10、炒枣仁6、太子蔘3~6。但须注意,温补之药不宜多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