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苓散和猪苓汤的区别_明日印象

 srow 2015-08-24
还是根据伤寒论的原文来分析探讨吧:
五苓散: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太阳病,表里不解,水饮内盛,所以口渴;正因为水饮内盛,所以水入则吐。治当表里双解,解表利水,方用五苓散(猪苓散)。
五苓散还是太阳症,所以有表里之证,表里未解,脉浮、一般体内有寒,表现为苔白,舌胖大,小便不痛快,水不能化气,所以咽干,想喝水,但体内水又不少,所以水入则吐。
白术(生) 茯苓 猪苓(各二钱) 泽泻(三钱) 桂(一钱)
上五味。为散。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或生料煎服。温覆取微似汗。按五苓散。本治太阳经邪犯本。渴而小便不利。饮水即吐之水逆。故用二苓、泽、术。利水生津。又需桂以蒸动其津。则渴者自不渴矣。后人不达此义。每用五苓治阴虚泉竭之证。重涸其水。发热发渴。势必转加。岂方之咎欤。况有去桂而用四苓者。曷知此方全赖桂之辛温。则术不至壅满。用方者当须识此。无愧圣贤一脉。
猪苓汤和五苓散不同,它是太阳转明阳或者少阴证了,所以里有湿热之证,因此用了滑石和泽泻去热,之后用了阿胶补血虚。
另外,如果大便干燥不能用五苓散,以免导致内实。
猪苓汤:
治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及少阴病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五苓散去术、桂。加滑石、阿胶等分。水煎去滓温服。日三。按此太阳少阴药也。五苓散用术以导水滋干。即兼桂之辛温以蒸动其津气。此用滑石之清热利水。即兼阿胶之甘润以保护其血液。汗乃血之液。故汗出多而渴者禁用。
〖方源〗 《伤寒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