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小测高二(下)政治中午小测(3)
班级: 座号: 姓名:
1.30年前,父母亲朋对远行者的叮咛是“一定要写信来”;上世纪90年代,离别的嘱托变成“常打电话”;如今,书信、电话、短信、电邮、MSN、QQ中总有一款适合离者抒发别情,道声平安。通讯方式的变迁启示我们要坚持( ) A.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C.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在实践中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 2.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体现了( ) A.社会变化具有多样性 B.人类社会是向前发展的 C.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 D.规律具有客观性 3.荀子认为:“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这一观点否定了(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B.事物的发展 C.物质运动的普遍性 D.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4.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变化与发展的内在关系是( ) A.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变化的实质就是发展 B.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D.发展是事物变化的趋势,事物的变化决定了事物的发展 5.郑板桥有诗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郑板桥诗句的寓意是( ) 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彻底否定旧事物 ③旧事物不符合发展的规律 ④新事物的成长要靠人们的热情扶持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该名言体现了( ) A.世界是物质的 B.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C.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7.“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体现了( ) A.社会变化总是循环往复的 B.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C.人们无法改变事物的固有联系 D.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 8.“蚂蚁效应”理论是说,一群蚂蚁选择了一颗百年老树的树底安营扎寨。为建设家园,蚂蚁们挪移一颗颗泥沙,又咬去一点点树皮……有一天,一阵微风吹来,百年老树轰然溃倒,最终零落成泥。下列与“蚂蚁效应”的哲学寓意相符合的是( ) A.巢覆卵破 B.唇亡齿寒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绳锯木断 9.茅台酒的酿造工艺可以概括为“两次投料、七次取酒、八次发酵、九次蒸馏”,茅台酒的生产周期始于每年的重阳,止于第二年重阳,经历了春夏秋冬四季,而且还要窖存5年。这个酿造工艺表明( ) ①有了量变就会有质变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有质变 ③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①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9.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59%。它告诉我们,一项工作做到90%已经很不错了,但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这启示我们( ) ①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质变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要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统率作用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