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来,参加了几次听课活动,谈四点感受。 感受之一:如何实现对文本人文内涵的深入挖掘。 优秀教师的做法是:寻找语言与人文内涵的结合点,使学习语言与领会人文内涵得到和谐统一,在提升语言的同时,得到人文熏陶,而非靠单纯的机械似的说教。 感受之二:要善于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问题设计要富于启发性、趣味性,形式上要让学生感觉喜闻乐见,愿意动脑、动手、动口,寻求答案。总之,问题设计有价值,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感受之三:语文教师在课堂中要增强情感投入。 语文教材本身颇具情感性,很多作品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 “情”之结晶。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走进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感受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语文课堂拒绝干巴巴,有情韵流动的课才是有语文味的课。 感受之四: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想象一下,如果一位语文教师授课语言索然无味,照本宣科,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反之,若教师能对文本有真知卓见,课堂上妙语连珠,才气横溢,学生岂会无动于衷?每个语文老师都应该记住这句话:才华使我们独特,使我们的语文课独特,更会使我们的学生独特。所以,如何提高自身修养,是值得每个语文教师认真深思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