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养较强写作能力 落实写作课程目标

 昵称2040955 2015-08-27

培养较强写作能力 落实写作课程目标



一、明确写作教学的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较强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⒈注重培养语文应用能力是语文课程的一大改革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培养三种能力为主要目标,培养表达(写作)能力与培养阅读能力并重。



教学三类文体为主要内容,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对选。



提倡三种学习方式,解析讲授式与自主探究式并用、以读带写式写作与活动式写作并用。



——陈佳民:广东新高中语文的主要特征



※当前语文教学弊病



重阅读            轻写作



重文学            轻实用



重解析讲授     轻自主探究



重以读带写     轻活动式写作



∴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⒉培养语文应用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中最高层级的一种能力,是衡量语文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高中阶段,发展写作能力就是最直接最有效地发展思维能力、发展智力。



语文的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很大成分是通过写作来获得和展现的。



提高写作能力,是高中教育的需要,是个人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现代社会,能够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而写作,既是一种必备的语文素质,也是一部基本的生活能力。



3。正确处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 写作是阅读的目的



厚积薄发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



                才能



  厚积        薄发



             为了



以阅读为支撑,



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



以表达交流(写作)为落脚点。



需要建立的新阅读观是表现论阅读观。就是以言语表现为阅读目标。



我们要将阅读本位的观念——“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颠倒过来,表述为写作本位的观念——“写作是阅读的目的       ——潘新和《言语生命动力学写作教学论



写作是阅读的目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应该可以相辅相成。)



二、实施新课程写作教学三大变革



全程写作教学



活动式写作教学



文体写作教学



实施变革的背景:

社会生活、工作和高校学习的迫切需要。



社会生活和工作的要求



大学学习的要求



世界性的写作危机



普通高中新课程写作改革实验



⒈实践全程写作



写作的全过程:



      内化→ 外化 →文



 现实生活      作者情感        语言表达



 客观事物      思想观念       文章



       (写什么)    (怎么写)  



目前写作教学弊病:半截子作文



把写作教学过程等同于课堂上学生动笔的过程(窄化了)



把写作教学简化为单纯案头执笔为文的训练。



原因: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习惯



考试只用纸笔考试、当堂命题作文



实施全程写作教学的依据:



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进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实施全程写作教学的依据: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可以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写什么怎么写更重要:  



高考作文要求的变化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高考作文的考查重点主要集中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评分标准要求观点正确,中心思想明确,内容15分,表达25表达重于内容



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高考作文考查的重点逐渐由语言表达过渡到立意、内容和结构上,评分标准中内容的分数逐渐超过语言



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分为基础等级发展等级两部分。基础等级内容和表达各占50%发展等级内容占3点,表达占1点。



近年来,高考作文写作内容相对自由和开放,更加突出写作能力的综合考查,强调考生写作的个性和自主性。评分标准仍按基础等级发展等级评定。



作文考试发展等级



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⑵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⑶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有表现力。



⑷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必须实施全程写作教学



写作,最重要的是对社会、对自然、对人生有所了解、有所感悟、有所心得。



写作首先必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以积极的态度参与生活、发现问题,拓宽视野,扩大视角,通过各种渠道(当然也包括网络等现代媒体)阅读、调查、观察、倾听,发现、搜集、积累必需的材料,学会找米下锅。



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



倡导活动式写作教学



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需要相当长的养成教育过程。



落实必修5个模块的第一单元写作教学



 (语文综合学习活动实质是写作活动)。



落实《常用文体写作》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文体的3个写作活动。



要把语文综合学习活动作为全程写作的模拟训练。   



打通必修和选修的写作活动



①明确活动目的。



利用活动引导学生更多地阅读,学习搜集、筛选、整合信息,学习与人交流、沟通,学习倾听和说服,学习口头和书面表述自己的见解,在活动中学习写作各种文体的文章,培养关注社会、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作风。



②周密计划,统筹安排,提高活动效益。



提前统筹安排语文活动。尽可能利用一次语文活动,完成几种文体的写作体验和材料搜集准备工作,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文体写作,交流讲评,共同提高。



③控制活动规模。



把握适宜的活动范围,班级→学校→家庭→社会。



3.强化文体写作教学



高中新课程作文教学,必须以文体为框架、从文体切入学习写作。



写什么文章要像什么文章。



四分法: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



三分法: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



四分法对学生写作的负面影响:



糅合虚构写实” ,混淆文体界限。



信口开河,真真假假,胡编乱造。



诱导四不像文章,满篇空话套话,完全脱离社会的需求。



文风蔓延,文如其人,其人如文,不讲诚信,不实事求是。



高中语文的重大改革

       用文体三分法替代四分法



三分法适合中学语文教学



基本反映了当前文体的大致架构



有利于培养三种基本的语文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话实说的文风。              



《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规定高考写作的要求是:能写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文章



※写作教学三大变革的实施:

      恰当处理教材,整合写作课程



整合语文必修和选修模块,合理安排《常用文体写作》与必修模块各单元的教学,构建新课程写作系列。



《常用文体写作》与必修各单元结合具体安排





 
 


 
 
 


 
 


 
 


 
 
 


 
 


 
 


 
 


 
 
 


 

《常用文体写作》


 

 

高中语文必修课程


 

 

论述类


 

 

1时评


 

 

必修4一单元(关注社会),必修5一单元(走近经济)


 

 

2短论


 

 

必修1一单元(认识自我),必修2三单元(议论散文),必修4二单元(议论文)


 

 

3书评


 

 

必修2二单元(现代诗歌),必修4三单元(小说)


 

 

实用类


 

 

4访谈


 

 

必修5一单元(走近经济),必修5二单元(新闻)


 

 

5消息


 

 

必修5二单元(新闻)


 

 

6调查报告


 

 

必修1一单元(认识自我)


 

 

7介绍文


 

 

必修3一单元(感悟自然),必修3二单元(科学小品)


 

 

文学


 

 

8自述散文


 

 

必修1一单元(认识自我),必修1三单元(散文),必修2一单元(体验情感)


 


理论指路,范文示例,以读带写。



掌握文体的写作要领、了解文体写作应当注意的主要问题,与把握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的表现手法相结合。



防止急功近利,摒弃机械模仿。



把语文综合学习活动作为全程写作的模拟训练。



三、扬弃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



创新建立在传承的基础上,二者不是不破不立的关系。



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仍然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1.把握命题改革走向,学习扣题构思立意



高考作文命题四条标准:



可写性



可选性



导向性



公平性



⑴把握命题的改革走向



我们主张强化写作的应用能力,就包括能够应用于考试的写作能力。



   ①更加切近社会生活实际需要,切近学生生活体验。



   2008外国高考作文题



   ②更加注意给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



话题作文“由命题人命母题,考生命子题”的这种广义命题法,开创了由命题人单一命题转变为命题人和考生共同命题的先河。



“新材料作文”继承发展了话题作文这一改革,将“命题人命母题”改变为“提供材料规定作文的内容和含意范围”,扩大了内容题旨涵盖面,而且允许考生只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给考生更大的自主空间,强化了作文选材立意的开放性



这是中国作文命题史上的重大改革



还需要努力探索,逐步完善,解决审题立意和评价操作的问题。



写作形式的限制逐渐减少。



“三自”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原则得到普遍认同。



如新材料作文,就删去全面理解材料的要求。



③题目形式更加多样化。

命题形式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兼容。

    近三年高考作文命题的题型统计





 
 
 
 
 
 


 
 
 
 
 
 


 
 
 
 
 
 


 
 
 
 
 
 


 

年度


 

 

材料


 

 

话题


 

 

标题


 

 

情景


 

 

总套数


 

 

2006


 

 

4


 

 

7


 

 

6


 

 

0


 

 

17


 

 

2007


 

 

5


 

 

4


 

 

9


 

 

0


 

 

18


 

 

2008


 

 

7


 

 

2


 

 

8


 

 

1


 

 

18


 


对作文题而言,写作内容才是最重要的。中学在备考中也应该避免对作文命题形式的片面追求,以免使自己束缚在命题形式中而忽略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真正培养,从而影响教学和备考。



                                               ——尹小平



⑵狠抓思维训练提升审题能力



作文的审题立意能力其实是思维能力的表现。



从根本抓起,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思想水平。



利用“新材料作文”训练学生的审题立意能力,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⑶选准切入点层层扣题



命题会给学生留出较大的空间,审题在很大程度上,实际是如何扣题的问题。



指导学生学会分析提取作文题目的要素,从中筛选合适的切入点,由此确定自己的立意方向和内容。



点题、呼应、层层扣题



⒉自主搭架文章骨架,保证文章眉目清楚



比较08高考作文的启发



153



259-6



359-5



452-3



550-3



作文构思:注意发散思维



   ⑴从理念出发:学会切分观点,或平列,或层进,或正反。



   ⑵从事实出发:论述要学会将事实分类,学会给事实(素材)“戴帽子”(分析概括事实反映的道理)



  650 



   叙事要学会抓线索,顺藤瓜。



   ⑶从情感出发:或平列,或层进,或正反。不宜天马行空信马由缰。



模式与变式



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积累、习惯、特长,逐步摸索最适合自己的文体和结构模式。



练一练,先入“格”再出“格”,再学会变式。



变文59-4  



高一解决文体,高二解决架构。



模式与变式



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积累、习惯、特长,逐步摸索最适合自己的文体和结构模式。



练一练,先入“格”再出“格”,再学会变式。



变文59-4  



高一解决文体,高二解决架构。



⒊多种形式充实积累, 提高材料加工表达能力



积累:



①生活    ②阅读    ③活动



梳理:



①筛选    ②分类    ③记忆



运用:——切题



①剪裁    ②加工    ③提炼



⒋注意锤炼语言,培植个人闪光点



以语言表达为主线,贯穿高中写作教学过程。



  ⑴强化发展意识



  ⑵突出个人专长



  ⑶注意门面包装



⒋注意锤炼语言,培植个人闪光点



以语言表达为主线,贯穿高中写作教学过程。



  ⑴强化发展意识



  ⑵突出个人专长



  ⑶注意门面包装



⒌力求深刻新颖,提高文章层次



重点指导 “如何感受”“如何体验”



记叙类:



故事避老套、稚拙



738-2



注意细节的设计



860-6



论述类:



联系生活实际;



专攻一个方面:人生哲理,社会,经济,伦理道德……(厚积薄发,有备而来)



⒌力求深刻新颖,提高文章层次



重点指导 “如何感受”“如何体验”



记叙类:



故事避老套、稚拙



738-2



注意细节的设计



860-6



论述类:



联系生活实际;



专攻一个方面:人生哲理,社会,经济,伦理道德……(厚积薄发,有备而来)



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善写作理论修养,提高高中写作教学水平,落实写作课程目标,培养学生较强写作能力,建设广东新语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