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周水金讲《中医基础理论》第十九讲(文字讲稿)

 lin-lian 2015-08-27


作者与主讲人:九江 周水金

语音整理:广东罗梅

文字整理:集宁市-李永福 宜昌市-赵芳 南昌-付小竹

校对:宜昌市-赵芳


讲课整理稿全文:

各位学员: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的第十九讲,也就是病因学说。

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是病因。在中医学中,病因是指破坏人体阴阳相对平衡,而引起疾病的原因。包括:六淫,疠气,七情过及,劳逸适度。饮食失节,外伤,痰饮,淤血等,又称为致病因素。那么古代一般称为病源。源就是原因的原,或者是三点水加上一个原因的原,“凡人之所受苦谓之病。所以致此病证谓之因。” 这是《医学源流论》的一句话。凡是让人感觉不舒服,感觉痛苦称之为病,然后导致这个病的因素称之为因。简单一点的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引起疾病效应而发生疾病的因素就称之为病因。

我们课本上的病因学说就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研究病因的分类类型,

第二,各种病的性质,治病的途径,治病的特点以及探求病因方法的理论。病因的分类,在中国的中医发展史中有一个发展历程。各代医家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方法。如《黄帝内经》的阴阳分类法,汉代张仲景、宋代陈无择的三因分类法。

阴阳病因学说把风雨寒暑的外来的病因归属于阳,把饮食喜怒等内生的病因的归纳为阴。

张仲景按照传变把病因概括为三个途径,从经络感受邪气进入脏腑的归为内所因,病变举陷前角归于外索因,房事、金刃、虫兽损伤归为其他病因。

宋代陈无择把病因和发病的途径结合起来,明确的提出了三因学说。六淫外感归为外因,七情内伤归为内因,饮食、劳倦、虫兽、金刃归为不内外因。陈无择在《三因极-病证方论》这本书中提出三因学说。是病因分类比较系统明确的。对后世的医家影响也比较大。古人这种把病因的因素和发病途径结合起来的分类方法,对临床辩证确实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把病因分成三类,一种是内因,就是说因为身体自身内部的因素引起的原因,包括了七情内伤。七情是我们之后会讲的,也就是七种情绪变化。外因就是外来的因素,这个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六淫外感。还有这种既不是里面也不是外面的,就归为不内外因。包括饮食引起的,身体的过度劳累引起的,虫子或者是野兽损伤引起的,刀枪棍棒这种损伤引起的,都称为不内外因。他把病因分成了这三类。

中医学发展到我们当代,中医基础理论将病因分为四种:

一、外感病因,

二、内伤病因,

三、病理产物引起的致病,包括痰饮,淤血,结石等。

四、其它病因包括外伤,寄生虫,遗传这一类的。

我们的课本就是采用这样的一个分类方法,进行一个组装式的讲解,那么我们来先看一下:

第一节六淫。

我们先看一下六淫的基本的情况。六淫属于外感病因,外感病源于自然界。通过我们的肌表,口鼻侵入的人体而发病的致病因素。包括六淫的疠气,由外感病因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称之为外感疾病。外感疾病的发病都以季节有很大的关系,起病比较急,初期为寒热,咽痛,骨节酸楚等一类的症状。然后病邪从外传到里,多具有这个季节性,传变性。加以疠气或者疫毒,还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这个词,大家要注意一下!在中医里面是有一些不同含义的,大家应该有一个区别。在今天讲的《病因学》中,外感就是六淫和疠气是致病邪气的总称。还是这两种,两大类致病原因,在《发病学》中,就是发病过程中,外感是指六淫疠气等病邪侵袭人体发病的这种方式和途径。

在《疾病学》中, 外感泛指外感疾病,就是一切的外感引起的疾病。那么,这是三个不同的位置在三个不同的应用中的三个不同的含义。大家心里要有一个数和要有一个区别。

我们看一下六淫的基本的概念。在了解六淫的基本概念之前 ,我们先要了解一个概念:“六气”。

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正常的自然界的气候。这六种正常的气候引起变化的总称为六化。这种正常的气候变化是我们自然界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于人体是无害的。由于我们身体在这个生命活动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

从而使我们的人体的生理活动和六气的变化相适应,所以正常的六气不易于使人发病。六气的概念,在中医里面也有四个不同的泛称或四个不同的意义,我们今天要讲的话,就是说它这个风、寒、暑、湿、燥、火,这个六气。当然还有《运气学说》里面的六元也称为六气,还有就是指六个节气,还有就是指人体的气、血、津、液 、筋、脉的六个内容。这个概念,大概了解下就行了。就说大家要明白六气,是指的自然界的六种正常的气候,即是风、寒、暑、湿、燥、火。

什么是六淫呢?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我们之前讲过什么叫邪气,什么叫正气。那么,中医里面所有可以引起疾病发生的外来因素,这种因素我们都称之为邪气。抵抗这种外来对身体损害的这种邪气的自身的抵抗能力称之为正气。所以,邪气就包括了所有致病因素。这里面的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邪气的总称。阴阳相宜,寒暑更作。正常的四时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和限度。如果气候发生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这种的气出现在不正当的时候。比如说春天,应该是温暖的,然而这个时候出现了特别的寒冷,秋季本来应该凉爽的,反而出现特别的热,那么这种气候变化过于极骤,来的过于突然,超过一定的限度,使我们的身体不能够和它相适应,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这种情况下的六气,我们就称之为六淫。淫是什么意思呢?淫就是侵淫之意。侵就是侵略的侵,泛指反常的意思。因此,也就可以说六淫就是反常的六气。那么自然界正常的六气,就是正常气候,如果这个气候出现一个反常,我们就可以称之为六淫呐。

再来看一下这个六气、六淫和我们人体的正气的区别和相互关联是就气候变化而言的,六气属于正常的气候变化。六淫属于异常的气候变化。六气和六淫能否成为病因,取决于人体正气的盛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就说正气在身体里面很强盛,它这个外来的邪气对他影响也不大,也不会发病。当我们人体的正气旺盛的时候,身体非常的健壮,抗病能力非常强,就能够适应这种异常的气候变化而不发病。这种异常的气候变化虽然称之为六淫,但对我们没有发病的身体来说,就是六气,反之,当我们的人体正气不够,身体比较虚弱,适应能力比较差的时候,仲然是六气,也就是正常的气候,也不能适应而发病,这正常的气候都不能适应的话,就是从春天到夏天的气候变化,你都不能够适应的话,这种发病的,在这种状况下,六气对于能够使我们发病的这个身体来说,也可以称之为六淫,因此六气或六淫具有病因学的意义与否,就是六气是属于六气还是属于六淫,关键的决定因素在于正气的盛衰,关键在于我们身体体质的好与不好。就气候变化而言,也有正常和异常之分,而正常的气候或者异常的气候,能够使身体发病的就称之为六淫,否则就称之为六气,就这么简单。

我们还要明白一个概念,外感六淫和内生的五邪,我们要进行一个区分。外感的六淫,属于外感病的致病因素称之为外邪,内生的五邪,指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产生的,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热这五种病理变化。

说的简单一点,六淫是指外来的,五邪是身体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产生的。这个我们称之为风、寒、湿、燥、热或火。就是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热或内火,这是身体自身 的原因所产生的,不是外来的因素。六淫和内生的五邪是有区别的。

在疾病发生之后,如果是内生五邪引起的,这种临床表现一般没有表证,多表现于为虚证或者说虚实夹杂证。外感六淫作用于机体后引起的这个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而产生的病理变化,它平常表现的多有表证,而且多属实证。外感六淫和内生的五邪,一个是致病因素,一个是病理结果。虽然有区别,但是也是相互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外感六淫是致病因素,而内生的五邪是病理结果。

六淫进入人体以后 ,由表入里,损伤脏腑。可以产生内生的五邪。内生的五邪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然后呢,又使身体正气下降,容易感染六淫的邪气的侵入,所以它们之间还是有关系的。

我们来看六淫致病。这六种邪气导致的疾病有什么特点:

一、它具有外感性。六淫这种邪气一般从人体的肌肤,口鼻,侵犯人体而发病,比如风湿伤在皮肤;瘟邪从口鼻入。六淫致病我们一般又称之为外感病。

六淫致病的初级阶段,基本上都有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为主要临床特征,中医又称之为表证。就如常见的感冒,就是六淫引起的。表证没有经过治疗,或者身体的正气不够旺,一般会从表往里走,由浅往肌体里面传。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六淫这种邪气非常厉害,直接进入我们身体里面了,虽然没有表证,但病由外入侵的,同样称之为外感病。这是六淫致病的第一个特点:外感性。

六淫致病的第二个特点:季节性。因为我们刚才讲了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是从六气转化过来的。六气是自然界正常的气候变化,气候现象。每个季节的气候是不一样的,所以,六淫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天多风病,夏天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但大家也要看到这个气候变化是非常复杂的,也不是说夏天就一定是热病,冬天就一定是寒病,那么,夏天也会有寒症,冬天也会有热症。

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本来夏天温度是比较高的,现在有空调了,那么空调在夏季是人为造成的寒性的环境。所以,在夏季也会出现寒病。冬天也会有热病。若饮食不注意,或者在特定的环境也会出现热性疾病。

六淫致病还有一个特点,是地域性。也就是第三个特点地域性。

六淫致病常和我们的生活环境,工作的区域环境密切相关。中国西北高原地区多寒多燥,东南沿海地区就是多湿病。西北地区,如新疆,青海,甘肃,这些地方比较寒冷,比较干燥。生病是以气候主要条件的。东南沿海,比较潮湿嘛,在这种潮湿的环境中呆久了就会得这种以湿邪比较重的湿病,高温环境作用于人的话,多容易得热病或燥病。所以说这个六淫致病有地域性。

再一个是有这种相兼性。这六淫邪气既可以单独去攻击我们的身体,又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邪气同时进攻我们的人体,比如说我们最常见的感冒。感冒有风寒或风热,风寒也好,风热也好,它们都是两种邪气同时进攻我们人体。风热是风邪和热邪,风寒的话就是风邪和寒邪了。类风湿性关节炎,我们中医称之为痹症。有这个风寒湿痹,就包括了风邪,寒邪,湿邪三种邪气导致的,所以说,这个六淫致病有这种相兼性。

六淫致病还有第五个特点转化性。六淫致病在一定的条件下,证候的病理性质可以发生转化。比如说,感受风寒邪气一般表现为风寒表证,但是也有的表现为风热表证。在这个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也可以从初期的风寒表证转化为郁热证。寒证和热证的变化和机体的机制是密切相关的。《体质学说》将他们联系起来了。阴虚阳盛的体质抑郁化热化燥,那么阳虚阴盛的体质易于化寒化湿。所以说,外来的六淫致病,是由于身体体质的不同,出现转化的。六淫的致病的邪气从我们西医的角度来看,它其实包括了西医的除了我们这个气候因素以外,还包括了生物的、物理、化学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身体的病理反应。包括细菌、病毒。所以说,中医虽然没有病毒细菌之说,但是我们在六淫里面已经概括了这个内容。

我们具体来看一下六淫的性质和它的致病特点。首先来看一下风邪。风邪的含义,风邪是六淫中具有清阳开泻,善动不拒,向上向外特性的一个邪气。

我们就说把自然界中刮风的这个风。虽然它不只是这个刮风的风这个概念。就是说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个风它是动的,是善动的。是到处去吹得这种状态,风具有的这种清阳开泄,善动不拒的这个特性。所以说我们中医里面将自然界凡是具有清阳开泄,善动不拒的特性的外邪称之为风邪。风邪导致的疾病我们称之为外风病。风的自然特征,那么春季的话,多风,风为春季的主气。在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中,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四个节气为风气主令,也就是说四个节气,这个时间为主,那么风在五行属木,我们肝也是属木。所以又说春季为风木当令的季节,风虽然为春季的主气,但一年到头都有事实,总是可以看到的。所以说风邪引起的这个疾病虽然以春季为主,但是不限于春季,其它季节都可以发生,这是风邪的一个基本概念。

我们来看一下第二点,风邪的性质和它的致病特点,

首先来看一下第一小点,风性开泄,风邪的话具有这种疏通,透泄的这种性质,那么它致病使我们的毛孔腠理疏松,汗孔张开,而出现汗出恶风的症状,就是说感受风邪以后毛孔就容易打开,就会容易出现出汗,怕风的这种症状。

第二小点,风易伤阳位,就是风邪能够伤害身体的阳性位置,身体内外也分阴阳嘛。阳位包括了体表,身体靠上的部位属阳;背部和腹部,背部属阳。那么容易损伤阳性位置的组织和器官。

风邪因为是轻浮的,所以有向上向外的性质。它致病易伤到头面部,肌表,皮肤,阳经。比如,风邪伤了头面,出现头晕、头痛、头项强痛、面部麻痹、口眼歪斜的这些病症。

第三小点,风邪善行数变,具有行无定数、变化无常的性质。导致疾病的时候病位会游移。也就是病位会移动的意思。不会固定在一个地方。比如典型的内风湿性关节炎肯定有风邪在里面。关节痛的时候会有游走性质的。不会固定,今天在这里痛一下,明天在那里痛一下。也就是不会固定。风邪致病有移动性质。发病急、传遍比较快。

这里讲的善行硕变,我们看一下善行。是指风邪具有行无定处的性质。致病的病位容易移动。我们举一个例子,荨麻疹、还有风疹这类的。发病的时候就是这里发一下,那里发一下,此起彼伏的。不会固定再一个地方。然后数变,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化无常和发病急促的特点。如:风疹、荨麻疹。癫痫、中风突然就昏倒了、不省人事。这都是风邪致病。

这些病加了风邪在里面就表现出发病比较急、比较快。总的来说,风邪主导的疾病,无论是外感的还是内伤的,都有发病急、变化多、传遍快的特征。

第四点,风性主动。风邪有动摇不定的性质。病导致身体出现这种放动、摇动的病变。那么风邪致病有动摇不定的特点,常表现出眩晕、震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眼睛直视、眼睛上吊的症状。外感的热极生风。包括我们说的破伤风,都会出现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的症状。

简单的说就是四个字:“风胜则动”。风邪在我们身体里就成了动摇的病状。“风胜则动。”这是《黄帝内经·阴阳印象大论》里的一句话。

第五点,风为百病之长。风为六淫之首,是外感病邪的先导。容易和寒邪、湿邪、燥邪、热邪、等邪气相和为病。也就是相兼性。这就其他的邪气一起攻击人体。寒湿、热湿导致的邪气往往和风邪依附在一起来进攻人体。风邪和寒邪和在一起称为风寒邪气;和热邪和在一起为风热邪气;和湿和在一起为风湿之邪;和暑和在一起为暑风;和燥和在一起称风燥;和火和在一起为风火的。

只有风邪是可以和其他五种邪气合作发病的,其他任何一个都不能象风邪这样和其他另外五种病邪一起发病,也只有风邪才有这种特性。

我们现在回顾一下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的特征。首先风为春令主气。和肝木相应。风邪为令,它的病症范围比较广,变化比较快。那么具体的特点为:

第一点,风邪是遍布全身的,无处不到的,就是从头部到脚,从外面的皮肤到身体里面的脏腑都可以感受风邪的侵袭。

第二个,风邪能和寒、湿、暑、燥、火相合为虑。

第三个,就是致病的特殊性。风邪来去急速,病程不长。即特殊的症状的认识。如:汗出误风、全身瘙痒、游走不定、麻木、以及动摇不宁的一些症状。在你认识发病在春季和感受到明显的风邪有关者都可以考虑风邪的存在。

再一个大家要注意的,风和肝相对应,风为木气通于肝,外感的风邪可导致胃脘痛、腹胀、肠鸣、呕吐、泄泻的症状。这是风邪伤肝。肝木比较胜。木胜克土、克伐脾土、导致脾胃功能异常。所以风邪比较胜的时候会出现胃肠的、脾系统的病变。

第二个邪气:寒邪。我们先来看一下寒邪的概念。寒邪的含义,寒邪是六淫中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的特性的邪气。寒邪的自然特性是寒邪有寒冷、凝结的特性,为冬季的主气。从小雪、大雪、冬至到小寒四个节气为寒气主令。寒为水气而通于肾。寒五行属水。然后和脏腑的肾系统对应起来。冬季为寒水当令的季节。

因为冬天天气比较寒冷,寒气当令。所以在冬季寒性的疾病比较多见。但是寒性的疾病也可以发生在其他的季节。比如:夏天也可以看到寒性的疾病。因为现在空调使用太普遍。本来夏天该出汗的季节,但是,科技太发达了,人也太追求安逸了,所以,都喜欢开空调,而却空调开得温度还非常低。那么,这不是一种正确的养生方式。空调是可以用的,但是要注意温度的设定。如果是身体状态比较好的话,也是可以少去使用它。

我们再来看一下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的特征:

寒易伤阳。寒邪具有这种寒冷之性。所以,致病容易损伤我们的人体阳气。是我们全身或局部出现明显的寒象。寒为阴气的表现,他的性质是属于阴的。所以寒属于阴邪,那么,阳气可以治阴,但是,寒气偏胜,阳气不足以去除寒气,反而会被寒气驱除。所以阴胜寒,阴胜则阳病。因为寒邪属于阴邪,所以最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阳气受损以后,身体的阳气的温煦作用就会出现障碍或失常。全身或局部就会出现明显的怕冷的寒象。寒邪进入我们的肌表,卫阳被遏制了就出象恶寒发热无汗的症状,我们称之为伤寒。如果这个寒气直接进入身体的里面损伤了脏腑的阳气,我们称之为中寒。如果伤及脾胃,出现脾胃功能升降失常。就会出现呕吐,脘腹冷痛这一类的症状。肺和脾同时受到寒邪的侵袭,则出现肺的宣降和脾的运化的失常。咳嗽、反刍、痰液比较清稀,或出现水肿。那么,寒伤及到脾和肾就会表现出温运化失职。表现出畏寒肢冷。腰背冷痛、尿清便溏。水肿腹水。伤到了心和肾,就会出现恶寒、手脚冰凉、拉肚子、下利清谷。精神萎靡,脉细的一系列病症。

第二小点、寒性凝滞。寒性具有凝结,阻滞的特性。他致病导致气血凝滞、导致筋脉不通畅。中医讲不通则痛,所以又有这也的话:“寒胜致痛”的观点。这也是《黄帝内经》里面的一句话。人身体的气血津液的运行依赖阳气的温煦和推动。阳气足的时候才能够运行,寒气进入身体以后,寒气要么被消耗了,要么就被压制了。经脉气血失去了阳气的温煦。容易使气血凝结阻滞不通。所以疼痛是寒邪致病的一个重要特征。那么寒邪在寒性凝滞的特性里寒邪在我们的肌表那就凝滞就阻滞我们的经脉,就出现头身肢节的疼痛。如果寒邪直接到身体里面去了,就会出现机体组织也就是胸部、背部、腹部的冷痛或强痛。

寒邪的第三个特性:寒性收引。又称寒则气收。具有收缩牵引的这种性质。导致疾病容易使气机收敛,容易使毛孔闭塞,经脉拘急。容易出现肢体的拘急的症状。收引就是收缩牵引的意思。寒性收引就是指的机体拘急的特性。《皇帝内经》里讲的是寒则气收。

寒邪进入筋络关节就会出现筋脉的收缩拘急,拘急作痛。使关节屈伸不利的症状。若是在肌表就毛翘收缩、毛孔收缩、微凉就会闭郁。出现恶寒发热、没有汗的情况。毛孔收缩了寒出不来了。

寒邪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寒为冬季的主气。和肾水相应,寒病多发病于冬季,但其他的季节也可以见到。寒邪为病,致病特征是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故寒邪致病全身或局部有明显的寒象。寒性致痛,所以疼痛属于寒性的。疼痛为寒性疾病的重要特征之一,阴寒则气收,所以疾病有毛窍闭塞,拘急收敛。经脉拘急的特征。表现为无汗、拘急作痛或屈伸不利为特点。

再讲一个暑邪。第三个暑邪,我们看一下暑邪概念,暑邪的含义。夏至以后立秋以前,具有炎热、升散特性的邪气我们称之为暑邪。那么,暑邪是一个什么特性呢?暑为火热之邪的特性。他就是一个火热之性的邪气。是我们夏季的主气。从小满、芒种、夏至到小暑是暑气当令。暑邪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以前,首先是独见于下令,有暑暑外邪,并无内暑之说。暑邪致病有阴阳之分。在炎夏之日,气温非常高,或太阳暴晒之后,工作场地比较闷热所导致的热病的疾病,为中热。属于阳性的暑邪,属于阳邪。而夏季暑热时节,吃多了凉的食品或晚上贪凉,在外面住。或者在小忙、芒种、夏至到小暑时节吃多了生冷或晚上贪凉喜欢睡到楼顶上去。或冷浴也就是冷水澡。那么引起的热病称之为中于寒,属阴暑,简单的说就是在四个节气中,暑月受寒了属于阴暑,受到热了属于阳暑。

第二点,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第一小点,暑性炎热,暑邪具有有过热的性质,所以,致病时机体出现炎热亢胜而出现阳性炽热的症状。暑为夏月炎暑盛夏的火气,火热的性质属阳。暑邪为阳邪。暑性伤人表现为一系列的阳热的症状,比如,高热、心烦、面红、烦躁、脉象宏大。这就称之为伤暑。

第二小点,暑性升散,那么,暑邪有这种上升,发散的性质。致病直接进入气分。这个气分在后面我们要讲的,是辩证里的方法的一个分法。在这里我们就不过细讲了。使稠理开泄汗出,汗多伤津。因为阳邪,就有升散的性质,是稠理开泄、打开毛孔、汗出比较多就伤到津液。升散就是上升发散的意思了。暑为阳邪,阳性生发易于伤津耗气。所以,暑邪侵犯身体直接进入气分。还是简单解释一下,气分是《温病》里提出的一个概念。温邪由卫分入里然后到了气分。卫、气、营、血,分成三个步骤。气分是第二步骤。逐渐从外到里的三四个步骤。卫、气、营、血。气分是温邪由卫分入里,正邪据争。里面的热非常亢胜。就会耗损我们的津液。这种病理变化,暑为阳邪,阳易升发易于伤津耗气。因为汗出的多,津液已伤,会出现口渴、喜欢喝水、嘴巴干、舌头燥、尿短、尿赤、尿少、尿黄的症状。在大量出汗的同时往往气随津液往外泻出去。出现气虚。可以看到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我们称之为中暑。同时引起肝风和癫痫。同时看到四肢抽搐、颈项强直、甚至角弓反张的。我们称之为暑风。或暑痫。痫是癫痫的痫。

第三小点,暑易扰心。因为暑邪具有上心志,所以说它导致的疾病容易心神失守,或者说心窍闭塞。出现这种心烦闷乱,心烦不宁,甚至出现这种心窍闭突然晕倒不省人事的这种症状。
第四小点,暑多加湿因为暑期的气候比较炎热多雨、潮湿,这种热性的湿气透出来,湿热就弥漫在我们周围了那么人体感受这种湿性热性的这种湿热侵入我们的人体一般的兼带进入人体,一起被它们侵袭在临床的课程方面,除了发热、烦燥、口渴这些暑热的症状外,还可以看到四肢疲倦、胸闷呕吐、大便溏泄不爽湿阻症状。这种湿阻的湿邪引起的,还造成我们头部觉头重、倦怠、胸闷、胃胀、腹胀、吃东西不好这一类疾病。因为湿邪外袭,我们脾胃脾系统受到影响,导致中气机不畅但是大家要知道,暑气当令的夏季的这时间肯定是以暑热为主的,这个湿邪可能会病发,不一定有暑就有湿。

我们简单的回顾一下暑邪治病的特征,这个暑为夏季的主气和心相印。暑邪为患,有阴暑和阳暑之分暑邪治病的基本特征阴伤、耗气又多挟湿,在临床以高热、阴虚、气虚、湿阻为特征这是暑邪治病的特征。
今天我们简单介绍了六淫的基本概念六淫的特征特点。我们具体讲了六淫里面的风、寒、暑三种节气治病的基本的特点和特征。继后会引起的一些症状。今天的课就讲的到这里,我们下一讲还是病因学这一章节。再继续的讲解。今天因为特殊的原因,造成这么晚进行讲课,非常不好意思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把课本好好看一看,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