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世伦先生治疗重度抑郁症案

 寂寞在繁衍 2015-08-28

作者:朱梦龙 

卫某,女,56岁,2013年10月10日初诊。

主诉:失眠1月余。患者在综合医院诊断为“重度抑郁症”,一直服用“三辰”等安眠药,每晚仅能睡2小时左右,夜间惊醒10余次,烘热汗出。

现症:心情抑郁,精神紧张,恶风寒,左侧偏头痛、牙痛,心烦,口干口苦,心慌,耳鸣,乏力,两小腿发凉,纳差,二便调,舌淡红,舌苔白根腻,脉弦。3年来体重下降30余斤。

辨六经: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合病。

辨方证:柴胡加龙骨牡蛎去大黄铅丹加花粉远志菖蒲汤证。

方药:柴胡12克,黄芩10克,姜半夏15克,党参10克,炙甘草6克,生龙牡各15克,桂枝10克,茯苓15克,天花粉10克,远志10克,菖蒲10克,生姜15克,大枣4枚。7剂,水煎服,日1剂,并嘱停服西药。

二诊:服上药后失眠明显好转,已停服安眠药,每晚能睡5-6小时,耳鸣减,足凉已,口苦已,但仍心悸,口干,左侧偏头痛,尿频,夜尿1-2次;舌红,舌苔白 根腻,脉细。

上方加苍术15克,增姜半夏为30克,7剂,水煎服,日1剂。

三诊:眠可,心悸减,口干已,夜尿1次,尿频不明显,左侧偏头痛较前减轻,枕骨处自觉鸣响,纳少,舌自感灼热,夜间明显,汗出不多。舌暗,舌苔白腻,脉细。

上方去姜半夏,加清半夏15克,白芍10克,吴茱萸10克,生石膏45克。7剂,水煎服,日1剂。

继服前方7剂,诸症已不明显。

按:本案先辨六经、继辨方证。

初诊:

1恶风寒、烘热汗出、头痛----为太阳表证(桂枝对应之)。

2耳鸣之辨,或为少阳郁热上攻耳窍,或为水气上冲耳窍;本案伴见心烦,口干口苦,牙痛;纳呆-----为半表半里的阳证,即少阳病(小柴胡汤对应之)。

3乏力、腿凉,心慌----为太阴水饮证(苓桂术甘汤对应之)。

4失眠、焦虑、抑郁---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

5加花粉,清热止渴----针对阳明热;

6加石菖蒲、郁金,安神定志解郁----针对失眠症状。

 

二诊:症状明显好转。头痛,为外邪未解;心悸、口干,尿频,为水饮重、水气上冲之证,故加苍术,合成苓桂术甘汤,以解表-化饮;增半夏以加强降逆化饮之功。

三诊:诸症减轻。但仍有头痛。顽固性偏头痛多属外邪+里饮,饮邪上冲所致,故加白芍,与桂枝合成桂枝汤,以解表兼调和营卫;加吴茱萸温化内里寒饮;加生石膏清阳明之热,并佐制吴茱萸之热。

胡希恕先生常以吴茱萸、生石膏寒热并用,治疗顽固性头痛、偏头痛,效果甚好,当然,所治之证必当有“太阴水饮冲逆之象+阳明热象”。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第107条,伤寒八九日,病已传少阳,医者误用下法,症见:胸满,知柴胡证未罢;

阳明热扰神明故谵语;

太阴水饮与阳明之热结滞,故小便不利;上冲扰动心神,故烦 惊;

水气外溢,故一身尽重而不可转侧。

本方以小柴胡汤去甘草扶正达邪、和解清热,加桂枝降冲;茯苓利水、大黄泻下;龙骨、牡蛎、铅丹镇静安神,用于小柴胡汤证而见气冲心悸;二便不利;烦惊不安者。

因本方主治“烦、惊、谵语”之症,冯世纶教授常用于治疗精神不安、焦虑、狂痫病等精神疾患。应用时常加入炙甘草,取小柴胡汤之意。去铅丹,因其有毒;或加苍术,取苓桂术甘汤之意,兼治太阴里饮;或易大黄为生石膏,用于阳明病仅现热证,而腑未成实者。

通过归类六经(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合病),扩大了本方的应用范围,本方可看做是小柴胡汤合苓桂术甘汤(去苍术)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大黄,临床中凡符合上述方证者,均可考虑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