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潜阳封髓丹方证学临床发挥+火神派学习三点体会+从人类对火的依赖溯扶阳理论源渊

 负鹏载舟 2015-08-29

潜阳封髓丹方证学临床发挥

 

傅文录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463000)

 

内容提要:就潜丹与封髓丹,即潜阳封髓丹之方源、主治,以及阴盛阳衰与虚阳浮越、阴平阳秘与下寒上热、潜阳封髓丹针对内涵,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理论与临床探讨,对临床选方用药多有益处。

关键词:潜阳丹  封髓丹  方证学  下寒上热

 

潜阳封髓丹是火神派比较推崇,而且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个方剂。笔者近几年来潜心研究火神派扶阳学术理念,对该方的临床应用与认识均产生深刻的领悟。就此方证与临床中应用的问题,现结合临证体会进行浅探如下。

1         潜阳封髓丹方源

潜阳丹一方,出自火神派创始人郑钦安《医理真传·卷二》,方由附子、砂仁、龟板、甘草四味药物组成。该方之功效,按照郑钦安的说法,叫做潜阳,固名思义,称之为潜阳丹。关于其方解,郑钦安之解释颇具新义。他说:“按潜阳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以能纳气归肾。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况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用,有通阴助阳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阴目之,悖其功也。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潜阳”。

后世之方封髓丹,由三才封髓丹演化而来,即去掉了三才天冬、地黄、人参,只保留了封髓丹黄柏、砂仁、甘草三味药物。三才封髓丹出自《卫生宝鉴》一书,主要是用来治疗阴虚火旺证的,而封髓丹真正起源于清代《医宗金鉴》中,且郑钦安生活于清代中后期,表明该方的认识与应用历史并不太长。关于其方解,郑钦安说到:“按封髓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亦上中下并补之方也。夫黄柏苦入心,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色黄而入脾,脾也者,调和水火之枢也,独此一味,三才之义已具。况西砂辛温,有纳五脏之气而归于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则人身之根永固,故曰封髓”。

关于潜阳封髓丹之名称来源,这仍然起始于郑钦安的《医理真传》与《医法圆通》两书之中,因为这两首方子郑钦安常常相伴而用,久而久之,郑钦安取名于潜阳封髓丹。因此,后世火神派之追随者不仅临床上广泛认可,而相应沿用该方并扩大了其临床治疗范围。而与此同时,对该方证的研究与应用范畴,均有过之郑钦安先生。

2  潜阳封髓丹主治

我们在阅读郑钦安《医理真传》与《医法圆通》两部火神派著作之时,从中可以发现郑钦安先生经常用这两首方剂治疗上火的现象,这类现象郑钦安也叫做“元之不纳”、“元阳外越”、“真火沸腾”、“肾气不纳”、“火不归源”、“孤阳上浮”、“虚火上冲”等等,这些都是在指身上所现出的一些症状;如面肿、目病、鼻病、耳痒、咽痛、口臭、咳嗽、面红等等。但在这些所谓“火”的背后,却是一派阴寒之证候,可明明是阴寒内盛,为什么却又出现“火”的证候呢?郑钦安有一个如此的解释,他说到:“若虚火上冲等症,明系水盛(水即阴也),水盛一分,龙亦盛一分(龙即火也),水高一尺,龙亦高一尺,是龙之因水盛而游,非龙之不潜而反其常”[1]。这种解说非常形像并圆满地解释了人体水火二性,水火溶为一体之真正的内涵。也就是说,人是统阴水之体,而是因为具有火热充满于其中,人这才有了生机,正如郑钦安所说:“人身一团血肉之躯,阴也,全赖一团真气运于其中而立命”[2]。每当水中之火无法包容之时,这才出现了火性炎上或易于跑散外露之特征,这就很像一个压力锅在蒸东西,如果压力锅某个部位密封不严紧的话,就会在这个地方跑气或是露气,这些露气或跑气的地方,在人体就是体表的开口器官,如七窍与二阴等处,或是皮肤等斑点、疮痒痈疽之类等。而潜阳封髓丹之方证,正是针对此证而设。

3  阴盛阳衰与虚阳浮越

潜阳封髓丹主治对象为阳虚而向外浮越,其内在实质为阴盛,现代教课书称之为阴盛格阳,或真寒假热,并认为这些证候多出现在一些危急病证之中。其实不然,临床上诸多的七窍病证,特别是久治不愈的七窍病证,多与其虚阳外越有关。这也就是说,一部分阳虚上浮之证候,往往被临床上所误诊误治误解。

阳气为什么易于向外浮越呢?这我们可从《内经》中找到答案。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这就指出了阳气一定要处于“密”的状态,即处于“阴平阳密”(《内经》)情况,密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藏”的意思,那么“阳藏”在什么地方才为贵呢?这就是藏在“阴之中”。正如火神派名家祝味菊先生所说:“阴不可盛,以平为度,阳不患多,其要在秘”。这个“秘”字把《内经》中的真正含义解释的非常精确到位,“阳密”就是“阳秘”,就是要藏在看不到的地方,藏在看不到阳气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阴中。若阳气不能很好的秘藏,那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由于阳气易动、易升、易跑的特性,而从阴的什么地方部位显露出来,什么地方就会出现“热”的症状,因为火性为热。这就是说阳气失去了潜藏密固的状态,就意味着阴阳失调。

郑钦安先生对《易经》的认识多有独到之处,特别是对坎卦的解释,则更有说明阳气的潜藏特性。如在《医理真传·坎卦解》中说:“坎为水,属阴,血也,而真阳寓焉。中一爻,即天也。天生一水,在人为,一点真阳含于二阴之中,属于至阴之,乃人立命之根,真种子也”[3]。?卦为两阴夹一阳,表明为阳在中,阴在外,而这个充满活力的内涵,就在于阳在阴中的火热蒸腾之性,正如郑钦安所说:“尝谓水火相依而行(水即血也,阴也;火即气也,阳气),虽是两物,却是一团,有分之不可分,合之不胜合者也。即以一杯沸水为喻(沸水,热气也,即水中之无形之真火),气何常离乎水,水何常离乎气,水离乎气,便是纯阴,人离于气,即是死鬼。二物合而为一,无一脏不行,无一腑不利,附和相依,周流不已”[4]。这就好比是用火在烧一锅热水,下面的火焰烧着锅中间部分,也就是说火烧的锅底部分,不要超出锅放水的横线水平;如果火大了,不仅锅底中间部分的水不易沸腾,而火焰超出了锅的周边上沿,易容易把锅把手烧坏一样。

由于阳气易于外越的特性,这就所决定了它一旦失去了生理温煦之功能,并且是离开了它原有的生理位置,这就容易向外浮越,或是乱跑。火神派名家吴荣祖教授常用压力锅现象来形容这种情况:蒸气从锅的每个孔向外冲,在人的生理上,这些孔就是人体的孔窍。由此可以看出,火神派扶阳理念,对于阴盛格阳、虚阳上越的见解,已经远远地超越了教课书的理念,而且这些来源于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经过众多火神派的专家学者的重复应用,得到了公认的理念。如范中林先生就认为:“口内少实火“。意思是说头部疾病少实火,多属为阳虚外越、虚火上炎所导致的。

4  阴平阳秘与下寒上热

人体的健康状态,《内经》中称之为:“阴平是秘,精神乃治”。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认为:“年过四十,阴气自半,起居衰矣”。说明人过了四十年龄之后,人的阴气就占了50%,也就是说,阳气也只有50%了。接着《内经》中还说:“年六十阴萎,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下虚上实”是一种不稳态的表现,人就好比是一颗大树,俗话讲“根深叶茂”,也就是说根在下面,这颗人体生命大树才能保持健康。火神派名家吴荣祖教授曾说:“下实上虚是健康,下虚上实是病态。用一个等腰三角形来做比似,下实上虚是一个正三角形,多稳啊。中国武功讲究蹲庄子,桩子稳,气守丹田就是下实。如果我们倒过来,变成倒三角,那就是上实下虚,就要倾倒。倾倒的病是什么?心脑血管意外、心梗、中风等。所以为什么中医要强调保肾气,就是不要下虚上实,或者使它慢一点虚”[5]

临床上下寒上热、龙腾火浮的病理类型很多,而且下寒上热这个问题,困扰了诸多的临床者的思维方式。你要固下面的寒,上面的却有热;你要清上面的热,下面却有寒,好像非常矛盾。笔者常常认为它是寒热错杂,但火神派名家吴荣祖教授认为:“非也,寒热错杂是在中焦出现的,下焦的病很少有寒热错杂的,只有真寒假热,或下寒上热。我们常用的泻心汤就是一个寒热错杂的方,还有乌梅丸也是寒热错杂的方子,但是少阴篇的四逆汤是绝对不会出现寒热互用的药,原因是什么呢?真寒假热必须救真阳或扶阳。那么下寒上热,要认清下寒是本,上热是标”6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指出:“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这就是典型的内寒上热证,也就是下寒上热证。到了少阴病的时候,《伤寒论》中又说:“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通脉四逆汤主之”。那么张仲景针对这种下寒上热证,如何进行处治呢?张仲景选择了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这也就是后世认为的阴寒格阳、阳虚不纳的证候,用清热引药引龙入海的方法。临床上并非是到了里寒亡阳的时候才出现下寒上热证,而道是诸多的九窍病证都会出现这种下寒上热、龙燔火浮的情况。因此,火神派扶阳学术理论,把郑钦安的温阳潜阳学术思想进一步的发挥,把郑氏潜阳丹合上后世封髓丹进行合用,形成了潜阳封髓丹这个方证学术思想体系来,而针对虚阳外越、下寒上热、真火浮腾之情况,的确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5  潜阳封髓丹针对内涵

郑钦安先生对《周易》之研究颇有一定的深度,特别是他对坎卦肾之解释,可谓是具有独到之处。他在《坎卦解》中说:“一阳本先天乾金所化,故有龙之名,一阳落于二阴之中,化而为水,立水之根(是阳为阴之主也),水性下流。此后天坎卦定位,不易之理也。须知此际之龙,乃初生之龙(龙指坎中一阳也),不能飞腾而兴云布雨,以惟潜于渊中,以水为家,以水为性,遂安其在下之位,而俯首于下也”[7]。郑钦安之所以强调龙(阳气)的位置,和它头向下的自由身姿(在水、向下),是为了突出它潜守的特征,只有这样,龙(阳气)正常的生理功能才能得到保证。相反,阳气失去了潜守性就意味着阴阳失调,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说:“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可见,阳气龙性的收敛是必不可少的。这正好论证了《内经》中“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素问·生气通天论》)这种学术思想。阳密,指的就是先天门命之火应潜于水中,肾水得火,水火包融,方能蒸腾气化,五脏之正常功能方能以此为根,正常并完成自身之各项功能活动。如果阳不能密藏,“两者不和”,则“若春无秋,若冬无夏”(《素问·生气通天论》),正常的人体阴阳自身运动规律被打乱后,天不为天,地不为地,稳定平衡状态被破坏,诸疾病必然丛生而来。

一个健康的身体,必然是:坚固而又温和的下面(命门火之宅),既轻松又凉爽的上面,正像一座金字塔;这个金字塔的内涵却是:天在下,处于阴的地位,这样可以节制阳的动态活力;地在上,处于阳的地位,这样可以激发阴的静态的沉稳[8]。这就是《易经》上常说的天地通泰、水火交融的状态。而就这样金字塔式的天地通泰的稳态发生颠倒,这就成了倒立的三角形,既“上实下虚”的不稳态,因而使诸多的病证应允而生。

潜阳封髓丹从其组方来看,正是抓住了肾水虚寒,相火越位,即下寒上热这一病机特征而精心设计,达到温命门之水寒,潜上越之浮阳,即引火归源之目的。由于潜阳封丹针对上热下寒,即诸窍上火明显,能有效地温肾水镇潜越位之相火外,还可大量运用于临床内科诸多杂症。如吴荣祖教授用来治疗头痛、喉炎、扁桃腺炎、口腔溃疡、汗证、失眠、复性口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银屑病、白塞氏综合征、干燥综合征、过敏性紫癜、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综合征、糖尿病酮中酸中毒、甲亢、便秘、痔疮、前列腺肥大、尿路感染、烦躁、耳鸣、瘙痒、荨麻疹、末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偏头痛、脑萎缩、老年性痴呆、帕金森氏症、美尼尔氏证、抑郁症、心脏神经官能症、结核病、心脏早搏等40余种西医疾病[9]。患者只要有上实下虚、下寒上热,即肾阳不足,相火不潜之证候,均可临床选用潜阳封髓丹,常可获得良效。为了提高临床效果,吴荣祖教授临证常加味而用,方药如下:制附片100g,炙龟板15g,砂仁10g,炒黄柏4~10g,肉桂15g,细辛6g,骨碎补15g,白术15g,龙牡各20g,紫石英20g,炙甘草10g[10]

6  结语

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与《医法圆通》两书中,将虚寒和实寒均归纳为“阳虚”,并针对符合“阳虚”指征的离经忘动之雷龙火,认为用药必须扶阳抑阴,如不扶其阳,更滋其阴,则为雪上加霜。桂附药力能扶坎(肾)离(心)中之阳,火旺而阴邪自消。故此,郑钦安临床对治疗阳虚而阳虚浮越之诸多病证,治宜纳阳回阳、温水潜阳,采用自制潜阳丹(附子八钱,龟板二钱,砂仁一两,甘草五钱)和后世方封髓丹(黄柏一两,砂仁七钱,炙甘草三钱)方合用,故而后世火神派追随者均称之为潜阳封髓丹。

火神派后世医家对潜阳封髓丹之应用与研究,均有过于郑钦安而无不及。原因是扶阳理念让我们重新审视了有关《内经》对“治病必求于本”的真正理解,并对《内经》强调了阳密与潜藏之特性有了深刻认识,使我们真正地悟出《内经》早已暗示出“阴平阳密”之中,即阳为主导,阳主阴从之前提,使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认识阳的特征之中,易动、易升、火性炎上的内涵,真正阳位趋下秘藏之性一旦外越,这便是一系列的“火热”病症,但这些“火”的背后,却是因为“阳”离其位所造成的。因此,潜阳封髓丹正是针对这一病证特点、病理类型而设,按照郑钦安的说法是纳气、归肾、潜阳、封髓,与后世称之认为引火归源、导龙入海观点,其内涵是一致的。但郑钦安先生创导的方药治法,其学术思想显然有独到之处。故此,后世到近代火神派学习与研究者的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效法。

 

参考文献

[1][2][3][4][7]清·郑钦安原著(唐步祺阐释)·郑钦安医书阐释.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5;10;117~118;11,

[5][6][8]刘力红,孙永章主编,扶阳论坛·2.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13;117;119.

[9][10]云南省中医药学会.著名中医学家吴佩衡学术思想研讨会暨纪念吴佩衡诞辰120周年·论文集,昆明:2009年,244;245,

火神派学习三点体会

傅文录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463400)

内容提要:火神派扶阳理论是个全新的学术思想体系,如何学习是很关键的问题,笔者多年学习有三点体会:一是全盘接受扶阳理念,这个过程要求学会洗脑;二是"以三阴之方,治三病,虽失不运",使我们在大道至简的框架下更容易把握;三是"扶阳助正,回阳返本",使这一思想体系落实在我们所面对的每一位病人。

关键词:火神派 学习 体会 扶阳理论

1 接受扶阳理念
火神派的一个重要学术思想特色,就是扶阳理念,也就是扶阳学说。而我们学习火神派的第一步,就是要从思想上全盘接受火神所派倡导的扶阳理念,如何或是怎样才能接受这种扶阳理念,是每一位有心学习者所要面对的现实,并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为什么火神派会引起诸多学者的积极响应,并在全国形成一种"火"的浪潮呢?这里面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因为历史在进步,医学在前进,特别是在西医药逐步形成独霸天下局面的趋势,生存的愿望,不得不让中医有识之士重新思考自己的生存方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我们每天所要面对的问题。面对教课书一手摭天,僵化的机械思维方式与分型治疗,使中医的临床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泥潭,使中医一千多年来的临床信心从根本上发生了动摇。因此,我们都在进行反思与积极的探索,以寻求出提高临床疗效新的思路与方法。
火神派的学习思潮,让我们耳目一新,并有机会接触到一种全新的扶阳理念,这种扶阳学说与我们教课书上所讲的格格不入,但是为什么能够激起众多有识之士的认同呢? 这里面有两条重要的关键原因:
一是就扶阳学说的理念,用以解释《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我们会发现这种扶阳理论解释,更加接近并且非常丰富地剖析出经典的内涵与原始意象,有机会让我们重新审视教课书上的困惑与差异,并从传统的文化源流及诸子百家学说中,找到了中国文化积淀上的认同,由此而感悟到重阳学说的思潮由来以久。
二是用扶阳理论的思路与方法,在临床上用好姜桂附温热一炉火,治疗临证上之三阴虚寒证,可以说是疗效大增,或者说是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治疗效果,在重用姜桂附之后而使疗效进一步得到提高。正如卢崇汉教授在《扶阳讲记》中所说:"如果你能守好这个法宝,就是乱打也会打中百分之七十。换句话说你乱打都会变成中工,因为十愈六七就算中工"。这个法宝,就是清代医家陈修园说的那句话:"宁事温补,勿事寒凉"。
当我们在临床上小试牛刀的时候,惊喜之后的我们就会发现,在很多的时候我们应用扶阳理念应付临证的时候,往往捉襟见肘,有时甚至还会不知所措,无从下手。这时候,对于很多学习者来说,如何近快从理论层面上提高,以及做好基本功的条件,就显得格外的重要。这里面我们不仅要有一个"洗脑"的过程,还要有一整套的系统学习思路与方法,不然的话我们是很难登堂入室的。笔者为了做好这门基本功,进行了彻底的"洗脑",用以全盘地接受扶阳理念。
说起"洗脑",大家可能都不漠生。我们在电视上都可能看过取缔非法传销组织,传销组织中有一个最重要的活动课程,那就是"洗脑",那就是让你在极短的时间内,相信他们所谓的科学致富过程。为什么一部分人会专注地这样做呢?原因很简单,这就是相信。而我们做为一个火神派的学习者来说,要想从灵魂深处接受这样一个扶阳理念,则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既我们不仅要有缘附子一样"火"的热情,同时还要考虑如何让这一把"火"能持久熊熊地燃烧。这就好比一个四逆汤,既要有种子之火,又要有前驱荡尽阴邪之干姜,还要有甘草一样的覆土,使火在土中藏,而使生命之火才得以持久。笔者把火神派学习看作这样一种四逆汤精神,只有具备了这种四逆汤的精神,才有可能全盘接受扶阳理论。
学习火神派之四逆汤的精神,就是要点燃好附子这么一把火,并把这把火按照"肾主封藏"之职,使之处于肾水之中,而人体生命现象才能够欣欣向荣。郑钦安之《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三部著作,是我们点燃附子这把火的秘钥,我们不仅要逐字逐句的去读,吃透理解郑钦安在说什么,并要从字外之意,话外之音,听出郑钦安之火神派领袖,娓娓动听,反复强调并告诫我们,如何才能认识透彻之三阴证,既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正如郑钦安在《医理真传·坎卦解》中说:"一点真阳,含于二阴之中,居于至阴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种子也"。种子是什么?种子是生命的源泉,而种子的生长是需要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至阴之地",这个土地,并且是种植在含水的土地中,这个生命之火才能够生长壮大。种子离开了她所生存之地,是无法衍化生命现象的,而人体何况不也是如此呢?真火离位,失去"阴平阳秘"(《内经》)之状态,那就会"百病丛生"。"阴平阳秘"这句至理名言,如果与郑钦安上句话互看,我们就会发现,"阴平"是什么?那就是"阴不患多,以平为要"(祝味菊语),"阳秘"是什么?"阳秘"就是阳要潜藏起来,秘是什么呢?就是人藏在看不见的地方,如何我们才知道"阳秘"之藏匿状态呢?那就是我们体内的阳气保持体温在37○C,这个37○C的体温就是我们感觉到"阳秘"处于良好状态。但是我们不要忘记,阳气这个东西是很容易跑到外面去的,因为阳主升主动,她一点也不老实,只有附着在阴中之的阳气,才能发挥其温煦生命之作用。而应用好附子这把火,就是考虑到生命之火不断地损耗并且不能及时补充的前提下而立命的,这也就是火神派扶阳理论真正意义与价值所在。
    学习火神派之四逆汤的精神,要点燃生命之火,使附子之热助生命肾阳之火。要想点燃生命之火,也并非易事,就像我们常见的生火做饭而言,我们小的时候,就经常生火来做饭,要相把这一团湿煤燃着,首先要点燃一些比较容易着的柴草之类,在柴草点燃之后,期间再用一些比较干的煤使之慢慢地燃起来,此后才能把和好的湿煤点燃起来,这些点燃的湿煤熊熊之火才能把锅里的水烧开,把饭做好。正如郑钦安在四逆汤中对干姜的解释,可谓是得体,他说到:"知附子之力能补先天欲绝之火种……,又虑群阴阻塞,不能直入根蒂,故佐以干姜之辛温而散,以为前驱,荡尽阴邪,迎阳归舍,火种复兴,而性命立复"(《医理真传·卷二》)。所以说,我们学习火神派扶阳理念,不仅要有附子一般的火热炽情,同时我们还应有助燃热情之动力,这个动力来自对火神派深刻的理解与不停息的追求,这个追求就是要使我们这一股子学习热情而达到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如在了解火神派体系的形成与人物链条的时候,我们在追宗郑钦安的同时,对于郑氏以后的三大分支流进行详细地了解,如云南的吴附子、吴佩衡教授及吴氏家族,成都的卢火神、卢崇汉教授及卢氏家族,以及上海的祝附子、祝味菊教授和他的追随者的足迹,以进一步完善火神派理念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和意义。这正如古人所言:"附子无干姜不热",这对于学习火神派四逆汤之精神无不拍手叫好。
    学习火神派四逆汤之精神,如何保持附子这一股子生命之火得以持久,也是我们能否全盘接受扶阳理念的关键。记得小时候,我们用煤火时候,夜晚要把煤火之明火压好,使其处于长期存在持久不燃而又不能灭的状态,第二天打开烧火就可以做饭菜了。正如郑钦安所言:"阳气既回,若无土覆盖,光焰易熄,虽生不永,故继以甘草之甘,以缓其正气,缓者伏之之意也。真火伏藏,命根永固,又得重生也"(《医理真传·卷二》)。要想保持住学习火神派这股子附子般的热情,并非易事,世俗之偏,各种人员不能理解,甚至于与火神派网上公开叫板的网虫们,举目皆是。是好事?是坏事?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些冷嘲热讽,对于我们这股子热情浇点凉水,使其温度降一降,有时间并非都是坏事,甚至于坏事还可变成好事。这会使我们能够用更加理性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使我们对火神派有一个全方位的理解与认识,有一个深入浅出地认知,并非是把火神派之"火"与附子的用量画在一个等号之上。
    2  以三阴之方,治三阴病,虽失不远
    郑钦安在《医理真传·卷二》中说:"以三阳之方,治三阳病,虽失不远;以三阳之方,治三阴病,则失之远矣"。反之亦然,郑钦安虽然没有明说,我们也当无字句之处求有意,治三阴病,则当"以三阴之方,治三阴病,虽失不远"(作者心悟),而为我们治疗三阴证--即阴证,找到了一个成功的捷径与秘钥。
    教课书上僵化机械分型的治疗思维方式,在我们心目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走出这种惯性思维的模式,是一种艰难的选择。因为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可以绘出美丽的图画来;可要使我们改变原来的惯性思维方式,走出沼泽地,是一件非常的难办的事情。所以,在临床上有很长一段时间内,每当看过一个病人之后,不是去思考中医理法方药,而是在考虑西医治疗常规,甚至考虑中医药能否治疗这样的病证,很多的时间都花在了中西医的对比之上,严重地干扰了中医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当我们应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时候,很多模棱两可的证候比比皆是,造成进退两难的地步且疗效难以提高,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造成心中的郁闷而不能自拔。
    熟读郑钦安医学三书以后,好像一丝春风,又似一缕温暖的阳光,扑面而来。回头再看《内经》:"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才恍然大悟,"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就是"阴阳";"阴平阳秘,是曰平人"(《内经》),而阴阳偏颇,则病之由生。疾病之发生发展虽然千差万别,变幻莫测,但"发病损伤,即有不同,总以阴、阳两字为主。阴盛则阳必衰,阳盛则阴必弱,不易之理也"(《医理真传·卷二》)。这里面郑钦安一语道破了天机,一切病理之变化,都不越阴阳损伤二字,而抓住阴阳损伤之处进行调整,正是"治病求本"之道,也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因此,这才有郑钦安"以三阳之方,治三阳病,虽失不远",而笔者则补充为"以三阴之方,治三阴病,虽失不远",正符合郑钦安之原意。郑钦安还认为:"三阳之方,以升散、清、凉、汗、吐、下为准。三阴之方,以温中、收纳、回阳、降逆、封固为要。阴阳界限,大有攸分"(《医理真传·卷二》)。
    也许有人会质疑,郑钦安讲的是阴阳两分治,而你却独重阳虚一面,这是为何?原因很简单,这就是阳虚证增多的缘故,阳虚证的增多,不仅与温病学派寒凉之风长期送经之外,近代的制冷设备普及和跨季节性水果的长期食用,无不与之密切相关。就笔者临床所见,其病种虽然繁杂,但阳虚证者约占5~6成之多,阴阳夹杂证者约占2~3成之多,而阴虚证者约占1~2成之多。既然阴盛阳衰之证多,自然就对"三阴之方"情有独钟。
阴盛则阳必衰,阳衰则阴邪必盛,且阳气不足于何处,而阴邪就在何处滋生。正如郑钦安所言:"真阳不足于上,真阴之气即盛于上而成病……;真阳不足于中,真阴之气即盛于中而成病……;真阳不足于下,真阴之气即盛于下而成病……。此三阳不足,为病之主脑也"(《医理真传·卷二》)。阳虚之病有在上、在中、在下之不同,郑钦安倡导用"建中、理中、潜阳、封髓、姜桂诸方",但却又明确地指出:"皆从仲景四逆汤一方搜出",表明四逆汤一方为其治"三阴病"之主干方剂。因此,并可推出四逆汤一方为阳虚证之主方,郑钦安认为:"知其妙者,以四逆汤、白通汤、理中、建中诸方,治一切阳虚证候,决不有差。……有当轻清以扶阳者,大小建中之类是也;有当温养以扶阳者,甘草干姜汤、理中汤之类是也;有当辛温、辛热以扶阳者,四逆、白通之类是也。此皆治阳虚之要诀也"(《医理真传·卷二》)。
"以三阴之方,治三阴病,虽失不远",上焦阳虚者,郑钦安姜桂汤是也,中焦阳虚者,理中汤可也,下焦阳虚者,四逆汤为首选。有时病情比较复杂化,甚至于上中下难辨,有的上中下证候俱缺,此时笔者常将上三方合为一方,即姜桂汤、理中汤、四逆汤三方合用,取名为回阳建中汤,然后就病视证,随证而加减变化,左右逢源,应付于临床,良效多多,体会颇深。
一个真正的学习者,是学而有成,有成之举在于创进,在于不断完善郑钦安之扶阳理论,在于将扶阳学说形成自己一整套的理法方药体系来。
3 扶阳助正,回阳返本
接受扶阳理念之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理论上之提高,关键还在于我们如何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作为指导临床的思想理论基础与观点,看看能否与自己的临床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独特并行之有效的思路与方法,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扶阳助正,回阳返本"格言,已经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且时时刻刻在提醒自己的、警戒自己的行为,如何针对每位病人,把这八个字落实在每一个病证特点上。
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高自己,提高自己的前提,就是在学习的基础之上形成一整套自己的治疗思路,而"扶阳助正,回阳返本"这一思路意识的形成,来源于近些年临床的积累与感悟,把扶阳理念更进一步地具体化了。
《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一发病学说,奠定了中医发病学说理论的基调,表明任何疾病的发生,均是因为"正气不足"之缘故,而"正气",正是"阳气"的具体体现,如郑钦安所说:"气即阳也,火也,人非此火不生",而在论治时,郑钦安则强调:"治之但扶真阳,内外两邪皆灭,是不治邪而实治邪也"。在"治病必求于本"的前提下,"扶阳助正,回阳返本"正是针对"正气"而言,正是从治本而言。
"扶阳助正,回阳返本",主要是针对发病之根本而言,正是把"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和"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落实到了实处,强调针对一般轻微的三阴病证,采取"扶阳助正"之方法与手段,而正气足其邪自去;而对于那些危急重症三阴证患者,正如李可老中医所说:"危急之中当救阳气",而"回阳返本"正是体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方法,是我们救治危急重症的一把秘钥,是体现郑钦安"治之但扶真阳,内外两邪皆灭"的灵丹妙方。
4 结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表明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要讲究其方法学的问题,学习火神派学术思想并全新接受扶阳理论尤其如此。原因是,我们要放下过去教课书上的所说,消除"先入为主"的惯性思维方式,才能够全盘接受扶阳理念,才能够充分认识透彻郑钦安"阴阳辨证,独重肾阳"的学术思想特色,才能在其"阳主阴从"理论指导下,看待我们临证中的一切问题。
郑钦安医学三书,我们不仅要深入浅出地学习,同时还可能是我们终生追求的目标,但还要"经过心的吸收,再通过意志、思考、默想所得到的领悟",才是我们的所得,我们才能够在"大道至简"的框架下,执简驭繁地抓住要害,在明辨阴证的前提下,"以三阴之方,治三阴病,虽失不远",去解决我们临证所面对的问题。而"扶阳助正,回阳返本",则是笔者长期临床积淀所得之结果,她将使我们在郑钦安扶阳理论的支持下,使扶阳方法与手段更进一步的深化与具体,使我们在临证之际当望游刃有余。
"读书思考泻文章,理论临床两提高",是笔者一贯地修心治学之道,也是笔者长年笔耕不断的真实写照。以上三点体会,实际上,笔者已经把她落实到了具体行动上,全盘接受扶阳理念,《火神派学习与临证实践》一书代表自己的真实的感受,《火神派方药临证指要》一书,则代表了"以三阴之方,治三病,虽失不远"真实的写照;"扶阳助正,回阳返本",则溶汇于笔者深刻体验的第三部著作,《火神派当代医家验案集》的出炉,她将为我们学习火神派扶阳理论并结合临床实践,提供一些真实的体验。

傅文录(1960~)男,河南浚县人,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内科临床工作。
联系电话:13619802513      E:pyfuwinlu@163.com

傅文录医案欣赏

1.重度肾盂积水案--真武汤五苓散加减
李某某,男,37岁。农民。2007年11月19日就诊。
患者有腰痛病史8年余,发现"重度肾盂积水"已数年,腰痛阵发性加剧,进行性加重,彩超报告:右肾积水,右肾12.8cm×8.1cm,左肾9.9cm×4.7cm,右肾集合分离约5.5cm,肾皮质变薄,左肾结石。现症见:腰痛,反复加剧,不耐劳作,每过半月左右发作加剧,间断性发作,舌淡胖边尖红,脉沉弱无力。证属阳虚水泛,治宜温阳利水,方用真武汤合五苓散化裁,药用:
附子45g(先煎),苍术30g,白术30g,茯苓60g,
泽兰30g,泽泻30g,三七10g,莪术10g,
三棱10g,猪苓30g,桂枝30g,肉桂10g,
干姜30g。6付。
二诊:服药后,开始小便特别多,3天之后正常,腰痛消失,自觉病消除。再进6付,以加强治疗。
三诊(12月14日):复查B超:右肾9.6cm×5.5cm,右肾集合分离约4.5cm,肾皮质厚约0.5cm,肾脏回缩显著,腰痛未再发生过。嘱咐再服6付以资巩固疗效。
【按语】肾盂积水是现代通过超声确诊的一种特别性疾病,中医对这种疾病的认识缺乏诊治经验。肾盂积水在内,通过仪器我们可以看到内部积水,而排泄有困难。正如《金匮要略》中所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就给我们指明了治疗思路与方法,特别是火神派学术思想,重用姜桂附温热一炉火,正可治疗此种病证。而临床上虽然症状不多,但足以证明阳虚证俱备,内外结合,则采用温阳利水之法,方药选用真武汤温肾利水,合用五苓散通阳化气,加用活血化瘀理气之品,临床疗效显著,足以证明温阳利水之法,用好并重用附子是非常关键的药物。

2.风湿性关节炎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李某,女,38岁,农民。2007年11月18日就诊。
患者去年因"风湿性关节炎"病而求治,服中药以后病情缓解,后来病情再次复发,在外就诊后病情没有缓解而返家求治。现症见:全身性关节疼痛,畏寒肢冷,气短懒言,天阴下雨时疼痛加剧,伴关节肿胀,舌淡胖大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证属寒湿痹阻,肾阳亏虚,治宜温阳散寒,通络止痛,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药用:
附子60g(先煎),细辛10g,麻黄10g,干姜50g,
炮姜50g,高良姜50g,全虫10g,蜈蚣3条,
桂枝30g,苍术30g,白术30g,仙灵脾30g,
炙甘草10g,羌活10g,独活10g。10付。
二诊(11月29日):服药后,病情有显著好转,关节疼痛、肿胀、全身性症状明显改善,上方附子75g(先煎),再进12付。
三诊(12月16日):服上药后,感到口唇麻木,停半天药后消失,附子量偏大,附子减为60g,再进6付。
四诊(12月22日):服药后全身症状进一步的减轻,其它情况变化不大。调整处方用药,加强活血化瘀药的应用,药用:
附子60g(先煎),干姜50g,桂枝30g,苍术10g,
白术10g,细辛10g,炙甘草10g,全虫10g,
蜈蚣3条,羌活10g,独活10g,三七10g,
穿山甲6(另冲),威灵仙30g,白芷10g,当归10g,
桃仁10g,红花10g,川芎10g,枳壳10g,
桔梗10g,白芍10g,牛膝10g,山萸肉30g。6付。
五诊(12月28日):全身性疼痛消失,只有右上肢肘关节以下轻微疼痛未消失,其余关节活动自如,功能良好。上方药加生黄芪30g,柴胡10g。山甲与三七共为细末,分次冲服。上方药每月服药10~20天,进行巩固治疗。
    【按语】痹证非一时所得,治疗也非朝夕之功。特别是疼痛一症,非附子重用莫能消除,但风寒湿邪常常是相兼为患,故而祛风除湿通络之法,自始至终则需兼顾。特别是久病入络,久病瘀血阻络现象显著,应用通阳之法治疗后疼痛加剧,表明瘀血阻络明显。故而加强行气活血之品药物的应用,特别是山甲一味,辛窜之性,效果明显,张锡纯先生曾说过:"百药无效之时,加穿山甲立效"。用后果如其言。

3.低热案--大小回阳饮加味
冯某,女,18岁,学生。2007年12月10日就诊。
患者低热月余,曾打吊针、吃中西药物无效,近阶段加剧,化验血、尿等理化检查无异常。现症见:体温37.6OC,发热多在白天及劳动之后,特别是活动之后体温升高明显,经适当休息后体温可降低,平素畏寒肢冷,气短懒言,身体消瘦,纳呆腹胀,不耐劳作,失眠多梦,舌淡胖大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证属阳虚外越,治宜回阳收纳,方用大小回阳饮加味,药用:
附子30g(先煎),炮姜30g,炙甘草10g,红参10g,
肉桂10g,三七10g,砂仁10g,桔梗10g,
石菖蒲10g,甘松10g。6付。
二诊(12月26日):服药后,发热已退,体温正常,纳增神振,睡眠亦佳,自感精神焕发,为防止反复,强身健体,再服6付,以资巩固。
【按语】《内经》中云:"劳则气耗"。素体禀赋不足之人,阳气不足,过劳则气耗,阳虚不能固摄而外越,外越之阳则引起"发热",此种发热,病人却是一派纯阴之象,只有回阳收纳,阳用事则外能固密,则虚阳自下潜复位。方用郑钦安的四逆汤加人参,加上吴佩衡四逆汤加肉桂之大回阳饮,笔者称为大、小回阳饮,也叫双回阳饮。病人服后,药到病除,可见郑钦安扶阳重阳学说,对于治疗阳虚病人,辨治无误,效果有桴鼓之应。

4.乙肝大三阳案--桂附理中汤加味
代某某,男,22岁,市民。2007年10月28日就诊。
患者有乙肝大三阳病史数年余,近年由于劳累过度而转氨酶曾反复升高,高达600单位以上,经治疗后曾一度下降,停药后不久再度反复升高,在治疗后转氨酶降到200单位后,再也不能降低,多方求治无效。现症见:患者身体清瘦,纳差,厌油,气短懒言,乏困无力,失眠多梦,不耐劳作,大便时干时溏,小便黄赤,平素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四肢冰凉,自感无精打采,舌淡苔腻体胖大,脉沉细略滑。证属脾胃阳虚,湿热瘀滞,治宜温补脾胃,行气利湿,佐以清热活血,方用桂附理中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药用:
附子10g,桂枝10g,苍术10g,白术10g,
党参30g,干姜10g,木香10g,砂仁10g,
陈皮10g,半夏10g,茯苓10g,茵陈30g,
郁金10g,丹参10g,三七10g,白蔻仁10g,
藿香10g,佩兰10g,猪苓10g,泽泻10g,
柴胡10g,白芍10g,枳壳10g,炙甘草10g,
香附10g,山楂10g,神曲10g,生麦芽10g。
10付。水煎服,每天1剂。
复诊(2008年1月7日):上方随证加味,每天1付,共服药70余剂,化验转氨酶恢复正常,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自感精力充佩,食纳增进,二便如常,精神倍增,为巩固疗效,用小柴胡冲剂与附子理中丸,进行善后调理。
【按语】乙肝大三阳,转氨酶升高不下,表明病毒仍在继续活动并破坏肝脏功能。然治疗中西药物用尽,但转氨酶有时虽降却不能恢复正常范围内,而且病人体质每况愈下,精神体力不支,表明全身体质下降,乃成为病变不能恢复的重要关键。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就是要助正达邪,正气足而邪自退。故此,本病的治疗目标就在于强体助正,扶正为主佐以祛邪的基本原则,方用桂附理中汤合香砂六君子汤为主,随证加味,以补益脾胃为主,且由于病机复杂,虚实寒热、气血阴阳、湿热瘀滞等处于共存状态,非简单的调节处方就能所及的,故而采用大方复治的治疗方法,以求多点共治的目标,以扶正为主,调节脾胃功能为根本,病人食欲、睡眠、二便三方面恢复如常,则正气足,而佐以祛邪之品,着重全身调整与治疗,故而短时间内,达到了良好的治疗目标。

5.肠炎伴发热案--大小回阳饮加味
朱某某,女,60岁,农民。2008年1月25日就诊。
患者有肠炎病史数十年余,每天大便3~5次,伴腹痛、纳差,体质消瘦,曾用中西药物治疗年余,效果不明显,近阶段由于劳累过度,出现低热,体温37.5OC左右,白天重,夜晚轻,治疗无效而来求治。现症见:低热37.5OC不退,多在下午或劳动之后加剧,休息或夜晚体温可自动恢复正常,失眠多梦,长期服用安眠药,纳差腹胀,腹泻每天3~5次溏便,畏寒肢冷,舌胖大边有齿痕,质紫暗,脉沉细弱无力。证属脾胃阳虚,治宜回阳建中,方用大小回阳饮加味,药用:
附子30g(先煎),炮姜30g,炙甘草15g,桂枝10g,
三七10g,砂仁10g,红参10g,肉桂10g,
甘松10g。3付。
二诊(1月28日):服药后,自感病情明显好些,但畏寒肢冷未改善,低热无变化,体温仍在37.5OC左右,方药对证,病重药轻,方药加重剂量,药用:
附子60g(先煎),炮姜50g,炙甘草20g,桂枝10g,
三七10g,红参10g,砂仁10g,肉桂10g,
甘松10g。6付。
三诊(2月3日):服药后,体温恢复正常,全身情况明显好转,睡眠正常,不需要服安眠药,食欲增加,大便每天1次,略感胃中稍有不适,畏寒肢冷显著减轻,原方有效,再进6付,以资巩固远期疗效。
【按语】本例患者去年曾经常求治于余,先治肠炎,又治外感,再治失眠,又治胃病,虽说每次治疗都有起色,但终不能根治,再而三的反思,《内经》云:"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是什么?本于阴阳,而阳虚就是发病之本的关键环节,但这个着重点应该在后天脾胃之本上,方用大小回阳饮加三七、红参、砂仁,笔者起名为回阳建中汤,目的是从脾胃着手,从脾肾着眼,回阳建中,因中土脾胃根植在肾中命门之上。同时用二桂,上温心肺,下温通肝肾,即通阳,又解表,针对习惯性反复外感而设,经多例观察临床疗效满意。实践证明,抓住脾肾关,百病可解。不仅纳增神振,而睡眠、食欲、二便如常,三方面功能说明阳气复常,温运自如,看似不治病,却诸病都愈,充分体现到扶阳理念的临床重要性与实用性。

6.阑尾肿块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
黄某某,女,40岁,农民。2008年1月29日就诊。
患者在2年前曾有过突然腹痛病史,当时误诊为"胃肠炎",经治而愈。但此后经常出现肠炎、腹痛,长期按肠炎治疗而疗效不显,后经B超发现阑尾肿块,外科认为手术容易出现后遗症,建议中药治疗。现症见:右下腹胀痛,按压痛甚,口苦咽干,肠鸣泄泻,每天2~3次,溏便,畏寒肢冷,气短懒言,不耐劳作,四肢冰凉,舌质暗苔厚腻黄,脉沉细无力。证属阳虚湿热,气血瘀滞,治宜温阳解毒,活血消肿,方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合活络效灵丹加味,药用:
薏苡仁30g,附子30g(先煎),败酱草30g,金银花30g,
生黄芪30g,当归20g,炙甘草20g,丹参10g,
乳香10g,没药10g,三七10g,穿山甲6g(另冲),
三棱10g,莪术10g,香附10g,乌药10g,
甘松10g,肉桂10g,砂仁10g,吴茱萸10g。
二诊(2月5日):服上方6付药后,开始前3天,每天大便次数5~6次,便次多而且带有脓血液,夹杂有粪便硬块,觉得有点坚持不住的感觉。可第4天之后,却突然大便恢复正常,每天1次,色量正常,从此右下腹痛明显减轻,自摸右下腹肿块明显减小,其它症状均明显好转,舌苔只有后部厚略黄,脉仍沉细无力。方药有效,再进原方6付以资加强疗效,处方调整如下,药用:
薏苡仁30g,附子30g(先煎),败酱草30g,金银花30g,
生黄芪30g,当归10g,炙甘草10g,丹参10g,
乳香10g,没药10g,三七10g,穿山甲3g(另冲),
鸡内金10g,乌药10g,香附10g,三棱10g,
莪术10g。6付。
【按语】张仲景治疗肠痈的名方薏苡附子败酱散,开创了治疗阑尾炎的先河,该方寒温并投,表明张仲景认为肠痈乃为寒热错杂证。此例患者慢性阑尾炎典型,外科拒绝手术治疗,表明病人情况后果难以预料,经辨证认为该患者属于寒热夹杂,伴有肿块是典型的瘀血之表现,故而治疗选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合用神效托里散,因病久虚实夹杂,治要虚实兼顾,同时加用张锡纯的活络效灵丹,加强活血化瘀之力,特别是加用穿山甲与三七二味药,以加强活血化瘀之力。方药对证,且服药之后,有明显的排污效果,是药物起效的表现,如果不能坚持服药,则疗效难以迅速产生。该方治以扶阳解毒为大法,辅以活血化瘀之品,故而疗效显著。

7.溃疡性结肠炎案--附子理中汤加味
李某某,男,36岁,农民。2008年2月5日就诊。
患者3年前确诊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曾经多次进行结肠镜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但腹痛、腹泻,每天3~5次,伴纳差腹胀,长期服药而病情无明显的改善。现症见:脘腹胀满,纳呆,嗳气,腹痛肠鸣,立即泄泻,溏稀粪便,味腥臭,每天3~5次不等,畏寒肢冷,气短懒言,口苦咽干,睡眠不佳,舌苔厚腻,质暗红,脉沉细无力而涩。证属脾肾阳虚,湿热内蕴,兼有瘀血,治宜温补脾肾,清利湿热,活血化瘀,方用附子理中汤加味,药用:
附子45g(先煎),炮姜40g,炙甘草20g,党参30g,
苍术20g,白术20g,枳实10g,枳壳10g,
乌药10g,厚朴10g,槟榔10g,生大黄10g,
三七10g,陈皮10g,防风10g,白芍30g,
茵陈30g,薏苡仁30g,败酱草30g,当归10g,
丹参10g,乳香10g,没药10g,三棱10g,
莪术10g,穿山甲3g(另冲),山楂10g,
神曲10g,生麦芽10g。3付。
用法:附子先煎去麻味后,再下余药煎熬而成,每天服1剂,服药1剂后,间隔3天,再服下1剂。
复诊(2月15日):患者春节过后复诊,喜出望外,他说这么多年服用中西药物,总是吃着药有效,可一停药就拉肚子。而你的3付中药,每吃1付就腹泻加剧,可停药后就不再拉肚子,感觉特别好,疗效快,方药简单,3付药服完,每天大便1次,色量正常,要求巩固治疗,服用附子理中丸合丹七片,以资善后调理。
【按语】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服药3剂能在10天之内治愈顽症,真有点不可思议。这还要从头说起:原来早年治疗该病,多是按图索骥,依芦葫画瓢,疗效可想而知。后来潜心研究,反复揣摩,悟出该病是一个寒热虚实夹杂之证,即有脾肾阳虚为本,又有湿热内蕴,兼有气滞瘀血,同时还有风邪内扰,可以说是气血阴阳虚损为本,寒热瘀毒风邪为标共存的一种疾病,不然话能治疗多年而病难愈吗?因此,立通阳活血为大法,佐以健脾利湿,清热解毒之法,方用附子理中汤、薏苡附子败酱散、小承气汤、活络效灵丹、痛泄要方等方为一炉,重用附子,以取万夫不挡之勇为先,挟众药直捣病巢;由于病久体虚而不耐攻伐过度,因此采用间隔服药的方法,以候正气来复。故此,二者可达到扶正而不助邪,祛邪而不伤正,达到了两全其美的临床疗效。

8.慢性肾炎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
付某某,女,40岁,农民。2007年11月21日就诊。
患者有"慢性肾炎"病史数年余,情况时好时坏,近阶段由于劳累过度加之外感,后而病情加剧,化验尿:蛋白++,潜阳++。现症见:腰痛,面肢轻度浮肿,活动后加剧,平素畏寒肢冷,纳呆,腹胀,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舌淡,脉弱。证属脾肾阳虚,水湿郁结,清浊不分,治疗疏风利湿,温补脾肾,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药用:
桂枝10g,白芍10g,知母10g,麻黄10g,
炙甘草10g,防风10g,苍术30g,白术30g,
炮姜30g,附子30g(先煎),泽泻30g,猪苓30g,
茯苓30g,党参30g,生黄芪30g,泽兰30g,
血竭10g,萆薢30g,芡实30g,仙灵脾30g,
仙茅30g,补骨脂30g。10付。
复诊(2月29日):上方药连续服药25付后,改为每2~3天服药1付,化验尿阴性。上方药每周1~2付,以次巩固治疗。
【按语】慢性肾炎,久病难疗,而外感之后反复发作,因其内外相引而持久难愈,故此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外治风邪,内调营卫,重用附子,含有真武汤之意,补脾助肾,又加黄芪等品,扶正固本,活血利湿,分清泌浊,持久服用,可见有功。目前疗效满意,病愈之后,再服巩固也非常重要。

9.复发性肾病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
腾某某,男,20岁,学生。2007年12月28日就诊。
患者在3年前曾确诊为"肾病综合征",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而临床缓解,今年因学习紧张而感冒不愈,近阶段又发现双下肢浮肿,化验尿:蛋白+++。考虑肾病复发。现症见:面色灰暗,双下肢浮肿,气短懒言,畏寒肢冷,五心烦热,活动1天后双下肢浮肿加剧,舌淡质暗,苔白腻,脉弦细无力。证属阴阳两虚,湿瘀内蕴,治宜平调阴阳,祛风除湿,活血化瘀,利湿益肾,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合理冲汤加减,药用:
桂枝10g,白芍10g,知母10g,麻黄10g,
防风10g,炙甘草10g,苍术10g,白术10g,
干姜10g,附子20g,滑石30g,山药30g,
山萸肉30g,党参30g,生黄芪30g,鸡内金10g,
天花粉10g,三棱10g,莪术10g,丹参10g,
三七10g,砂仁10g,泽兰30g,泽泻30g,
金樱子10g,芡实30g,仙灵脾10g,枸杞子10g,
菟丝子10g,补骨脂10g。
10付。同时配合服用强的松及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二诊(2008年2月10):上方药连服月余,化验尿阴性,水肿消失,一般情况良好,西药仍在减量服用。原方药继续服用,每天1付。
三诊(2月16日):复查尿仍阴性,西药强的松开始减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仍每月1 次,目前中药仍服用上方药,在继续治疗之中。
【按语】复发性肾病,临床上一般都比较难治。西药强的松与环磷酰胺常规应用,部分病人已经不敏感,甚至耐药,因而药物是否能起效都是个未知数。加用中药桂枝芍药知母汤合张锡纯的理冲汤化裁,协调阴阳,疏风利湿,活血益肾,长期服用,一可改善并针对全身免疫功能紊乱情况的调节,二能协同西药增效减毒,提高对激素等西药的敏感性,特别是加扶正固本益肾药物的应用,为提高远期疗效,减少反复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0.大气下陷案--大小回阳饮加味
王某某,男,30岁,农民。2008年2月24日就诊。
患者长期自觉活动后小腹有一股气不能上升,双下肢酸软无力,曾经进行多方面理化检查未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有长期的外出打工史,工作期间曾经多年是挥汗如雨,如此多年后渐渐出现这种情况,曾经多方而治疗,服用中西药物病情未明显的改善。现症见:气短懒言,双下肢酸软无力,活动后加剧,小腹有股气上升感,但自觉无法上升到胸中,纳少腹胀,畏寒肢冷,小便无力,排便自觉很费力,时时中断,大便稀溏,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证属阳虚不升,治宜回阳升阳,方用大小回阳饮加味。药用:
附子30g(先煎),炮姜30g,炙甘草10g,三七10g,
红参10g,砂仁10g,桂枝10g,肉桂10g。10付。
二诊(3月6日):服药后,自觉情况明显好转,气短懒言明显减轻,食欲增时,气陷上升症状次数显著减少,畏寒肢冷明显改善,再进10付。加强治疗效果。
【按语】病人有过度出汗的病史,大汗如雨,不仅阴伤,更伤阳气,阳虚则卫外不固,阳气不升,故而出现一派气虚阳陷之证。虽说类似张锡纯的升陷汤证,但病人一派阳虚下陷证显著,并非单纯气虚下陷证。故而方用四逆汤加人参、肉桂,构成所谓的大小回阳饮,特别是二桂同用,上通心肺,下走肝肾,使阳升逆降,故而服药后临床效果显著。


卢崇汉医案点评

1  前列腺增生肥大案
江某,男,56岁,日本官员。1988年7月19日就诊。
患者有前列腺增生肥大症,小便排泄困难已经有6年了,近2~3年加重,曾在北京、日本、美国用西医进行治疗,因怕手术而无结果。又在日本、北京服用中药,吃了100多付通利渗湿的中药,开始有一点效,后来就越来越不行了。后求治于卢氏。现症见:每天下午频繁地上洗手间,小腹膨胀,小便细小、时间长而慢,一个晚上要小便15~16次,基本上无法正常地睡眠。察舌体胖大、质淡、舌边有明显的齿痕,苔白滑腻,脉沉缓、重取无力。证属肾阳虚衰,水湿留滞。治宜温阳行水、利水。方用真武汤化裁。药用:
制附子75g(先煮2小时),生白术15g,茯苓25g,仙灵脾20g,生姜60g。
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
二诊:吃了3剂以后,小便通利,夜尿减为每晚2次,便仍感觉排尿的力度还欠佳。上方桂枝25g,再服3剂。
三诊:服药后,有效,上止加砂仁15g。共吃30剂中药,排尿正常,精力增加,每晚夜尿1次。
随访:第2年随访再也没有出现反复。
【按语】老年性前列腺增生肥大症很多人没有什么特异性表现,不但病人治好没有信心,就连医者也会说没有什么好办法。卢氏研究认为此病多为肾阳虚损证,可在临床如何抓住辨证的关键点?如何判断它属于少阴阳虚呢?卢氏认为可以从舌、苔、脉三者来确定。特别是本例患者沉缓无力,就此一点可判断为少阴阳虚,属于阴寒阻滞,这是一种极为可靠的辨证依据。再看舌淡、苔腻白滑、边有齿痕,这些都是阳虚不化,寒湿阻滞的有力证据,特别是苔白腻是寒湿阻滞下焦的一个表现。这些特点都是阳虚之辨证的证据。
【点评分析】老年性前列腺肥大症,是老年性性功能功能退化的一种特有表现,几乎涉及到所有老年男性,特别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说是困扰老年人生活质量一个重要的方面。如何从中医角度认识这个问题,存在着多种的学术观点,但每一种学术观点背后都有一个理论体系在支撑着,火神派理论体系也不列外。从卢氏医案中,我们可以看出其思维方式,《内经》中认为:"膀胱者,州都之官,气化出焉"。表明排尿过程一个气化的过程,而中医还认为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属腑为阳,肾脏属阴;而膀胱的气化功能则来源于肾中阳气的蒸腾气化功能,也就是说膀胱的气化能力来源于肾中阳气蒸腾作用。
故此,卢氏方用重用附子,扶阳第一品药,辛温扶阳通阳,可能说是75g附子的用量,足以能达到蒸腾气化之作用;就像是烧火一样,附子在下面燃烧,上面必须有排气之烟桶,才能气化开来一样,而生姜之妙用,就在助附子气化之雾散作用,这也叫三焦蒸腾气化,这两味药,可以说是火神派学术思想之代表用法,奥妙无穷,很值得玩味。
附子之燃烧就像是一把火,这把火燃烧也需要不断地增添助燃烧之物,而仙灵脾就起到这样的作用,使肾中的气化作用能得以持久。
肾阳亏虚,水湿无以蒸腾气化,必然是水湿郁积在内(如膀胱内有尿却无法排出体外),为了促进水湿的排泄,白术与茯苓二味药物,一健脾祛湿,一渗利水湿,这两味药物能助水湿运化与排泄。但这还有一个基础前提,虽说脾为治水之脏,这但这种治水之阳气动力,仍然是来源于肾中之阳气。
原案用药基本到此为止,1个月的服药,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但笔者去重复上述方法,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笔者也在反思这个问题。
问题之一:《内经》认为:"阳化气,阴成形"。表明肿大之前列腺是成形阴盛之物,显然是阳气不到所造成。但已经形成的这种局势是什么呢?是有形之物阻碍了排尿的过程,这种有形之物,我们虽然应了强劲的肾阳气化之力,但阻碍前进的道路上这种特殊的障碍物,我们是否也应用该考虑到如何同时化解的问题。
问题之二:中医认为"久病多瘀",而本身尿道的阻碍问题中,就并存着瘀血阻滞的问题,这种问题我们是否也需要考虑在内呢?
因此,笔者在临床上则进一步深化了扶阳学术思想之内涵,在真武汤与五苓散的基础之一,加用猫爪草一味消痰散结,同时加用三棱、莪术、穿山甲等味,临床疗效可进一步的提高。但有的效果也不太好,原因是膀胱内郁积易于化热,同时由于肾职司二便功能退化,在小便排泄困难的时候,还伴有大便秘结一症,特别是大便秘结对于二阴功能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故此,有时候笔者也合用桃仁承气汤,加强二阴功能的同时调整,临床临床有时也是比较满意的。

 

2  暴哑案
某男,56岁,教师。1988年12月7日就诊。
患者在1月前因下雪穿衣少而受寒,出现头痛、项强、恶寒,吃了3次感冒西药后,大汗一出头痛减轻了,但第2天说不出话,声音完全哑了。在当地医院就治几个星期后没有好转。现症见:患者体质比较壮实,但一副倦容,想说话发不出声。用手写出:头痛、项强、身痛、微微恶寒、咽痛,察舌质淡红色,苔白润,脉沉紧。证属寒中太少两经,治用宣肺、温肾、暧脾,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生姜。药用:
制附片75g(先煮2小时),麻黄15g,细辛15g,生姜60g。
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
复诊:吃1剂时病人出了一身大汗,随之全身症状迅速减轻,声音能发出了点,吃2剂过后,全身症状消失,声音恢复正常了,但还感到乏力。前方去掉麻黄、细辛,加仙灵脾20g,砂仁15g。又吃2剂,体力完全恢复,共服药4剂病愈。
【按语】患者虽然看来身体强壮,但毕竟已过中年,阳气渐落,这是生理现象。由于突然受寒,病由太阳直达少阴。太阳少阴互为表里,太阳膀胱在表,少阴肾在里,少阴肾已有不足,加之过度发汗,所以少阴肾阳更损,肺窍闭塞,声音难以发出。卢氏认为其病机核心是少阴经脉凝滞所致,因足少阴肾经上贯舌咽,经脉凝滞而导致暴哑。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生姜,太少同治,治寒而用大剂量一派火热之药,真乃一炉火也,尽显"卢火神"特色。
【点评分析】阳虚之体质的人,感受寒邪之后,由于体内驱逐寒邪之力量弱,不能及时靠自身的力量把在表之寒邪发散除去。因此,如何振奋肾中之阳气作用,是治疗本病的关键环节。而扶阳助阳通阳之品,非附子莫属,扶阳第一品药,附子重用75g,助阳入里,通络走络,但入肾为主,实则入下焦达肾中而封藏在里;而阳气的蒸腾,还需用上焦之需化作用,而这里用生姜之目的,就在取其宣散行使上焦如雾之作用。下焦肾中阳气蒸腾,上焦如雾宣散,表现同治,下上同调,附子与生姜相配伍应用,可谓是妙趣横生。
为了强化宣散表寒之效果,又加麻黄以助生姜之宣散之作用,走皮毛而内归肺腑,发喑之腑在肺,宣散表邪而使肺腑开合常化,促使发喑功能的恢复。为了强化表里之关系与联系,而细辛之味却不可少,沟通内外表里之功非它莫属。一张完善的处方,治疗一个看似复杂而实则是药到病除。
这里而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也就是说药用四味,均辛味之品,辛味之品,有通肺、辛润、走表、宣散等作用,颇能符合"金实不鸣"之病机要点。四味之辛,其开通作用与力量是非常强大的,足以开通闭合之肺气,使其迅速恢复其宣降之功用,宣降调节自如而发暗自然可复常了。特别是一身大汗之后,声音立即有声,这既是明证。但宣散之品,必然耗散正气,故此后又用助肾纳气之品,仙灵脾与砂仁二味,助肾阳、纳肾气、归下源,恢复已不足之阳气。故而疗效显著而时间短暂。

从人类对火的依赖溯扶阳理论源渊

 

傅文录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463000)

 

内容提要:为了溯源火神派扶阳理论之源头,从古人利用火的过程、火与中国文化、火与中医关系及火与扶阳理论四个方面,阐述了火的利用与崇拜,是人类把自然界之火与人类文化进行密切联系,而后形成了火的文化与依赖,中医药内涵与文化和火的关联更为紧密,而扶阳理论之源头均和火的认识与利用有密切相关联。

 

关键词:火/人类的依赖 火文化/中医  扶阳理论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从来没有一项发明能像火影响那么大,从中国传统的社会与家族祭祀活动,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天,几乎都离不开与火打交道,从钻木燧石到火柴的产生,在人类文明前进的每一步,火的作用和影响都不容忽视。而对火的利用与崇拜,溯源人类对火的依赖,充分证明扶阳理论的源头与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联。

1         古人利用火的过程

在远古时代,自然火对生态环境的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一场大火过后,无数生命被吞食,幸存下来的人类只得从灰烬中寻找可以充饥的东西。原始人在从灰烬里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火虽然是可怕的,但靠近它时又可取暖。这一意识的发生可以说是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一个重大分界线,正是意识到火可以取暖人类才产生了保存火种的意识。原始人开始将自然火种带回洞穴中保存起来,人类对火的利用也就从此开始了。

当时人类保存火种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烧烤食物,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了在寒冷的冬天能取暖。当冬天来临时,原始人在晚上围在火堆旁休息,天气越冷,人类就越靠近火堆,人类本来用以御寒的毛发慢慢地被火烧焦了,变得越来越少。随着熟食的增多,原始人的饮食习惯也在改变,吃熟食容易使人积累较多的脂肪,脂肪的增多一方面提高了人类御寒的能力,另一方面却阻止人类毛发的正常发育,降低了毛发在抵御寒冷方面的功能。所以,火的利用与用火带来的饮食结构的变化,是造成人类毛发退化的根本原因。

原始人在使用火的过程中,随着毛发的减少,对火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特别是冬天,当人类离开火堆外出活动或寻找食物时,由於感到非常寒冷,就不得不开始思考寻找御寒的办法。这样,洞外取之不尽的柔软并且可以连结起来的树叶,自然就成为人类的第一件衣服,但人类学会用树叶、兽皮做为御寒工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需要说明的是,人类从利用树叶护身到使用兽皮御寒,可以说都是由用火催生的。表明,人类对火的应用之后,不仅促进了人体向更完善方向发展,同时也促使人类的大脑的更进一步的发达,使人类的思维方式更加复杂化。

掌握和使用自然火是人类食物发生变化的关键。原始人捕猎归来,把捕获的动物或采摘的植物放在火中烧烤,并且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改进食用熟食的方法。在我国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中,均发现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发明使人类开始可以随心所欲地烹饪食品。熟食的长期食用不仅可以防止疾病,同时还可以增加营养,并进一步促进人类大脑的发育,最终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所以火又是人类智慧产生的原动力。 

由此可见,从原始人到现代人智慧产生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火,可以说认识和掌握自然火是人类智慧启迪的第一步;而人类在火光中得到光明,在寒冷中取得温暖,利用火抵御野兽侵袭,是火对人类智慧启迪的第二步;继而人类掌握了用火烧烤食物,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时代,使人类大脑在吃熟食过程中更加发达,这是火对人类智慧启迪的第三步,人类从此揭开了认识自然改变自然的新篇章。由此,也可以说,是火将人类带进文明时代。

2     火与中国文化

在人类对火的使用过程中,才产生了那种籍以把握自然变化与自身活动之间关系的原始卜算现象。这种占卦的最初标准,是对照龟甲或骨头上烧出的纹路走向构成。因此,这才有《荀子?天论》所说:“卜筮然后决大事”。同时,人们发现当那种对自然烧出的骨甲或许还有石贝等质材的裂纹,可以用来以占卜预测未来,并发展到人为用火棒在甲骨板上灼洞,再观察的占卜行为的出现,不但是人类在对自然质材制作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观察选用能力的折射,而且还表明古人在其生产生活活动中,对所有自然现象认知的综合演释能力的日趋成熟化,以致最后出现了形象与抽象统一形式的图腾和占卜文字。

从占卜中产生的文字来看,我们在社会精神与物质文明的发展历史中,始终可以感觉到由火焰中产生,并内涵着火性的那种古老意识灵魂的存在。如在我国的记载最早的《书经》和《周易》中就有“火是化育万物”的学说;或许正因此“许多古代和现代民族都是用仪式来加以照护——那些永远不许熄灭的神火”。.例如我国西南自称“火民族”的彝族,一年一度的火把节,特别是我国中原汉族每年祭灶的然火习俗以及每年春节前后的社火与灯火活动,以及人死之后所设香案上的长明灯,这些大概是人类对火的利用与怀念所形成的习俗,而这些不成文的习俗就是火文化所带来的文明与进步。

人类进化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演进与积累,在黑暗中徘徊了几十万年,是火的产生和利用促其发生了剧烈突变。东方的人类崇拜燧人氏——火神,正是因为火给人类带来了从原始蒙昧到文明智慧的过渡。燧人氏被中华民族誉为三皇五帝中的至尊,火神与庙会更是华夏汉人最为至尊的圣会,可见火神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联。

古代人们理解大自然,尝试为自然现象分类,并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文化归纳。因此,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之一。五行相生相克,其中木生火、火生土、水克火、火克金。天干的丙、丁为火。中国民间传说指火是由燧人氏发现的,古称火为“阳之精”。如《後五行志》中说:“火者,阳之精也,火性炎”。清代人顾炎武说:“人用火必取之木,而复有四时五行之变。《素问》黄帝言: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周礼》:季春出火贵其新者,少火之义也。今日一切取之於石,其性猛烈而不宜人,病痰之多,年寿自减,有之来矣”。他认为取火用木,则符合五行生克制化之理,索用它法则违背的自然生态平衡的规律,而且不利于人体的健康,这表明火的索取与利用对人体的健康产生非常的影响。

古人把火称为五行之一,认为它有气而无质,可以生杀万物,神妙无穷。同时古人来还认为,独有火在五行中有二,其它都只有一。所谓的二者,是指火有阴火和阳火之分。古人又把火分成天火、地火、人火三种,认为天火有四种,地火有五种,人火有三种。“天之阳火有二;太阳,真火;星精,飞火。天之阴火有二:龙火(称龙口有火),雷火。地之阳火有三;钻木之火,击石之火,戛金之火。地之阴火有二:石油之火(古人称油贮存到一定数量会自然起火),水中之火(古人称江湖河海,夜动有火)。人之阳火有一,丙丁君火(就是心、小肠的所谓离火),人之阴火有二,命门相火(谓起于北海,称坎火,游行三焦寄位肝胆),三味之火(纯阳,乾火)。”总共阳火六种,阴火也六种,共十二种。

当人们文明程度的进步之后,文字的产生与火的关系则更加密切,如汉字中有多少个与火字傍有关的字我们以无法说清楚,但从这些记载我国文明史的文字中,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非凡的意义与指向。

3         火与中医关系

火,由于不仅是人们都很熟悉的,而且还日日都在应用它,当物体燃烧时,发出的熊熊光焰,滚滚热浪,能使人感到灼肤欲裂,刺目欲眩,这就是火。与此同时,中医也把人们最为常用之物,借鉴到中医理念中来,这就是中医理论产生之根源。中医所说的“火”,只不过是一种比喻说法,因为火有炽热、亢进、燔灼等特性,所以,当人体出现发热、亢奋、煎灼体液等病理现象时,中医就认为与火有关,而以火名之。例如,一个患牙痛的病人,表现有牙龈红肿溃烂,口干渴喜饮凉水,大便干燥,小便黄赤等症状时,中医就说他是“胃火亢盛”。与此同时,当一个出现怕冷、脉微细、但欲寐等表现,中医就认为这个人的体内“火弱”了,需要给体内助阳壮火,这些都是中医理论借鉴自然火之特性。

中医说的火,在《内经》中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区别。生理性的火是指人体的热能,它是推动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动力,称之为“少火”。少,有温煦柔和,不亢不烈的意思,《内经》说:“少火生气”,这个“气”就是指人体的生理功能而言。民间有“小伙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的俗语,“火力”,当是少火的俗称。少火充旺,身体机能自然强盛,能耐得凛凛寒气。反之,火力不足,就会畏寒肢冷,虽厚衣重被,依然瑟缩不暖,这种情况中医也称为“阳气虚”。所以,少火其实也是阳气的别称。

人体内的病理性的火,叫做“壮火”,壮火也就是体内“有余”,这个“壮”是相对“少”说的,意在表明它的亢烈、破坏作用,并不是热能增多的意思。壮火能消耗人的“津液”(指具有营养作用的体液),耗散人的“正气”,所以《内经》又说:“壮火食气”。“食”即侵蚀、消耗之意。所以,吴佩衡教授说:“壮火不可留,少火不可灭”。

与此同时,当人们认识药物的时候,也引进了“火”的概念,如寒热温凉,温与热,就是火的特性,就是火在药物中的特点,而利用药物的寒热温凉,来对抗人体内的寒热温凉,《内经》称之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就是此意。中医的五行学说,以及五脏理论的相火、龙雷之火、命门之火等等,无不以火的内涵来说明问题,凡此种种均是借鉴自然火的特性说明中医之理。

4         火与扶阳理论

由于火的意念与自然界的火具有相同样的意义与内涵,而人体内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火的支撑。如人常说的:人活者,一口气也,气即阳也,阳既是火也。人的一生,就是一个生命之火的燃烧过程,而且人的生命之火,是有一定的限度的,不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资源的。故此,人体内的火力是一个递减的过程,如何通过中医中药的调整与补给,来增添生命之火力,这便是中医扶阳理念之源头。

从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我们可以看出113方中,应用姜桂附的方药占大半,可见张仲景擅于应用辛温扶阳药物,来振奋人体内的火力而达到驱病和强身的目。从《伤寒论》的名字上,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受“寒邪”侵袭之后,最易伤及的仍然是人体的阳气,而阳气的根本就是人体的生命之火力。由此可见,扶阳理念的源头,是人们从火的利用与引用上,找到了中医扶阳理论的渊源。

由于人体生命之力低下,这便形成了所谓的三阴证体质,形成或是导致三阴证体质的因素甚多,而阴证之形成,当然最重要的是体质,或者说禀赋属素体阳虚者。此外,与饮食劳倦、房室不节有关。还有更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便是医者不识阴阳,不分体质,对素体阳虚者既病之后滥用、误用、多用、久用寒凉滋腻,更伤其不足或虚衰之阳。尤其是头面虚火引起的多种这样的病证,从外表来,颇似阳证者甚多,其实根本仍然是阴证,而医者每多忽视阴证,错把虚火当成阳证来治。

因此,火神派鼻祖郑钦安先生,在其《医理真传》与《医法圆通》两书之中,几乎在每一病证之后,都要批评市医积习,这一积习便是不独立思考,不思治病求本,见咳止咳,见痰化痰,见血投凉,又多用套路套方,如一见便秘即用大黄、当归、白芍、蜂蜜、麻仁、郁李仁,一见小便不利,便是木通、车前、滑石之类;更视峻药如虎,力图平淡稳当。小病犹可,大病则往往误人。

由此追溯郑钦安的学术渊源,其理论实以《内经》为宗,其临床则“用仲景之法”,宗《内经》则在“洞明阴阳之理”,宗仲景则“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因此他的真传就是:“认证只分阴阳”,“病情变化,非一端能尽,万变万化,不越阴阳两法”。阳证自有阳证治法,阴证则宜益火之源,或甘温扶阳,或破阴返阳,如此,则仲景之四逆、白通、理中诸方,自然顺理成章地成为他的习用之方了。“予非专用姜附者也,只因病当服此。”这便是他的夫子自道。

5        小结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斗转星移数万年,火使人成为万物之灵,火为人类的进化、文明进步、经济发展立了首功。如果没有火,人类不知还要在茹毛饮血的生活状态中延续多少万年?如果不是因为有火而吃上熟食,也不会有今天男性的光鲜和女性的颜如玉,可能还停留在浑身毛发与猩猿为伍的阶段。自从有了火以后,才真正加速了人类进化的进程,所有的一切文明与进步,都与火有着千丝万缕的直接关系。离开了火,人类的整个生存和发展将一筹莫展。

从燧人氏开始的早期人类,由自然之火启迪学会燧石取火,逐渐掌握了生火用火的本领,是火的产生和使用,人与猿才有了根本区别,通过火所衍生的一系列革命性变化,促使人类全身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也加速了头脑的发展,增长了智慧,产生了语言,有了文明,并逐步产生了文化。恩格斯指出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而由低级劳动和低级生活向高级劳动和生活的根本性跨越式过渡,没有火是完成不了这一跨越的。

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人类文化的产生与火的利用更为密切,而文字的形成而为中医学理论找到了记载历史的源头。《黄帝内经》中关于火字的出现,不仅代表了自然界之火,更是把人体内的五脏六腑的生命之火,比喻的甚为恰当。而扶正祛邪的治疗法则,则为扶助人体阳气,即成为扶助生命之火力定下了千年不变之真理,火神派扶阳理论创始人郑钦安先生,发扬光大了《内经》与《伤寒论》中扶阳理论体系,使其成为中医理论中的一支独秀,为我们治疗三阴病证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思路与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