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愤》导学案

 昵称503199 2015-08-29

《书愤》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理解诗中的言外之意。 
    2、把握重点词语,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学法指导

    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2、反复吟诵,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3、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讨论和讲析相结合的方法。 
    4、点拨法。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阅读指导

    (1)把握基调——结合背景、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2)体会感情——联想品味、揣摩语言、想象意境 
   七律句式的节拍有两种划分方式:二二二一,二二一二。诵读时每个节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做停顿,诵读起来才会有抑扬顿挫的韵律。

    【自学检测】

    一、文学常识

    1、【知人】【作者介绍】

    陆游:科举除名——绝恋沈园——载浮载沉——临终示儿

    陆游,字     ,号      ,山阴(浙江绍兴)人。    (朝代)著名爱国诗人、词人。诗集有《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60年来万首诗”,陆诗的突出特点是“                          ”,这首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宋高宗时,试礼部,名在前列,因触怒秦桧,被罢免。孝宗时,赐进士出身。历官隆兴,夔州通判,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建及江南西路平茶监公事,权知严州。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后被去职,归老故乡。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2、【论世】【背景介绍】

    本诗系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二,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已是6年,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二、知识运用     

    1、解释加点的词

    ①中原北望气如山 气:            

    ②楼船夜雪瓜洲渡 渡:            

    ③千载谁堪伯仲间 伯仲:          

    2、本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       (体裁),属于首句     (入或不入)韵式。本诗中的                         为韵脚,押      韵。

    注:导学过程中学生笔记用双色笔(用黑色字自我回答,用蓝色笔标示疑难点,用红色笔订正)

    【思考与探究】 

    1、诗题解读《书愤》

    ①书:                        ②愤:                

    ③书愤:                                          

    2、诗人以《书愤》为题有何用意?

    回答:奠定全诗           的感情基调,以“      ”字为意脉展开全诗的            

    3、诗人“书”了哪些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                                            。)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                                            。)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                                            。)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                                            。)

    4、作者忧愤了什么?(根据提示思考)

    一愤:愤             :报国有“罪”。

    所愤之一乃“       ”。艰者,难也。“世事”也即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事业,它究竟有多难?只举同时代抗金英雄岳飞的遭遇可见一斑。抗金名将抱定“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壮志,杀得金兵闻风丧胆、节节败退,直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就是这样一位抗金骨干,却正因为此被汉奸秦桧等民族败类以“莫须有”之罪诬害而死,年仅三十八岁。报国不仅无功,而且有罪,竟至死罪,这难度似乎难于上青天了。 

    二愤:愤                        

    所愤之二乃“塞上长城空自许”之“         ”。所谓“塞上长城”是指自己年青时以捍卫祖国、扬威边疆的名将期待自己,认为自己就像万里长城一样,可以抵挡千军万马。可是就诗人的经历来看,年青时参加进士考试因位于秦桧的孙子秦埙之前而被出名,入仕以后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可谓壮志难酬、请缨无路。着一“空”字,沉痛之极。

    三愤:愤                        

    所愤之三乃“镜中衰鬓已先斑”中的“          ”。早年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已两鬓斑白,祖国山河依然破碎,广大人民依然受难,自己却岁月蹉跎,年华空老,壮志难伸。着一“已”字,悲凉之至。 

    四愤:愤谁与堪                   

    所愤之四乃“千载谁堪伯仲间”中的“谁与堪”。诸葛亮一生以北伐中原、恢复汉室、统一中国为其终身大业。他在《出师表》中写道:“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话正说出了陆游的心事。有谁比得上写作《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呢?言外之意是南宋朝廷畏敌如虎、

苟且偷安,没有一个像诸葛亮这样的人物来“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收复大业,无人领军。

    四“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阻挠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

    作者的“愤”中含“恨”,“愤”中含“悲”,“愤”而生“凉”,“愤”而生“叹”,从而形成了本诗沉郁豪雄的风格。

    5、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一特点?试加以分析。

 

   

    6、诗歌主要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书愤”?

 

    【研究讨论,比较分析】

    通过比较的方法进一步深入理解《书愤》和《蜀相》这两首作品。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出两首诗的异同?
    1、社会背景:(同):                                 
    2、作者经历:(同):                                 
    3、主要意象:(同中有异):                           
    杜甫——                                              
    陆游——                                              
    4、个人情感:(同中有异):                            
    杜甫——                                              

    陆游——                                              
    5、表达技巧:(异)                                            
    杜甫——                                              
    陆游——                                               
    6、作品风格:(异)

    杜甫——                                              
    陆游——                                               

    【课后作业】背诵默写这首诗

   

    课外拓展

                                民族的脊梁    灵魂的诗篇

                                                过传忠

                                穿越时空 回到和戎南宋
     要品诗,先要品人,要品人,先要品世。陆游生活的时代是恰逢北宋受辱,南宋靡靡之音响唱不绝之时。正是国破家亡的悲惨处境造就了这个“亘古男儿陆放翁”。“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年近九旬的放翁对于自己的国家依然怀抱许国丹心,至死不渝,然而这又包容着多少爱恨情愁的复杂的感情,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听!放翁的呐喊:“南宋,你何时才能尊严地屹立于世界!”他的声音响彻天地,他的灵魂传承不息。
                           初涉官场 同感幽幽之梦
     早年的陆游才华横溢,初涉官场却屡屡遇挫,二十八岁临安应考,虽有状元之实,却不幸落败。这不仅是科举之试的黑暗腐败,更有他与当局者格格不入的抗战之议,以后发生的一切其实早已在这场失败的考试中初露端倪,注定了他郁郁一生的多舛命运。看,穷山上霜夕的孤灯下,是陆游寂寥的背影,“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有着勃勃雄心却又历经科举落第之痛的陆游怎能甘愿独守这凄凉呢?
                           珠联璧合 钗头凤铸永恒
     如果陆游和唐婉的夫妻情缘因为“恶人情”而夭折,那么他们的爱却因两曲珠联璧合的钗头凤而传唱不息。“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唐婉为爱而泪湿巾帕的背影如何能挥之而去?“晓风干,泪痕残”,唐婉又怎能把千种愁怨,万般委屈道个明白?“难!难!难!”一往情深,始之不渝。爱在守望的痛苦中永恒。
                           诗思泉涌 亲历军旅生活
     四十九岁幸遇知己王炎将军的陆游亲历了最为充实难忘的军旅生活。这一年可谓陆游的丰收季节,潜伏汉中,日行山南,为国效忠,成立关中根据地,誓把中原失地收回。他的豪情壮志在《山南行》中一览无余。平川沃野尽现陆游的坦荡胸怀,青青麦陇尽展诗人的欣慰自豪。
                           洞察冷暧 穿行田园山水
     陆游的一生失意时多,罢官贬职乃家常便饭,西入巴蜀,寻杜甫故居,追怀百里城,洞察世事冷暖。江岭哀郢,吊古伤今,千古同叹。面对罢官贬职的郁闷,陆游借山水田园释怀。“冷官无一事,日日得闲游。万里山峡路,十年千篇诗”,踏破铁鞋的寻觅带给陆游的是灵魂的洗礼,深入乡间田野的陆游对于农民更多了一份深切感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原本是对曲折山麓乡村、好客农家的赞美,却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哲理诗,相信陆游自己也是始料未及的吧。
                           再起再落 临川一梦成空
    “报国无门,爱民有罪”。这是陆游沉浮官场的一生的最真实的写照。当他再度被派往偏远地区任职之时,恰遇灾荒,打开义仓,赈济灾民,却惹怒龙颜,被再度罢职,临川一梦终成空。然而坚强的灵魂没有被玷污,虽已没有年轻的体质,却仍然葆有青春的梦想。“头未童,耳未聋,得酒犹能双脸红,一樽谁与同?”陆游何曾甘心过无为的一生,即使“身在沧洲”,他依然“心在天山”。
     陆游的诗词折射的是爱国主义情怀与人道主义精神的双重光芒,抒发的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丰富感想,李白与杜甫的诗意叠影,艺术地交错在陆游的灵魂深处。儿女情长深埋于心,而铮铮铁骨正是民族的脊梁!让我们一起铭记这灵魂的诗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