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教学目的: 1、理清文路,了解线索。 2、通过典型事件表现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 3、理解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 教学重点:通过典型事件表现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鲁迅曾说过,给他一生影响最大的有三位老师。三位书屋里极方正、质朴、博学的 寿镜吾先生,革命家章太炎,还有一位就是异国的藤野先生。(板书课题) 在一般人看来冷峻、甚至有点爱挑剔的鲁迅先生,在事隔20年后又是如何评价藤野先生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相关段落。 二、学生阅读鲁迅对藤野先生的评价。
1、 2、“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你认为鲁迅是真的不知记起藤野先生的原因吗?你能从此段中找出一句话回答这一原因吗? 3、藤野先生对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出发点是什么?请用文中6个字回答。 (为中国、为学术) 4、再读本段,进一步体会作者对这位日本学者的深情。 三、1904年夏至1906年初春,鲁迅在日本留学。第一次向鲁迅走来的藤野先生是什么样呢?请同学找出相关段落。——初次相识 1、请学生阅读肖像描写段。 2、就是这么一位“其貌不扬”的老师,从此段也可以看出他对待工作的态度? 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 3、课文不仅写鲁迅亲眼“目睹”先生的情况,还“耳闻”先生的哪些其他情况?由此能看出什么?(生活简朴、衣着朴素) 四、“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藤野先生使我感激、给我鼓励,表现在与先生点点滴滴平凡往事的交往中,主要有哪些事件呢?从这些事件你能看出藤野先生的哪些品质? 事件一:为“我”添改讲义——高度负责的工作精神,毫无民族偏见的友好态度 事件二:为“我”纠正所画的解剖图——对科学一丝不苟,对学生循循善诱、严格要求 事件三:关心我的解剖实习——教会学生尊重科学 事件四: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求实精神 五、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琐事很多,为何只提及这四件?(典型性) 六、这么好的老师,他不仅认真“教书”,还注重“育人”,鲁迅为何最终选择与先生的“别离”呢?从课文中找出相关段落。 24——31节 1、学生阅读24——31节。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件内容。 3、匿名信事件:(体会重点句子中所包涵的鲁迅的情感) 4、看电影事件:鲁迅去日本的初衷是干什么的?那为何看电影就改变了他的选择? 七、离开时师生情感如何?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表达出吗? 八、为了表达对先生的怀念,鲁迅有哪些具体的行动呢?请分别用三个字概括。 九、课文题目是《藤野先生》,与先生的相识、相处、惜别均在仙台,那为何还要写1—2节有关东京的事呢? 十、结合板书归纳本课所学。 十一:作业 1、老师在上课时将4-5节去掉了,你觉得可以吗?说说你的理由。 2、藤野先生给鲁迅留下深刻印象的到底是他的“教书”还是“育人”?在你的成长历程中有给你重要影响的老师吗?拿起手中的笔在采蜜本上写写你心目中理想教师。
板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