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六经辩证的见解

 供需相应 2015-09-01
当前中医应用于禽病防治越来越普遍,很多中医爱好者因此苦读伤寒论。因为缺乏熟读大量经典和反复研读经典的经历,而误读伤寒论,从而给鸡病的防治带来了一定的误诊和误治。现将吴南京先生写的一点见解,转载于此地,给中医爱好者一点启发。
为什么很多人学中医会迷信于这六经呢?盲目的尊圣是根本的原因。
《伤寒论》六经的六大症状群所表现的六大类病情,在书中还讲了很多的“经尽”、“再经”“经不传”、“合病”、等等情况,但这些所讲的其实也无非是身体体质的强弱和病情的轻重变化的针对性治疗而已,但对于一些情况的变化,不能再以六经来归纳,则以“坏病”来说明。
为了说明体质和强弱和病情的轻重,《伤寒论》以“阴阳”为总纲。“病人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病人受寒,伤了阳气,内阳不能外达,所以见恶寒。但体质强的病人,因为生命机能旺盛,会不断的产热,所以会见发热。而体质弱的病人,则生命机能弱,产热也少,所以一受寒,阳气更伤,所以病人只见恶寒而不见发热。有些体弱病人,着凉了不见发热,只是觉得人没有精神,没有血气,本人一般以参苏饮加附子鸡血藤为治,两三天后,有的病人反而会见发热而病愈的情况。
但说到病的传变问题,看会不会传变,有很多原因,比如误治、体质、受邪程度等等,都会产生病情的变化。比如说“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者,此为三阴不受邪也。”伤寒二字,在读《伤寒论》时,指的必定是有严寒发热等太阳症状群的出现。三日,或者是几日的,是指发病的时间,不是一定指几天的具体时间,而是一个大约时间性。这句讲的是恶寒发热等症状出来几天了,症状上见病人只有恶寒而没有发热,因为从“三阴当受”可以看出,但因为病人胃口好,说明了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正常,人的生命机能开始提升,所以病情不会恶化。所以可以看出,《伤寒论》中对病情的传变,不是指什么传经,而是指病情的发展变化而已。
比如“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讲的是人受寒了,太阳病的症状群出现,但脉像上没有什么变化,说明了病情没有什么变化,治疗得当,一般是不会恶化的,但是如果误治呢?受寒本来是要用辛温发散来治,现有的医生叫病人多喝水,病人喝了大量的冷水,一下子使人的内阳损伤,病也是会传变的。本条文的“颇欲吐”,说明了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开始受损,再见病人的躁烦、脉数急等症状出来,说明了病情已经发生了变化,内郁的热已上扰,治疗就得以辛散以去外寒、苦泄以去内热、和脾胃以促化源等结合起来治疗,比如书中的泻心汤、小柴胡汤等,都是针对这种情况而定的,针对具体情况而权衡用药。
《伤寒论》中说的并病、合病,是指两种症状群同时出现的情况。例举条文。
如“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也,宜麻黄汤。”“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阳明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等等。有的把表里同病的情况称为“两感”
这些都是说明了病人身体体质的强弱不同,病情的轻重不同,病人原来的痼疾不同等情况,都会造成众多复杂的病情。本人前些年读到了魏长春的《中医实践经验录》一书,其中有一文是王旭高引钱桢的话“两感者本表里之同病,似若皆以外感为言,而实有未尽言者,正以内外具伤便是两感。今见少阴先溃于内,而太阳继感于外,即纵情肆欲之两感也。太阴受伤于里,而阳明重感于表者,即劳倦竭力,饮食不调之两感也。厥阴气逆于脏,而少阳复病于腑者,即七情不慎疲筋败血之两感也。”这些都是一个真正的临床医生,通过临床实践中得出对《伤寒论》的见解。
对于坏病,指的是病情因为误治或没治等情况,使病情恶化,而致使病情危重,证候错综复杂,很难以六经这六个证候来概括。如“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汤不可与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对于这些情况,《伤寒论》没出方,只提出了随证治之。因为病人的身体体质情况不同,经过误治所导致的身体损害也不同,治疗的针对性也不同,所以要“观其脉证”。比如病人素来阴虚,治疗时再上误汗、误下等,病人阴液只会更虚,此时虽说还见病人有恶寒、发热等太阳病的症状群存在,但治疗上就得根据阴虚在内的实际情况来针对性的养阴解表为治了。比如张景岳在重用熟地的基础上加用解表药来治。如病人原来就是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不是很好,再经医生误治,使脾气内伤更重,常常会见胃脘痞胀、纳差等消化系统的不适,外见太阳病的症状群存在,治疗就得在调和脾胃的基础上来解表。
当然,《伤寒论》书中所讲的受邪,主要是指受寒,从条文和处方上来看,主要也是针对寒邪。但外感邪气,不仅仅是寒邪啊。书中明确的写到了“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但书中对温病的治疗没有明确的论述,因为尊圣,对王叔和的一些补充又不去理会和继承,于是对于温病的治疗,在很长一个时间里,一直困惑。唐宋年间很多医生套用伤寒论中的处方去治疗温病,治成了坏病,死了很多人。所以我们学习《伤寒论》时,必要结合温病学一起,要不,必会误事。
所以对于“伤寒六经”的理解,有必要结合叶天士提到的“卫气营血”。所讲的都无非是针对病人体质强弱和疾病轻重程度不同临床表面而已。辨证,其实就是指对症状群的有机分类、归纳、分析,得出病病的结证所在。
要学好《伤寒论》,必要充分了解内伤病。病是依附于人的,外来之邪必会影响机体内在的不平衡,这才是生病。如果一个中医,连一些基本的内在原理都弄不明白,只会整天跟着别人的屁股后面盲目瞎叫,学一辈子的《伤寒论》,到头来也只是一个只会在口头上背几个条文的文字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