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官位意识薄弱的人。 很难想象,一个心里时刻琢磨着如何成为副局长局长的人,能够真正地为师生着想。他的眼光是往上看的,他在密切关注着他的上司喜欢什么,根本不去考虑这样做是不是符合教育规律。我眼中的好校长尊敬他的领导但绝不迎合,特别是在他认为的原则性问题上更是坚持己见。他在乎的是他的下属,他清楚几乎每一个教职员工的思想动态,他甚至记得他们的生日并以适当的方式予以祝贺。他把老师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他会重视任何一位老师家里的红白大事——不是捎去礼金了事,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他一定会亲临现场。他视事业如生命,视老师为亲人,把每一个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他如果不是在台上讲话,你不会看出来他就是校长,倒像是后勤处的一位工作人员。他平易近人大智若愚,他独有的个人魅力无形之中吸引着大家,以他为中心形成的凝聚力使得老师们具有了强烈的归属感。正是这样没有官位意识的校长才更有可能也更应该坐在局长的位子上甚至更高。 他是一个有思想的人。 他的思想源于对教育的热爱。一个以宗教般虔诚面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人,即使一般人看来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也认真对待。神灵那里没有小事,同样,学生也无小事。他懂得教育公平,他在乎分数,在乎整个学校在全县全市的排名,在老师们放学以后陪着家人看电视遛弯的时候,他有可能还在对着分数单冥思苦想。他想的不是怎么跟那个老师过不去,而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到位。他重视分数,但绝不是一个把分数作为唯一标准来评价一切的人。他知道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因此,他更加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他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式让师生明了他的教育思想。他主张一个人要志向高远,热爱祖国,有创新精神,知恩图报,善于合作,热诚正直,有责任感,尊重生命,同情弱小。在这样的品德基础上考出高分才是他真正要表扬的对象。他不盲从,不迷信,他很明智,很自信,始终按照自己的教育思想管理自己的学校。他不同意以安全为理由把孩子圈在学校里,那叫因噎废食。他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人,他在敏锐而谨慎地把握学校前进的方向。他努力把学校办成师生向往的地方,让他们离开学校几十年后仍对学校念念不忘。 他是一个懂业务的人。 他曾经是一个好老师,在某一科的教学上有着独到的见解和骄人的成绩;他曾经是一位好班主任,他带过的班以良好的班风和排名第一的荣誉享誉全校;他曾经是一位教务或者政教主任,他以扎实和细致赢得了老师们的好评。他是凭着业务和实干引起领导的注意并走向校长岗位的。那些游手好闲的人在他那里得不到什么好处,在教学一线踏实工作、在某一科教学上做出突出成绩的老师一定会引起他的注意,那些老师常常得到自己意想不到的奖励,有精神的,也有物质的。尽管工作繁忙,但他分得清哪些是他必须做的,哪些可以缓做或者让下属去做,又因为他不在如何巴结领导上动脑筋,因此,他有时间和精力亲自给学生上课,而且考试成绩突出。这一点,让老师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常常深入课堂,有时是他一个人,有时是带领其他有关领导。在评课的时候,他不以校长的身份讲话,而是真诚得像一位慈祥的长者看待自己喜欢的后生,因而他说出的话如春风化雨。当然,他也常常上公开课,常常得到老师们的啧啧称赞,不是因为他是校长,而是折服于他扎实而睿智的课堂教学艺术。他还常常在市、省、国家级的刊物上发表论文,他的论文发表凭的是见地而绝非不见阳光的勾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