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交易系统改进问题2011-11-23

 散户分析家 2015-09-03


  一:近两年热点的转换非常快,这样使得顺大趋势为理念设计的交易系统很少有好的收益了。如用周K线型交易系统,如何去发现一些更小周期的规律,从而让交易系统更灵敏,就是在小牛时能赚点小钱,在大牛时也可将大牛切成几块,也能保持住大牛的的绝大部分利润。这是与时俱进的系统交易者要思考的问题。

  二:也认为以前测试漂亮的交易系统现在成绩确实不好,不是市场变了,而是我釆用的数据太小,如1996年到2008年用周K线,也只有600多个数据,很好优化。使用日K线的数据,相同时间要比周K线数据多5倍,如还可保持周K线一样高的收益,肯定是日K线更有普遍性,可信度也更好。

  三:太注重大R了,以前测试漂亮的交易系统,主要就是由一两次高收益组成的,如06,07年漂亮的苏宁电器(002024)。以前的交易系统就是围绕苏宁电器而成,这两年的成绩就如以前的系统减掉苏宁一样黯然失色啦。

  四:因交易系统要用年报财务数据,以前只能用手工。现在用新的软件可以让计算机来完成。而且加入每季报财务数据,更全面,精准。

  五:现在手续费的大幅降低,因此设计时也好增加每年的交易次数(现为买卖共0.16%)

  因以前的工作不顺心,利用找工作的空闲,经过二个多月的时间研究,终于成功将以前的交易系统升级。新的交易系统以价值选股,趋势选时为原则。在大势向好时全仓买入一只有价值的股票,在大势向坏时全部卖出。新交易系统有以下特点:

  一:总收高,1996年5月1日到2011年11月23日的总收益为10528倍(按买卖一回合减0.16%手续费计)。

  二:成功率高,赚钱的次数占总次数的66.17%。

  三:长一点时间风险就很小,如每一年的收益都为正。96年到现在的年收益分加别为

  1996年:435.00%

  1997年:5.57%

  1997年:15.48%

  1999年:306.70%

  2000年:2.66%

  2001年:4.53%

  2002年:35.30%

  2003年:74.74%

  2004年:41.44%

  2005年:231.22%

  2006年:368.22%

  2007年:31.01%

  2008年:91.534%

  2009年;85.02%

  2010年:38.42%

  2011年:13.25%(因选股时要用年报数据,年报一般是4月底公布完,所以上述年收益是指这年的5月1日到第二年的5月1日,如1996年的年收益时间的指:1996年5月1日到1997年5月1日)

  四:交易的频率还比较高,1996年5月1日到现在共交易136次。平均每年8次多,这样就可不用等太长的时间就有得玩。

  五:收益的时间分布还比较分散,避免了系统是一两次高收益优化的嫌疑,增加了系统的可信度。

  新交易系统的测试结果为:

  总收益为:10528倍。

  成功率:66.17%,总次数136次,赚钱的次数90次,亏钱的次数为46次,

  R值为:4.33。赚钱时平均一次赚:15.69%,亏钱时平均一次亏:3.62%。

  最大连赚次数12次,最大连亏次数4次,最大连续赚370%,最大连续亏20.3%。

  开发一套股票交易系统是不难的,难的是对系统的绝对执行。从明天开始在荼室发布此系统的实盘,在卖出后贴图买卖的交易记录,并每月写总结报告,以便调整交易偏差。

  金字塔程式化交易测评报告中各项术语的详细解释(Z)


  (2011-06-20 22:25:15)


  测试品种【数】:参与本次测试的品种总数(单品种时显示品种名称)。

  平均利润:参与测试品种的利润值取平均数。

  年回报率:对于单个品种为实际的交易天数投资年化收益率,对于全部综合为指定区间时段内的所有品种总投资年化收益。

  交易次数:总交易的次数(单品种时是该品种的交易次数),(开仓+平仓)算作一次。

  盈利交易次数:获利(赚了钱的)的交易次数。

  胜率:盈利交易次数/交易次数。

  成功率:单次交易的盈利大于10%的交易占总交易次数的百分比,为0表示你没有一次交易是盈利10%的;例如,总共10次交易,有2次交易的单次交易盈利大于10%,那么,成功率=2/10=20%,成功率即为20%。

  注意:成功率的达标百分比线可以在“出场规则”》“目标利润”中设置您所需要的数值。

  年均信号数量:平均一年内发生信号的数量(仅对ENTERLONG简单交易系统有效)。

  年均交易次数:平均一年内发生交易的数量(平仓才算,开仓不算)。

  盈利系数:盈利交易次数/交易次数。

  平均盈利/平均亏损:(盈利金额/盈利次数)/(亏损金额/亏损次数)

  最大连盈次数:所有交易中,几次连续的盈利交易作为连盈次数的统计对象,其中连盈次数最大的次数即为“最大连盈次数”。例如,下列表格中总共10次交易,第3、4、5三次连续的盈利交易给出了“最大连盈次数”为3次,第7、8两次交易虽然也是连盈,但是它的连续次数不是最大的。

  交易序列

  盈利/亏损

  第1次交易

  盈利

  第2次交易

  亏损

  第3次交易

  盈利

  第4次交易

  盈利

  第5次交易

  盈利

  第6次交易

  亏损

  第7次交易

  盈利

  第8次交易

  盈利

  第9次交易

  亏损

  第10次交易

  亏损

  最大连亏次数:所有交易中,几次连续的亏损交易作为连亏次数的统计对象,其中连亏次数最大的次数即为“最大连亏次数”。其原理与“最大连盈次数”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最大连盈幅度:连盈次数下的最大盈利幅度;例如连续10笔盈利相加。

  最大连亏幅度:连亏次数下的最大亏损幅度;例如连续10笔亏损相加。

  最大浮动盈利:交易过程中,持仓浮动盈利最大的盈利。

  最大浮动亏损:交易次数中,持仓浮动亏损最大的亏损。

  最大单次盈利:总交易次数中,单次交易盈利最大的那笔。

  最大单次亏损:总交易次数中,单次交易亏损最大的那笔。

  最大回撤幅度:利润曲线峰顶到谷底最大的幅度/最大资金时的数值;目前金字塔的最大回撤采取的是当前点与最开始0周期以来的最大资产的回调幅度计算而来。

  注:对于程序化交易评测里明细里的最大回撤,是采用同样的道理,记录每笔交易之前的最大回撤值,主要帮助用户查找整个交易过程最大回撤位置的具体位置。

  最大回撤时间:出现最大回撤幅度的时间点。


  测试品种【数】:参与本次测试的品种总数(单品种时显示品种名称)。

  净利润:完成所有交易后,统计手续费及盈利情况之后的现金总额与最初投入测试时的资金额相减得来,盈利时为正值,亏损时为负值。

  净利润率:净利润/初期投入资金额

  总盈利:每次盈利的交易收益相加得来。

  总亏损:每次亏损的交易收益相加得来。

  交易次数:总交易的次数(单品种时是该品种的交易次数),(开仓+平仓)算作一次。

  胜率:盈利交易次数/交易次数。

  年均交易次数:平均一年内发生交易的数量(平仓才算,开仓不算)。

  盈/亏次数:盈利的交易次数和亏损的交易次数。

  多头交易次数:多头交易的次数,(开仓+平仓)算作一次。

  空头交易次数:空头交易的次数,(开仓+平仓)算作一次。

  多头盈利次数:多头交易中盈利交易的次数。

  空头盈利次数:空头交易中盈利交易的次数。

  多头胜率:多头交易中的盈利交易次数/多头交易中的交易次数。

  空头胜率:空头交易中的盈利交易次数/空头交易中的交易次数。

  多头盈亏比:多头交易中的盈利交易次数/多头交易中的亏损交易次数。

  空头盈亏比:空头交易中的盈利交易次数/空头交易中的亏损交易次数。

  最大单次盈利:总交易次数中,单次交易盈利最大的那笔。

  最大单次亏损:总交易次数中,单次交易亏损最大的那笔。

  平均盈利:所有盈利的交易的收益相加求平均值得来。

  平均亏损:所有亏损的交易的收益相加求平均值得来。

  所有平均利润:净利润/交易次数。

  均盈利/均亏损:平均盈利/平均亏损。

  最大连盈次数:与“摘要”一节中的“最大连盈次数”相同。

  最大连亏次数:与“摘要”一节中的“最大连亏次数”相同。

  最大连盈幅度:连盈次数下的最大盈利幅度;例如连续10笔盈利相加。

  最大连亏幅度:连亏次数下的最大亏损幅度;例如连续10笔亏损相加。

  盈利交易平均周期:所有持仓盈利交易的周期/盈利交易次数。

  亏损交易平均周期:所有持仓亏损交易的周期/亏损交易次数。

  交易平均周期数:所有持仓交易周期/总交易次数。

  盈利系数:盈利交易次数/交易次数

  最大浮动盈利:与“摘要”一节中的“最大浮动盈利”相同。

  最大浮动亏损:与“摘要”一节中的“最大浮动亏损”相同。

  最大回撤幅度:与“摘要”一节中的“最大回撤幅度”相同。

  最大回撤时间:与“摘要”一节中的“最大回撤时间”相同。

  初始投入:初始投入测试的资金额。

  最大投入:所有交易过程中投入金额最大的一次。

  年回报率:对于单个品种为实际的交易天数总投资年化收益率,对于全部综合为指定区间时段内的所有品种总投资年化收益。

  年有效回报率:实际投入资金的年化收益率。

  简单买入持有回报:从交易第一天就买入到测试结束后卖出所得到的收益。

  买入持有年回报率:简单买入的年化收益率。

  总交易额:所有开平仓交易的金额。

  交易费:所有开平仓交易的总费用。

  交易费/利润:交易费用与净利润相除。

  融资、券费用:交易过程中涉及到融资、融券的费用。

  测试时间:设置的测试时间段。

  测试周期数:参与测试的总的K线周期数。

  平均仓位:所有交易过程中的仓位百分比总和/总交易次数。

  最大仓位:交易过程中持仓仓位最大的一次。

  平均持仓量:每次交易持仓量求平均值。

  最大持仓量:账号中持仓量所达到的最大值。

  无仓周期数:没有持仓的周期数。

  无仓周期比例:无仓周期数/测试周期数

  最长无仓周期:在各个连续没有持仓的周期数总和中取最大的一个数值。

  平均无仓周期:总交易周期中没有持仓的周期占比。

  ------------买入信号统计(仅对ENTERLONG简单交易系统有效)-------------------------------

  (统计所有买入信号点情况,不考虑交易测试中资金及策略造成的信号删除问题)

  成功率:与摘要描述相同。

  信号数量: 出现信号的数量,不论开平仓种类。

  年均信号数量:信号出现的平均年数量。

  五日获利概率:测试当日买入5日内获利的概率。

  十日获利概率:测试当日买入10日内获利的概率。

  二十日获利概率:测试当日买入20日内获利的概率。

  目标周期获利概率:测试当日买入在出场规则中设置的目标周期获利的概率。

  资金曲线图的制作与分析(Z)


  (2009-10-06 17:12:59)

  大家总是喜欢来分析行情的K线图,但是有谁分析过自己的帐户资金曲线图呢?

  根据交易者的投资风格,会有好几种资金帐户的曲线存在:

  1、急涨急跌型:明显的是重仓操作的爱好者,资金曲线一般上升快,下跌也快,像过山车

  2、慢涨急跌:逆市交易的狂热爱好者,赢钱不敢赢到尽,亏钱死抗到底,无可救药。

  3、缓涨缓跌:是一种谨小慎微的交易风格,赚不了大钱,也赔不了大钱。问题出在赢钱的时候不敢放胆去赢,患得患失心态较重,往往只能吃到一段大行情的开始阶段,后面的大趋势基本上这种交易者已经不敢介入太深了。由于这种交易者亏损的时候斩仓也较快,所以温饱已经没问题了,但是要发财还是很难。

  4、急涨缓跌:职业炒家的典型曲线。所有的品种震荡的时候,由于资金管理严格,赔不了大钱,资金曲线呈缓降趋势。但是如果有一个甚至多个品种出现了趋势,资金帐户的净值将呈现较为稳定的上涨。当所有的品种重新进入盘整的时候,资金曲线又重新开始缓降,如此循环往复,一浪比一浪高:)由于有复利的因素存在,交易时间越长,这种帐户的增长越快。

  很明显,第一和第二类的交易者被淘汰只是时间问题了,所以,绝对不要去当这两种人!

  问问自己,你的资金曲线是什么样的?

  从自己的认知深处根本的地方着手,而不要试着寻找什么绝技与通向成功彼岸的捷径,丰硕的果实不会挂在一路上充满欢声笑语的花径里。

  站在高山上迎风而立,俯视大地上小兵小卒为了一城一池血流成河的终日厮杀而不为心动,宁心静气地等待与真正狂龙交手的那一刻,才是真正成功的你。

  阿Q精神------------------------弱者的专利。

  乐观精神----------------------强者的心态。

  ————————————————————————————

  资金曲线全程制作方法(来源:http://bbs./bbs/dispbbs.asp?boardid=2&replyid=288460&id=288460&page=1&skin=0?=1 炒客论坛期货外汇区期货一版 → ■■资金曲线全程制作方法■■ )

  两个方法

  1.用软件SwiffChart来制作

  2.用飞狐来制作资金曲线(做好后您可以用各种指标分析你的资金曲线,超买还是超卖,可以为自己的资金曲线添加参数不同的均线等等等,提供操作策略)

  ——————————————————————————————

  资金曲线图的分析(殷清华) 资金管理


  一般新手都是这种类型。

  挣钱挣点小钱,一亏就亏大钱。行情小,亏得少,行情大,亏得多。是这种人的特点。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是新手胆子大,水平低。胆子大,下手重,单量大。而期货是有杠杆作用的。稍挣一点就显得很多,赶快就平了。所以总是小利。

  而一旦做反了,还死不认输。结果造成巨大亏损。所以是稳定亏损。

  一般不出半年,稳定暴亏的新手就被消灭了。

  防治办法只有一个: 缩小投机程度。让学费花的更少些。

  把自己的资金分成四分,取其中一份交易,赔光了还有后备部队。

  单量降下来,让资金的下降速度慢一点。学习的时间长一些。

  至于其中原理很简单。你亏了一半,只要翻倍就可以赚回来。

  亏得只剩四分之一。翻两番才回本。

  如果亏得只剩十分之一,你自己算算,------亏得越少,回来的越容易!


  这种人大多是股票过来的老手。股票习惯了满仓操作。技术上有独到之处。

  资金管理则不太 重视,自信心很强。永远满仓。

  俗话说,瞎猫还能逮个死耗子,何况是技术分析的老手。

  所以,经常能看到这种人短期暴挣,一个月甚至一星期就翻一两倍。

  但没过多久就发生了意外事件(期货市场上意外尤其多),

  这位老兄运气“太差”,正好赶上了,于是大赔,规模大,赔的更多。

  于是原来辛苦辛苦赚来的钱钱,全送回去,还倒贴了些。

  周而复始,一年年过去。(一般也就坚持个一两年)

  这种人最后的结局一定是收在亏损上。实在做不动了。没办法。


  这种人有较长的期货交易经验。看盘时间长了,盘感不错。技术分析也行。

  时不时有大的利润到手。胆子大了。下手就重了。一下赔了。

  于是胆子吓小了。手数小了,反而赚了。资金慢慢涨。一看赚钱了。

  胆子又大了。单量一大,意外又发生了。

  所以时不时的会有深幅回档。和暴挣暴亏不一样,单量在变化。

  这D很难赚到大钱,不能实现质的飞跃.


  做期货做的久了,胆子小了。也赔了很多钱。没体力了。

  技术上还不到位,又不想放弃。

  于是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有挣有赔。加上手续费的消耗。帐户余额

  成稳定下降态势。或成小幅攀升态势。起浮不大.


  这种是最好的资金曲线图了。有两个特点:

  A:常常有大的盈利 B: 回档很小,时间也短。

  一般要做到这样,没有个两三年,是不行的。

  技术上要求全面。心态上要平和,人格上要坦荡。

  武功修为很高的人,不用舞拳弄脚,摘花飞叶也伤人。

  要做到这一点,还是离不开资金管理。

  暴挣暴亏的人和深幅回档的人,也有很高的交易技术。但资金不见持续增长。

  原因就在总是时不时暴亏。只有做到不暴亏,才能稳定增长。

  有两种方法达到这种效果:

  A:只寻找有大的盈亏比的机会入市。

  如果你入市的盈亏比是一比五,那么对一次错一次,还有四个盈利。

  这样你的资金就会涨的快,跌的慢。

  这种方法需要较好的分析功底。

  B:盈亏比相当,准确率高。

  这是日内短线炒手的做法。讲求高准确率。至少70%正确。

  无论赔挣,每次都是三个点。挣也三个点,赔也三个点。

  所以短线客有“砍单三十秒”的说法。既成交三十秒后还不挣,就砍。

  这种方法需要较好的盘感和经验。

  两种方法都把亏损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而盈利的能力来自水平的高低。

  ——————————————————————

  系统交易的高阶——交易自己的资金曲线!(山东老刘)

  系统交易的高阶——交易自己的资金曲线!

  对于CHAFFCOMBE来说,我认为最值得挖掘的地方就是,在以往的金融动荡中他是如何度过的?难道全部归因于他所说的资金管理?问题的关键是,他是怎么知道何时要来金融危机了,从而减少风险暴露的呢?是依靠他多年银行工作的经验,从而在基本面上有一个直觉性的判断?还是在他的自动交易系统里面另外镶嵌有一套特殊的行情预警系统来作为依据呢?又或是两者兼而有之?既然大家都不具备未卜先知的特异功能,那么他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至少目前看是这样),必定是有一些准确性极高的方法在里面,这才是关于交易的最重要的问题,一旦得到解决,稳定盈利将不再是问题,希望大家一起来思索这个问题,最近我已经有一些朦胧的认识,将放到后面交流。遗憾的是,到现在我们还没有看到CHAFFCOMBE最近两个月的资金曲线图,如果他在今年8、9两个月份能够安然度过,而且不遭受巨大损失的话,那么基本上可以认定,他的系统就是传说中的“圣杯”,既然能够承受如此巨大的市场考验,再加上足够的时间跨度,那么就完全没有必要接受上万次这样数量的检验,我想也许1000次就足够了,说明其背后一定有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指导,否则的话就值得商榷。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他的系统本身无往而不利,说一句特别长志气的话,我甚至不认为他的系统会优于我的系统很多,我猜想,问题很可能是出在这里:CHAFFCOMBE比我们更清楚什么时候运行系统,什么时候停止运行系统;以及什么时候仓位重一些运行系统,什么时候仓位轻一些运行系统。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会说,不就是个资金管理问题吗,说得那么绕口干啥?其实问题远非那么简单,我甚至担心自己没有办法在下一段落把这个问题阐述清楚!不管怎么说,CHAFFCOMBE是我们所能了解到的世界最顶尖的系统交易者之一,他既然敢于把系统应用于实战,也必定是经过了何止数万次以上的历史检测,远不是我们国内所谓系统交易专家声称30次或50次以上就具有统计上的意义这样的理解层次,而实际情况正象J兄所说:“同样是100笔交易,04、05年让我在极小回撤下翻3倍的经验,到了07年却让我暴仓”。而我在大量实战和模拟过程中,交易三、五百次后大幅盈利,可是接下来三、五百次交易后又大幅亏损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几乎快要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了。如果把盈利的那三、五百次交易拿出来写本书,岂不是要比那些三、五十次或者七、八十次的测试更加有说服力?好了,言归正传,下面我将要涉及的这些内容是资深系统交易者共同面临的问题,属于极其关键的内容,应该不适合于新进:

  为什么说不适合于新进呢?首先,你一定要有一套自己的系统,这套系统在零点差的情况下,一定是确保能够稳定盈利的,而且盈利越多越好,看起来要求不高吧?但是我敢肯定,你如果使用扔硬币的方法来决定买还是卖,而且每次都采取相同的止赢、止损幅度,在零点差的情况下,无论何种行情,最终一定是一套“零”期望值的系统,想“正”不可能,想“负”同样不可能。记住:是无论何种行情!哪怕全部是一根直线向上或者一根直线向下的行情。我想说的是,只要你所采用的原始方法是随机的,最终结果一定是随机的,跟外物没有关系。可能有人会说,这也算是系统?在这里,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这确实是一套系统,而且是世界上所有系统的“老祖宗”,因为它无正无邪、无盈无亏,我们姑且称其为“母系统”,世界上所有赚钱的系统、赔钱的系统无不发源于此!其实很多人使用的所谓系统都比不上这个“母系统”,只不过是盲目乐观而已,即使勉强超过了,也不明白还有其他的各种各样的死因。在这个环节上,如果展开来讲,恐怕写一本书都不够,所以就此打住,回到本文的几个关键问题上来:你只要是拥有了上述正期望值的系统,哪怕是刚够点差也行,就说明你在某种程度上把握住了市场的本质,那么展现在你面前的资金曲线图将是另外一番景象,完全不同于“母系统”的资金曲线图,“母系统”的资金曲线图在没有点差的前提下,跟扔硬币猜正、反面的曲线图应该是完全相同的,都是纯随机生成的。

正是因为你最大限度的把握住了行情的非随机部分,所以由此产生出一条非常难能可贵的非随机的资金曲线图。说它非随机是有依据的,拿到我自身来说,在纯随机的条件下,加上交易成本,交易10000笔之后帐面大幅度盈利,又在短短数百笔交易中大幅度亏损的可能性接近于零。如果你再不相信的话,完全可以象J兄那样在EXCEL中做一个模拟实验,利用抛硬币的方法来决定方向,赢一次只赢20元,输一次只输21元,看一看抛10000次之后有没有获利的可能。明白我想说什么了吗?问题的关键逐渐露出水面了!我想,很多投机大师甚至包括CHAFFCOMBE在内,一定是在自己的资金曲线图上做足了文章。我强烈怀疑:当所有投机者眼睛盯住行情曲线的时候,大师们已经不看行情曲线了,换句话说,他们一直以来唯一的工作就是——把资金曲线当作自己理想的行情曲线来做!千万别忘记一个重要前提,你的资金曲线一定是要具有较强的非随机性,而且是越强越好,否则一定是徒然无功!

正象J兄所讲过的:“两个不相关的55%,加在一起概率会超过70%,虽然55%不足以获利,但70%却可以稳操胜券”。

现在我可以肯定的是,两个55%的条件是具备了,问题的关键是两者之间是否相关,以及有多大的相关性,对此,我没有经过实战和测试,所以心里也是感觉没底,大家可以重点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我近期如果顺势操作自己的资金曲线,那么我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完全可以做到持平,顶多亏损微不足道的一点点而已。

我的所谓“顺势操作资金曲线”指的是,比方说综合前面的20笔交易,如果整体盈利,则持续交易下去;如果整体亏损,则观望并模拟20笔,再亏损再观望,直到再次出现20笔整体盈利的情况后重新进入。如果采取这一方法,这两个月我基本上是没有机会进场的,完全可以躲过类似的灾难。明白我的意思吗?到达一定境界后,需要做的可能只是——始终顺势操作自己的资金曲线,而永远不必关心行情的涨跌!我怀疑,很多成功者即使没有上升到这样的理论,但总是在有意或无意的运用此类方法,正象非系统交易者或者称为“直觉交易者”中的出类拔萃者一样,即使没有在形式上使用机械化系统交易,但总是在不自觉的重复运用正确的理念和策略,归根结底还是属于系统化交易,请相信我,没有人可以依靠运气东打一耙、西打一耙而能够长期在这个市场里面生存。还是我前面的那句话,只要你所采用的原始方法是随机的,最终结果一定是随机的,跟外物没有关系。当然,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死穴”,我想,顺势操作资金曲线这一方法的死穴应该是亏损与盈利交替出现的状况,那样就会导致不停的亏损,但追求完美又不太现实,何况整体市况应该一直属于系统适应的状况,毕竟把巨大的连续亏损情况给消除掉了,算总帐只要比原来有进步就可以了。在这里,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是风险规避而不是风险转嫁,不是从一个“泥沼”进入另外一个“泥沼”。归根结底,还是要认真考虑一下两个55%的相关性问题,这个问题如果解决掉了,关于“死穴”的问题也就无须花费脑筋了。我由此联想到,CHAFFCOMBE既然也是在使用反趋势交易,却能够承受巨大的金融动荡,是否使用了类似的系统自鉴别功能,在大部分时间里面使用老系统,而在关键时刻停止运行老系统,甚至敢于转为趋势交易。其实大家应该看出,我如果按照严格意义上的顺势操做资金曲线的方法,这两个月不但不会亏损,而且还是可以大赚一票的,尽管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有这么做的打算,原因在于,我始终认为长期站在概率高的一面才是“长生久视”之道,这种“反戈一击”的做法在总体上应该占不到太大的便宜。

不管怎么说,优秀的系统本身就应该具备对于行情的鉴别功能,运用得法的话,系统本身就应该是一只“试温计”,它会自动告诉我们,什么时间应该“出航”收获一些,什么时间应该老老实实的呆在安全的“港口”。

我在想,还有什么比系统本身更容易鉴别出何时系统有效、何时系统失效的呢?至于CHAFFCOMBE究竟在怎么做,我们无从得知,但是从他强调风险暴露的重要性以及他的资金管理方案,倒是可以管中窥豹,记得还是J兄发过的一个帖子——论CHAFFCOMBE的获利时增加、亏损时减少风险暴露的策略。大家可以自己搜看一下,不得不承认,J兄关于资金管理的认识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完全符合概率论的原则,我提不出更好的意见。但是在经过这次金融危机之后,现在回头来看,CHAFFCOMBE的方法究竟有无可取之处,就颇为值得商酌。他的获利时增加、亏损时减少风险暴露的策略,说到本质,与我前面提到的顺势操作资金曲线的方案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我在获利时没有增加部位,亏损时降低部位以至于降低到了“零”而已,恐怕以后我也会更加倾向于运用自己的方法,也可能是被这次金融危机给吓怕了的缘故,呵呵!

下面,就这一话题继续深入谈一下我个人的观点,希望大家在读到下面这段话的时间能够强迫自己深入一些,因为它看起来不是那么显而易见:J兄的上述观点可以用下面的例子来简述:比方说扔硬币,考验我猜中正面或反面的准确率,我下面马上要采用的方法与顺势操作资金曲线的方法没有本质区别,如果你认为有区别,就请再仔细想一想。我的方法是:出现一次正面,下次继续猜正面,直到出现一次反面,马上再改猜反面,直到再出现正面再转向,如此循环不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模拟一下,在理想状态下,我猜中的准确率将随着游戏次数的无限增加而无限接近50%,并不会因为我使用了这一办法而提高或者降低准确率,因为硬币本身没有记忆,每一次猜中的概率都是50%!尽管把这种走势画成曲线图后,也会经常显示出连续正面或连续反面的一条又一条的“密集长龙”,但这种时刻所取得的连续收益,一定会被正、反面轮番出现所形成的“死穴”给完全抵消掉,从而保证整体维持在50%的准确率。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说交易完全等同于扔硬币,那么CHAFFCOMBE的加、减仓位的做法以及我目前正在研究的运行或暂停运行系统的做法就显得毫无意义。但市场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坦白的说,我对此没有经过测试,而且测试过程好象也不是那么轻松。不过从直觉上来说,我在以往的实盘和模拟过程中,感觉在某一阶段连续盈利,而在另外阶段又连续亏损的情况比较常见,当然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这次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影响,不知大家的感觉如何?如果事实果真如此,就为我们顺势操作资金曲线的做法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行性。我想说的是,如果仍然把它比做抛硬币的话,这种连续出现正面或连续出现反面的一条又一条的“密集长龙”所出现的频率和密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概率所许可的范围。换言之,正、反面轮番出现这种“死穴”对权益所形成的冲击没有办法完全抵消掉“长龙”所带来的连续收益,这其实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非随机性,完全不同于行情自身的非随机性,其本质体现的是行情出现震荡和趋势的“密集度”问题,这种“密集度”很可能已经超出了概率所许可的范畴,我认为这是一切资金管理方案得以有效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市场总的来说无非只有两种态势,那就是震荡和趋势交替出现,相对应的方法也只有震荡和趋势两种手法。比方说,在抛硬币的过程中,如果经常出现正、正、正、正、正、反、反、反、反、反这种情况,单独一直使用震荡(猜正面)或者趋势(猜反面)手法,可能期望值最终都是零,但是如果我们在震荡之后做震荡,在趋势之后做趋势,可能期望值就魔术般的变成正的了。当然,上面只是一个简单的比如,实际交易情况可能要复杂得多。我想,我们大部分人的眼睛被局限到了行情自身,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行情自身的非随机性(当然这一关也是无法饶过去的),而缺少一种整体格局观念,从来没有想过从另外的视角去寻找非随机性,可能是大部分人无法实现突破的一个重要原因。我记得J兄也曾朦胧提到过这个话题,现引述如下:“交易机会不是每天都有,而一旦出现的时候往往是连续出现,所以如果在出现连续亏损的时候停手不干几天,尽管资金走势会较平缓,但往往会错过较大的交易机会,结论是严格按照计划操作,只要有交易机会就建仓,有时可能一天之内做数笔,有时连续几天也不做一笔,资金曲线是按照一笔一笔的交易结果绘出的,与时间并无关联。”现在重读这一段话,总感觉哪里不对劲,似乎是论据跟结论有一些不相符的地方,但现在也不敢枉下结论,作为一个系统交易者,最大的忌讳是“跟着感觉走”,详尽的数据和严谨的推断才是我愿意相信的。另外,对于资金曲线方面的深层次研究,我也是刚刚才开始,难免有误导偏颇之处,论坛乃藏龙卧虎之地,希望大家多提出一些反面意见,尤其希望见到象J兄那样有深度的见解,不希望有太多的水帖,在意见成熟之前,也不希望转贴。交易真是一个促使人不断思索的行业,感谢长阳论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